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國鐘

何國鐘

何國鐘,1933年5月5日出生於廣東南海,物理化學家,1991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55年何國鐘從北京石油學院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1978年負責籌建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室;1990年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後,擔任首屆主任,之後擔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1992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何國鐘先後從事小型固體粒子密相輸送雙流態化反應器系統研究,固液和固體火箭推進劑燃燒的實驗及理論研究,燃燒驅動連續波氟化氫(氘)化學雷射器研究,以及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基礎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國鐘
  • 外文名:Guo-Zhong He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省南海縣
  • 出生日期:1933年5月5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北京石油學院
  • 主要成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人物影響,

人物經歷

1933年5月5日,何國鐘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海獅山沙坳村的一個普通家庭。
1951年,何國鐘畢業於廣州培正中學,並參加全國首次統一高考,考入清華大學化工系。
1953年,由於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何國鐘進入北京石油學院石油機械系煉廠機械專業。
1955年,何國鐘從北京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畢業後到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1955年)、助理研究員(1960年)、副研究員(1979年)、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1986年)。
1960年—1995年,何國鐘擔任研究題目組負責人。
1978年—1990年,何國鐘擔任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82年,何國鐘公派赴美深造期間,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90年—1996年,何國鐘擔任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屆主任。
1991年,何國鐘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92年—1999年,何國鐘擔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6年—2006年,何國鐘擔任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20世紀50年代,何國鐘從事固體粒子流態化基本性質及石油重殘油流態化焦化的實驗研究。60年代開展固體和固液火箭推進劑燃燒的理論及實驗研究,對固體推進劑燃速理論有新見解。70年代開展強化學雷射研究,在中國國內首先研製出千瓦級連續波燃燒驅動氟化氫(氘)化學雷射器。1978年開始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基礎研究,取得了中國第一批分子束實驗研究成果。
  • 學術論著
據2019年6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官網顯示,何國鐘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公開發表分子反應動力學相關學術論文230餘篇,其中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121篇。
Han K L , He G Z . Photochemistry of aryl halides: Photodissociation dynamics[J]. Journal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C-Photochemistry Reviews, 2007, 8(2):55-66.
Hu J , Han K L , He G Z . Correlation Quantum Dynamics between an Electron and D 2 + Molecule with Attosecond Resolution[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5, 95(12):123001.
Lin S Y , Han K L , He G Z . Exact three-dimensional quantum mechanical calculation of ozone photodissociation in the Hartley band[J].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01, 114(24):10651.
  • 學術交流
1979年以來,何國鐘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化學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化學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香港大學化學系和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進行訪問研究或講學約六年。
  • 成果獎勵
據2019年6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官網顯示,何國鐘先後四次(1986,1994,1999,2005)獲得中國科學院和遼寧省(科技進步或自然科學)一等獎。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78年
固液火箭推進劑配方及燃燒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和遼寧省科學大會獎(集體獎)
1978年
固體推進劑燃速理論和燃速調節實踐
全國科學大會獎(集體獎)
1979年
燃燒驅動連續波HF(DF)強化學雷射器
國防科委重大成果二等獎
1982年
固體推進劑燃速理論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86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7年
分子束反應動態學與分子傳能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4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才培養

據2019年6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官網顯示,何國鐘已培養博士及碩士約四十名。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60年
遼寧省文教先進工作者稱號
1988年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稱號
1991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1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大連市及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多次)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0年
國際燃燒學會會員
1995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庫入選專家
1993年—1997年
中國科學院化學學科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5年—1999年
遼寧省科學技術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1996年—1999年
遼寧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委員
2000年—2007年
大連市學術專著資助出版評審(科學著作獎勵、科學論文獎勵)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雷射光譜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學術委員會委員
理論與計算化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河南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香港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中國科學院安徽光機所兼職教授及特邀顧問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山東大學等兼職教授
參考資料來源:

個人生活

何國鐘的兄弟姐妹七人中,有五人大學畢業,三人走上了科研道路。他的大哥何國楨是第四屆錢寧泥沙科學個人獎的獲得者。三弟何國任是國家級突出貢獻水電設備專家。兄弟二人先後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大姐何麗儀是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二妹何法儀任職於北京林學院物理系。

人物評價

何國鐘在固體推進劑燃速理論、化學雷射、分子反應動力學等領域取得了傑出成果,在中國物理化學學科發展及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評)

人物影響

  • 慶祝何國鐘院士八十華誕學術報告會
2013年5月5日,由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慶祝何國鐘院士八十華誕學術報告會”在生物樓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黨組書記馬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張濤出席並致辭。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校長查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楊朝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楊學明院士、沙國河院士、桑鳳亭院士、張玉奎院士等出席報告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