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是陶行知所著作品,出自於《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 作者:陶行知
  • 作品出處:陶行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向城裡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他教富的變窮,窮的變得格外窮;他教強的變弱,弱的變得格外弱。前面是萬丈懸崖,同志們務須把馬勒住,另找生路!
生路是甚么?就是建設適合鄉村實際生活的活教育。我們要從鄉村實際生活產生活的中心學校;從活的中心學校產生活的鄉村師範;從活的鄉村師範產生活的教師;從活的教師產生活的學生,活的國民。活的鄉村教育要有活的鄉村教師。活的鄉村教師要有農夫的身手,科學的頭腦,改造社會的精神。活的鄉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學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他要運用環境裡的活勢力,去發展學生的活本領——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活本領。他其實要叫學生在征服自然改造社會上去運用環境的活勢力,以培植他自己的活本領。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他要教農民自立、自治、自衛。他要叫鄉村變為西天樂園,村民都變為快樂的活神仙。以後看學校的標準,不是校舍如何,設備如何,乃是學生生活力豐富不豐富。村中荒地都開墾了嗎?荒山都造了林嗎?村道已四通八達了嗎?村中人人都能自食其力嗎?村政已經成了村民自有、自治、自享的活動嗎?這種活的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團體單位辦得成功的。我們要有一個大規模聯合,才能希望成功。那應當聯合中之最應當聯合的,就是教育與農業攜手。中國鄉村教育之所以沒有實效,是因為教育與農業都是各乾各的,不相聞問。教育沒有農業,便成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農業沒有教育,就失了促進的媒介。倘有好的鄉村學校,深知選種、調肥、預防蟲害之種種科學農業,做箇中心機關,農業推廣就有了根據地、大本營。一切進行,必有一日千里之勢。所以第一要教育與農業攜手。那最應當攜手的雖是教育與農業,但要求其充分有效,教育更須與別的偉大勢力攜手。教育與銀行充分聯絡,就可推翻重利;教育與科學機關充分聯絡,就可破除迷信;教育與衛生機關充分聯絡,就可預防疾病;教育與道路工程機關充分聯絡,就可改良路政。總之,鄉村學校是今日中國改造鄉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他對於改造鄉村生活的力量大小,要看他對於別方面勢力聯絡的範圍多少而定。鄉村教育關係三萬萬六千萬人民之幸福!辦得好,能叫農民上天堂;辦得不好,能叫農民下地獄。我們教育界同志,應當有一個總反省,總懺悔,總自新。我們的新使命,是要徵集一百萬個同志,創設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我們以至誠之意,歡迎全國同胞一齊出來,加入這個運動,贊助他發展,督促他進行,一心一德的來為中國一百萬個鄉村創造一個新生命。叫中國一個個的鄉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來造成中華民國的偉大的新生命。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又名知行,安徽歙縣人,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及社會活動家。早年求學於歙縣崇一學堂、杭州廣濟醫學堂和南京金陵大學等教會學校,1914年夏畢業於金陵大學文科。同年秋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獲政治學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17年夏歸國,應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專任教員,後升任該校教務主任兼教育專修科主任。其間力主教學改革和促進新教育運動,並為杜威、孟祿等美國學者來華講演等活動擔任部分翻譯。1921年後,先後主編《新教育》等教育刊物,參與新學制改革和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等教育改革活動,參與發起成立中華教育改進社等教育團體,推行平民教育運動和鄉村教育運動,主持創辦安徽公學、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山海工學團、香港中華業餘補習學校、重慶育才學校和重慶社會大學等新型教育機構,並在長期的教育改革和辦學實踐過程中創立“生活教育”學說。在抗日戰爭前後,曾先後發起並推行普及教育、國難教育、戰時教育、全面教育和民主教育等教育運動,並為民族抗戰事業的勝利,在1936年7月至1938年8月間先後前往歐美亞非等28個國家及地區宣傳抗日救亡。1946年7月25日病逝後,被毛澤東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留世著作輯入《陶行知全集》等。編者簡介餘子俠(子峽),湖北蘄春人。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所兼職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學術兼職有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社科聯委員等。近十年來,獨著和合撰《工科先驅 國學大師》等學術著作6部,主編和合作主編大型系列學術著作“中國著名大學校長書系”(1、2輯計18部)、“中外教育交流研究叢書”(6卷本)、《日本侵華教育全史》(4卷本)、《中國人留學史》(上、下冊)、《湖北考試史》(上、下編)等,並在《近代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部(套)學術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