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科技發展規劃(2021—2035年)

2022年2月28日,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中國氣象科技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2021年至2035年氣象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是中長期氣象科技發展的基本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氣象科技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發布時間:2022年2月28日
制定背景,內容解讀,

制定背景

我國氣象科技創新已發展到跟蹤和並跑並存的新階段。同時,加快發展地球系統科學,實現自動化、智慧型型、無縫隙預報服務也已成為世界氣象發展的新趨勢。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氣象科技創新,高質量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建設氣象強國,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共同編制了該規劃。

內容解讀

《規劃》著眼於氣象強國建設總體目標,系統謀劃2021年至2035年氣象科技發展工作,明確短期及遠景目標。到2025年,科技研發力量比2020年翻一番;建成布局合理、開放高效、支撐有力、充滿活力的科技與業務融合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氣象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水平顯著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科技研發力量較2025年再翻一番;氣象科技整體實力達到同期世界先進水平,災害性天氣預報、地球系統數值模式、重大觀測裝備三大關鍵科技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邁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成為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氣象科技創新中心;氣象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取得突破,原始創新能力全面增強;學術水平和影響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規劃》緊緊圍繞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瞄準氣象強國建設目標,聚焦氣象現代化關鍵核心技術,明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確定9個重點領域46個優先方向,著力提升氣象服務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技支撐能力。
《規劃》提出,新時期氣象科技發展,要在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新技術體系框架下構建氣象事業新格局。按照新業態數據、算力、算法的格局謀劃氣象科技中長期發展,並由此提出實施氣象大數據科學工程、國產超算技術套用能力提升工程、地球系統模式工程和觀測裝備國產化工程四項重大氣象科技創新工程。
《規劃》還強調,要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突出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的核心作用。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以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為著力點,完善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氣象大科學中心和基地,強化氣象戰略科技力量。深化氣象科技體制改革,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國際、部門、不同層級間氣象科技交流合作。建設科研誠信體系,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生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