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留日學生革命報刊

中國近代留日學生革命報刊

《中國近代留日學生革命報刊》是近代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創辦的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報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近代留日學生革命報刊
  • 代表人物魯迅黃興
  • 發生時間:1900年 至 1911年
  • 代表作品:《開智錄》、《譯書彙編》、《國民報》等
發展背景,發展歷程,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主要影響,

發展背景

1900~1911年,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創辦的宣傳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報刊,累計達30餘種。主要在日本的東京出版,主編和撰稿人大多是當時在日本各大專學校肄業的學生。

發展歷程

第一批

留日學生最早出版的一批革命報刊,是1899~1901年創辦的《開智錄》、《譯書彙編》和《國民報》。這些報刊反映了正在由改良向革命轉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政治傾向。《開智錄》由鄭貫一馮自由、馮斯欒於1899年12月22日在橫濱創刊,著重宣傳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等資產階級政治思想。後期積極反清,革命色彩日益鮮明。《譯書彙編》由戢元丞、楊廷棟楊蔭杭雷奮於1900年12月6日在東京創刊,與第1個留日學生團體”勵志會”關係密切,曾譯載過不少介紹18、19 世紀西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文章。《國民報》1901年5月10日創刊於東京,其第4期發表章太炎的《正仇滿論》,是資產階級革命派反對改良派思想理論的第1篇文章。

第二批

留日學生創辦的第2批革命報刊,是1902~1905年在東京出版的《遊學譯編》、《湖北學生界》、《浙江潮》、《直說》、《江蘇》、《二十世紀之支那》等。這些刊物多由各省留日學生同鄉會主辦,帶有不同程度的地方色彩。主編人黃興宋教仁劉成禹許壽裳秦毓鎏等,都是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華興會光復會的成員。這些刊物起初主要從愛國愛鄉土的感情出發,歌頌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祖國的壯麗河山,分析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危急形勢,呼籲愛國救亡刻不容緩。在1903年6月清政府鎮壓參加拒俄、拒法運動的愛國學生和“蘇報案”發生以後,則日益把清政府作為主要抨擊對象,積極展開反清宣傳。《江蘇》第4期發表了陳去病的《革命豈可免乎?》,是這個轉折的一個標誌。

第三批

留日學生創辦的第3批革命報刊,是1905~1911年在東京出版的《雲南》、《洞庭波》、《鵑聲》、《四川》、《粵西》、《河南》、《關隴》、《夏聲》等。主編人李根源陳家鼎、吳永珊(玉章)、劉積學等,都是同盟會員。《河南》就是同盟會河南分會的機關刊物。它們的宣傳和當時國內的革命形勢緊密結合,帶有強烈的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色彩。除《雲南》、《河南》等少數幾家外,多數為月刊。一般存在時間不長,有的只出版一二期就自行停刊。大部分秘密運銷國內,發行數字最大的可達萬份。

主要影響

上述報刊普遍設有“論說”“時評”“紀事”“學藝”“調查”“文苑”等欄目,介紹國外社會科學方面的新思潮,刊載國內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調查報告和詩詞小說。魯迅早期的作品《斯巴達之魂》等,就是在這些刊物上發表的。留日學生創辦的這些報刊,得到過孫中山的熱情支持與贊助。它們的出版,促進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對國內革命形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