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經濟帶發展”是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調研時提出的治國理政方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經濟帶發展
  • 提出者:習近平
  • 提出時間:2013年7月
  • 套用學科:社會學
  • 適用領域範圍:經濟學
提出背景,綱要解讀,

提出背景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調研時指出,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發揮內河航運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黃金水道。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強調長江通道是我國國土空間開發最重要的東西軸線,在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長江經濟帶要堅持一盤棋思想,理順體制機制,加強統籌協調,更好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為全國統籌發展提供新的支撐。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全面深刻闡述了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共同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成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提出了“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格局。

綱要解讀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永葆長江母親河生機活力
——水利部有關司局負責人解讀《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努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綱領性檔案。
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目前,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生態環境狀況形勢嚴峻、長江水道存在瓶頸制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區域合作機制尚不健全等。
黨中央、國務院對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明確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要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生命河,山水林田湖渾然一體,形成獨特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具有強大的涵養水源、繁育生物、釋氧固碳、淨化環境功能,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寶庫和生態安全螢幕障。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必須把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讓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近日,記者就如何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共抓長江大保護採訪了水利部有關司局負責人。
一、長江水生態環境總體狀況如何,水利部將主要採取哪些舉措?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長江水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趨好。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長江流域開發與保護的矛盾也日益凸顯,水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廢污水排放量仍然較高,一些河段水質不達標,部分湖庫富營養化程度較重,突發水污染事件風險較大,湖泊濕地萎縮現象依然存在。面對這種情況,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紅線管控,強化資源環境承載力剛性約束。一要強化水資源承載力剛性約束。逐級分解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控制指標,合理確定區域經濟規模、城鎮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強重大規劃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全面加大節水力度,最佳化用水結構,嚴格控制發展高耗水產業,嚴格控制中下游沿江地區新增取水口,促進節水減排。二要強化水環境承載力剛性約束。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關鍵是加強污染源治理,控制入河污染物總量。根據水功能區水質目標要求,合理確定限制納污控制紅線,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強化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爭到2020年,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4%以上,湖庫富營養化得到有效控制。三要強化水生態承載能力剛性約束。根據長江流域綜合規劃確定的生態保護控制紅線,對涉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生態敏感區河段,禁止大規模開發建設活動。按照河流斷面生態需水和湖泊生態水位控制要求,確保河湖生態水量,增強河湖水系水體循環性,維繫良好生態系統。
二、長江沿江港口碼頭、產業密集,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好寶貴的岸線資源,服務於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岸線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是有限的寶貴資源。目前,長江流域已利用岸線長度為2625公里,利用率約為15%,主要包括港口碼頭、取排水口、跨江設施、生態景觀等。由於歷史原因和缺乏統一規劃,長江局部江段存在岸線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岸線資源浪費等情況。隨著長江經濟帶戰略深入推進,岸線資源相對緊缺的矛盾凸顯。為保障防洪安全、通航安全和生態安全,統籌規劃利用和保護長江岸線資源,促進長江岸線有序開發,水利部會同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和有關地方,編制印發了《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今年已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批准。考慮河道自然條件、岸線資源現狀以及保護和開發利用要求,規劃將岸線劃分為岸線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和開發利用區四類,其中岸線保護區、保留區占岸線總長度的2/3。在管理措施上,一是嚴格分區管理和用途管制,開展岸線負面清單制定工作,嚴控新增開發利用項目,最佳化整合已有岸線利用設施。二是嚴格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方案審查,並將長江水利委員會和沿江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審批的涉河建設項目向社會公告,接受監督。三是建立河湖岸線有償使用制度,逐步清理非法占用和不合理利用岸線的建設項目,促進岸線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四是嚴格執法監督,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河湖水事違法行為,切實維護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的良好秩序。
三、長江上中游是我國水土流失重點區域,在加強長江大保護工作中,如何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有效保護水土資源?
長江流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區域之一,水土流失面積達38.5萬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21%,主要分布在上中游雲、貴、川等七省市。特別是川西地區、西南石漠化地區、秦巴山區、武陵山區和革命老區等集中分布著2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這些區域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任務十分艱巨。國家高度重視長江上中游地區水土保持工作。2000年以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5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惡化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在長江大保護工作中,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突出重點、分區防治的方針,全面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力爭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86萬平方公里,同時依法防治人為水土流失。一是加大長江、嘉陵江、岷江、清江等江河源頭區和丹江口、三峽庫區水源涵養區等區域生態保護力度,築牢流域生態安全螢幕障。二是從嚴控制沿江國家重點項目建設密集區,金沙江、烏江、岷江、大渡河等流域水電集中開發區,長江上游滑坡土石流易發區和重要水源保護區等開發建設活動,從源頭上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三是加快金沙江下游、嘉陵江上游、西南石漠化地區和上中游老、少、邊、貧地區的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積極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之路。四是強化重點工程和生產建設項目監督管理,嚴格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長江。
四、隨著長江中上游乾支流水庫群建成投入運行,如何加強水庫群聯合最佳化調度,發揮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益,保障防洪安全、生態安全、供水安全和通航安全?
為加強長江治理開發和保護,經過多年努力,目前長江流域已建成一批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在流域防洪、生態保護、供水、發電、航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由於水庫群投入運行,導致長江中下游水文情勢發生新變化,江湖關係呈現新情勢,泥沙沖淤變化更為複雜,對水庫群聯合調度提出新要求。為最大限度發揮水庫群的整體效益,自2009年,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展了以三峽水庫為核心的長江乾支流控制性水庫群綜合調度研究,制定了《長江上游控制性水庫最佳化調度方案》,對長江乾支流30個控制性水庫實行聯合調度,累計為中下游補水近2000億立方米,緩解了中下游枯水期形勢,改善了水生態環境,有效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種群。今年長江流域發生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6月30日至7月24日長江上中游城陵磯以上主要水庫共攔蓄洪量227億立方米,其中三峽水庫攔蓄75億立方米,有效降低下遊河段水位,減輕洪澇災害損失。下一步繼續按照“興利服從防洪、電調服從水調、專業服從綜合、局部服從整體”的原則,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管理體制、建立補償機制、強化技術支撐、加強監督管理等措施,逐步建立利益相關方廣泛參與的控制性水利水電工程聯合調度協商機制和管理制度,力爭到2020年,上中游控制性水庫群聯合調度覆蓋率達到90%,更好地發揮長江乾支流水庫群在防洪、供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綜合效益。同時,完善應急調度預案,做好特枯水期、水污染、水上安全事故、工程事故等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五、長江經濟帶發展涉及多個領域,關係上下游、左右岸、乾支流,如何加強流域涉水事務綜合管理,形成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合力?
長江經濟帶發展涉及多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目前,在長江流域管理方面,存在協作機制不完善、流域立法進程滯後、部門管理職責交叉等問題。共抓長江大保護,必須強化涉水事務管理的統籌規劃、整體聯動,充分發揮長江水利委員會等流域管理機構的作用,強化流域統一監督管理,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聯防聯控,形成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凝聚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強大合力。一要進一步強化流域綜合管理。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岸線、采砂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嚴厲查處涉水違法行為。河湖水域和岸線資源是長江水生態系統的重要載體,要加強河湖水域空間用途管制,嚴禁圍湖造地和圍墾河道,完善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大力推行“河長制”,強化地方政府保護職責。二要推進水利重點領域改革。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探索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推進赤水河、漢江等生態補償試點工作,完善水土保持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建立健全用水權初始分配製度,抓緊制定跨省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鼓勵和引導地區間、流域上下游、行業間、用水戶間開展水權交易。深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於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三要加快長江流域立法進程。抓緊制定並推動出台《長江保護法》,進一步明確國家有關部門、流域管理機構、地方人民政府的保護責任,對流域涉水行為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為實現長江大保護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