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瓣移植舌重建術

中國皮瓣移植舌重建術

由於顯微外科的進展,1977年Panje採用腹股溝皮瓣游離移植修復口內軟組織缺損6例中,包含2例舌大部切除的修復獲得成功,1979年Brien等套用足背皮瓣等修復口腔的缺損,1980年長征醫院首先用前臂游離皮瓣移植重建舌外形和功能獲得成功。

手術名稱,別名,分類,ICD編碼,概述,相關解剖,適應症,禁忌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1.供區切取皮瓣,2.病灶切除術,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手術名稱

中國皮瓣移植舌重建術

別名

前臂橈側游離皮瓣移植舌重建術;前臂橈側游離皮瓣舌再造術;游離前臂橈側皮瓣修復舌再造術;前臂橈側皮瓣移植舌重建術

分類

口腔科/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手術/舌癌切除術及區域性皮瓣和游離皮瓣舌重建術

ICD編碼

25.5902

概述

中國皮瓣移植舌重建術用於舌癌切除後的舌缺損修復。前臂橈側游離皮瓣於1979年由楊果凡通過解剖研究而首先提出,被國外稱之為“中國皮瓣”。
在20世紀70年代前,舌癌切除後的舌缺損修復大多採用簡單的直接縫合,以達到消滅創面的目的。曾有用義舌來恢復舌癌切除後的舌功能,但由於膺復體在用於輔助進食及語言等方面,均不方便,未能普及。至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於頜面整復外科,特別是顯微外科的不斷發展,為舌癌切除後的重建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1975年日本的田代英雄提出用胸鎖乳突肌複合皮瓣重建舌根部,1977年Lesh提出帶蒂的胸三角皮瓣修復舌、口底及下頜等部位缺損,1978年Matutic報導了用胸鎖乳突肌加額瓣作舌的重建術,1980年王弘士等人提出用舌骨下肌群皮瓣進行舌的重建術。以上均為用區域性皮瓣帶蒂轉移的舌重建術,其優點是手術較游離皮瓣簡單,而且皮瓣的成活率較高,是臨床多選用的一種舌整復的方法。但其缺點是舌癌往往早期轉移,區域性皮瓣有時難以選擇,同時供區的消滅也得另行設計皮瓣轉移,往往給手術帶來困難,同時還因創傷較大,出血較多,給病人恢復健康也帶來一定影響。
由於顯微外科的進展,1977年Panje採用腹股溝皮瓣游離移植修復口內軟組織缺損6例中,包含2例舌大部切除的修復獲得成功,1979年Brien等套用足背皮瓣等修復口腔的缺損,1980年長征醫院首先用前臂游離皮瓣移植重建舌外形和功能獲得成功。該皮瓣游離移植成活率高,血管粗,吻合容易,皮瓣本身質地好,厚薄適中,易於造形,是進行舌缺損修復與再造的較理想的游離皮瓣。舌再造的方法還很多,除上述外,還有股內側皮瓣、背闊肌皮瓣、上臂內側皮瓣以及肩胛皮瓣;帶蒂皮瓣還有胸大肌皮瓣和額部皮瓣等,可以根據缺損的實際情況和可能,以及術者的經驗來進行選擇。

相關解剖

舌是一肌性器官,前2/3為舌體,後1/3為舌根,前後以輪廓乳頭為界。舌體為活動部分,舌正中溝將舌分為左右兩半。舌背有菌狀、絲狀和葉狀乳頭。各乳頭與肌肉緊密相連,舌腹黏膜平滑而薄。舌部肌肉分舌內肌及舌外肌兩組。舌內肌有舌上、下縱肌、舌橫肌和舌直肌,舌外肌有頦舌肌、舌骨舌肌、莖突舌骨肌、舌齶肌、舌咽肌;除舌齶肌受副神經及迷走神經咽叢支配外,其餘均由舌下神經支配。舌的血運豐富,它的動脈是舌動脈及其終末支舌深動脈。
前臂皮瓣的解剖比較恆定,血管走行穩定。分橈側及尺側二根動脈,偶爾有正中血管,淺部靜脈分出頭靜脈、貴要靜脈和肘正中靜脈,深部靜脈均為伴行靜脈,而且每根動脈均有兩根靜脈伴行。
橈動脈從肘窩深處,平橈骨頸高度自肱動脈分出,與橈骨平行下降,先在肱橈肌深面,後經肱橈肌肌腱和橈側屈腕肌肌腱之間的橈動脈溝中,至橈骨下端斜過伸拇長肌和伸拇短肌腱深面轉至腕骨背側下行。這是一根同手術有直接關係的動脈,一定要保護好。由於橈動脈比較粗大,肉眼看得非常清楚。手術時,還可見到有些分支與骨間動脈或尺動脈相交通。
橈動脈有皮支直接分布至前臂橈側皮膚,其供血範圍接近前臂掌側面的2/3以上,但起點靠近腕橫韌帶處,因此皮瓣設計時應注意包括腕橫韌帶之近心端部分。橈動脈直徑約在2~3.5mm之間,一般可以在肉眼下直接吻合,伴行靜脈一般為兩根,直徑約0.8~1.5mm,需藉助手術顯微鏡才能吻合,但頭靜脈較粗,充盈時一般直徑為3~5mm,離斷後,因血管壁肌肉及纖維收縮常顯縮小。
該皮瓣由於肌肉薄脂肪少,整個皮瓣厚薄適中,易於成形摺疊加上血運好,因此游離移植後成功率高。

適應症

除舌大部分及口底部分缺損外,還有頰、上頜、齶等部位的缺損均可採用中國皮瓣移植舌重建術;面部的修復更可任意選擇。因此口內游離皮瓣移植成活率不高被打破了。

禁忌症

禁忌症是相對的,但有以下情況者應慎重考慮:
1.老年體弱並有動脈嚴重硬化的病人。
2.青年人因前臂部需要植皮而懼怕影響美觀,不願手術者。
3.供區皮膚有明顯瘢痕。
4.前臂區血管被長期用於輸注抗生素或化療藥物者。
5.前臂供區及頸部受區超聲檢測血管有變異者。

術前準備

1.超聲都卜勒檢測供區和受區的血管行徑。
2.設計供區皮瓣的大小範圍。
3.前臂及上臂內側皮膚準備。
4.配血備用。

麻醉和體位

氣管內插管,全麻。仰臥位,手臂外展,置於一側手術支架上。

手術步驟

手術分受區和供區兩組同時進行。受區按常規的舌頜頸聯合根治手術進行,同時為前臂游離皮瓣作受床的準備,主要是血管的選擇。動脈一般選用頜外動脈或甲狀腺上動脈。我們認為甲狀腺上動脈更理想些,因為頜外動脈分支較多,而甲狀腺上動脈分支則少。另外要製備口底隧道,一般選在受區動脈的同側,必要時也可選在對側(健側)。

1.供區切取皮瓣

(1)設計:應在左側上肢前臂橈側,其遠心端應在腕橫紋處,根據缺損大小、形狀,設計相應的皮瓣,一般為長6~7cm,寬5~6cm,太大可使修復的舌過於臃腫,太小則不足以覆蓋創面。皮瓣的周界用亞甲藍標出並用碘酊加以固定。
(2)消毒上止血帶:上止血帶後常規消毒,用消毒巾包手及上臂,將整個手放置在消毒巾覆蓋的小桌上,用驅血帶將前臂的血驅走,然後在上臂將已縛上止血帶,打氣加壓,一般壓力在37~40kPa(280~300mmHg)之間為宜,這時開始計時,時限為1h,不宜過久。
(3)翻瓣:按設計線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達淺筋膜,在分離皮瓣時要注意防止皮下組織與血管蒂脫開,必要時加以縫合固定。皮瓣的深側應包括肱橈肌、旋前方肌、伸拇長肌、屈指淺肌、橈側屈腕肌、掌長肌等肌肌腱的腱鞘的一部分,在橈側動脈溝處仔細分離出橈動脈及其伴行靜脈,分別結紮離斷,注意皮瓣遠端之橈動脈應留長線,以備吻合後檢查其通暢與否時尋找方便。然後沿骨間肌表面,肱橈肌深面肌間隙向上分離。血管蒂應保留8~12cm長為宜,由於動脈與伴行靜脈一起,而回流靜脈主要是頭靜脈,從重要性上講,兩者同樣重要,因此要同樣愛護。兩者在不同平面上行走,頭靜脈在淺麵皮下組織層,橈動脈在深面肌肉間隙中,分離時,均應注意勿損傷血管本身,對側支應注意結紮止血。手術至此已將近1h,在離斷血管之前,放鬆止血帶,徹底止血。同時也檢查橈動脈的搏動情況,應絕對保證創口內明顯不漏血。
(4)斷蒂:受區準備完畢後,即開始離斷動、靜脈。離斷的順序是先動脈後靜脈,用顯微外科剪刀剪斷,要求斷端整齊,不偏斜,然後用1∶12000的肝素、0.5%普魯卡因200ml,作血管沖洗,目的在於去除血塊,減少血管痙攣,防止血栓形成,提高血管的通暢率。而離斷的游離皮瓣用生理鹽水紗布包好供受區套用。
(5)關閉供區創面:繼續處理近心端的血管斷端,結紮橈動脈及其伴行靜脈。對供區遺留的創面,以全厚皮片修復更好。覆蓋敷料並加壓包紮。
全厚皮片可取自同側上臂內側,也可取自同側腋下胸側區。以胸側壁取皮為例,皮片的長軸應與肋骨平行,其長度可略長於供區取皮瓣後缺損區的長度,而橫徑可略小於該缺損區的橫徑,一般不超過取皮區大小的1/3為限,長於和小於供區缺損的1/3內,均可利用皮膚的彈性,直接縫合消滅創面而無張力,而全厚皮片的供區可以直接縫合不留創面且無褶皺等畸形。

2.病灶切除術

(1)切除原發灶:另一手術組進行常規的舌頜頸聯合根治術。
(2)解剖受區血管:切除原發灶後尋找受區的動、靜脈。受區動靜脈的選擇在頸部是比較多的,也比較容易,因頸部血管較豐富,一般動脈選擇首先是甲狀腺上動脈,因為它有一段相對分支少的血管,管徑約2~3.5mm,與橈動脈管徑相近,吻合也不困難;其次是選頜外動脈段,其粗細與橈動脈也相當,惟有分支較多,易形成血栓;此外也有選擇舌動脈、顳淺動脈等做供血動脈的,而靜脈一般是選擇頸外靜脈的面前支、面後支、舌靜脈或頸外靜脈,特殊情況下也可選用頸內靜脈。
(3)隧道的製備:先選在同側口底頜下區,也可在健側口底區域,相當於下頜舌骨肌中段,將肌纖維分開,使口腔與頜下之間製作一個通道,為使通道大小適中,不至於梗塞,可先用一塊展開的紗布,捲成一條紗條,穿過上述的隧道,來回拉2~3次即可,使血管蒂通過時非常順利,以免術後水腫壓迫血管。
(4)舌再造:①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後,開始移植,先將橈側游離皮瓣之血管蒂,從口腔、通過口底隧道,將血管的吻合端,引至頜下區或頸部,並將口腔內的創口邊緣與游離皮瓣用間斷固定就位。②吻合血管。一般在手術顯微鏡下進行會更加準確。在吻合口的兩端先上小血管夾,以阻斷血流。套用肝素等生理鹽水沖洗血管及術野。這樣做雖不能改善通暢率,但沖洗後的手術野不像用單純生理鹽水沖洗那樣黏,能保持術野濕潤,易看清血管壁。在修剪去過多的血管外膜的結締組織之後,用9-0無創傷縫線作端端吻合,順序是6-12-3-9點,再加間斷縫合。以8針為宜,也可加至10針,緣距要適中,過大易造成吻合口的狹窄,影響血流通暢,過小易滑脫,漏血,還需重新補縫,一般以1.5mm為好。且需全層縫合,如視力好,也可免用顯微鏡,用肉眼直接縫合,最後應在手術顯微鏡下檢查一遍,以確保可靠,在無漏血的情況下,先放開遠心側血管夾,後放開近心端血管夾,讓血流快速衝過吻合口,這樣即使有小的血栓,也可沖至橈動脈的末端。對吻合口的檢查應先查有無漏滲現象。吻合口是否通暢,常需考慮的問題是血管痙攣還是吻合方面的原因。血管痙攣將影響其通暢率,一般採用局部套用1%~2%罌粟鹼,不要按摩血管,等數分鐘後再檢查血管,此時可將手術部位放低,常有助於緩解血管痙攣。檢查吻合口是否通暢,可在吻合口遠端做一通暢試驗:用2號珠寶鑷,剛好在吻合口的遠端夾住血管,夾的力量恰好阻斷血流,再用另一個2號珠寶鑷把血管的下游血液擠空,用遠離吻合口的鑷子繼續閉鎖血管,把靠近吻合口的鑷子放鬆,假如吻合口通暢,血流迅速通過吻合口而充盈空的一段血管,這一試驗只用於對血管的通暢持有懷疑時。對於一般的滲血可不予理睬,如有明顯漏血,即應補針加縫。動脈吻合完畢,再吻合靜脈,此時可見有一根靜脈明顯滲血,或是頭靜脈,或是伴行靜脈,與選擇好的面前靜脈或面總靜脈作吻合,再將受區靜脈阻斷血流,離斷血管,受區靜脈的近心端用小血管夾鉗住,皮瓣的頭靜脈或伴行靜脈可上小血管夾,也可以不上。依據血流回流量的多少而定,多則上夾,反之則不上夾。吻合方法和檢查靜脈吻合口同前述。
動靜脈吻合後,讓其通暢幾分鐘後,為進一步證實其通暢率,確保皮瓣成活,而需將可能出現血凝塊或小血栓子,從橈動脈末端全部衝出。作者採用橈動脈遠端放血的方法,將事先結有標誌的橈動脈遠端結紮線,尋到並解開之,讓橈動脈遠端出血,約30s,如出血呈噴射狀,即可將存於皮瓣內的小血栓全部衝出,這就完全可以避免術後的血管危象,從而提高和保證皮瓣的成活率。這是保證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血管吻合時,一般在離斷血管前,吻合小血管前開始套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一般分子量在20000以下),靜脈點滴,目的是利用右旋糖酐可以稀釋血液,減少黏稠度,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分子量越低,它的改善微循環作用越強。
(5)縫合皮瓣:血管吻合通暢後,皮瓣創口邊緣有明顯滲血可見,此時即可進行皮瓣修復,或舌再造的成形術,按外形的要求,將邊緣先定位縫合幾針,然後再進行嚴密的間斷縫合,最好是分皮下組織和皮膚兩層縫合,縫合時宜用4號線,以減少細線對舌組織的切割作用,從而易使傷口裂開。在切除口底留下的下頜舌骨肌上與健側舌肌之間,間斷地縫數針,使再造舌有個隆起的邊緣,也可以將游離皮瓣邊緣與中間部的組織做適當的造型縫合。使之似正常的舌外形,依次縫合邊緣,消滅口腔刨面,縫合時應留長線,然後放置碘紡紗條油紗布於皮瓣皮膚表面,用已留長線打包、結紮、固定。這樣既可保護皮瓣,又可增加局部壓力,減少皮瓣局部的靜脈淤血,促進靜脈回流的作用,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成活率有較大的提高,但對觀察皮瓣顏色不便應予注意。頸部傷口徹底止血,按常規放置負壓引流管,逐層縫合,並適當加壓。

術中注意要點

1.切開分離皮瓣時,要防止皮下組織和淺筋膜與皮瓣脫離,應相對縫合數針作暫時固位。
2.分離動、靜脈時,慎勿損傷。頭靜脈在皮下組織淺層,橈動脈在深面肌肉間隙中,並儘可能游離出血管蒂部。
3.由於不斷刺激血管壁易發生血管痙攣,血管變細,管腔狹窄甚或消失。可用2%利多卡因溶液作局部濕敷,即能很快得到改善。吻合血管時,要不斷地用肝素生理鹽水沖洗管腔,以利擴張管腔,避免縫合過深或誤穿至對側血管壁,致吻合失敗。
4.血管蒂通過時,不能受擠壓和扭曲。血管吻合口不能正好置在下頜緣上,負壓引流管也不能壓在吻合的血管上,否則易致血栓形成。

術後處理

中國皮瓣移植舌重建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游離皮瓣移植後應強調對皮瓣顏色的觀察,質地的變化是主要的,至於對溫度的要求,在口腔內游離皮瓣移植並非主要。以往要求做到游離皮瓣移植的病房,應保持在恆溫23~25℃,這主要是對受區是四肢的斷肢再植或斷指(趾)再植術,或體表區域的移植部位的要求,至於口腔內移植無此必要,因口腔內的溫度比較恆定。因此對溫度的要求不如四肢皮瓣要求高。
2.為加強固定和預防水腫,增加靜脈回流帶在游離皮瓣移植後在其上加壓打包,對提高成活率有明顯的幫助。觀察皮瓣的水腫程度,從而估計靜脈回流通暢與否,方法是用觀察壓跡及其消退速度,這在臨床上具有一定價值。
3.為使術後患部有較好的血液循環,在術後72h內,用紅外線燈照射病人頭頸部,以提高患部的皮溫,改進患部及皮瓣的血液循環,對提高皮瓣成活率是有一定幫助的。
4.鼻飼全流,口腔禁食直至拆線。保持口腔衛生,口內消毒劑的套用,一般先用3%雙氧水洗滌,再用生理鹽水清理乾淨,最後塗布0.5%碘爾康(洗必泰-碘)或塗布複方抗生素合劑(慶大霉黴素8萬U,糜蛋白酶5mg,強的松5mg加1%達可羅寧至20ml),每2h 1次。
5.術後常規全身套用抗生素7~10d,低分子(分子量20000以下)的右旋糖酐,一般術後用3d,每天1000ml,靜滴,同時給潘生酊50mg,3/d,維生素B6 20mg,3/d,阿司匹林0.5g,3/d,用至拆線。以後視情況酌情使用。
6.口內縫線一般於術後10~12d拆除。口外縫線於術後6~7d拆除,術後舌功能的訓練約3~6個月,手功能的恢復也要4~6個月。

併發症

1.吻合口發生血栓形成,導致皮瓣部分或全部壞死。
2.術後繼發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