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建集團

中國新建集團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中國最大的兼具戍邊屯墾、實行“軍、政、企合一”的特殊社會組織。中國新建集團屬於中國計畫單列的省級單位,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受中國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雙重領導,總部駐烏魯木齊市。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中國新建集團
  • 外文名稱: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 總部地點:烏魯木齊市
  • 成立時間:1954年
  • 經營範圍:綜合
  • 公司類型:特殊社會組織
歷史沿革,人事任免,機構設定,位置面積,集團職工,氣候特徵,

歷史沿革

新疆屯墾戍邊事業源遠流長,遠從西漢屯田戍邊開始,歷經東漢南北朝清代2000餘年,相襲至今。
1949年9月25、26日,國民黨新疆警備司令部和省政府分別通電和平起義,新疆和平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進駐新疆各地區,新疆的屯墾事業揭開了嶄新的歷史篇章。
1952年2月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發布部隊整編命令。1953年5月新疆軍區根據中央軍委和西北軍區命令,將駐新疆部隊分別整編為國防軍和生產軍。二、六、五軍大部和二十二兵團全部編入生產部隊,分別整編為10個農業師、1個建築工程師、1個建築工程處、1個運輸處,共約10.55萬人,擔負屯墾戍邊任務。
1954年7月15日,中國共產黨新疆分局和新疆軍區發電報給西北軍區西北局和軍委總參謀部,提出關於組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及其領導機構、名稱的請示報告。8月6日,軍委總參謀部復電:同意第二十二兵團部與軍區生產管理部合併,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10月7日,新疆軍區遵照軍委總參電令,發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10月25日,新疆軍區發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組織機構及管轄部隊番號》,全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於11月1日正式開始辦公。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締造者、新中國新疆軍墾事業的拓荒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王震和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員陶峙岳
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後,新疆屯墾事業由原軍墾農場開始逐漸轉變為正規化國營農場,正式納入國家經濟計畫;企業化生產代替原軍隊自給性生產。1958-1960年,全國“大躍進”的形勢如火如荼,兵團迅速掀起墾荒造田大興水利建設高潮,同時,兵團工業生產也蓬勃發展。1961-1962年,中央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兵團各項事業很快進入一個全面大發展時期,農牧團場基本實現機械化、水利化、園林化。“文化大革命”期間,兵團事業遭到嚴重破壞,生產不斷下降。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撤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及各師建制,所屬企事業單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
鑒於新疆農墾事業面臨的實際狀況和兵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恢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決定》。1983年以後,兵團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進行農墾經濟體制改革。1990年兵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在國家實行計畫單列,為兵團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如今,兵團以占全疆1/7的人口,生產新疆1/5的糧食、2/5的棉花和1/3的棉紗、棉布、食糖,並繳納1/5的稅
金。

人事任免

集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治委員:張春賢
集團黨委書記、集團政治委員:孫金龍(正部長級)
2011年11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兵團主要負責同志職務任免決定,自治區黨委通過關於兵團黨委副書記任免決定。國務院決定:任命劉新齊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中國新建集團公司總經理;免去華士飛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中國新建集團公司總經理職務。自治區黨委決定:劉新齊同志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副書記;華士飛同志不再擔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2017年4月11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決定:任命彭家瑞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中國新建集團公司總經理。免去劉新齊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中國新建集團公司總經理職務。

機構設定

新疆新建集團(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的雙重管轄,享有省級的許可權,並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實行國家計畫單列。兵團的黨務和稅收事務由自治區分管,而行政、司法、經濟、財政等則由中央政府管理並依照國家法律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在統計方面,兵團的人口和面積一般都計入地方政府的統計中(兵團四個城市除外),但國民生產總值等則單獨列出,不計入自治區的數據。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管理體系主要有兵團三級。兵團和師均設第一政治委員、政治委員、司令員或師長三個主要職位。兵團的司令部設在烏魯木齊,曾遷至石河子,後又遷回烏魯木齊市。
兵團第一政治委員由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兼任。兵團黨委書記、政治委員兼任自治區的黨委副書記,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任命,黨內級別為中央委員。兵團現任政治委員和司令員分別是孫金龍和劉新齊。
兵團的師大都與自治區的地區行政中心分別對應,由相應的地委書記兼任師第一政委。師另設專職的政治委員和師長。
兵團的團級單位除了團場外,還有農場、牧場等,一般統稱為“農牧團場”,行政級別為縣處級。團場編以數字番號。四個師實行師市合一體制,如石河子市(建立於1957年,為新疆最早的城市之一,現為新疆第二大城市),後效仿石河子模式建立五家渠市、圖木舒克市、阿拉爾市等。這四個市均為縣級市。
在兵團總部、各師師部和團場密集的墾區,設有三級公安局檢察院法院機構,如:兵團公安局-農八師公安局-下野地墾區公安局,特例:兵團公安局-石河子市公安局(農八師公安局)-城區分局。
80年代以來,軍團的武裝連隊改編為武警,整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武警指揮部及其隸屬的各支隊、大隊、中隊。副軍級建制的兵團軍事部執行省軍區的職責許可權,即兵役動員、預備役編組、民兵工作等。兵團的各支民兵應急反應分隊是新疆維護穩定、處置突發事件的重要力量。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人員大都是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的第一兵團和第二十二兵團轉業而來的。目前兵團下設14個師(其中包含1個建築工程師)及185個農牧團場(其中包含11個建築工程團),插花地分布於自治區全境,位於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團總人口大約為248.05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218萬。
第一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阿克蘇地區境內,師部駐阿克蘇市,擁有阿拉爾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五師,最早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第六軍團和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一二零師三五九旅,以“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聞名。
第二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庫爾勒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六師。
第三師:1966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區境內,師部駐喀什市,擁有圖木舒克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四師。
第四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原伊犁地區境內,師部駐伊寧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五軍步兵第十五師。
第五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師部駐博樂市,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六師。
第六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師部與五家渠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一兵團第六軍步兵第十七師,即西北野戰軍新四旅。
第七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奎屯附近,師部駐奎屯市,擁有奎屯市奎北新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五師。
第八師:1953年成立,主要分布在石河子附近,師部駐石河子市,師部與石河子市師市合一,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六師。
第九師:1962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北部邊境地區,師部駐額敏縣,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第九軍步兵第二十七師。
第十師:1959年成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境內,師部駐阿勒泰市北屯鎮,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七師。
建築工程師:1953年成立,以工業、工程施工為主,師部駐烏魯木齊市,前身是第二十二兵團騎兵第八師。
第十二師:即原烏魯木齊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境內,師部駐烏魯木齊市。
第十三師:即原哈密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區境內,師部駐哈密市
第十四師:即原和田農場管理局,1982年成立,2001年改為現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區境內,師部駐和田市
二二二團:1959年1月19日創建,其前身是兵團農六師幹部大隊,地處舉世聞名的新疆天池腳下,團部北亭鎮距烏魯木齊市中心72公里,距阜康市中心18公里,吐—烏—大高速公路通過團場附近,交通十分方便。全團土地總面積32.6萬畝。2009年末,總人口11872人,職工2900人。現是兵團唯一的直屬團場。

位置面積

新疆是我國國界線最長的省區,占全國陸地國界線總長的1/4。兵團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分布在東起東經95°34',西到東經75°50',南起北緯35°30'、北至北緯48°34'的廣大地區,東西和南北相距各1500千米。新疆東部與甘肅、青海相鄰,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接壤,從東北至西南分別與蒙古國俄羅斯聯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國毗連。國界線長5700千米,其中與蒙古國交界1416千米,與俄羅斯聯邦交界54千米,與哈薩克斯坦交界1753千米,與吉爾吉斯斯坦交界1096千米,與塔吉克斯坦交界457千米,與阿富汗交界92千米,與巴基斯坦交界599千米,與印度交界233千米。
兵團的土地面積7.43萬平方千米,占新疆總面積的4.47%,約占全國農墾總面積的1/5,是全國農墾最大的墾區之一。

集團職工

2006年末集團總人口257.94萬人,比上年增長0.4%。全年出生人口1.47萬人,出生率5.71‰;死亡人口1.19萬人,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1.10‰。2006年末從業人員98.70萬人,比上年下降0.1%。年末在崗職工66.3萬人,下降0.5%。全年開發就業崗位6.74萬個,實現就業再就業6.52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52萬人,“4050”人員再就業0.5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95%。
2007年末總人口258.47萬人,比上年增長0.2%。全年出生人口1.33萬人,出生率5.16‰;死亡人口1.01萬人,死亡率3.93‰。人口自然增長率1.23‰。
2007年末從業人員99.51萬人,比上年增長0.8%。年末在崗職工66.06萬人,下降0.2%。全年開發就業崗位6.88萬個,實現就業再就業5.78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9萬人,新增勞動力就業3.19萬人,“4050”人員再就業555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57%。

氣候特徵

集團地處新疆境內,氣候與整個新疆一樣,都屬於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按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3種類型。北疆西北部的農四、五、九、十師,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區氣候;北疆準噶爾盆地的農六、七、八師、農十二師和農十師的部分地區、屬於中溫帶乾旱區氣候;南疆(包括東疆)的農一、二、三師、十三師、十四師,屬於暖溫帶乾旱區氣候。
集團墾區氣候的主要特點,一是乾燥少雨,二是冬寒夏熱,三是日溫差大,四是日照豐富。7月,全疆平均氣溫22~26℃,白天較熱,夜間涼爽,新疆是我國天然的避暑旅遊勝地。但吐魯番盆地格外酷熱,7月平均氣溫33℃,日高於40℃的酷熱日數年均38.2天,氣象站百葉箱內最高氣溫達49.6℃,地表最高氣溫達82.3℃,是名副其實的“火洲”,是全國夏季最炎熱的地方。但吐魯番是乾熱,白天熱,夜間涼,不同於重慶、武漢、南京的濕熱,晝夜悶熱。因此,夏天身居火焰山下,比在內地“三大火爐”舒適好過。新疆夏季高溫,高山冰雪融水豐富,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北疆植物生長期平均180多天,南疆200天以上,西北疆160多天,全疆都可種植農作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