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澳門魚行醉龍節源自400年前的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珠海、澳門)。明朝嘉慶《香山縣誌》(澳門曾隸屬於香山縣)中已有“轉龍頭”的記載:“四月初八,僧家浴佛,俗各,祭其祠神,曰轉龍頭。”
“醉龍傳說”源自廣東省
香山縣。那時香山境內瘟疫橫流,鄉民求助佛祖,抬著佛像路過河邊時,河中突然躍出一條大蛇,遭鄉民砍斷後血染河水。鄉民喝了河水除病祛瘟,都認為大蛇是龍的降凡,便創造出舞醉龍以志紀念, 籍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這吉祥日子。祈求風調雨順,消弭水禍而舉行的祭祀活動。
到了清朝道光年間,這一描述更為清晰 :“四月八日浮屠浴佛,諸神廟雕飾木龍,細民金鼓旗幟,醉舞中衢,以逐疫,曰轉龍。”醉龍舞作為一種祭祀儀式,寄託了民間對上蒼神靈的感恩和報答之情。
澳門鮮魚行會傳承舞醉龍習俗,形成每年四月初八由行會共同參與的固定的節慶活動,隨後,輻射到社會上不同階層廣泛參與,發展亦漸具規模,團隊日漸龐大,成為澳門社會獨具地方特色的大型傳統節慶活動。
主要活動
每年四月初七傍晚,澳門從事漁業批發或零售的居民,便匯聚在菜市場,席地而坐,圍台進餐,形成吃“龍船頭長壽飯”傳統。第二天,澳門鮮魚行會成員走上街頭,參加巡遊,舞龍舞獅。舞醉龍的人,要飲大量的酒,到了有醉意才進行舞龍。舞醉龍只有木龍頭,而沒有龍身,五種香料煎制而成的“五香水”淋沐龍身,由道士誦經作法,再經莊嚴而隆重的點睛開光儀式過後,舞醉龍隊伍開始表演,巡遊澳門主要菜市。不同於傳統舞龍,澳門的“醉龍”只有龍首和龍尾兩部分,以堅實的柚木製成。舞者酩酊大醉,腳步踉蹌,同時還有人隨伴沿途灌他喝酒,看來諧趣百出,龍頭上插滿燃燒著的香枝,也有一人持著一束燃點的神香領頭,沿途敲鑼打鼓,醒獅隨後,熱鬧非常。在營地街市三街會館前地,派發龍船頭長壽飯,任何人都可以前去領取,據說吃過這“龍頭飯”,可以長命百歲,丁財兩旺。
文化特徵
“醉後提龍漫舞之,力疲亦有行行止。酒能壯神持啜甌,神壯氣力自可使”。舞者醉態可掬的舞姿和特別的技法讓澳門的醉龍在中國的“群龍騰舞”中獨樹一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魚行醉龍節已經成為澳門社會普遍認同和具有影響力的民俗節慶之一,成為一種精神、文化的傳承和寄託。澳門魚行醉龍節活動傳承中華民族“龍”的精神,表達了對祖國繁榮昌盛的期盼與祝福,是增強中華民族向心力、維繫鮮魚行全行行友團結的人文盛典。對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增進社區及行業團結協作精神具有重要意義,也有民俗學、歷史學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劉惠洪(1927年—2020年4月),澳門人,“魚行醉龍節”第二代傳人、澳門鮮魚行總會前副會長、醉龍醒獅兼武術總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澳門鮮魚行總會被列入民間信俗(魚行醉龍節)保護單位。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信俗(魚行醉龍節)項目保護單位澳門鮮魚行總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2年1月18日,《醉舞龍騰——澳門魚行醉龍節》展覽開幕儀式在澳門博物館舉行,展出舞醉龍儀式的器具、歷史照片、錄像、文物、學生創作作品等,向市民呈現這項獨特的民俗節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