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從生源質量、資金投入、課程體系、校園文化、教師專業素質、職業能力培養等方面,構建了中等職業教育內外部質量保障系統和其他協助運行系統,並提出了科學定位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目標、最佳化中職生源與師資素質、積極推進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質量文化建設、強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等運行策略,提出了推廣套用中等職業教育PPP模式、構建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管理機制和加強特色學校建設等建議。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中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基礎,擔負著培養數以億計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按教育部相關檔案釋義,中職教育由普通中等專業學校、職業高中學校、成人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和其他五類機構實施,以招收九年義務教育畢業生(即國中畢業生)為主,其他相當於國中學歷及以上的畢業生為輔。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常態、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現實背景下,研究確定中職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與保障機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於此,《中職教育質量:評價與保障》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基於就業導向,中等職業學校多以“就業率”表達教育質量,人才培養過程多圍繞學生的職業能力實施,以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為目標;基於升學導向,中等職業學校多以“升學率”表達教育質量,人才培養過程多圍繞提升學生接受再教育的能力實施,以滿足高層次學校對生源的素質要求為目標。顯然,兩種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內容存在著明顯差異。該書提出,中等職業教育目標是確定中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關鍵,教育質量實際上是各利益相關者在一定程度上的某種妥協,是絕大多數民眾的共同認知。就業或升學雖可表達結果性的中職教育質量,但也存在著過程性。結果源於過程,是過程的積累。過程性評價可實現“以評促改”的目的,比結果性評價更為重要。過程性評價可以讓中等職業學校和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在某一方面的不足,進而不斷修正錯誤,實現目標追求。書中基於中等職業教育目標實施教育質量評價研究,注重目標與結果的生成性,體現了過程哲學思想,反映了中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現實生態及其關係存在。
學習和借鑑國際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有益經驗,有助於中國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少走彎路,體現特色。該書立足國際視野,較為全面地介紹和分析了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評價標準和評價過程,並對中國現行的中等職業教育評價現實進行了深刻反思,認為中國尚未建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統一標準,教育部組織實施的全國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認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建設、中等職業教育評估體系等大多局限於教育系統內部實施,未能體現《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所要求的“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各方面的參與”以及“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價”等要求。因此,借鑑已開發國家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先進經驗,中國必須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社會評價與政府評價相結合、基本標準與激勵標準相結合、基礎認證與階段評價相結合、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相結合等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獨具中國特色的中等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閆志利,男,1963年生,河北唐山人,博士,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2011年到河北科技師範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工作,專門從事教育經濟與管理等領域研究,為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