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通史

《中國教育通史》是1995年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禮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教育通史
  • 外文名: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 作 者:毛禮銳
  • 出版年:1995-07
  • 定 價:35.0
  • ISBN:9787532801923
  • 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
  • 頁 數:689
  • 裝 幀:精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

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書的第三卷,內容包括宋、遼、金、元、明、清(鴉片戰爭前)時期的教育,著重探討中國封建社會中後期教育制度進一步完善、教育思想進一步深化和教育經驗進一步豐富的歷史過程及其規律,並揭示封建教育由發展高峰逐步走向衰敗、近代新教育萌芽的歷史趨勢。

作品目錄

第七章 宋代的教育  第一節 社會概況和文教政策  一 社會概況  二 文教政策  第二節 官學教育  一 三次興學運動  二 官學制度的完善  三 官學教育的實施  第三節 私學和蒙學  一 私學教育的發展  二 蒙養階段的教學  三 蒙學教材的編寫  第四節 書院制度  一 書院的起源  二 宋初的著名書院  三 北宋書院的沉寂  四 南宋書院的勃興  第五節 科舉考試制度  一 宋初科舉考試制度的加強  二 北宋對科舉考試制度的改革  三 南宋科舉制度的腐敗  第六節 胡璦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蘇湖教法  第七節 張載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教育思想  第八節 程顥、程頤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教育思想  第九節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改革科舉考試制度  三 改革學校教育制度  四 置經義局、撰《三經新義》  五 教育理論主張  第十節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對當時學校和科舉的批評  三 教育階段的劃分和教育內容的安排  四 道德教育的理論和經驗  五 教學思想和讀書法  第十一節 陸九淵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教育思想  第十二節 陳亮 葉適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  二 教育理論基礎  三 教育目的  四 教育內容  五 教育方法和學風  第八章 遼、金、元的教育  第一節 文教政策  一 興學設教以加速封建化的進程  二 發展教育以促進民族大融合與中外文化交流  三 重才養士以增強國力  第二節 官學教育制度  一 中央官學的發展  二 地方官學的設立  三 金、元之際的廟學  四 官學的管理  第三節 私學和書院  一 遼、金、元的私學  二 元代的書院  第四節 遼、金、元的科舉制度  一 遼代的科舉制度  二 金代的科舉制度  三 元代的科舉制度  四 遼、金、元科舉制度的特點及其與教育的關係  第五節 完顏雍 元好問的教育思想  一 完顏雍的教育思想  二 元好問的教育思想  第六節 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以儒治國、尊孔興學  三 以佛治心、修身養性  第七節 許衡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傳播理學教育理論  三 道德教育思想  四 教學思想  第八節 吳澄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教育思想  第九章 明、清(鴉片戰爭前)的教育  第一節 社會概況和文教政策  一 社會概況  二 文教政策  第二節 官學教育  一 國子監  二 府、州、縣學  第三節 書院制度  一 明清書院的發展  二 東林書院  三 詁經精舍和學海堂  第四節 社學、義學和私學教育  一 社學、義學和私學的發展  二 蒙學的教材  三 蒙學的教法  四 榮學的教師  第五節 科舉與八股取士  一 科舉定製的確立  二 科舉考試的內容、步驟和方法  三 取士名額及其出路  四 八股取士和八股文  五 科舉的作用和影響  第六節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致良知”的學習論  三“知行合一”的道德修養論  四“隨人分限所及”的施教原則  五“誘”、“導”、“諷”的兒童教育論  第七節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人性論與教育作用  三 認識與知識  四 學習與修養  第八節 黃宗羲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揭露科舉對教育的毒害  三“公其非是”的學校教育主張  四 經史致用的實學教育內容  五 以“學用一致”為中心的教育方法  第九節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教育與政治經濟的關係  三“習與性成”的教育作用論  四 教學思想  第十節 顏元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培養“經世”人才  三“實文、實行、實體、實用”的教育內容  四 以“習行”為主的教學法理論  第十一節 戴震的教育思想  一 生平和教育活動  二 培養理民治安的“賢才”  三“由詞通道”的經學教育和科學教育  四“明理解蔽”的教學論  五“強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論  第十章 宋、元、明、清的科技教育  第一節 宋、元的科技教育  一 科技專科學校的完善  二 私學科技教育的活躍  三 理學家的科技教育活動  四 藝徒制的發展  五 科技教學的基本經驗  第二節 明、清的科技教育  一 科技專科學校的緩慢發展和衰落  二“西學東漸”對科技教育的影響  三 乾嘉學派的科技教育活動  四 科技普及教育

作品影響

1993年12月,該書獲得“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