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文化—民間儀俗文化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民間文化—民間儀俗文化研究
- 作者: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
- 出版時間:1993年
- 頁數:256 頁
- ISBN:9787805108315
- 裝幀:平裝
《中國民間文化—民間儀俗文化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
《中國民間文化—民間儀俗文化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
《中國俗文化研究》是2012年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項楚、張子開。該書是當代學者用現代科學精神研究中國俗文化的最新成果的純學術刊物。內容簡介 本刊登載有關中國俗文化研究的成果,以及國內各民族間、中外之間文化交通的比較性研究論文。內容涵蓋以海內外歷代文物文獻為研究素材、中國俗文化領域內的...
祭灶(offering sacrifices to Kitchen God),又稱祀灶節、過小年、送灶、辭灶,是祭拜灶神的意思,這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也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灶神又名“灶君”“灶王”“東廚司命”等,是中國民間較為古老的神明之一。“祭灶”最早發端於原始人類對自然力“火”的崇拜。關於官方...
《中國俗文化研究:第十二輯》是2016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俗文化研究(第十二輯)》為學術研究論文集,收錄論文十餘篇,論題集中於中國古代俗文化研究領域,具體包括俗文學及文獻研究、俗語言研究、俗文化田野考察、域外俗文化研究介紹等內容,體現了當前國內及世界俗文化研究的前沿和高水平,...
中國民間文化-人生禮俗研究 《中國民間文化-人生禮俗研究》是1992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
打鐵花,是流傳於豫晉地區的民間傳統煙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打鐵花是中國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打鐵花多流傳於黃河中下游,以河南、山西最為流行,開封打鐵花更被譽為黃河流域十大民間藝術之首。打鐵花表演時,在一處空曠場地搭...
幾經演變,中秋燈又就成了農民慶祝豐收,期盼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民間文化藝術。龍南香火龍 龍南香火龍最早起源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其形象主要來源於當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製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棕葉、楠竹、向日葵桿、特製的龍香為主,所用工藝也是當地傳統的扎制工藝。舞香火龍的招龍儀式...
壓歲錢(Lucky money),別稱“厭勝錢”、“大壓勝錢”、“壓“祟”錢”,是中國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之一,壓歲錢習俗分布於中國及東南亞的部分國家。農曆新年期間,長輩們會在年夜飯後將準備好的壓歲錢給予晚輩,意在壓制邪祟,確保孩子們平安度過新的一年。壓歲錢起源於“祟”這一年獸,漢代時期,壓歲錢習俗...
由此可見,民俗文化真是多姿多彩,絢麗無比。媽祖民俗 媽祖民俗是源於人們對媽祖景仰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常規化古老民間習俗。它有別於其他媽祖信俗集體性活動,主要指信眾個體信仰活動,具有個人化鮮明特徵,多樣的民俗活動都助興媽祖誕辰紀念,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媽祖是中國乃至世界華人聚居區的民間信仰神祗,她的傳說涉及...
性生活避忌 第十二章 民間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第一節 中國各民族飲食的交融 第二節 “鼎鬲文化”的外傳 第三節 近代外國飲食文明的引進 第十三章 民間文化的調查與研究 第一節 民間文化田野作業 第二節 進入田野的程式 第三節 民間文化學的學術指向 第四節 民間文化研究的不足與追求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這裡涉及了巫儺與戲劇的關係,強調了民間的創造。由於巫儺涉及封建迷信,50年代以後,漸漸被視為學術禁區。1956年春、1957年夏,文化部中國舞蹈研究會、中國舞蹈家協會曾兩次組織調查小組,對江西、廣西遺存的儺舞進行過調查、記錄,此後便不再進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破四舊”,巫風儺俗自然屬於被掃蕩的“...
3. 明清中央先醫之祀及民間藥王信仰 下篇 械隍民俗文化研究 第四章 城隍信仰民俗的由來與發展 一、城隍信仰之由來 1. 城隍與水庸無關 2. 城隍廟祀始源的時間和空間問題 二、城隍信仰民俗在歷史上的發展 1. 從民間文化到列入祀典 2. 朱元璋對城隍祀典的更定 3. 明清江南市鎮城隍廟祀問題 第五章 城隍職能...
2006年5月2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高蹺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簡介 踩高蹺不但扮演的人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
2011年,澳門特別行政區申報的民間信俗(魚行醉龍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Ⅹ-85。歷史淵源 澳門魚行醉龍節源自400年前的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珠海、澳門)。明朝嘉慶《香山縣誌》(澳門曾隸屬於香山縣)中已有“轉龍頭”的記載:“四月初八,僧家浴佛,俗各,祭其祠神,曰轉...
世界上民間文學研究較為發達的有美國、中國、日本、芬蘭、德國、韓國、俄羅斯等。中國國內研究實力較強的研究機構包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雲南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基本概念 民眾在其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中傳承、傳播、共享的口頭傳統、語辭藝術。民間文學在口頭性、傳承性...
2008年,出台《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為潮神祭祀等非遺項目保護提供了政策、資金支持。2009年,聘請16位鄉土文化專家組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組,專門指導潮神祭祀等非遺項目調查、研究工作。2011年,出台《海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五”保護髮展規劃》,拍攝《潮神祭祀》電視宣傳紀錄片,編撰出版《...
顯然,贛儺是屬於“鄉儺”範疇。“天子儺”或“國儺”較早進入“雅文化”範圍,步入宮廷成為禮制,逐漸走向封閉僵化。而“鄉儺”則一直活躍在“俗文化”範圍,成為民間禮俗,延綿幾千年,至今仍有遺存。故日本人稱之為“活著的化石”。吳芮祭山贛儺 吳芮是江西歷史上的第一“人傑”。初為秦朝鄱陽縣令,因為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項目保護單位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1982年間,廈門海滄、石塘、鐘山等社根據30多年前社裡的傳統俗例,恢復王爺蒞臨值年習俗(石塘、鐘山、海滄3社每三年輪值一屆),舉行造王船游境踩街的廟會...
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以“斗柄回寅”為歲首;終而復始,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立春歲首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新的輪迴由此開啟。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雖然使用曆法不同...
是以崇奉和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核心,以媽祖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廟會、習俗和傳說等為表現形式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媽祖信俗由 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 三大系列組成。湄洲是媽祖祖廟所在地。2009年,媽祖信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21年11月,媽祖信俗入選“...
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和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申報的“民間信俗(保生大帝信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編號:Ⅹ-85。歷史淵源 信俗是人們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傳統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民眾會對某種民俗現象產生心理和行為認同。
2008年,民間信俗(千童信子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85。歷史淵源 千童信子節是鹽山縣千童鎮所獨有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它起源於秦朝。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方士徐福在饒安(今千童鎮)招募千名童男童女、百工,東渡日本不歸,故鄉父老舉辦信子...
因而,民間的信仰、儀式和象徵的研究,不僅可以提供一個考察中國社會——文化的基層的角度,而且對於理解中國社會——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義。民間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即非宗教信仰,包含民間神話。這種信仰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間的特色。中國民間的俗神信仰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把...
洛陽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文化深厚悠久且洛陽地理位置相對來說位於中部地區這兩方面都非常有利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洛陽地區傳統文化習俗歷史傳承久遠,正面教育意義,社會影響力巨大,在新時代中生命力強,傳播廣泛,我們應該堅持不懈的傳承與發展、正面積極的推廣洛陽地區傳統文化習俗,使之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和...
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溫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誠祈禱,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裡,與家人一起獲得幸福。其中,多為佛教。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
近來有些美籍華裔的同行,也贊成用‘民間文化學’代替‘民俗學’術語的想法”。(鐘敬文:《話說民間文化·自序》,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頁)一個終身從事民俗學研究的老人,到他的晚年,仍然保持著學術上孜孜追求的思想活力。該是多么難能可貴啊!同時也說明,發展當代中國民俗文化學、已經在學術界許多...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
2013年底,由國內民間文化研究領域最具實力的三十名專家學者組成的“編輯委員會”宣布成立,第一次編輯委員會座談會也隆重舉行。根據學界專家意見和市場需求,雜誌將重點關注民間文學、民間藝術和民俗研究以及國內外相關專業最新研究動態上來。進一步提升品質,擴大影響力,打造中國民間文化研究的精品學術期刊,也成為與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