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2016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醫基礎理論(2016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醫基礎理論》是2016年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基礎理論
  • 作者:祝建材,於興娟主編
  •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1日
  • 頁數:224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058357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醫基礎理論(第2版)》的主要內容包括中醫學的哲學基礎(精氣、陰陽、五行學說)、藏象、精氣血津液、經絡、體質、病因、病機、養生、防治及康復原則等。教材編寫中,遵循“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則,為培養套用型人才服務。在保證重點突出的原則下,全書敘述簡明、深人淺出、通俗易懂,符合高職高專的教育特色和教學模式。為提高學習的興趣性和個性化培養,方便學習與理解,在每章節前後,分別提出了學習目標和目標檢測。此外,《中醫基礎理論(第2版)》在保證高職高專層次培養目標需要的同時,注意了與本科相同專業同類教材內容的銜接,以便於學生進一步繼續學習。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一、中醫學的基本概念
二、中醫學的歷史成就及現代優勢
三、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概況
四、中醫學的科學思維
五、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六、課程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
第二章 哲學基礎
第一節 精氣學說
一、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第二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概念和特徵
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陰陽學說的套用
第三節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及歸類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的套用
第三章 藏象
第一節 臟腑
一、五臟
二、六腑
三、奇恆之腑
四、臟腑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形體與官竅
一、形體
二、官竅
第三節 神與志
一、神
二、志
第四章 精氣血津液
第一節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貯藏與施泄
四、精的功能
第二節 氣
一、氣的基本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動與氣化
四、氣的功能
五、氣的分類
第三節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循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節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二、津液的代謝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節 精氣血津液的關係
一、氣與血的關係
二、氣與精的關係
三、氣與津液的關係
四、血與精的關係
五、血與津液的關係
六、精與津液的關係
第五章 經絡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一、經絡的概念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 十二經脈
一、命名
二、走向與交接規律
三、分布規律
四、表里關係
五、流注次序
六、循行部位
第三節 奇經八脈
一、奇經八脈的概念及生理特點
二、奇經八脈的循行和功能
第四節 經別、別絡、經筋、皮部
一、經別
二、別絡
三、經筋
四、皮部
第五節 經絡的生理功能
一、溝通聯繫作用
二、運輸滲灌作用
三、感應傳導作用
四、調節 平衡作用
第六節 經絡學說的套用
一、闡釋病理變化
二、指導疾病的診斷
三、指導臨床治療
第六章 體質
第一節 體質的概述
一、體質的概念
二、體質的構成要素
三、體質的基本特點
四、體質的評價標誌
第二節 體質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後天因素
第三節 體質的生理變化
一、體質與年齡
二、體質與性別
第四節 體質的分類
一、體質的分類方法
二、體質分類及其特徵
第五節 體質學說的套用
一、體質與病因
二、體質與發病
三、體質與病機
四、體質與辨證
五、體質與治療
六、體質與養生
第七章 病因
第一節 外感病因
-、六淫
二、癘氣
第二節 內傷病因
一、七情內傷
二、飲食失宜
三、勞逸失度
第三節 病理產物性病因
一、痰飲
二、瘀血
三、結石
第四節 其他病因
一、外傷
二、蟲獸傷
三、寄生蟲
四、醫源因素
五、先天因素
第八章 病機
第一節 發病
一、發病原理
二、發病類型
第二節 基本病機
一、邪正盛衰
二、陰陽失調
三、氣血失常
四、津液失常
五、內生五邪
第三節 疾病演變
一、病位傳變
二、病性轉化
三、疾病轉歸
第九章 養生、防治及康復原則
第一節 養生原則
一、養生學的意義
二、養生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預防原則
一、預防為主的意義
二、預防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治療原則
一、治則與治法的關係
二、中醫治療觀
三、基本治則
第四節 康復原則
一、康復學的意義
二、康復的基本原則
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