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歷程
蒲柏出生於一個信仰
天主教的商人家庭,由於當時英國法律規定學校要強制推行
英國國教,因此他被剝奪進入高等學校進行教育的機會,於是他從小跟從
家教學習或者在家中自學,他自學了拉丁文、希臘文、法文和義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並嘗試翻譯這些作品。他幼年時期患有結核性
脊椎炎,造成駝背,身高沒有超過1.37米。
![亞歷山大·蒲柏 亞歷山大·蒲柏](/img/2/27f/nBnauAjY2IjMjRTY0kzN4Y2MzQWOkV2Y2YjZzMDMjZGZmNzYlN2MjNmZ5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亞歷山大·蒲柏 亞歷山大·蒲柏](/img/3/9e3/nBnauIWOiVDNzEDNmFDZmNDZmFmZ0UmY1gjMxEmZzMTNzEjYlNzYihDZ4E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蒲柏從12歲即開始發表詩作,17歲時,經戲劇家威徹利(William Wycherley,1640-1716)的引薦,結識了當時倫敦的一些著名的文人學士其中包括當時非常有影響力的
約翰·德萊頓,並在
斯威夫特的鼓勵下以十三年功夫翻譯了古希臘史詩《
伊利亞特》(Iliad,譯成於1720年)與《
奧德賽》(Odyssey,譯成於1726年)。21歲時,蒲柏發表《田園詩集》(Pastorals,1709),並在以後的幾年中先後發表闡述自己文學觀點的詩《批評論》(An Essay on Criticism,1711)和敘事詩《
溫莎林》(Windsor Forest,1713)等。
主要作品
早期作品
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歲時出版的詩體《批評論》,其中許多名句已經成為英語成語。《批評論》是一首744行的長詩,前200行指出批評的重要性,201行到559行談批評的實例與原因,560行到744行析出批評的正確原則及回顧歐洲批評史。
蒲柏深受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理論家布瓦落(Nicolas Boileau-Despréaux,1636-1711)的影響,在《批評論》一詩中提出只有自然才是值得研究和描寫的對象,詩人不能離開自然,並認為
古希臘、羅馬的詩歌是最優秀的藝術典範。蒲柏遵循著這種
古典主義的原則進行文學創作。
亞歷山大·蒲柏1712年他寫作了長篇諷刺詩《奪發記》TheRapeoftheLock,1714年又補充了兩章,詩人稱之為“英雄滑稽詩”(AnHeroi-ComicalPoem)。這部作品對英國上流社會的無聊生活提出了溫和的批評。這首詩描寫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綹金髮,因為此事引起兩家的爭執。
蒲柏把此事描寫得和《
伊利亞特》中特洛伊戰爭一樣壯觀,寫成了一部英雄史詩。
中後期作品
蒲柏的其他詩作還有諷刺長詩《愚人志》(TheDunciad,1742)、哲理詩《
道德論》(MoralEssays,1731-1735)、《
人論》(AnEssayonMan,1734)和《與阿布斯諾博士書》(EpistletoDr.Arbuthnot,1735)等。另外,蒲柏還編纂了
莎士比亞的戲劇集。
![亞歷山大·蒲柏 亞歷山大·蒲柏](/img/2/45e/nBnauczNwgzNiJjYygTO1QzMhFWNxkjYmJ2YkNjMxkzNkNGM4MTN2ADOiN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簽名蒲柏的詩多用“
英雄雙韻體”。他的許多詞句寫得工整、精練、富有哲理性,有些
詩行幾乎成為格言。
1725年,他對莎士比亞的作品進行重新編輯,用當時的標準衡量,作了不少改動,受到學者們的批評,他又寫了《群愚史詩》,把批評他的人描寫成“沉悶女神”的寵兒。30年代他計畫寫一部關於人、自然和社會關係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論:《人論》(1734年)。1735年,他寫作了《致阿巴思諾醫生書》,諷刺了身居高位,逍遙法外的道德敗壞者。
——
自然和自然的法則隱藏在黑夜之中。
上帝說:生個牛頓吧,於是一切都被照亮。
人物評價
牛津語錄詞典中收錄了212條
蒲柏的作品精闢語錄。如“只有少量知識是危險的”,“人皆有錯,難能寬恕”,“正確的學習造就男子漢”等。
![亞歷山大·蒲柏 亞歷山大·蒲柏](/img/1/557/nBnaugjMwgzNiJjYygTO1QzM4EGMlBDZhlzM2MjMxkzNkNGM4MTN2ADOiN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719年起,蒲柏在
泰晤士河畔的特威克納姆別墅定居,經常招待朋友,以文會友,並寫了一些關於建築和園林設計的文章。特威克納姆別墅19世紀對
蒲柏的評價不佳,認為他的用詞過於造作,韻律過於死板,他的諷刺有點不太人道。但到了20世紀,他的聲望又開始提高,有的詩作如《奪發記》和一些諷刺詩被稱為諷刺詩的最高境界,但有些詩如《人論》普遍認為並無多少獨創的思想,他的《
伊利亞特》譯本和《群愚史詩》一直受到爭議。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歐洲大陸關注的英國詩人,他的著作被翻譯成歐洲許多國家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