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總報告分析了中國海外國際移民新變化與大趨勢,結合全球化背景,總體概括了2012~2013年中國移民的發展現狀,包括移民規模、分布。在數據基礎上,分析總結了2012~2013年移民的八大特點和六大趨勢,並針對中國國際移民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
專題篇對近幾年出現的移民熱點問題做了深入研究,包括五個主題:
國際人才在中國流動的壁壘與突破;
華人出入境政策的背景、現狀、不足和完善;來華外籍人口的發展現狀;東中國首個移民藍皮書系列叢書東南亞華商的經濟實力與發展現狀;以及香港定居的路徑:遷移模式及移民政策分析。
區域篇詳細介紹了2012~2013年中國向不同國家和地區移民的情況。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了主要的移民國家——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首次研究了中國移民至日本、歐洲和非洲的情況。研究內容既包含中國海外移民的歷史,也包含新時期海外
華商、
勞務輸出人員等移民群體的發展特徵與問題。
中介篇綜合研究了我國移民
中介機構的發展現狀,對移民潮下隨之而來的移民風險、黑中介、監管缺失、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做了全面分析,還特別對我國789家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進行了評估和排名,並選出了2012~2013年度中國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30強。
作為中國首個移民
藍皮書系列的研究,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通過對海內外中國國際移民狀況的分析與研究,中國國際移民現狀呈現出“18大熱點”問題。包括“世界國際移民人口超過2.32億 移民不再是
零和博弈”、“中國在海外“新移民”階層出現,“移民赤字”現象比較明顯”新一輪海外移民將迎來“歐洲時代”、國際人才在中國“流入”“流出”失衡,人才壁壘有待突破,“
教育移民”成為中國移民的新群體等。
熱點問題
移民不再是零和博弈
2013年世界移民人口數量達到2.32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4.2%,比2010年的2.14億增加了0.18億,比2005年的1.95億增加0.37億。2000-2013年間,移民人口數量
年平均增長率2.2%。
美國是擁有移民人數最多的國家,世界大約每5個移民中就有一個在美國。截至2012年,美國擁有的移民總數達到4578.5萬人。向發達地區流動一直是國際移民的大趨勢。1990年至2013年,北美地區的移民輸入最為明顯,所擁有的移民比例從18%提高到23%;中東-北非擁有的移民占比從10%提高到14%;
亞太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拉丁美洲-地中海地區,比例均有所下降。
報告認為:移民不再是
零和博弈,可以移民輸出國和輸入國都受益。2012年,國際移民匯款回國超過4000億美元,而當年的官方發展援助僅為1260億美元。2013年10月,聯合國“國際移民和發展”高級別對話在
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報告引用聯大主席阿什的話,過去7年證實,移民問題管理得當會減少貧困、改善人力資本、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移民回流現象增多
世界移民形成“南北格局”,移民回流現象增多。
全球移民流向以“南北”和“南南”為主,移民流向不僅是從“開發中國家”到“已開發國家”,還呈現出從“已開發國家”向“開發中國家”移民的新趨勢。截止2010年底,
開發中國家到
已開發國家的移民人數最多,約7429.7萬人。從開發中國家流向開發中國家的移民大約有7315.8萬移民。此外,已開發國家之間的移民數量為5346.4萬人,約占總移民人數的四分之一;還有少量已開發國家至開發中國家的移民。南-北移民占移民總量的35%,南-南、北-北、北-南移民數量分別占總量的33%、22%和5%,值得注意的是,北-南移民數量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表明,受
金融危機的影響,移民回流現象開始增多,“北南”移民數量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墨西哥到美國長久以來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走廊。如今,由於美國就業機會減少、邊境管理嚴格、墨西哥國內人口增長率下降等原因,墨西哥到美國的移民數量逐年下降,2005到2010年,墨西哥到美國的淨移民流量幾乎為零。以
留學生為主要群體的移民回流現象在中國、印度、日本等留學生輸出國也較為明顯。並且,越來越多的已開發國家人民向開發中國家尋找商業、教育機會。據統計,韓國向菲律賓的移民在十年間增長了430%,從2000年的175,000人增加到2011年的925,000人。
國際移民兩大趨勢
國際移民呈現“全球化增速”與“地區化擴張”兩大趨勢
——引發誘因:全球範圍日益面臨
勞動力短缺、已開發國家用工難問題嚴重。
為了將本國社會經濟成長持續到2030年,美國將需要2500萬工人,歐洲將需要4500萬,相當於僱傭菲律賓或者越南全部的勞動力。據調查,在
全球經濟緩慢復甦的背景下,大約有三分之一(34%)的
僱主仍將雇不到合適的人才。2012年,已開發國家普遍面臨用工難問題,日本、澳大利亞、美國、紐西蘭各有81%、50%、49%和48%的僱主表示存在用工難的狀況,均強於全球平均值34%,也強於中國23%的水平。由於
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萎縮,美國和歐洲仍需要繼續全球招工。過去十年,新的移民占歐洲勞動力增長的70%。
在目前世界範圍的
經濟全球化與人口環流移動的背景下,全球範圍內日益面臨的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已開發國家的用工難問題,將進一步激發已開發國家吸引發展中國家勞動力的動力,全球範圍內的勞動力流動趨勢十分明顯。
與此同時,美國歷史最悠久和最權威的民意調查機構
蓋洛普公司2012年4月公布了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有逾6.4億人有意向移民,大約占到世界各國成年人的13%。在這些人中,約有1.5億人表示想要移民美國。有研究預測,到2018年,到美國的技術移民將變為原來的3倍,達到50萬人,其中35%-41%以技能為基礎。如果不更好的重視本土人才,將會有許多國家為美國培訓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勞動力向已開發國家的流動依然不會放緩。
從2014年起,全世界範圍內國際移民將呈現“全球化增速”與“地區化擴張”兩大趨勢。在所謂“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地位穩固與國家實力消弱的歷史進程中,反映在“國際移民問題”層面上的最大趨勢性變化就在於此。
中國吸引力增大
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移民來源國,對外國人才吸引力同時增大。
截止2013年,中國海外移民存量已達到934.3萬人,23年增長了128.6%。中國從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輸出國,上升為第四大移民輸出國。移民更傾向流向已開發國家和地區。
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是傳統的移民國家,是中國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國。2012年,在上述四個國家獲得
永久居留權的中國人分別為81,784人、33,018人、29,547人、7,723人,總數為14.8萬人。
當前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大移民來源國,同時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人才回國。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國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國改革開放的成果在個人身上開始顯現;另一方面,它使人們逐步關注中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間的差距,成為了中國反思和自省的動力。一方面,移民帶走了資金和技術,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海外同胞分布世界各地,成為了
中華民族的海外人才庫,將可能為祖國帶來更大的效用。
近幾年中國海歸人才大量回流,成為世界移民“北南”流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躍升,中國不僅對海外留學生人才,對世界他國人才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根據英國
滙豐銀行對全球近100個國家的7000名移居者的調查研究,2013年,中國憑藉較高的“經濟收入”和“生活體驗”排名第一,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移居地。雖然此項調查結果存在爭議,但至少說明有大量的外國人才存在來華工作和生活的需求。美國曾經依靠“
美國夢”成為全球人才“磁鐵”,在
世界格局逐漸變化的今天,“
中國夢”正悄然成為世界人才新的奮鬥目標,中國正逐漸成為新的“逐夢之地”。
中美移民人才特徵明顯
中國是美國第二大移民來源國,美國是中國海外移民的第一目的國,具有鮮明的人才移民特徵。
據2010年美國
人口普查資料,美國共有
華裔居民430萬人,其中約一半出生於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另據
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2011年居住在美國的外國出生移民總數為4037.8萬人,其中出生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地區的中國移民為223.1萬人,占全部移民總數的5.5%,是美國最大的亞裔群體。中國成為僅次於
墨西哥的美國第二大海外移民來源國。
美國也是中國海外移民首選的目的國。2012年,中國獲得美國永久居留簽證的人數為81784人。此部分所說的中國人均指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國公民,占永久居留簽證總數的7.9%。其中,20463人獲得經濟移民簽證,占美國經濟移民簽證總數的14.2%。在經濟移民中,6124人獲得有條件投資移民“綠卡”,占當年美國發放的有條件投資移民“綠卡”總數的80.1%。美國移民和公民服務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美國頒發的投資移民簽證中,中國人占了3/4以上。
同時,赴美留學人數和獲得H-1B臨時工作簽證的人數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2011年以來,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國際留學生第一大來源國,2012~2013年度,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達235597人,占美國國際留學生總數的28.7%,比上一年增加21.4%。2012年,獲得美國H-1B臨時工作簽證的人數達23787人,比2011年多3937人,增加了19.8%。
中國向美國的移民現象具有鮮明的
人才移民特徵,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人才輸出國。
一是新移民比例高。根據2010年美國社區調查報告,截至2010年,在接受調查的180萬名華人華裔中,有40.8%是2000年及以後進入美國的,高於美國34.7%的整體水平。
二是合法移民比例較高。根據2010年美國社區調查報告,在2010年,只有大約1%的非法移民來自中國,約13萬人,約占在美華裔人口的7%;相比之下,墨西哥向美國非法移民的比例高達50%。
三是學歷層次較高。2010年,45.4%的25歲以上在美華裔擁有
學士學位,而本土人口這一比例僅有28.5%,在美國整體外國出生的人口中,這一比例也僅為27.1%;26.1%的華裔擁有
碩士博士及以上學歷,而美國本土人口僅有10.3%,美國整體外國出生人口的這一比例為11.1%。
四是職業地位高及生活境遇較好。據
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外國移民在美國從事各種行業,其中35.9%從事工程工作,17.9%從事與電腦、數學、統計有關的工作,16%從事與生物、農業、環境科學有關的工作,16.3%從事物理及相關科學方面的工作,10%從事社會科學方面的工作。
中國成為多國主要移民來源國
中國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國際移民來源國
1996年
加拿大政府全面開放中國大陸的獨立移民申請以來,中國移民加拿大的數量每年在5千人至1萬人之間,1996年上升到1.75萬人,2005年上升到4.22萬人,中國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國際移民來源國。2012年,在中國出生獲得加拿大永久居民簽證的人數達到33018人,比2011年增加4323人,漲幅為15.1%,比2005年的最高值少9274人,減幅為21.9%。同時近四年,中國是加拿大最大的國際留學生來源國,2012年赴加拿大留學的學生達到25,346人,在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總數達到80,638人。獲準在加拿大工作的勞工數量也不斷增加,2012年來自中國的勞工總數為15,034人,當年新增勞工數量為2,929人。2012年,加拿大向中國人簽發了23.5萬張旅遊簽證,也創歷史新高,隨著旅遊、短期商務以及留學生的增加,未來移民加拿大的中國人將持續上升。
成為澳大利亞最大投資移民來源國、第二大技術移民來源國、旅遊簽證的第二大來源國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顯示:過去10年中,中國移民
澳大利亞的數量一直在穩步上升,2012年有25509名中國公民獲得澳大利亞永久居留簽證,中國成為澳大利亞移民來源數量最多的三個國家之,其中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
投資移民來源國,第二大
技術移民來源國,第一大國際學生來源國。
澳大利亞六成投資移民來自中國。2011-2012年度,獲澳大利亞永久商務技術移民簽證的中國公民為4614人,比上一年度少177人,但占澳大利亞商務技術移民總數的比例卻有所上升,從2010-2011年度的61.5%上升到2011-2012年度的64.1%。2008-2012年五年間,總計21,562名中國人獲得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簽證,年均4,312人,占外國人獲得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簽證總數35,749的60.3%。也就是每五個獲得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簽證外國人中就有三個是中國人,中國成為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的最大來源國。
2012年6月澳大利亞公布的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即將超越英國人,成為悉尼最大的移民族群。澳大利亞前五大移民族群則分別是英國人、紐西蘭人、中國人、印度人以及義大利人,中國人(不含港澳台)占澳大利亞總人口的1.57%。
悉尼排前三名的移民來源國是英國、中國和印度,但中國人的數量已經顯示出了即將超過英國人的趨勢。悉尼的總人口中,英國人占3.5%,中國人則占了3.4%,差距僅0.1%。而2006年人口普查的時候,英國人為3.5%,而中國人才占2.6%。在澳大利亞的8個首府城市中,除了柏斯和達爾文,出生於中國的人數在6個城市都躋身前五。
中國技術移民是澳大利亞技術移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008-2012年,技術移民簽證中國人數總計79,556人,年均15,912人,占技術移民簽證總人數516,729的15.40%。2012-2013年度,中國通過積分制技術移民澳大利亞的人數達到8030人,比2011-2012年度增加130人。
中國是澳大利亞旅遊簽證的第二大來源國,僅次於
英國。2012-2013年度,澳大利亞在境外簽發了3728 879張旅遊簽證,比2011-2012年(3 537 651)增加了5.4%。其中473 206份旅遊簽證頒發給中國,占旅遊簽證總數的12.7%,2011-2012年所占比例為11.1%。同時,中國也是澳大利亞國際留學生、短期商務簽證的第一大來源國,是短期學術交流簽證的第二大來源國。
華裔成紐西蘭第二大少數民族
華裔占紐西蘭的第二大少數民族。1986年至2006年間,
紐西蘭的華裔人口從19,494人增至140,570人,增加了六倍多。華裔占紐西蘭總人口數的3.4%,是第二大少數民族。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30日,獲得紐西蘭永久居留簽證的中國人為6817人,比上一年度少1923人。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底,獲得紐西蘭永久居留簽證的中國人達40,888人,其中獲得商務、技術簽證的為16,119人,約占總數的39.4%。由於新一輪的中國大陸海外移民潮正在深入進行,再加上紐西蘭2013年4月9日宣布的賦予赴新進行旅遊、度假、留學及從事商務活動的中國人兩年內多次往返免簽證待遇,可以預計中國移民紐西蘭的人數將進一步增加。
中國海外投資移民與投資方向新趨勢
在促進
全球化經濟推動中國經濟、乃至創造財富的企業家及個人家庭財富積累的今天,“投資移民”迅猛增加,選擇“
海外置業”投資增速“海外購房團”隊伍龐大。這些都在證明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發展中,中國企業和個體型家庭的資金投資能力與國際理財戰略,已經開始初步顯現。
“投資移民”迅猛增加,“海外置業”投資增速“海外購房團”隊伍龐大。
近幾年,“投資移民”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增多,其在移民比例上的增大也是中國海外移民大潮中突出的現象。近幾年,中國投資移民美國的人數迅速增長。2010年獲得
EB-5有條件綠卡的只有772人,2011年就遞增為2408人。根據
美國國務院的最新數據,2012年獲得EB-5有條件綠卡的人數為6124人,是2011年的2.5倍,是2010年的7.9倍。根據
波士頓諮詢集團的調查,2012年高淨值人士擁有海外資產的比例為28%。2011年,個人可投資資產超過600萬元的中國人在中國擁有約33萬億元的資產,其中2.8萬億的資產已經轉移至海外,約占中國2011年
GDP的3%。在富裕階層海外資產轉移目的地的選擇上,中國
香港、美國和加拿大成為主要集中地,分別占比22%、21%和16%,其後是
瑞士(9%)、
新加坡(6%)和澳大利亞(5%)。
伴隨著投資移民迅速增長,“海外置業”,購置房產的迅速也在迅猛增加。從2011年起中國人就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房地產買家。在加拿大
多倫多、英國
倫敦等海外置業熱門城市中,境外買家當中有20%~40%來自中國。過去的一年,中國人海外購房可謂瘋狂,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中國房地產買家迅速成為了當地房產市場的新客戶群,被稱為“中國購房團”。
中國人投資國外房地產尤其是歐洲房產,掀起了一陣熱潮。據調查,截止2012年3月,持有英國出租房的海外購房者數量首次突破200萬人。德國和比利時等歐洲其他國家也成為了中國購房團的目標。中國購房者正在海外擴大陣地,英國愛丁堡、底特律和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地也成為中國投資海外置業領域的一個選項。據悉,中國海外置業投資在
加拿大溫哥華的比例,從2011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40%以上。
研究統計表明,中國人是
溫哥華,
布里斯班,
倫敦這三個城市地產業的最大海外置業投資家,其購房額占到當地房地產銷售總額的20%-40%。在龐大的海外購房團背後,是巨大的海外投資移民的潛在群體。根據搜房國際的調查,1200萬參與調查的潛在購房者中:43%表示移民是海外置業的主要目的;其次是教育,占25%;投資占比為23%。中國已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
房地產投資買家。
中國已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房地產投資家。
2013年3月底之前的一年裡,中國人在美購房總價值達123億
美元,占當年外國人在美購房總額的1/8,僅次於加拿大年增幅高達66%。值得驚嘆的是,123億美元的購房款中,有69%為全額現金支付。2013年3月份,中國排名先後超過了
印度、英國、墨西哥,成為了美國房市的第二大外國買家。據
華爾街日報報導,
紐約仍是中國投資者的首選地,其次是
洛杉磯、
費城、
底特律和
休斯頓。搜尋結果中增速最快的城市名單包括:
火奴魯魯(檀香山)、底特律、北卡羅來納州
夏洛特、芝加哥、德克薩斯州奧斯丁。
移民赤字現象較明顯
中國在海外“新移民”階層出現,“移民赤字”現象比較明顯。
改革開放後,在
海外華人中出現了一個“新階層”,即從中國大陸走出去的以留學生、對外勞務輸出、親屬移民等多種名義與形式的對外移民,這一代移民通常被稱為“新移民”。他們以知識精英和財富精英為主力軍,具有數量大、層次高等特點。藍皮書估計,新移民約占海外5000萬華僑華人的1/5,約為1000萬左右。而根據中國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居住在中國的外籍人員數量為593,832人(不含港澳台),兩者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移民逆差。
藍皮書把移民移進移出的巨大的逆差稱為“移民赤字”。據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估算,中國擁有的移入人口數目一直很低,1990年僅為約37.69萬人,2013年增長到約84.85萬人,與龐大的移民到海外人口形成“移民赤字”。中國1990年,在海外移民數量為408.6萬人,而同期居住在中國的外國移民數量僅有37.6萬人,當年移民赤字約為371萬人。2000年、2010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移民赤字呈擴大趨勢,雖然移入人口逐步增多,但遠遠小於移出人口。到2013年,中國的移民赤字達到約849.4萬人。藍皮書認為,中國應該儘快建立中國的
移民局,迎頭趕上和縮小全球化時代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移民逆差。
將迎來“歐洲時代”
新一輪海外移民將迎來“歐洲時代”,中國富人開始將“感染文化底蘊與享受精神因素”放在首位。
中國未來新一輪海外移民,將會迎來一個“歐洲時代”的到來。在美、加、澳、新等國家海外移民比例大幅度增多,海外移民政策日益修正趨嚴的形勢下,對於部分中國海外移民者來說,將迎來一個真正的“歐洲移民時代”,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人對物質享受到達一定層面後,一部分富起來的人,開始將家庭移民的目光,鎖定在充滿濃厚
文化底蘊與精神享受的歐洲大陸上。
縱觀全球經濟發展現狀,很多歐洲國家敞開懷抱,向中國的投資移民開放政策。
拉脫維亞、
匈牙利、
葡萄牙、
西班牙、
希臘、
賽普勒斯相繼出台購房投資移民的法律措施。據統計,2013年,外國人在西購房數達到西班牙總售房數的15%。中國海外移民群體稱其為“曲線移民”。例如
馬爾他不僅是
申根國家、
歐盟成員國、歐元國、
大英國協國家,還與美國簽署有免簽協定。因此,取得馬爾他國籍,意味著同時獲得在其他歐盟國家工作和居住的權利,此外,持有馬爾他國籍還可以無需簽訂出入大英國協國家、美國等163個國家。
“教育移民”成為移民新群體
藍皮書指出,教育移民是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家庭移民——“一切為了孩子”。
教育移民其實是投資移民的一種具體細分,是以子女教育為目的,依託投資移民渠道實現家庭或子女移民,從而幫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一種移民方式。這種移民的方式可以達到家庭或子女定居和教育的雙重目的,降低子女將來留學的各種風險。
中國家庭選擇的投資移民目的國主要有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
新加坡、
英國等。在這些國家中,申請加拿大投資移民的數量最多,從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已有15800人申請加拿大投資移民。根據美國移民和公民服務局最新數據,2013年第一季度,美國在全球批准了1943個移民家庭進入美國,其中82%的移民家庭來自中國。
藍皮書援引2013年初,
招商銀行與
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指出,約60%的高淨值人士表示自己正在考慮或已經完成投資移民,與2011年的調查結果相似,超高淨值人群中該比例超過70%。另外,與2011年的數據明顯不同的是,全部受訪者中有約10%表示自己不移民,但會為子女辦理移民。據新財富調查,中國人移民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認可者達76.7%。他們希望通過投資移民為子女教育創建平台,為子女海外學習生活做好鋪墊。報告將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個人定義為高淨值人士,將可投資資產超過1億元的個人定義為超高淨值人士。
教育移民成為中國新一輪移民的重要群體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同一般留學相比,無論從費用、各種福利待遇,還是從將來的就業來說,教育移民都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移民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更多的時間規劃和空間選擇。國外高校出於對本國學生的保護,一些優勢專業、特色專業不向海外學生開放,通過移民可以避免這一問題;同時,具有移民身份的學生在將來就業方面的選擇路徑上也增加了許多。
“藍領移民”成為關注話題
藍皮書指出,2013年,在移民話題中,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藍領移民”,主要是針對山東後楚莊村焊工海外移民、廣東保姆海外移民等現象提出的。國際上對“藍領移民”的定義尚無統一標準。藍皮書認為,“藍領移民”是技術移民概念的一種延伸,長期以來,一直把
技術移民等同於“高科技”技術移民,而“藍領移民”多是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被廣泛或急切需要的人才,其出現體現了世界技術移民層次的多元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有僱主擔保類移民政策,對於藍領特殊人才,可以放寬其語言和資本的其他要求,這就為“藍領移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從2005年開始,僅僅800多名村民的
山東後楚莊村,卻有100多人在澳大利亞打工,不少人已經獲得了澳大利亞“
綠卡”,成了遠近聞名的“焊工村”。由於在國外打工收入高、生活質量高,“焊工村”在村民中產生了示範作用,近10年,整個鎮已有1000多人獲得了在澳大利亞工作的簽證,涵蓋了電焊、水電安裝等多個工種,其中近一半人申請了“綠卡”。2011年以來,廣州出現以保姆身份移民至加拿大的熱潮。
對於日益
老齡化的西方社會,未來不僅會在全世界範圍內爭奪人才,而且有可能會演變為對年輕人爭奪。“焊工村”移民對國內青年人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在已開發國家的爭奪下,有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藍領移民”。對於老齡化加劇的中國,應該對這一移民現象給予關注,對藍領移民也需要給予適當的關懷。因為對已開發國家來說,“藍領”技能人才需求並不一定是長期需求,一旦移民政策調整,整個行業“藍領移民”的通道可能會封閉,應該有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
中國富裕階層國際移民快速發展
“中國大眾富裕階層擴容”與“偏重家庭子女教育、出境旅遊”因素導致移民。
中國富裕階層國際移民快速發展趨勢值得注意。據美國
《福布斯》中文版發布的《
2013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研究數據,“中國
大眾富裕階層迅速擴大,2012年末達到了1026萬人,他們占有的私人財富總額的達到13.6萬億人民幣”。大眾富裕階層的主體人群為60後及70後。根據調查數據表明,這一群體尤其注重家庭資產的更優配置、大眾富裕階層追求更舒適的“生存環境”以及打造下一代的成長“教育環境”。與更加富裕的階層相比,大眾富裕階層的
移民意願偏低,76.0%的人表示自己並無移民打算,但是這一群體中考慮將子女送到國外留學的人數占3/4之多。這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明,由於家庭子女低齡化出國留學後,所引發的“若干年後父母隨之海外移民的傾向”,開始逐步顯現出來。據不完全統計,很多家長是因為子女在國外工作,孩子哺乳期需要新移民雙方家長去海外“待產伺候月子”的人數比例在逐年增多。
藍皮書認為,近幾年中國出現的國際旅遊出現井噴現象,已經達到每年一億人次,而出國旅遊熱潮也有可能帶動移民熱潮。中國居民財富的積累,出國旅遊已經不是一種奢侈消費。在這種情況下,頻繁的出境游不僅是一種生活享受,更成為了中國居民的“境外考察之旅”。出境游將讓越來越多的中國百姓了解到國外的文化、生活,這種了解一方面可能刺激百姓出國移民的需求的萌芽,一方面讓更多國內商務人士發現商機,萌生進軍國際市場的商業計畫。可以預見,出境游將帶動廣大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普通民眾的海外移民。
環境污染推動海外移民潮
從2012年以來,國內的
環境問題加劇也成為精英和富裕階層移民的重要原因,他們對於國內空氣、飲用水以及食品衛生安全等問題比較擔憂。報告援引
《新財富》2013年的調查,認為環境、醫療水平等因素成為中國人移民的第二大原因,近70%的人認為這是導致他們移民的重要原因。
2013年中國幾大城市
廣州、
上海和
深圳等地也先後出現
霧霾天氣,全國尤其是
長三角、東北工業基地、
珠三角和
京津冀魯地區等區域,大氣污染程度十分嚴重。2013年4月2日,英國
《金融時報》發表《北京污染趕跑外國人》的文章,指出北京空氣污染正促使外籍人士離開北京,同時也加大企業延攬國際人才的難度。根據課題組對國際上主要城市的
PM2.5值的隨機抽查,發現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的大城市,其PM值最高值均比中國東部或中部主要城市的PM值小的多。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富裕人群紛紛移民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移民型國家和其他一些生活環境宜人的
歐洲小國的重要原因。
國際人才壁壘有待突破
國際人才在中國“流入”“流出”失衡,人才壁壘有待突破。
1、免簽國數量少,出入境便利度較低
根據亨利簽證受限指數2013的排名,
芬蘭、
瑞典、
英國的護照免簽國數量並列第一,與173個國家簽有免簽協定。在這項排名中,與世界100個國家以上籤有免簽協定的國家有39個。中國排名第82名,僅與44個國家簽有免簽協定,其中主要還是
公務護照。中國不僅落後於中國香港(152個國家免簽)和中國台灣(130個國家免簽),也落後於其他金磚國家——俄羅斯(95個)巴西(146個)智利(141個)。
根據中國
外交部的統計,截至2013年10月31日,中國與世界81個國家簽有互免簽證協定,但這81個免簽協定多數隻適用於外交、公務護照或普通因公護照,適用於普通因私護照的只有9個國家,其中6個國家給予團體旅遊免簽待遇,3個國家給予普通護照(
塞席爾、
模里西斯、
聖馬利諾)免簽待遇,也就是普通民眾無法從大多數的官方互免協定中享受到免簽待遇。根據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外交部公布數據統計,截至2013年11月5日,另有14個國家給予中國單方面免簽或
落地簽待遇,加上互免協定的國家,共23個。
與中國簽有免簽協定和單方面給予中國免簽的國家多為旅遊島國或
第三世界國家,而與中國有大量經貿聯繫、文化聯繫的西方已開發國家,與中國卻沒有建立相應的便利化制度,這阻礙了人才的流動,也不利於雙方之間的經貿、文化往來。
2、中國接收留學生率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接收留學生率指本國接收高等教育留學生人數占本國高等教育人數的比例,是衡量一個國家
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根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概覽(2011)》,來華留學生有61211名,中國接收留學生率為0.2%,遠遠低於2%的世界平均接收留學生率、1.3%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平均接收留學生率。按照中國
教育部的統計,2012年,有328330名外國人在中國
高等教育機構學習,占在高等教育機構學習的中國學生總數的1.29%。據《中國統計年鑑(2012)》資料,截至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學生數為2536.5647萬人。
3、簽發給外國在華留學畢業生工作簽證的數量為零
藍皮書指出,根據中國現行
法律,外國在華留學畢業生在沒有找到工作的情況下,沒有資格申請中國工作類居留許可證,因而中國簽發給外國在華留學畢業生工作簽證的數量為零。但是,向外國留學畢業生簽發工作簽證在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常例,是培養和吸引外國人才的一個重要手段。2007年,日本向10262名外國留學畢業生簽發了工作簽證,其中7539名是中國留學畢業生。2011年,澳大利亞向21,585名外國人簽發了留學畢業生技術移民簽證,其中4330名是中國留學畢業生。中國需要儘快改變這種局面,開放給國外來華的優秀留學生髮放工作簽證,吸引世界優秀年輕人才來華
創新創業。
中介行業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2009~2011年,受中國國內環境的影響以及新富階層思想意識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更願意選擇投資移民這種方式獲得更高的回報和收益。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再次掀起投資移民海外的熱潮”,同時,這些新富階層為了使自己的子女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紛紛將自己的子女送到國外求學。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移民需求大幅度增加,致使中國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的規模迅速發展壯大。但從這一時期的經營項目來說,移民
中介機構的業務類型較為單一,主要以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傳統移民大國的投資移民項目為主。“2010年以前,投資者能夠選擇的移民國家不多,加拿大、美國、香港等主流國家和地區基本上將投資移民一網打盡。隨著移民行業的繁榮,越來越多的新項目被開發出來,以滿足各種不同的移民需求。”
移民中介機構的業務除了受到國內需求的影響之外,移民對象國移民政策的調整也是導致國內移民中介機構業務調整的關鍵因素。2011年,加拿大投資移民政策不斷調整,不管是縮減配額還是提高門檻,無疑都對中國移民中介機構的業務造成巨大影響。美國的相關業務“陷阱”事件頻發,導致經營該項目的中國移民中介機構紛紛轉向其他業務。而與此同時,
歐盟一些國家趁機推出了一些新的移民項目,中國一些移民中介機構紛紛尋找適合自己的項目,彌補業務空缺。此消彼長的變化使得移民中介機構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業務方向和業務範圍,也預示著中國移民中介機構開始進入新一輪
轉型期。
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30強
中國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的評估和排名是該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在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中,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課題組獨創了“六要素積分評估法”,對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於2011年4月發布的《通過2010年度審核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名單》中的730家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和排名,並評出了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30強。本年度報告仍然沿用該評估積分方法,並在對該分類法考慮的因素進行適當的改進和最佳化的基礎上,對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2013年5月8日發布的《通過2012年度審核的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名單》中確定的789家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和排名,以期評估和排名更科學、更權威。
2、澳星移民留學公司澳星移民73.7分
3、亨瑞國際諮詢集團亨瑞國際73.2分
4、北京澳際移民諮詢有限公司澳際移民72.8分
5、景鴻諮詢顧問有限公司景鴻移民72.0分
7、萬里鯤鵬國際(北京)商務諮詢有限公司鯤鵬國際70.5分
9、北京東方傑聖諮詢有限公司東方傑聖68.9分
……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際旅遊消費國
2000至2012年間,中國海外旅遊的遊客人次從1000萬人次增加到了8318.3萬人次。其旅遊消費額增長了近八倍;2012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達到8318.3萬人次,海外旅遊消費額達1020億美元,較2011年增長41%,已超越德國和美國等國,成為世界最大國際旅遊消費國。2013年4月7日
博鰲論壇開幕式上,
習近平主席提到,再過5年,中國的出境旅遊有可能超過4億人次。屆時,中國將不僅成為經濟大國,也將成為旅遊大國。出國旅遊人數的增加,不僅僅是對旅遊市場的貢獻,同時,通過各種方式的出國旅遊,拓展了國人視野,也將刺激海外投資和海外移民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海外國際勞工派遣人數持續增長
中國海外國際勞工派遣人數持續增長,2013年上半年,我國
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2.6萬人。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預測:2014年中國赴海外勞務及工作的人員數量,將會達到一個歷史新高。據市場分析數據顯示:在國內,計畫出國通過自身技能及職(執)業能力來尋求個人生涯發展規劃的中國大學生及社會
白領人士數量,出現了一個很大的需求群體。
根據《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顯示:中國海外國際勞工派遣持續增長。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包括
對外承包工程的派遣人員和對外勞務合作的派遣人員兩種。2007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勞務輸出從37.2萬人次增加到51.2萬人次,增加了37.6%。較2012年同期增加1萬人,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13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9.6萬人。6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7.1萬人,較去年(2013年)同期增加2.8萬人。中國海外國際勞工派遣仍然保持穩步增長。
出版背景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已經在2012年至2013年連續兩年成功編寫發布了《中國留學發展報告》、《
中國海歸發展報告》和《中國國際移民報告》系列國際人才藍皮書系列。該系列藍皮書主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博士,主持了國際人才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國際移民研討會。
藍皮書重點討論了中國國際移民發展的現狀、特點和規律,總結分析中國國際移民的趨勢和方向,提出符合移民趨勢的建議。旨在搭建一個高端對話平台,為相關部門、出國移民機構、移民研究學者、出國移民人員服務,促進政府及相關部門、移民機構、移民學者之間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