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散亂

五種散亂

五種散亂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零亂雜亂

眾生的心有五種的散亂,即一、自然散亂,謂眾生的五識不守自性,隨逐外境,念念變遷;二、外散亂,是意根馳動,隨逐外塵,起種種的分別;三、內散亂,是心生高下,念念遷流而不定;四、粗重散亂,是計我我所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脫;五、思惟散亂,是棄捨大乘,憶念小乘而不得寂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種散亂
  • 外文名:The five kind of messy
  • 包括:自然散亂、外散亂
  • 發生部位:心
佛學解釋,引證解釋,

佛學解釋

眾生的心有五種的散亂,即一、自然散亂,謂眾生的五識不守自性,隨逐外境,念念變遷;二、外散亂,是意根馳動,隨逐外塵,起種種的分別;三、內散亂,是心生高下,念念遷流而不定;四、粗重散亂,是計我我所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脫;五、思惟散亂,是棄捨大乘,憶念小乘而不得寂靜。
六門教授習定論’中亦列舉五種散亂,即:(一)外心散亂,(二)內心散亂,(三)邪緣心散亂,(四)粗重心散亂,(五)作意心散亂。此外,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舉出六種散亂,攝大乘論本卷中舉出十種散亂之說。

引證解釋

指零亂;雜亂。
《六韜·火戰》:“吾三軍恐怖,散亂而走,為之奈何?” 漢 賈誼 《過秦論下》:“然陳涉 率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罪人原無紀律,或奔或止;三國以吳兵散亂,彼此爭功追逐,全無隊伍。”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納林布祿忙拔刀對敵,戰了三五回合,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正惶急間,旁邊走過了布占泰,是烏拉部貝勒的兄弟,見納林布祿刀法散亂,忙向前敵住,納林布祿才一歇手,猛聽得大喝一聲,布占泰已被努爾哈赤活擒了去。”潘漠華 《離家》:“我底頭髮太散亂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