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師同文館
- 英文名:School of Combined Learning
- 簡稱:同文館
- 創辦時間:1862年8月24日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類別:國立大學
- 學校類型:外國語言文字專門學校
- 主要獎項:清末最早設立的″洋務學堂″
- 創始人:奕訢
創建背景
辦學目的
![丁韙良 丁韙良](/img/b/eb7/nBnaucDZ4MDNjNGZlZDZhVDZzEzYyYDMwIDMxUWMkdjMjRTY0kzN4Y2M1Q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學制規定
![京師同文館 京師同文館](/img/9/3e3/nBnauQTN4QmNxIDNiZmMiJmZkVTNiF2M2UTY3cTO2IDZzETNhZGOwMWZxE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京師同文館是清末第一所官辦外語專門學校,由恭親王奕訢和文祥於1861年1月(鹹豐十年十二月)奏請開辦,並於1862年8月24號正式開辦,初以培養外語翻譯、洋務人才...
上海同文館,中國近代培養翻譯和承辦洋務人員的新式學校。清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863 年 3 月 11 日)江蘇巡撫李鴻章仿京師同文館例,奏設於上海。初名上海...
[1] 前身為私立同文中學和私立儒勵女子中學(分別創辦於1867年和1873年),是美國基督教會在中國創辦的第一批教會學校。也是京師同文館(現北京大學)在九江的分館。...
“同文”源自京師同文館(簡稱“同文館”),同文館成立於一八六二年,有統一的課程設定和管理章程,被視為中國近代新式學校的開端,同時也是北京大學的起源。同文...
張德彝(1847年-1918年),同治元年(1862年)十五歲時考入京師同文館,為該館培養出的第一批譯員之一,四年後,他便隨同中國近代第一個官方外派使團斌椿使團出訪...
這其中有些學校就具有中學教育的性質,如“八年課程”改革後的京師同文館、上海的廣方言館和福州的格致書院等。雖然當時學制未立,這些學校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
總理衙門的東半部為中國最早的外語教學機構京師同文館(今北京大學外語學院前身),西半部為各部院大臣與各國使節進行外交活動的場所。1901年清政府實施憲政改革,改...
1865年3月,在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和英國使館參贊威妥瑪(Thomas Wade)的推薦下,丁韙良受聘擔任京師同文館教習,教授英文課;1867年,同文館又決定聘請丁韙良開設國際...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同文”,即通識各國語文;“館”也就是今天的“學院”。京師同文館是當時的國立外國語學院,也是...
”周自齊在京師同文館完成學業後又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回國任職外務部 創辦清華學堂作《外交講義》1908年,周自齊從美國返回,任職外務部。...
美國長老會傳教士、京師同文館總教習丁韙良主編。英國傳教士艾約瑟、包爾騰等參加編撰。撰稿者多為丁韙良等同文館外國教習,李善蘭等同文館中國師生也發表過一些稿件...
2、《京師同文館的醫學講座》,《中國科技史料》,1990.4 3、《西醫傳入過程中的京師同文館》,《自然辯證法通訊》,1991.2 4、《希臘的哲人醫生》 ,《醫學...
戊戌變法後,為什麼廢除了幾乎所有的變法措施,卻單單保留了最具改革精神的京師大...第三章 京師同文館的發展 第四章 京師同文館的遺產和影響 第四章 京師同文...
修業十年後,胡惟德獲準進入京師同文館深造。1890年,為清政府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大臣薛福成選中,隨同赴英實習。此後,先後隨駐外大臣楊儒赴美、駐俄,官至二...
把這個新機構命名為同文教育發展中心,隱含著秉承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的傳統,表達了北外人要把事業做大做強、為民族振興貢獻力量的雄心壯志。...
李鴻謨(1870年?———1943年),字虞臣,山東牟平解甲莊人。光緒丙戌年(1886年)前後入京師同文館俄文館學習。1896年5月, 經過層層選拔,他被選派到俄國。李鴻謨...
張盛藻任山東道監察御史時,曾上書慈禧太后反對設立京師同文館(北大前身),奏稱:天文、算法,宜令欽天監天文生習之;製造工作,宜責成工部督匠役習之。文儒近臣,不...
“學工農”、“拼高考”、新世紀”、“新課本”等10個板塊,以場景再現的模式,展現了從1862年京師同文館的建立開始到電子化教學,各個歷史階段的學習場景和課本...
鄭復光,生於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卒年則可肯定在1853年以後(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代史詞典》載,1862年京師同文館成立,曾聘鄭復光教授算學,因病未就,...
東文學堂為駐日中國公使館1882 年開設的日文學校,遠早於京師同文館東文館(1897),是中日甲午戰爭前最早培養日語翻譯的官方機構。1896 年,京師同文館增設東文館,...
喬藎臣1863年生於山西祁縣喬家堡號佩芳,喬藎臣是京師同文館(清朝的第一所外國語學校)的學生,曾任丹使館的翻譯,後在華俄道勝銀行任職,是百代公司、三槍腳踏車、...
3.在我國興起的時間是清朝1862年,當時的北京京師同文館是第一家;在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即1903年的“癸卯學制”)後,才在全國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