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唐玄宗
先天元年至三年前後,(約712~714年前後)進士及第,授
滎陽縣
主簿,轉洛陽尉。約開元五年(約717年),馬懷素為昭文館學士,奏請校正群籍,召博學之士,他當選其中。馬懷素卒,由元行沖代馬懷素之職,上表請通撰古今書目,名《群書目錄》。由毋煚、韋述、余欽、殷踐猷等分部而治之,他和劉仲丘合治集部圖書,歷時5年而成《
群書四部錄》200卷。校完內府圖籍後,又於陸少伯等一起編校麗正書院藏書。他對南朝粱、齊以後的詩文集進行了大量的編校工作。書成後,因功授任洛陽尉。在開元十七年,曾作詩贈當時宰相
蕭嵩和裴光庭,後去世。
詞翰早著,往來於吳、楚間,可惜
遺作不多。其“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之句,當時稱最。文學史家稱其“氣象高遠,情景交融”,傳為
佳作。其事跡,《
唐才子傳》中有詳細記述。
個人作品
王灣的詩,現存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
次北固山下》,已被選入多個版本的國中語文教材,倍受讀者喜愛,《
河嶽英靈集》題作《
江南意》,字句頗有不同。此詩是王灣在先天年間或開元初年遊歷江南時所作,格調壯美,意境開闊,預示了盛唐詩歌健康發展的前景。據說
開元年間,宰相
張說曾親自將這首詩題寫於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明朝胡應麟認為詩中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二句,是區別
盛唐與
初唐、中唐
詩界限的標誌(《
詩藪》)。可見這首詩在當時及後世受到了普遍重視。其詩,《
全唐詩》有收錄。
選錄
常愛南山游,因而盡原隰。數朝至林嶺,百仞登嵬岌。
石壯馬徑窮,苔色步緣入。物奇春狀改,氣遠天香集。
虛洞策杖鳴,低雲拂衣濕。倚岩見廬舍,入戶欣拜揖。
問性矜勤勞,示心教澄習。玉英時共飯,芝草為余拾。
境絕人不行,潭深鳥空立。一乘從此授,九轉兼是給。
辭處若輕飛,憩來唯吐吸。閒襟超已勝,迴路倏而及。
煙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漸平逢車騎,向晚睨城邑。
冀善初將慰,尋言半始猜。位聯情易感,交密痛難裁。
遠日寒旌暗,長風古挽哀。寰中無舊業,行處有新苔。
反哭魂猶寄,終喪子尚孩。葬田門吏給,墳木路人栽。
遽泄悲成往,俄傳寵令回。玄經貽石室,朱紱耀泉台。
地古春長閉,天明夜不開。登山一臨哭,揮淚滿蒿萊。
月華照杵空隨妾,風響傳砧不到君。(見《河嶽英靈集》)
鑑賞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賞析】這首題為《次北固山下》的
五律,最早見於唐人
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唐人殷璠選入《河嶽英靈集》時題為《
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據長期傳誦的《次北固山下》。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常往來吳楚間”。“
北固山”,在今江蘇
鎮江市以北,三面
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鎮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 詩以對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先寫“客路”而後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於字裡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次聯的“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采。“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
懸”。那個“
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
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於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
姜齋詩話》卷上)。可以構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裡行船,老要轉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的。
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就知道作者是於
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就是表現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
這一聯歷來膾炙人口,
殷璠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
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
河嶽英靈集》)
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海日”一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
這兩句鍊字
鍊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
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
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於綠水之上,繼續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去。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過洛陽的啊!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裡人。這兩句緊承三聯而來,遙應首聯,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馳譽當時,傳誦後世,但並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相當優美的。
人物評價
馬懷素請校正群籍,召學涉之士,分部撰次,灣在選。中秘書罷撰,又與陸紹伯等同校麗正院書,終洛陽尉。灣詞翰早著,代表作《次北固山下》各《
唐詩三百首》選本多有輯錄,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之句,當時稱最,張說手題於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詩十首(見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一十五)。 王灣詞翰早著,為天下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