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辦學規模,師資力量,院系專業,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校文化,校徽,校訓,校風,校歌,學校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北京石油學院
1953年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係為基礎,匯聚
北京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
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
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10月,學校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華東石油學院
石油大學
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
北京兩地辦學的格局。
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
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行列。
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3年10月,教育部與四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石油大學的協定。
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中國石油大學
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
2005年8月,教育部與山東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協定。
2006年10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
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5月,中國石油集團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北京簽署《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戰略合作協定》。12月,學校與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簽署合作建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古鎮口科教園區協定等合作協定。
2019年5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古鎮口科教園區在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舉行奠基儀式。
2020年7月,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同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自然資源部北海局簽署協定,共建海洋資源與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師17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0人,博士生導師180餘人。
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11人(含雙聘),國家“萬人計畫”入選者7人(領軍人才5人、教學名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
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人,“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2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資助及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1人;“泰山學者”攀登計畫3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1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18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6人。
學校有3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2個創新團隊入選“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1學科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支持計畫”。
| 沈忠厚(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中國工程院院士)、郝芳(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張國偉(中國科學院院士)、 汪集暘(中國科學院院士)、 蘇義腦(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心懌(中國工程院院士)、 宋振騏(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文俊(中國科學院院士) |
院系專業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研究生院,有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石油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儲運與建築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能源學院、海洋與空間信息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等15個教學學院(部),以及薈萃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有68個本科專業。
| |
| 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科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
| |
| 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環境工程、環保設備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安全工程、工業設計、車輛工程、機械工程 |
| 油氣儲運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學、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建築學 |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學 |
| 電氣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保設備工程 |
| |
|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智慧型科學與技術 |
| 工程管理、管理科學與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行銷、經濟學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套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 |
| |
| 英語語言文學、法語、漢語言文學、俄語、音樂學-音樂學方向@西洋管弦方向 |
| |
| |
學科建設
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學校有現有14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自設3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2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5個)
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
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1個)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山東省“十一五”重點學科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構造地質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套用化學、機械電子工程、化工過程機械。
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
安全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工程力學、物理化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
博士後流動站
化學、地質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
工學: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
管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博士學位信息參考資料來源於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哲學、套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教學建設
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70門,國家級特色專業13個,省級特色專業19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石油工業訓練中心、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石油工業訓練中心、石油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地球探測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特色專業
石油工程、安全工程、油氣儲運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套用物理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環保設備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
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套用物理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油氣儲運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工程、環境工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
石油天然氣地質與勘探、鑽井工程、電工電子學、油藏工程。
省級精品課程
有機化學、電工電子學、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工程圖學、沉積學、程式設計語言、高等數學、工程力學、石油天然氣地質與勘探、構造地質學、鑽井工程、工程流體力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機械原理與設計、工程材料、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計算機文化基礎、油氣田地下地質學、油藏工程、物理化學、金工實習、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財務會計學、礦物岩石學、採油工程、大學物理實驗、大學體育、化工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電子技術基礎、油層物理、油氣集輸、數值計算方法、油田化學、運籌學、經濟學、理論物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機械CAD基礎、微機原理、油庫設計與管理、石油化學、滲流力學、石油工業概論、化工過程流體機械、機械設計製造工程基礎聯合課程(機械製造工程基礎、機械製造實習、機械創新設計實踐)、電路分析、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普通物理學、石油煉製工程、信號與系統、近代物理實驗、工業安全信息化技術基礎聯合課程(安全工程信息化技術、機電信息檢測與處理技術、計算機測控技術綜合實踐)、建築材料與施工管理聯合課程(工程監理概論、建築材料、建築施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石油化工容器與設備設計、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基礎聯合課程(分離工程、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氣藏工程(雙語)、市場行銷學、英語精讀。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國內6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定。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31個國家和地區的160餘所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實質合作交流關係。聘請了近百名著名專家、知名人士為學校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
2018年6月19日,教育部辦公廳批准終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合作舉辦企業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合作舉辦油藏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綜合排名:2020年7月,“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排名第42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油氣加工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9個國家及省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機構。
實驗室類別 | 實驗室名稱 | 依託學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油氣井工程超臨界流體重點實驗室” | |
科研成果
2006至2010年期間,學校累計新增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撐計畫、863、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86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7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2011年,全年
SCI收錄論文574篇,
EI收錄論文947篇,
CPCI-S收錄論文240篇。
學術資源
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圖書館藏書總量675.8萬冊,其中印刷型圖書263.8萬冊、電子型圖書412萬冊,擁有CNKI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外文文獻資料庫、暢想非書資源庫、中國石油文獻資料庫、國研網資料庫、皮書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國際教育全文專題資料庫、世界名校精品課教育視頻資源庫、Calis高校教學參考書全文資料庫、PQDT博碩士論文文摘資料庫、PQDT學位論文全文庫、HKMO(港澳博碩)優秀學術全文資源庫、中科UMajor大學專業課學習資料庫等多種類型的資料庫系統。
《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連續被評為“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山東省優秀期刊”,在第三屆國家期刊獎評選中被評為“百種重點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和美國《工程索引》(
EI)收錄期刊。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連續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期刊”、“全國理工農醫院校優秀社科學報”,在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組織的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評優活動中被評為“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石油與能源”欄目被評為“特色欄目”。
學校文化
校徽
2008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徽確定。校徽以學校的標誌性雕塑“創造太陽”的抽象體為核心元素,外環弧形上方為英文標準字校名,下方為學校的建校年份“1953”及中文標準字校名。
核心元素“創造太陽”:雕塑的圓球象徵太陽,周圍的短管道比喻太陽輻射出的萬丈光芒,長管道是油氣集輸管線。人物象徵著開發能源、從事高等教育的園丁,她高高舉著的是一本厚厚的書,象徵著書山有路勤為徑,指引萬千石大學子在科學的殿堂上勇於攀登。從正面看這個人,她的衣服有個飄帶,有兩層寓意:一是象徵著海上的波浪,二是象徵著一層一層的地層,指現今我們的採油是從海上和陸地兩個方面進行。雕塑的底座是非常逼真的海上鑽井平台的樣子。整個雕塑還意味著運用知識能源開發物質能源,創造出一個新的太陽。雕塑的設計思路主要源於老校長
楊光華先生倡議,其核心內容是集中展示中國石油大學的辦學特色和價值理念,即以石油開採和利用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石油石化人才培養為己任,以科技知識為國家奉獻能源為使命的深刻內涵。雕塑的設計者為前廣州雕塑院的院長、著名雕塑家
唐大禧先生。
校徽字型:校名中文標準字“中國石油大學”為著名書畫家
范曾手寫體。英文標準字“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是Arial字型。
校徽色彩:標準色為深藍色(C100 M75 Y10 K30),是中國石油大學的標準色,代表深厚、穩重、寧靜與智慧,寓意中國石油大學濃厚的文化底蘊與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並與“惟真惟實”的校訓、“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的校風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相吻合,藍色還象徵著大海,代表著能源發展的廣闊前景。
校訓
惟真惟實
2008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正式確定校訓為:惟真惟實。字型為
劉炳森手書集成。
惟真,是指尊重客觀規律,真理至上的意思。它既是一種追求真理的執著信念,又是一種不唯書、不唯上,探求事物規律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惟實,是指求實、求是之意。做事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務實、紮實、踏實的作風,做人必須具備誠實、樸實、正直、耿直的良好品質。
“惟真惟實”是中國石油大學的辦學理念和追求的集中體現。近六十年來,中國石油大學的數任校領導曾在不同場合,先後提出過學校的發展目標和培養模式,其基本內涵和精髓都與“惟真惟實”是一致的。“惟真惟實”所蘊含的追求真理,全面發展的理念和精神,正是中國石油大學所一直堅持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標。
“惟真惟實”既是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的學校精神的濃縮升華,也是與石油工業光榮傳統一脈相承的集體體現。它內蘊著自強不息、與時俱進、追求真理的精神,體現著獨有的時代氣息。這一精神植根於中國石油大學的深厚文化底蘊中,便形成了以它為核心的,囊括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文化傳統的石大精神。
“惟真惟實”既體現出一種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又體現了中國石油大學“以德育人”的人本觀念,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於一體,既有習承傳統之本意,又兼具開拓進取之精神。
校風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1986年在學院的第六次黨代會上,把學院的校風概括為“實事求是,艱苦奮鬥”,把學風概括為“勤奮、嚴謹、求實、創新”。
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石大精神的核心內容,體現出探求真理、獻身真理的科學精神。石大人走過的歷史證明,他們正是秉承並弘揚了這一精神和理念。不論客觀條件多么艱苦、困難,石大人從未放棄追求真理這一信念,他們孜孜以求,將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將追求真理與獻身祖國的石油事業完美的統一起來,既為祖國石油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又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留下堅實的腳印。實事求是的精神在石大學子中傳承延續,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一種不畏艱苦、頑強奮鬥的品質和作風。對於中國石油大學而言,艱苦奮鬥意味著,全體石大人要積極倡導它所蘊涵的奮發向上的積極態度、鍥而不捨的意志品質、百折不撓的旺盛鬥志,以攀登科技高峰,加強科技攻關,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畢生力量。五十年來,“勤奮 嚴謹 求實 創新”的學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石大學子,使他們能夠真正理解艱苦奮鬥的內涵,真正將艱苦奮鬥的精神落實到實處,使他們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個人的奮鬥目標與國家的發展、人類的進步緊密地結合起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石油大學之所以能戰勝各種艱難困苦,走過曲折坎坷,不斷取得輝煌成就,靠的就是這種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校歌
作詞:平原
東方升起了太陽,
放射出萬道霞光。
祖國的青年學生,
頭腦清醒,
體魄強健,
熱情充沛,
勇敢地沖向科學堡壘,
科學堡壘。
親愛的祖國親愛的黨,
請讓我們把自己的心愿來獻上,
我們要用雙手建設出無數石油基地,
我們要使工業的血液流向四面八方。
2008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正式確定《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作為校歌。經音樂公司配器處理,由我校藝術系學生演唱,在濟南錄製完成。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誕生於1956年初,由著名女作曲家
瞿希賢作曲,北京石油學院
海燕詩社學生集體作詞。當時黨中央充分肯定了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北京石油學院的青年學生群情激昂,寫下這樣的豪邁戰歌。現已有56年的歷史。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充分表現了學校發軔初期的歷史,表現了我校學子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抒發了石大學子為祖國而戰、為石油而戰的豪邁氣概。歌詞充滿了陽剛之氣,自豪之情,奉獻之美,充分表達了歷屆石大學子的強烈責任感和不懈追求。旋律朝氣蓬勃,富有激情,進行曲的速度,特別能激發青年學生的熱情、激情、豪情。
《北京石油學院學生之歌》求實穩健,厚重不輕飄,激情豪邁不媚俗,在今天仍有蓬勃的生命力。歌中唱出的追求、理想、心愿,仍然是今天莘莘學子的追求、理想和心愿。務實,是中國石油大學辦學風格的寫照,也是中國石油大學人才培養的特色。中國石油大學有這樣一首激情澎湃的校歌,呼喚激情,激盪豪情,提升熱情,伴隨著學生勤奮學習,健康成長;伴隨著教職工努力工作,敬業奉獻;伴隨著學校發展進步,創造輝煌。
學校領導
:
知名校友
兩院院士
黨政領導人
國企高管
企業家
石秦嶺、
黃鳴、羅慧來、唐萬新、吳建發、谷玉洪、邱武、李建齊、於順科、劉洪亮、郭希田、郭玉成、陳懷榮、宋國然
模範人物
王啟民:“新時期鐵人”。曾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局長助理。北京石油學院61屆。
秦文貴:“當代青年的榜樣”,“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
感動中國人物”之一。華東石油學院鑽井82屆。
蘇永地:“石油科技楷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國資委 “中央企業勞動模範”。華東石油學院物探85屆。
李陽:中石化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地質82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