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作者問題

【五經作者問題】(Authorship of Pentateuch)按猶太人的傳統觀點,全部“五經”(自《創世記》至《申命記》)皆為摩西所寫。公元1世紀的猶太史家約瑟弗斯和哲學家斐洛(Philo,約公元前20—後50年)即持此說。到11世紀時,名為以撒和以斯拉的兩位猶太拉比大膽提出,“五經”中的一些章節不可能出自摩西之手,比如《申命記》第34章5至8節—此處寫了摩西的死和以色列人的哀悼活動。這之後,一些猶太人承認“摩西之死”等段落是後人增補的,但其他部分仍為摩西所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經作者問題
  • 外文名:Authorship of Pentateuch
16世紀宗教改革之前,基督教基本上同意猶太人的觀點。宗教改革後,馬丁·路德等宗教領袖進而提出,“五經”的更多段落不會出自摩西手筆,如《民數記》第12章3節稱“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申命記》第34章10節稱“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像摩西這樣的先知”—它們分別是旁人和後人對摩西的評價。但馬丁,路德等人大體仍認為,“五經”的作者是摩西。此後一二百年,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五經”的作者提出新的質疑。他們發現|:1、書中對同一事物常用兩種或更多的說法,如耶和華兩次對摩西啟示上帝的名字(出3:14,15和6:2,3),兩次曉諭摩西去見埃及法老(出3:10和6:11)。2、故事中有不少前後差異的記載,如摩西嶽父的名字在《出埃及記》第2章18節中是“流珥”,在隨後的第3章1節及其他幾處是“葉忒羅”,在《民數記》第10章29節又成了“流珥的兒子何巴”。3、年代記載多處難以解釋,如《創世記》第25章26節說以撒以掃雅各時年齡60歲,第26章34節說以掃娶妻時40歲,緊接著寫以撒臨終前祝福雅各,這時以撒應是100歲,但第35章28節又說,以撒去世時是180歲。照此推算,以撒彌留之際在臥榻上竟躺了80年!
鑒於以上種種難題,“五經乃摩西所作”之說逐漸為人們所懷疑。繼之而興起的,是對“五經”材料來源的科學研究。1753年,法國醫生阿斯特魯(Jean Astruc,1684-1766)發現,《創世記》對上帝有“埃洛希姆(Elohim)”和“亞衛(Jahweh)”兩種稱謂。他假設摩西著書時手邊有一些不同的文獻,主要是“埃洛希姆卷”與“亞衛卷”兩種不相統屬的資料。20多年後,德國人艾希荷恩(J.G.Eichhorn,1752-1827)又將阿斯特魯的假說推及到全部“五經”,並認為摩西不是“五經”的作者。他們的方法為“五經”研究開闢了新的途徑。
隨後一個世紀,又出現“早期底本說”(認為“五經”乃由若干底本拼合而成)、“殘篇說”(認為“五經”是由許多簡短獨立,又常常相互矛盾的零碎傳說編纂而成)和“補充說”(認為“五經”只有一個主要來源,後來又插入一些零碎材料)。在此基礎上,德國聖經學者韋爾豪森(Julius,Wellhausen,1844-1918)提出“J.E.D.P.四底本說”。韋氏認為,“六經”(“五經”連同《約書亞記》)編纂時套用了J.E.D.P.四種主要文獻。“J”是“亞衛卷”的縮寫。該卷於公元前9世紀寫於南國猶大。描寫從上帝創世到摩西去世的歷史,以及約書亞為占領迦南而進行的戰鬥。“E”是“埃洛希姆卷”的縮寫,它比J卷遲100年,寫於北國以色列,內容是從亞伯拉罕被召至約書亞占領迦南的以色列民族簡史。“D”是希臘文Deuteronomion(“原本《申命記》”)的縮寫。該卷又稱“申典”或“D典”,約相當於今傳《申命記》的基本部分。它以摩西在摩押平原給以色列人作3篇講演的形式,回顧40年曠野經歷,重申律法,並予補充,勸誡以色列民恪守盟約,一心侍奉上帝。寫於猶大國王約西亞改革期間(前621年左右),假託摩西之名頒布。“p”是德文Priestercodex(意謂“祭司經卷”或“祭典”)的縮寫。該卷由先知以西結的門徒於公元前6世紀中葉在巴比倫編成,內容是各種民事律法和祭禮規定,見於現存的《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3書之中。以上4種文獻經過幾百年的交融匯合,到公元前5世紀最後編成傳世的“六經”各卷。後來,韋爾豪森的觀點逐漸為多數新教聖經學者所贊同,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