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新力量:不許眨眼

中國文學新力量:不許眨眼

石一楓的小說,重在閱讀的趣味性。生長於政治文化中心的各種優勢和優越,使他有著穩定的自信和自嘲的力量。其寫小說的目的好像是為了給中國讀者或者說年輕讀者開開眼界,展示北京人的生活,呈現一幅京城青年眾生相。此處京城,不是外省人的京城,不是漂泊者的京城,所以就沒有酸葡萄和苦咖啡,而是原汁原味大碗茶,從容,調侃,自嘲,駕輕就熟,信手拈來,寫者輕鬆,讀者愉悅。小說里的人物是這個時代的多餘人,但恰恰是這些多餘人的眼光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認識這個時代最犀利的視角。自然流露出來的一種幽默、自嘲和嘲諷。收入石一楓近年來公開發表的中短篇小說12篇,有小清新、小文藝的《合奏》《樓上的清源》《張先生達家么》《芳華的內心戲》,有揭示現代人生存、情感困惑的《不許眨眼》《五年內外》《放聲大哭》《桃色事件》。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學新力量:不許眨眼
  • 出版社:太白文藝出版社
  • 頁數:301頁
  • 開本:32
  • 品牌:太白文藝出版社
  • 作者:石一楓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1306730, 9787551306737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名人推薦,目錄,後記,

內容介紹

他們是中國文壇的新力量,他們獨樹一幟,他們堪可信賴。
人民文學獎獲得者、小說選刊年度大獎獲得者、郁達夫小說獎獲得者、上海文學獎獲得者…………
太白文藝出版社精選國內文壇一流青年小說作家全新力作,收入該書系的作品,均為作家未曾集結出版過得中篇小說,為讀者呈現中國青年小說家最獨特的一道文學風景。
《所有的故事》 弋舟
《靈魂課》朱山坡
《窯變》計文君
《不許眨眼》石一楓
《蠱鎮》肖江虹
《內臉》王威廉

作者介紹

石一楓:1979年生於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現居北京。著有長篇小說《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我在路上的時候最愛你》《我妹》等多部,中短篇小說若干,散見國內文學期刊。譯著《猜火車》。

名人推薦

石一楓小說里的人物是這個時代的多餘人,但恰恰是這些多餘人的眼光為我們提供了理解、認識這個時代最犀利的視角。
——評論家 孟繁華

我覺得石一楓把握了這個時代的需要,那就是我們需要重建一個新的精神。他用一種戲謔的方式去處理崇高,而不是否定崇高;他用一種民主的方式去迎接英雄,而不是顛覆英雄。
——評論家 賀紹俊

我認為,一個作家與其他作家的最大區別應該是語言。石一楓的語言風格已經形成了,其作品的語言功力並不是很刻意,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一種幽默、自嘲和嘲諷。
——評論家 白燁

石一楓試圖通過自己的寫作,捍衛一種青春後遺症的合法性。他的小說可能不會對現實造成什麼根本的改變,但他觸動了我們、撬開了我們,他就功德圓滿了。
——評論家 陳福民

一楓的小說總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 現在文壇上到處都在尋找“好看小說”,但真正好看的小說並不多,一楓的小說可以說是真正“好看”的,就故事的流暢與語言的快感而言,他的小說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與那些既沒有“意思”,也沒有“意義”的小說相比,一楓小說的“好看”令人耳目一新。
——青年評論家 李雲雷

目錄

不許眨眼
五年內外
烏龜咬老鼠
老人
合奏
芳華的內心戲
縣城裡的友誼
張先生在家么
粟石磯
放聲大哭
桃色事件
坐在樓上的清源
後記:夜路明亮

後記

人過三十,似乎也可以追溯這件事情了:自己是如何變成一個“以看字兒和寫字兒為業”的人呢?
好上文學這口兒,對我來說頗像一種無奈的選擇。和很多同齡人的家長一樣,我父母都是勤勉敬業之人,在他們的生活中,“組織”占有極其重大的分量。他們住著組織的宿舍樓,吃著組織的食堂飯,滿腦袋需要考慮的事情,也是為組織作貢獻。組織包辦了他們的生活,他們卻沒工夫包辦我的生活了——甚至說沒工夫搭理我也不為過。印象中,我剛剛具備直立行走及排泄之前向大人通報的能力,就被發配到了幼稚園,剛開始是一日一接,後來乾脆成了全托,六天一接。不過我也沒覺得這有什麼值得抱怨的,因為鄰居家的小孩兒都這樣。現在我看到很多同事帶孩子,反倒覺得一家子老的圍著一個小的轉,這種飼養方法太沒效率了。
不過說句矯情的話,孤獨還是有的,甚至曠日持久。我小時候比較肥碩,不太善於和同齡的小男孩廝打搏鬥,成天泡在女孩堆兒里吧,享受是挺享受的,可是多少有點兒不好意思。童年留下的剪影。往往是我一個人在林蔭道上踽踽而行,口齒不清,念念有詞,神魂顛倒。
這種困境在我識字兒之後大為緩解。當時我已經上國小了,但那個時候的國小教育還遠沒有如今這么變態,每天除了上下午幾堂課之外,學校就沒什麼事兒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閒著。而我父母仍然很忙,又不願意讓我出去野,怕我惹禍,於是又採取了相對簡便的方法——把我扔陽台上,並告誡我不準亂說亂動。家裡沒有電子遊戲機,也沒什麼玩具,我的消遣只剩下翻看父親碼在陽台書櫃裡的那些書。剛開始自然是挑畫兒多的看,比如家裡人給我買的《三國》《說岳》之類的小人書,還有一本部隊印發的《蘇軍戰鬥機簡介》也被我當科普看了。畫兒都看完了,無奈之下只能看字兒:一些古典名著、十九世紀西方小說,還有一摞一摞的文學雜誌,比如《當代》《十月》《中篇小說選刊》什麼的。不認識的字兒基本靠猜,不明白的情節基本也靠猜。我記得特清楚,陸文夫的《美食家》被我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真是勞者歌其力,飢者歌其食,胖子最愛看人歌頌煎炒烹炸燉。還有剛火起來的好幾個先鋒派、新寫實、“痞子文學”作家,也是在那段時間裡記住的名兒,不過許多小說真看不太懂,就覺得他們行文中的髒話比更老一輩的作家多,有的章節幾乎是器官橫飛。這也造成了我從小對不文明用語沒什麼忌諱,有時口風粗俗遭到大人呵斥,我心裡還想:作家不也這么說話么。
後來在很多場合碰到那些已成老腕兒的前輩,別的年輕人都激動地說:“我是看著您的書長大的。”我想說的卻是:“我是看著您的書學會罵街的。”
現在想來,以上就算是我在文學上的“開蒙”吧。也挺幸運的,當許多同齡人的成長更多地表現在肉體層面時,我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精神的成長——當然,有可能長歪了。在這兒,我還是得打一個俗不可耐的比方:文學就像是一盞燈。它未見得是什麼鼓舞人心引領人生的指路“明燈兒”,但卻著著實實地為一個少年人照亮了他眼力未能達到的地方。那裡有比他的生活更豐富的生活,有比他的想法更奇妙的想法。人從剛一出生,就像蒙著眼睛走夜路,誰知道歷史的潮流會把你帶到哪個溝里去,但是眼界一開,似乎也有了主動地思索自己以及別人生活的能力。這是一種虛幻的掌控感。
具有了閱讀和琢磨文學的習慣之後,此後的一系列事情看起來就順理成章了。中學畢業之後,我考大學時選擇了中文系的文學專業,一頭扎進去念了七年。這七年最大的收穫,就是把自個兒變成了一個外國名片夾子,聊起西方作家及其偉大著作的時候,就跟相聲演員表演“貫口兒”似的,滿嘴高難度無意義炫技。再後來,我被招進了編輯部,成了一本小時候就常抱著看的雜誌的編輯,這還真是一種緣分。又後來,看稿子看多了,在跟作者交流的過程中,我也開始技癢,便重新撿起了上學時“寫兩筆”的愛好,幾年下來,居然也給自己添上了一個“青年作家”的頭銜。
從愛讀書到中文繫到編輯部,一切似乎都很平坦。我從事文學的過程,比起許多年齡相近的朋友和同行,順當得幾乎讓人汗顏。然而年齡愈長,也就有一個問題在心裡越發凸顯起來:自己所乾的這些事兒,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希望給一切行為找意義,這可真是文科專業的劣習。而意義卻又很難明明白白地說清楚,這也是文科專業的困局。像沒頭蒼蠅一樣東飛西撞了一圈兒之後,我嘗試著從最樸素的角度來理解文學的“意義”:它對我個人,對其他人有什麼用處呢?
所謂“改變命運”之類的傳說就甭提了,它對今天的大城市青年而言簡直是天方夜譚。我在大學時的同學,現在已經頗多跨國公司的買辦以及利益集團的鷹犬了,自個兒開公司上了市的都有,人家那才算改變命運。而我們這些從事“對口專業”的文學工作的,只能在小飯館兒里互相嘲諷兼自嘲:“這就叫男怕入錯行。”
又安慰女同行:“你們還有希望,一定要嫁對郎。”
而且還真不是我故作清高,我覺得拿世俗生活的成功與否來衡量意義,也太看不起“意義”倆字兒了——儘管世俗生活很重要。這又讓我想起在一些座談會上,許多比我更年輕的朋友的觀念來。他們坦言,文學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有趣兒”,也就是說,能夠提供飽暖思淫慾之外的一些享受。這種說法,包含著一種純潔、無功利的任性,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認同他們的。我那些花開花落一床書的日子,可以說完全是憑藉興趣支撐下來的,而時至今日也常常哀嘆自己的閱讀和寫作不如原來“自發”了。但我也有一個疑問:“興趣”真的有那么可靠嗎?或者說,沒趣兒的文學固然是虐人以及自虐,但“有趣兒”是否又能擔得起文學的全部分量?無論從感官還是心靈上,有可能比文學有趣兒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電影,比如音樂,比如和有智慧的人坐而論道……況且人的興趣點也是多變的,今天覺得文學有趣兒可以愛之如珍寶,明天覺得沒趣兒了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棄之如草芥嗎?
以當前的閱歷和想法,文學對於我來說是一項有關於價值觀的工作。當被社會結構和生存狀態所決定的、世俗層面的價值觀不那么善良,不那么符合人性的時候,也就是文學的入場之時。它退則可以為人們提供精神的偏安一隅,進則可以實現馬克思所言的“不是認識世界,而是改造世界”——儘管它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已經遠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打個具體的比方,當成王敗寇的叢林法則已經成為人們處世的條件反射,當中國人已經習慣於用權力和金錢的成功來判斷生命的價值時,從文學中卻可以找到相反的觀念和原則。對簡單的“是與非”的判斷進行深刻的再思考乃至顛覆,這是文學的擅長,也是文學在今天這個時代最獨特的現實意義。
在這裡,我仍然願意將文學比喻為燈。文學作品是燈,文學精神是燈,好的作家本人也是燈。不只反映生活,而且照亮生活,我們的夜路也將明亮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