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哲理詩是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反映哲學道理的詩。這種詩內容深沉渾厚、
含蓄、
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絕句,新詩則一至四句均有出現。
哲理詩分兩類,一是有一定的詩意,但不夠含蓄,往往是“概念大於形象”。 二是具有生動意象。但含蓄,寓理於形象中。
古代哲理詩
莫言下嶺便無難,
賺得行人空喜歡。
一山放過一山攔。
【哲理】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雪梅》
梅雪爭春末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雪梅》
有梅無雪不精神,
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
與梅並作十分春。
【哲理】此詩深得梅與雪的天然風韻,且在吟詠之間,寄託了微妙的哲思與理趣。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局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同樣為此理的還有
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
最高層。
《琴詩》
【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存在著緊密的聯繫。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繫。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
矛盾關係。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係,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
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係。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人生哲理詩句
4.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5.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7.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11.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1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現代哲理詩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
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
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
【簡析】這首著名的哲理詩,曾經被多少青年人背誦,抄錄在自己的案頭作為座右銘。可是,歷史往往會與一些人開不大不小的玩笑。這樣一首曾經影響和激勵過整整一代人的詩篇,在今天也會被某些時髦的人物嘲笑,認為這是一種陳腐了的過時觀念。據說,只有肯定自己的個人價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意義的人。
的確,對於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之類的觀念,是會隨著人們認識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更新的。猶如對正確的哲學命題人們也常常會作出歪曲的解釋一樣,對於詩,在感受和理解上的偏頗也難以避免。只要是正確地體會詩的原意,我想絕不是叫人們都去做庸碌之輩,而是勉勵和提倡那種獻身精神,是在宣揚把個人溶入集體事業的革命觀念。
只有人民不朽,只有歷史永恆,在不朽和永恆中,個人的作用只能是微乎其微的。“把自己當作泥土”的精神,正是使自己的生命價值獲得不朽和永恆的一種追求,豈能對之作歪曲的理解呢?!
附著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間裡
你是塵埃
【
簡析】此詩與
魯藜那首《泥土》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它受前者的啟迪和影響,但絕非重版,而是寫出了新意。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哲理,同一事物也可從不同角度發現其哲理蘊涵。林希筆下的泥土不僅注意到了它具有“土壤”價值的一面,而且還看到了當它“沉浮在空間裡”時的輕浮的一面。一旦變成“塵埃”,它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人生的價值也是如此。當把生命與理想同一種偉大的集體事業相聯繫時,人生的價值才會顯示出來;而一旦離群索居,孤芳自賞,陷入虛幻的空間,就會成為污染環境的“塵埃”。無論為詩為人,不可不切記也!
觀錢塘江潮(余亞飛)
錢塘一望浪波連,
頃刻狂瀾橫眼前;
看似平常江水裡,
蘊藏能量可驚天。
【簡析】這是一首現代哲理詩,以錢塘江潮為意象,表現了看似平常的錢塘江浪波下,蘊藏著驚天的能量,頃刻間湧起排山倒海的浪濤。意喻看似平常的人會蘊藏巨大的潛力;看似平常的現象後面會蘊藏巨大的力量。
《距離》
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愛,
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股想念,
卻還得故意裝作絲毫沒有把你放在心裡,
而是用自己冷默的心,
對愛你的人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外國哲理詩
哲理詩(philosophical poem):詩歌與哲學是近鄰,詩歌往往含有一定的哲理,這樣的詩歌可以被稱為哲理詩。
俄羅斯詩人
普希金的詩歌《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詩歌全文表述了一種積極樂觀而堅強的
人生態度,親切和藹。蘊含的哲理:面對挫折要正確、樂觀的對待它,要
鎮靜,要堅信未來是美好的、光明的。
Если жизнь тебя обманет,
Не печалься, не сердись!
В день уныния смирись:
День веселья, верь, настанет.
Сердце в будущем живет;
Настоящее уныло:
Все мгновенно, все пройдет;
Что пройдет, то будет мило.
KOBVCS
你不要悲傷,不要生氣!
熬過這憂傷的一天:
請相信,歡樂之日即將來臨。
心兒生活在未來;
現實卻顯得蒼白:
一切皆短暫,都將過去;
而過去的一切都將可愛。
英國
蒲柏的《人論》就是用雙韻體寫成的規模巨大的哲學論文,它從
創世主、宇宙一直談到人性、人類社會、道德和人的快樂,其中心思想是
柏拉圖的偉大的生存之鏈,宇宙萬物在此鏈中各有位置,人處於天使與野獸之間,人只有安於這個位置,才能快樂。人應該堅信上帝,學著看遠看全,就會發現,一切都是合理的:
All nature is but art, unknown to thee;
All chance, direction, which thou canst not see;
All discord, harmony not understood;
All partial evil, universal good:
And, spite of pride, in erring reason’s spite,
One truth is clear: whatever IS, is RIGHT.
(Alexander Pope:An Essay on Man, To Henry St, John, lines 289~294))
整個自然都是藝術,不過你不領悟;/ 一切偶然都是規定,只是你沒有看清;/ 一切不協,是你不理解的和諧;/ 一切局部的禍,乃是全體的福。/ 高傲可鄙,只因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的都合理,乃是清楚的道理。(
王佐良譯)
布萊克常辨證地看待問題,從《一粒沙》中可看出,詩人認識到事物之間有聯繫,小東西里有
大宇宙: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William Blake: A Grain of Sand)
從一粒沙看世界,/ 從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恆納進一個時辰,/ 把無限握在自己手心。(王佐良 譯)
弗洛斯特的詩始於愉悅,終於睿智,具有
新英格蘭鄉村風味的詩使他榮獲“鄉村哲學家”的稱號。最為人們熟悉的《雪夜林邊駐足》揭示了活著的人的責任,即人在結束自己的人生旅程之前,應該完成屬於自己的事情(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未選之路》則把人人都經歷過的各式各樣的“選擇”以具體的選擇林中小路表達出來。心想沒有被選的路“就留待以後的日子再走”(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但又懷疑,路一條條接下去,怎能回到起點選擇當初沒有選擇的那條路(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最後詩人不得不感嘆:在人生的岔路口,因選擇的不同,所有的差別也就由此造成(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頗有人生哲理性。其他很多詩歌也富含哲理性,如《春潭》:
These pools, though in forests, still reflect
The total sky almost without defect,
And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chill and shiver,
Will like the flowers beside them soon be gone,
And yet not out by any brook or river,
But up by roots to bring dark foliage on.
The trees that have it in their pent-up buds
To darken nature and be summer woods—
Let them think twice before they use their powers
To blot out and drink up and sweep away
These flowery waters and these watery flowers
From snow that melted only yesterday.
(Robert Frost: Spring Pools)
春潭雖掩隱在濃密的樹林,/ 卻依然能映出無暇的藍天,/ 像潭邊野花一樣瑟瑟顫慄,/ 也會像野花一樣很快枯乾,/ 可潭水不是匯進溪流江河,/ 而將滲入根絡換蔥蘢一片。// 把潭水汲入其新蕾的樹木 / 夏日將鬱鬱蔥蔥莽莽芊芊,/ 但是在他們竭潭枯花之前,/ 不妨先讓它們多思考兩遍:/ 這
如花的春水和似水的花 / 都是皚皚白雪消融在昨天。(
曹明倫譯)
這首詩里,樹林中的水潭倒映著整個天空,旁邊的花因寒冷而顫慄,潭水不是流入哪條溪流江河,而是滲入樹根,換來一片蔥蘢樹蔭,它像旁邊的花,不久即將枯乾消逝。水潭枯了,花謝了,夏日樹木卻鬱鬱蔥蔥了,這都是昨日白雪融化的結果。這裡的“雪——水潭——樹根——樹林”構成一個循環,相互對立的物體有著內在的統一律,一物的消失其實是變成了另一種形式存在下來了(水被汲進新蕾),這就是宇宙萬物的生死循環。詩人從水潭的轉換這種看似矛盾實則包含著一些哲理的過程中表達了他發現的一種辨證的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