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河史

中國運河史一共分為5個時期,分別是先秦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至北宋時期和南宋至民國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運河史
  • 時期1:先秦時期
  • 時期2秦漢時期
  • 時期3:魏晉南北朝時期
先秦,宋朝,明朝,參考書目,

先秦

因大規模航運的需要,中國自春秋起歷代相繼開鑿人工運渠。它們的發展和政治經濟的發展相適應。按運渠發展的規模、技術水平以及所在地區等的不同,可分為五個階段。
先秦時期自夏代至秦統一全國(約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以春秋戰國開渠較多,各國多在境內開較短運渠。如吳除開邗溝外,於太湖流域開渠,溝通江湖;齊溝通濟水和淄水;楚溝通漢水、雲夢、洞庭以及江淮;魏開鴻溝,溝通黃淮;秦於成都平原開二江。這些運渠通常兼有灌溉之利(圖1)。
中國運河史

宋朝

汴渠南端在泗州(在今盱眙縣北,淮水北岸)入淮水,北宋為避淮水風險,還在南岸先後開沙河洪澤運河、龜山運河等自淮安至泗州。
渠道建築物汴渠通黃河口,邗溝通長江口唐代已建有水門(邗溝水門最早建於東晉時)。類似現代船閘復閘,於984年已在淮陰附近出現,以後在邗溝和江南運河上大量推廣,發展成二級、三級以及帶有積水池的澳閘。早在東漢已利用渠道旁的湖塘及人工池蓄水接濟運道,在北宋時叫水櫃。北宋汴渠曾建成樁梢木岸數百里,邗溝段有堰閘、涵洞、石(溢流堰)等七八十處。
南宋至民國時期自南宋建炎元年至民國末(1127~1949),在諸運河中,以京杭運河最為著名。南宋都杭州只利用邗溝及江南運河漕運。金都中都(今北京)利用白河、衛河行漕。汴渠已淤成平地。元代統一全國,都大都(今北京),為了控制南方並吸收江南財富,先後開會通河、通惠河打通京杭運河。這是隋代南北大運河的裁彎取直,縮短了北京至杭州的距離。由於會通河水源不足,漕運至北京多走海道,並曾試開山東半島膠萊河,縮短海程,但未成功。

明朝

明永樂時遷都北京,重開會通河,解決水源問題,訂立全運河管理制度。以後五百餘年由運河南糧北漕,平均每年四百萬石(約與今石相等)。由於受黃河決溢的干擾,山東南部至江蘇北部段,幾次局部改線,至清初黃運分離,僅在清口交叉。鹹豐五年(1855)黃河改道山東,以後海上輪船、陸捷運路運輸代替了運河航運,河道逐漸湮廢,民國時曾用新法測量全線,提出整修規劃,但未實施,只局部通航。

參考書目

傅澤洪撰錄:《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黎世序等纂修:《續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姚漢源:《中國水利史綱要》,水利電力出版社,北京,19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