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

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

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是福建省廈門市沿海村落保留的崇尚“代天巡狩”王爺的一種民間信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是福建沿海漁村的傳統民俗活動,通過祭海神、悼念海上遇難的英靈,祈求出海平安和漁發利市,寄託了漁民們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這一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明初,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通常是三年舉行一次。在閩南方言中,“王爺”的稱謂意味著尊崇、敬畏,民間又流傳其前身乃是受皇帝冊封的冤屈鬼魂,故稱之為“王爺”。但是“王爺”並不是確指某一位神祇,而是一個性質類似的神的群體,各個王爺的由來也有不同的地方性闡釋。

2005年12月,“廈門送王船習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送王船”被列入廈門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福建省廈門市申報的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Ⅹ-85。2020年12月17日,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
  • 遺產類別:民俗
  • 遺產編號:Ⅹ-85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王爺”起源之說頗多,以王爺是代表天帝巡按人間善惡大神說為著。供奉王爺之廟多稱“代天府”,王爺亦稱為“代天巡狩”。送王船是送瘟祈福的民間信俗儀式活動,清康熙年間《台海使槎錄》卷二載:“三年王船,備物建醮。”乾隆《海澄縣誌》詳細記載了己丑年(1769)冬舉辦的送王船儀式。
閩台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爺。關於王爺的傳說尚無定論,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也到清代雍正年間。2004年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柯鎮呂厝村送的是第148任王爺,依四年一次推算,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此王爺並非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民俗內容

閩台送王船一般是三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筊在固定的農曆月份確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製造一艘王船,或是用杉木製成,或是紙制,把王爺請上王船,載上柴、米、油、鹽以至各項生活用品等實物,在海邊焚燒。
由於王爺信仰是閩南地區主要的民間信仰形態之一,故幾乎每個社區都有王爺宮。王爺主要通過信眾舉行“迎王”“送王”的儀式,在特定的時間到社區巡狩驅邪散福,之後再返回天庭,故很多王爺宮並沒有供奉王爺的神像,而是由“代天巡狩”之匾或者八仙彩代之。“送王”儀式中往往有王船祭,根據村莊的經濟實力強弱,儀式規模也有不同。
送王船的日期一般在農曆十月。在送王的年份,社區的一些人會聚集商議送王船儀式的籌備事宜,這項工作由社區的某一寺廟或某一宗族主持,而參加的人員一般以該廟的祭祀圈信眾和該社區的居民為主。
以廈門海滄新垵村為例,送王船儀式主要包括:製造王船,送王船,燒王船等幾個連續性的階段。
1、製造王船
造王船開工的時間不僅要通過占卜確定吉日,還要舉行一個小規模的祭奠活動。由於“計一船所費,或逾中人之產”,資金的籌集就成為首當其衝的問題。據族長介紹,造王船的費用大概有三個主要來源:(1)海外親屬捐贈;(2)宗祠的日常捐贈和香火收入;(3)村民的自發捐贈。待到“送王船”當日,捐贈者的名單會被貼到祠堂外面的顯要位置上。負責造王船的工匠,是從泉州等地請來的,從開工到完成大概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一般來講,在建船過程中,不允許婦孺和閒雜人等接近、觸摸船體,以避免污穢。
王船製造精美細緻,和真船並無二致,唯有大小比例相對於真船要小一些。船身長約7—-8米,寬和高約1.5米,桅桿大約高約5—6米,並有三隻船帆置於船上。船的骨架以及桅桿全部由實木打造,船身上除固定的木板之外,外加綾綢彩紙裝飾,並有圖案雕繪。據《閩雜記》記載的“王爺船漳府屬亦有之,然亦皆綾紙所糊爾。惟廈門人造其真船,其中之物,無一贗品”,言之不虛也。在閩台地區,王船的形式是多樣的。有的地區依然是由木材打造,只是形體略小於漁船;也有採用木質骨架,輔之綾紙,整個王船造價下降,重量也相對較輕。
2、“送王船”
“送王船”的日子經占卜請示神明之後選定。送王當天,裝飾一新的王船已經被搬出家廟,放在祠堂前面空曠的廣場上。王船本身匯集了民間各種因素,白虎、朱雀、青龍、玄武四色旗子豎在船身左右,“代天巡狩”則被放到船頭,船上堆放各種日常用品以及金紙元寶。王船前設有香案,供村民擺放供品。臨近“送王船”時,整個新垵開始熱鬧起來,到處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禮花的華彩。
送王船所走的路線(又稱“香路”)並沒有很嚴格的規定。只要最終將王船送到海邊。事實上,由於王爺的代天巡狩、驅邪散福以保一方平安,村民們無一例外的希望王船巡遊經過自己的住宅或者店鋪,所以,儘管出巡路線是歷史沿革約定俗成,但其中也還是包含了村民對信仰資源的博弈過程。香路兩旁,家家戶戶準備好祭品以及鞭炮,當王船經過時,主人點燃鞭炮,將米餜,水果等放在供桌上,請王爺享用。
在海水漲到最高潮之前,送王船的隊伍出發,王船後面是浩浩蕩蕩的人群。遊街的時候,前面長長的隊伍有鼓樂隊、龍陣獅隊、宋江陣、“吳松閣”、金童玉女花轎等開路,隨後是裝飾得華彩富貴的王船,由青壯年輪流牽引前進。老老少少的村民手持檀香虔誠的尾隨在船的後面。當船啟航的一剎那,全村又被一陣振聾發聵的鞭炮聲所覆蓋。
隊伍中的村民明顯的分為兩類:老人、青少年。老人們在儀式中亦步亦趨充滿虔誠——他們神情肅穆,不時地將手中的檀香舉過頭頂,向船的方向拜拜。而青年們則在隊伍中奔跑嬉鬧。在“送王船”這一儀式的場域中,不同年齡的人獲得不同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決定著以後儀式行為的模式。
3、燒王船
王船最終送到海邊。這時候的煙花更為密集,鞭炮不絕於耳。歷史上新垵是臨海的,據族長講,以前未填海的時候,王船確實要送到海上燒掉的。但現在的海岸線變成了灘涂和土地,只好將船送到原來的海濱燒掉。
在燒王船的前後,人群從未停止過喧囂。村裡的鼓樂手吹奏著音樂,幾個道士在王船周圍作法事。值得一提的是,道士是由村民臨時擔任的,他是這場儀式中的神職者,但當儀式結束後,他會重新拾起日常的世俗身分。也就是說,他的身份是臨時性的,是具有場景性的。
船的周圍開始有人點火,當船幾乎燃盡時,船的桅桿仍未倒下——而這是村民最關心的,因為桅桿倒下的方向決定著村莊未來三年的運勢,倒向村莊的方向是大吉,而倒向海則大凶。人們開始祈禱,同時幾個本村的青年在組長的命令下,撐起竹竿,用力地將桅桿推向村莊的方向。事實上,桅桿的倒向是完全隨機的,這種人為的干預恰恰說明了宗教的世俗功用——撫慰暗示和滿足人的心理訴求。

文化特徵

廈門海滄鐘山村水美宮供奉著“朱、池、李”三位王爺,每三年一屆的閩台送王船活動,是為一位王爺任期滿送神,另一位王爺到任迎神的儀式。此王爺“代天巡狩”,代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福建沿海有眾多的王爺廟,廈門“送王船”以同安西柯鎮呂厝村、海滄鐘山村、湖裡鐘宅村三個地方的規模較大,而鐘山村水美宮“送王船”獨具特色。
閩台送王船體現了閩南人敬畏海洋、珍愛生命,關愛弱勢、化怨為和,匡扶正義的思想性格特徵。該民俗通過祭海神、悼念海上遇難的英靈,祈求出海平安和漁發利市,寄託了漁民們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台送王船活動是民間藝術的重要載體,為各種民間藝術陣頭的展示、保護和傳承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和平台,為民間藝術提供了競技與交流的機會。閩台送王船更為海峽兩岸、海內外同胞創造了一個親近、交流、溝通的平台,成為維繫海峽兩岸同胞情感的精神紐帶。
閩台送王船是福建異彩紛呈的民間習俗節慶之一,它們以祭祀神靈為牽引,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活動方式多種多樣,是民族文化的物化表現形態,在娛樂中承載著對民眾的道德教化、文化認知、族群認同、家系傳續等社會功能,成為增強華夏子孫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

保護措施

2016年,水美宮理事會成立了送王船民俗文化傳習中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獲得“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項目保護單位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1982年間,廈門海滄、石塘、鐘山等社根據30多年前社裡的傳統俗例,恢復王爺蒞臨值年習俗(石塘、鐘山、海滄3社每三年輪值一屆),舉行造王船游境踩街的廟會。
2015年11月15日,寓居在廈門廈港沙坡尾避風塢畔三樓頂的廈港龍珠殿迎來了20世紀90年代初復建以後的第八屆王醮,俗稱送王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