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病毒
- 外文名:subvirus
- 包括:類病毒,擬病毒和朊病毒
- 結構:核酸和蛋白質,只含其中之一
- 類別:類病毒,擬病毒和朊病毒
- 科研價值:病毒學的視野
亞病毒:含核酸或蛋白質侵染因子的一類具有侵染性的簡單結構。包括類病毒,擬病毒和朊病毒。...
奇孔古尼亞病毒性疾病是由奇孔古尼亞熱病毒引起的,經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臨床上以發熱、皮疹、出血、關節劇痛為特徵,少數患者遺留持續性關節僵硬。嚴重...
依賴病毒屬(Subvirus)又稱亞病毒因子(Subviralagents),是衛星因子、類病毒和朊病毒的總稱,以與真病毒(Euvirus),也就是所謂的常規病毒相區別。...
l 病毒分為真病毒(Euvirus,簡稱病毒)和亞病毒(Subvirus,包括類病毒、擬病毒、朊病毒)一種細胞有兩種病毒同時感染的情況,在增殖過程中,一種病毒可以穿上本身的...
病毒(英語:virus,中文舊稱“濾過性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是沒有...
動物病毒學,研究動物病毒感染,感染後表征等的一門學科。...... 亞病毒(Subvirus)又稱亞病毒因子(Subviralagents),是衛星因子、類病毒和朊病毒的總稱,以與真病毒(...
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微小的生物,經過人類100餘年的研究歷程,逐步揭示了病毒的特性以及病毒與人類、自然界的相互關係等。...
DNA病毒是生物病毒的一種,屬於一級病毒。DNA病毒廣泛存在於人、脊椎動物、昆蟲體內以及多種傳代細胞系中,每種病毒只能感染一種動物(個別例外),僅少數致病。DNA...
類病毒,又稱感染性RNA、病原RNA、殼病毒,是一種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顆粒。類病毒是一類環狀閉合的單鏈RNA分子,分子量約105Da(“真病毒”為106~108Da)...
病毒是一類比細菌更微小、無細胞結構的、只含一種核酸的活細胞內的寄生物。因為沒有完整的細胞結構,顯然不同於其他生物。病毒有專性寄生性,雖不能在食品中繁殖,...
田波(1931年12月25日—),教授,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生於山東桓台縣;1954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1983年他在國際上首先套用病毒衛星RNA作為生防...
病毒基因工程,就是指DNA重組技術在病毒學中的套用。它是近十年來基於分子病毒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遺傳學以及細胞生理學的發展而形成的一個邊緣性的套用科學領域...
衛星病毒(satellite virus)是一類基因組缺損、需要依賴輔助病毒,基因才能複製和表達,並完成增殖的亞病毒,不單獨存在,常伴隨著其他病毒一起出現。如大腸桿菌噬菌體PE4...
擬菌病毒是一個包括Acanthamoeba polyphaga mimivirus(APMV)的一個屬,或許是與演化史相關的巨型病毒。通常所說的“擬菌病毒”就指APMV。在口語中,APMV更普遍簡稱...
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引起B型肝炎(簡稱B肝)的病原體,屬嗜肝DNA病毒科,該科病毒包含正嗜肝DNA病毒屬和禽嗜肝DNA病毒屬兩個屬,引起人體感染...
Hepadnaviridae,又稱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肝病毒科,主要在脊椎動物中出現,並引起肝臟感染。有兩個屬: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屬:Orthohepadnavirus, 又稱正肝...
缺損病毒,是指複製需要其他病毒基因組或病毒基因的輔助,否則即使在活細胞內也不能複製的病毒。不同的缺損病毒的來源和基因組的缺損表現都不相同,而且病毒基因組往往...
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DNA或RNA),外面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衣殼...
《中國病毒學(英文版)》是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中國微生物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和springer共同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為我國...
小DNA病毒科(Parvoviridae),又稱“細小病毒科”,是最小且最簡單的DNA病毒,學名中的Parvo來自拉丁文“Parvulus”(很小)。少部分此科的病毒有環境耐受性。在1960...
非細胞生物(Non-cellular life)是沒有細胞結構存在的生命。這個詞的一般指的是系統進化中科學的分類的病毒這一類生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