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卷》系《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卷》,全書在實地考察、綜合凋研的基礎上,結合已有的t作積累,對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水土流失與水土保持現狀、生態安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確定了該區水土保持的戰略目標和任務,提出了進一步搞好水土保持和加強生態保育的對策。今後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育的主要任務是坡耕地改造與水土保持、土石流滑坡防治及溝道治理、大型庫區面源污染控制和脆弱區生態修復與保護。同時,重點實施坡耕地整治、土石流滑坡防治和庫區面源污染控制三大水土保持丁程。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卷》對國家和地方政府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亦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和高等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418頁
  • 開本:16
  • 定價:85.00
  • 作者:水利部 中國科學院
  • 出版日期:2010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30263308
  • 品牌: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卷》是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總序
總前言
前言
第一章 區域背景與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第一節 區域自然環境
一、區域範圍與位置
二、地質
三、地貌
四、氣候
五、河川水文
六、土壤
七、植被
第二節 社會經濟條件
一、社會經濟發展概況
二、經濟發展水平
三、人口狀況
四、社會狀況
第三節 區域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一、生態環境的基本特點
二、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第四節 水土保持的戰略意義
一、水安全的重要調控區
二、全球環境變化的敏感區
三、自然資源富集,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矛盾突出
四、水土流失是區內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第二章 水土流失現狀、成因及危害
第一節 水土流失現狀、類型與特點
一、水土流失現狀
二、水土流失類型與特點
第二節 水土流失分區
一、分區依據與原則
二、分區系統
三、分區概述
第三節 水土流失成因
一、自然因素
二、人為因素
三、長江上游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
第四節 水土流失危害
一、水土流失對土地資源與糧食安全的影響
二、水土流失對河流泥沙的影響及其環境效應
三、水土流失匯集面源污染物對水質的影響
四、土石流、滑坡災害及其對公共安全的影響
五、水土流失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水土流失演變趨勢
第一節 水土流失演變
一、無明顯水土流失期(公元前316年以前)
二、水土流失漸增期(公元前315~1644年)
三、水土流失明顯增長期(1645~1949年)
四、水土流失猛增期(1950~1988年)
五、水土流失局部控制期(1989年至21世紀初)
第二節 水土流失變化趨勢
一、水土流失演化的總體判斷
二、典型區水土流失變化
第三節 長江上游水土流失變化預測
一、影響長江上游水土流失因素的分析
二、水土流失適宜治理面積分析
三、長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可能性分析
四、水土保持治理對長江上游泥沙影響的預測

第四章 水土保持建設成效
第一節 水土保持歷史與現狀
一、水土保持歷史
二、近20年水土保持與生態建設概況
第二節 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工程運行狀況
一、“長治”工程概況
二、“長治”工程戰略規劃
三、“長治”工程運行機制
四、“長治”工程進展
第三節 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二、生態效益
三、社會效益

第五章 水土保持技術與模式
第一節 水土保持關鍵技術
一、坡改梯技術
二、坡面水系建設技術
三、溝道治理技術
四、植被建設技術
五、能源替代技術
六、小流域綜合治理理論與技術
第二節 水土保持管理經驗
一、戰略思路
二、管理模式
三、機制創新
第三節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模式
一、金沙江中下游泥沙監控區乾熱河谷地區植被修復治理模式
二、金沙江中下游泥沙監控區二半山農業高強度利用區治理模式
三、秦巴山地泥沙監控區(隴南地區)黃土與石質山地治理模式
四、三峽水庫面源污染調控區移民後靠安置治理模式
五、四川盆地丘陵區坡地綜合治理區水土整治模式
六、雲貴高原石漠化水土資源保護區石灰岩山區治理模式
七、土石流綜合治理模式

第六章 水土保持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 水土流失的突出問題
一、坡耕地是長江上游泥沙的主要策源地
二、土石流滑坡增加河流泥沙、危害工程與公共安全
三、工程建設引發高強度新增水土流失
四、水土流失對水庫淤積和河流泥沙影響明顯
五、水土流失導致貧困、制約區域經濟發展
六、面源污染引起水庫水質惡化
第二節 水土流失治理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投入問題
二、管理問題
三、體制問題
四、機制問題
五、法規問題
第三節 水土保持科研與監測的突出問題
一、科學研究不能滿足實踐需求
二、監測工作缺乏機制保障

第七章 水土保持區域戰略與分區治理
第一節 區域水土保持戰略與目標
一、區域水土保持戰略
二、區域水土保持目標
第二節 水土保持分區
一、分區原則與依據
二、分區方案
三、分區區域特點
第三節 水土保持分區治理規劃
一、分區治理方向
二、分區治理目標
三、分區治理工程
第四節 水土保持重大工程
一、坡地整治工程
二、土石流滑坡防治工程
三、生態修復與保育工程
四、三峽水庫面源污染調控工程

第八章 水土保持政策建議與保障措施
第一節 政策建議
一、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二、健全機制
三、搞好部門協調
……
專題研究
專題A 長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對策
專題B 長江上游與西南諸河區土石流滑坡災害及其防治
專題C 長尖源區水土流失與生態環境保護
專題D 長江上游侵蝕泥沙及其環境影響
參考文獻

序言

水土流失直接關係國家生態安全。嚴重的水土流失,是生態惡化的集中反映,已成為我國生態環境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加強水土流失防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水利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開展了“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組織生態、環境、資源、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專家,對我國重點水土流失區進行了全面的綜合科學考察。在此基礎上編寫的《中國水土流失防治與生態安全》全面評價了我國水土流失現狀與發展趨勢,總結了長期以來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與經驗,梳理了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防治對策。這一成果,對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生態保護與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水土流失面廣量大,產生的危害嚴重,影響深遠。水土流失不僅導致土地退化,毀壞耕地,制約山丘區經濟社會發展,使人們失去賴以生存的基礎,而且加劇江河湖庫淤積和洪澇災害,惡化生存環境,加劇貧困,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不僅影響當前發展,而且影響子孫後代的生存。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採取多種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法律、法規體系和監督執法體系不斷完善,人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在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環京津地區、珠江上游等地區實施了大規模的國家重點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經過廣大幹部民眾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艱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治理區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進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通過開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態環境,有效保護了水土資源,土地生產力大幅度提商,區域經濟得到發展。同時,在長期的水土保持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防治經驗,為今後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