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關係,區別,聯繫,類型,影響危害,挽救路線,主要案例,美國金融危機,香港金融保衛戰,國際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環球金融危機,新金融危機,新亞經濟危機,職場,應對策略,三基本點,金融危機,
定義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成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
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
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關係
區別
首先,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是有區別的。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與它相對應的主要概念有“消費”和“生產”,後兩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
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最後嚴重偏離了現實產品市場對信用的有限需求。當這種偏離普遍地存在於金融市場的各個領域時,次貸危機,也就是局部金融矛盾,向金融危機的演化就不可避免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它的核心在於通過資源的整合,創造價值、獲得福利。就此而言,“經濟”是帶有價值取向的一個結果,“金融”則是實現這個結果的某個過程。因此,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裡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傳統意義上的經濟蕭條),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最近發生的經濟危機)。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範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聯繫
其次,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是有聯繫的。
從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規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來看,大部分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都是相伴隨的。也就是說,在發生經濟危機之前,往往會先出現一波金融危機,最近的這次全球性經濟危機也不例外。這表明兩者間存在著內在聯繫。其主要緣由在於,隨著貨幣和資本被引入消費和生產過程,消費、生產與貨幣、資本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以生產過程為例,資本在生產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投資階段,便開始介入,貨幣資本由此轉化為生產資本;在第二個階段里,也就是加工階段,資本的形態由投資轉化為商品;而在第三個階段里,也就是銷售階段,資本的形態又由商品恢復為貨幣。正是貨幣資本經歷的這些轉換過程,使得貨幣資本的投入與取得在時空上相互分離,任何一個階段出現的不確定性和矛盾都足以導致貨幣資本運動的中斷,資本投資無法收回,從而出現直接的貨幣信用危機,也就是金融危機。當這種不確定性和矛盾在較多的生產領域中出現時,生產過程便會因投入不足而無法繼續,從而造成產出的嚴重下降,引致更大範圍的經濟危機。這便是為何金融危機總是與經濟危機相伴隨,並總是先於經濟危機而發生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機獨立於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初便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政策措施,比如,通過大規模的“輸血”政策,有效阻斷貨幣信用危機與生產過程的聯繫,此時就有可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或深入。
類型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
影響危害
在全球
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占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成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衝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開發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契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導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開發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巨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衝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挽救路線
每次美國國內發生危機,都會有輿論預測美國是否會通過戰爭轉嫁危機,也總有人指責歷任美國總統發動的戰爭中不乏有類似案例。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柯林頓政府於1998年對伊拉克發動代號為“沙漠之狐”的空襲行動。不少人認為,當年12月17日發動的這場軍事打擊,是為了轉移美國國內對萊溫斯基一案的注意。
其實自殖民主義時期開始,就時常有西方國家通過戰爭或衝突的方式轉移國內危機,而危機之處也往往成為戰爭的策源地。具體來看,這種“轉移”的方式通常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間接路線,即在其他地區製造衝突或挑起戰爭,外引禍水;另一種則是直接路線,也就是自己赤膊上陣。
通過戰爭轉嫁危機利益何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在政治上,戰爭能夠起到消解國內社會壓力,轉移國內關注焦點的作用。大規模戰爭還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居民對國內民生水平的期待。戰爭往往還伴隨著國內控制的加強,例如布希政府在發動“反恐戰爭”後,通過“愛國者法案”等手段,極大地加強了對輿論和社會生活的控制。這種社會控制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用來預防國內經濟危機產生的負面影響。
在經濟上,戰爭可以人為造成國內經濟動員局面,軍工產業的膨脹則可以極大地拉動內需,擴大就業。軍工產業複合體及其回響的政治勢力也往往會因此支持政府擴充軍備的政策。
從軍工產業的拉動效應來看,目前,美國的軍工廠每生產1300億美元的產品,就可以直接拉動GDP增長一個百分點,每增加10億美元的軍工生產,就可以新增上萬個就業機會。這還未將軍工產業間接的拉動效應計算在內。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形勢下,軍工產品的生產可以直接拉動美國受金融危機影響最重的製造業,如汽車、飛機、機械等行業,這不僅有經濟意義,還有重要的社會政治意義。
這種以軍工生產刺激經濟的前提是,能夠最終通過戰爭手段獲取利益,否則將會面臨有產出無收益的尷尬局面。在殖民主義時期和帝國主義初期,每次王朝戰爭和國家間戰爭都伴隨著巨額戰爭賠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爭的收益以更“隱蔽”的形式出現,不再像過去那樣“赤裸”見人,例如,攫取對象國礦產資源,占領對象國市場,瓜分對象國國外資產等。
應當指出的是,美國已經處於戰爭狀態。但是,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明顯是得不償失的,特別是兩場戰爭的戰費比例過高,反而阻礙了軍隊的換裝進程,進而影響了軍工企業的利益。即使僅從這一角度來看,美國從伊拉克撤軍也是有動力的。也許,從伊拉克撤軍,再重新尋找新的對手,才較為符合傳統意義上的“以戰牟利”戰略。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還存在著潛在的熱點地區,可能成為此類戰略的對象。
挑動其他國家衝突的戰略也可以帶來較大的政治和經濟收益。例如,衝突當事國對大國的政治依賴會加深,而大國通常也是主要軍工生產國,所以衝突當事國大多需要向大國購買軍火,還往往會以較高利率向大國借貸,或以較低價格出售其國外資產套現等。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就曾向英國、美國大量借貸。在幾乎歷次戰爭中,都有一批因出售軍火而獲利頗豐的國家,以戰爭受益者的形象“載入史冊”。
主要案例
美國金融危機
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
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
流動性的危機。這些金融機構由於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
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
香港金融保衛戰
1997年
香港回歸伊始,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國際金融炒家三度狙擊港元,在匯市、股市和期指市場同時採取行動。他們利用金融期貨手段,用3個月或6個月的港元期貨契約買入港元,然後迅速拋空,致使港幣利率急升,
恒生指數暴跌,從中獲取暴利。
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猖狂進攻,香港特區政府決定予以反擊。1998年8月,
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在股票和期貨市場投入龐大資金,準備與之一決雌雄。28日是香港股市8月份恒生期貨指數的結算日,特區政府與炒家爆發了大決戰。特區政府頂住了國際金融炒家空前的拋售壓力,毅然全數買進,獨立支撐托盤,最終挽救了股市,有力地捍衛了港元與美元掛鈎的
聯繫匯率制度,保障了香港經濟安全與穩定。
香港金融保衛戰是經濟實力的較量。在保衛戰爆發前夕,
香港不僅自身擁有820億美元的
外匯儲備,而且身後還有中央政府12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兩者相加超過日本的2080億美元,居當年世界第一位。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為928億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僅次於日本和中國內地。
國際金融危機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國際傳染並非近年方才出現的現象。1873年,德國和奧地利經濟繁榮,吸引資本留在國內,對外信貸突然中止,導致美國傑·庫克公司經營困難;1890年,倫敦巴林兄弟投資銀行對阿根廷債權發生支付危機,加之當年10月紐約發生金融危機,倫敦一系列企業倒閉,巴林銀行幾乎於當年11月份倒閉,只是在英格蘭銀行行長威廉·利德代爾牽頭組織的銀團擔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倖免,但英國對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貸款因此事而銳減,致使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1893年;1928年春,紐約股市開始繁榮,汲幹了本可投向拉丁美洲的信貸源泉,導致上述國家和地區陷入經濟蕭條。中止發放海外信貸很可能加速海外經濟衰退,後者又會反過來對導致這一切的國家發生影響。20世紀 90年代,伴隨著國際遊資的膨脹,國際貨幣、金融危機頻繁爆發,根據巴里·艾森格林和麥可·博多在2001年完成的一項研究,現2001年隨機挑出的一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的機率都比1973年大1倍,國際貨幣、金融危機的傳染性也大大增強,往往爆發不久就如同傳染病一樣迅速從最早爆發危機的國家或地區蔓延到其他國家和地區。輿論界留下了許多描繪這一現象的辭彙:1994年墨西哥危機的“龍舌蘭酒效應”、“亞洲流感”、“俄羅斯病毒”等等不一而足,而對貨幣、金融危機傳染機制的研究也迅速興起。由於多種危機傳染機制需要在資本項目和金融市場開放條件下才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我國依靠資本項目的適度管制和金融服務市場低開放度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幸免於難,但時至今日,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儘管我國資本項目仍未完全開放,危機傳染的風險已經大大上升,震撼國際金融市場的美國次貸危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表明國際金融危機傳染機制出現了新特點。
廣義的貨幣、金融危機的國際傳染渠道可以劃分為非偶發性傳染渠道、偶發性傳染渠道兩大類,前者指在危機爆發前的穩定期和危機期都同樣存在的傳染渠道;後者指僅出現於危機爆發後的傳染渠道。由於第一類傳染渠道源於國家或地區間實際的經濟金融聯繫,危機的傳染來自巨觀經濟基本面的變動,因此又稱為“真實聯繫渠道”,或“基於基本面的傳染”,主要包括貿易聯繫與競爭性貶值、政策調整、隨機總需求流動性衝擊等途徑。偶發性傳染與經濟基本面無關,僅僅是投資者或金融市場其他參與者行為(特別是非理性行為)的結果,因而又有“真正的傳染”、“純粹的傳染”之稱,主要包括內生流動性衝擊、多重均衡和喚醒效應、政治影響傳染等途徑。但這些傳染機制往往是建立在貿易聯繫和“中心”國家對“邊緣” 國家投資的基礎之上,是因為來自已開發國家的機構投資者紛紛棄新興市場資產而追逐母國優質資產所致。而就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而言,貿易聯繫與外國對華投資機制的作用可能並不十分關鍵,反而是中國對外投資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可能成為最主要的危機傳染途徑,而且這樣的危機傳染途徑的重要性還會日趨提升。
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概況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複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衝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繫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恒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衝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藥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繫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定,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係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 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恒生指數一直跌至6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 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么,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範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 1998年底,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國際金融市場上遊資的衝擊。在全球範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衝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成長速度,是開發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成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衝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已開發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已開發國家下降,最不已開發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已開發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開發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巨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
(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巨觀調控難度加大;
(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
(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成長經常受阻;
(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併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成長和社會的穩定。
(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係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
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併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儘管在各國有其具體的內在因素:經濟持續過熱,經濟泡沫膨脹,引進外資的盲目性--短期外債過量,銀行體系的不健全,銀企勾結和企業的大量負債等,危機也有其外在原因:國際炒家的“惡劣”行徑,但是人們還應進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機生成的本質因素--現代金融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劉詩白認為,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首先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可見,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徵。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之間商品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國際間的頻繁流動,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表現得更加鮮明。金融活動的全球化是當代資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躍進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國際信貸、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機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環節爆發。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
金融體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動的失控是金融危機的內生要素。正由於此,在當前我國的體制轉型中,人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切實搞好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要花大力氣健全金融體制,大力增強對內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能力。總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人們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指出了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劉詩白則進一步指出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代貨幣信用機制導致危機的爆發。只要現代市場經濟存在,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貨幣信用機制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只不過,它只是發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國家。這一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也不例外。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健全金融體制來防範金融危機,劉詩白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防範金融危機之路。
環球金融危機
2007-2008環球金融危機
又稱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誌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係。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複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成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複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新金融危機
出現世界性金融危機
次貸危機導致已開發國家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風險、分配資產,未來兩年,已開發國家資金將紛紛逆轉回涌,加強當地金融機構的穩定度。由此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證券市場價格大幅縮水、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衰退,其中最為脆弱的是波羅的海三國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機將為中國經濟成長帶來壓力,但中國資金也面臨“走出去”徹底整合併購相應企業的好時機。
世界範圍金融危機的烏雲正在聚集,未來兩年內,全世界將出現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機。這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將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和新的機遇。
資金流動逆轉將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
以美國和英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在過去近十年,受益於全球化的大趨勢,經濟不斷繁榮,但這種繁榮的基礎其實比較脆弱。這些經濟體自身的儲蓄相對不足,消費不斷增長,經濟的金融化趨勢不斷加強,其集中的表現就是家庭利用已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房地產為抵押,向銀行借款來支持其日益高漲的消費。這一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就是消費信貸鏈的破裂,集中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次級房貸危機導致美國的金融機構必須重新估計金融風險的成本,也使這些金融機構必須重新分配自己的資產,以降低風險。
反過來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過去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吸引了大量已開發國家的資金,以墨西哥、俄羅斯、印度等國為例,其證券市場上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國外。日益高漲的海外資金不僅推動了本地資產價格的高漲,也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繁榮,同時也帶來了本地貨幣實際匯率的不斷升值。這一系列過程為這些經濟體發生金融危機埋下了種子,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兩個地區:一是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不僅經常賬戶出現了占GDP10%以上的赤字,同時財政赤字也日益加劇,國內價格上漲的趨勢愈演愈烈,而且,這些國家還實行了與歐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這無疑是寫下了導致金融危機最佳的化學反應公式。
另一個非常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度。雖然印度經濟在過去3年內保持了年均8%以上的增長率,但是其巨觀經濟的情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印度的經常賬戶處於赤字狀態,證券市場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於海外,通貨膨脹率不斷上升,中央政府也是長期處於赤字狀態。
綜合考慮已開發國家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一些經濟情況,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未來兩年之內,世界經濟很可能發生資金流動逆轉的情形,那就是幾年前從發達經濟體爭先恐後湧入新興市場國家、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在已開發國家重估風險的情況下,紛紛逆轉涌回已開發國家,加強已開發國家金融機構的穩定度。這種趨勢的形成無疑會對開發中國家帶來直接的影響,並最終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的形成。
新亞經濟危機
新金融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差異
這種金融危機同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可能形式不同。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主要形式是國際收支的危機,那時亞洲出現了大量到期的外債需要償還,同時國際金融炒家紛紛擠兌,造成了這些國家外匯儲備不足,以至於不得不讓本幣大幅度貶值。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形式不見得以國際收支的短缺為標誌,因為今天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量是比較高的,同時由於吸取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這些國家並沒有大規模舉債,只是通過證券市場吸引了大量外資,但是,這並不等於說新興市場國家不面臨著金融危機,這種金融危機的形式是以大量的資金倒流從而導致本國證券市場價格大幅度縮水、本幣貶值,從而導致本地投資規模下降、經濟成長速度放緩甚至於衰退為表象的,這和幾年前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高漲、資產價格泡沫化恰好形成了一個逆反的鏡面圖像。這一新型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很可能是波羅的海三國,從波羅的海三國可能傳導至東歐各國,再傳到南亞包括印度,之後再進一步傳到其他一些新興市場國家。
資金流動不能盲目放開,財政政策須保留一定的靈活性
一旦這樣的金融危機發生,中國經濟面臨著怎么的挑戰呢?可能的情況是,一部分外資的表現也會如在其他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那樣紛紛出逃,對於中國的國際收支會產生一定的衝擊,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通貨緊縮的壓力,但對於高速運轉(事實上是過快運轉)的中國經濟並不是壞事。而且,這一資金倒流的情況也會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有所緩解。但是不容否認,這種資金倒流會對國內的投資規模產生一定的衝擊,會在相當程度上導致中國經濟成長率的下降。另外,由於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成長率的下滑,也會間接通過對中國產品需求的下降,影響中國經濟的增長,這些都是這一新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我們必須看到,這一新興金融危機的到來對中國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在這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很多新興市場的資產價格將大幅度縮水,這將是中國資金出國投向這些國家的絕好時機,這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整合併購相應企業的最好時機。為此,中國經濟界需要做好資金上和項目研究方面的準備。從巨觀層面上講,巨觀經濟政策必須考慮到這一輪新型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在資金流動問題上必須穩紮穩打,不能盲目放開,要考慮到大量資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帶來的壓力。當一輪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必然會出現下滑,我們的財政政策必須保留一定的靈活度,在繼續實行當前穩健財政政策的前提下,必須做好項目上和資金上的準備,一旦新一輪金融危機在周邊國家發生,中國就可以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找到一些有資金保障和社會效益的投資項目。
職場
美國:財會業雇員職業信心指數創新低
人力資源公司Mergis Group公司和Harris Interactive諮詢公司公司最近(2008年10月)的一次聯合調查就顯示:財會業從業人員的職業信心創下了歷史新低。
總的來看,2008年第三季度的“財會業雇員信心指數”(AFECI)為48.5,比上期又下降了1.3,創下該指數有史以來的最低紀錄。AFECI始於2005年,主要用於度量美國財會業從業人員整體職業信心度。
Mergis Group公司的高級副總裁Jack Causa說:“在財會業從業人員中瀰漫著一種共識,即現有從業人員的人數並不充足,不能覆蓋整個行業,無法滿足行業所需。這也是為何不見會計和金融從業人員如一般公眾那么焦慮的原因所在。隨著一系列報告要求和金融救援工作的開展,業內人員普遍相信上述措施將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崗位上。” Causa先生預計,律師事務所、破產債務重組專業機構以及協助恢復金融市場的政府部門將為財會人員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英國:金融危機迫使財會人員淘金非洲
當經濟危機越演越烈之際,英國越來越多的財會人員迫於生計,不得不奔赴非洲尋找工作機會。
非洲諸國,如尚比亞、利比亞、烏干達和肯亞等國,對於那些身處歐洲大陸、經歷著經濟衰退且擁有豐富職業經驗的財會人員有著很大的吸引力。
致力於國際財務和金融領域的招聘服務的Think Global Recruitment公司董事經理Abigail Stevens表示,目前前往非洲淘金的財會人員在非洲各國所擔任的職務通常要比他們在英國要高,所以在入職第一年就得到提拔並不稀奇。
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羅伯特·哈夫(Robert Half)的董事經理Phil Sheridan則認為,由於財務行業提供了一整套轉換度非常高的專業技能,使得專業人能夠遊走於不同的國家、尋找工作機會。
英國:經濟不好政府忙 財會人士奔公行
目前(2009年3月),公共部門已經成為英國財會勞務派遣市場的第二大僱主,根據數據顯示,有37%的財務派遣人員的僱傭方是政府。
英國勞務派遣服務提供商——巨人集團(Giant Group)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上個季度,公共部門在勞務派遣市場中所占的份額由33.9%提高到37.1%.
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了公共部門對於財會技能的需求,英國政府希望通過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使得公共部門到2010年時的績效節約額達到300億英鎊。
與此同時,在外派至公共部門的財會人員中,有近68%的人希望他們的收入在明年能有所提高。
巨人集團的董事經理Matthew Brown說:“伴隨著銀行業的危機,財政部財會人員的工作量已顯著的大幅增加。在通過削減程式、再造商業計畫來管理成本進而應對信用危機的過程中,各個組織的財務部門將扮演急先鋒的角色。這使得在經濟低迷的勞動力市場中,財會人員的供需保持穩定,對於財會技能的需求將繼續高漲。”
希望猶存
美國:2009年薪酬指南出爐 會計職業仍看好
近日(2008年11月)全球最負盛名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羅伯特。哈夫國際(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下稱RHI)公布了一年一度的美國職業薪酬指南。雖然在目前低迷的經濟形勢下,裁員降薪是職場的主旋律,但是對於某些“身懷絕技”的技術人才來說,市場的需求依舊強勁。RHI2009年的報告指出:會計、信息技術和管理崗位的整體薪酬都會有適度增長,而那些擁有專門技能的專業人士則更能笑傲職場。這些被市場看重的一技之長包括在會計實務中具有財務核對、信用控制和應收賬款方面的經驗。
RHI的《2009年招聘展望:財務會計業》指出:整體而言,2009年財務會計業員工的薪資增幅將達到3.4%.公司們最感興趣的專業人員是那些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效率和公司收益的人,而通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財會人員也同樣會受到僱主的青睞。
2009年,以下三種財務會計業的工作崗位將是最有市場需求的:
1.會計師和高級會計師:每個公司都需要招募會計師來完成核心的財務職責,像是維護總賬、進行賬戶分析和對賬、修正日記賬錯誤以及完成月度結賬工作。因此,市場對擁有3年左右經驗的CPA的需求相當強勁。以擁有1-3年工作經驗的會計師為例,大公司(年營業額在2.5億美元以上)為他們提供的起始年薪在4.45-5.725萬美元之間。
2.公共會計師:公共會計行業的公司對擁有高度專業技能財會人才的需求一如既往,他們需要這些人才向客戶提供各種重要的會計、審計和稅務服務。公司們希望有經驗的會計師能填補在未來若干年因為 “嬰兒潮一代”退休加速而帶來的人才斷層。預計小型公共會計公司(年營業額在2500萬美元以下)中稅務部高級會計師的起始年薪將在5.4-6.925萬美元之間。
3.信用控制和應收賬款專員:時下艱難的信貸情勢,讓公司們越來越認識到了信用控制和應收賬款處置工作在管理信用風險和收回過期的應收賬款方面的重要作用。各類組織都在招募能夠幫他們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的專業人才。根據預測,中型公司(年營業額在2500萬-2.5億美元之間)的信用控制和應收賬款專員的起始年薪將在2.925-3.75萬美元之間。
美國:會計招聘市場愁雲慘澹但希望猶存
近日(2009年3月),全球最負盛名的人力資源公司——羅伯特。哈夫國際(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的一項調查顯示,約86%的受訪財務長(CFO)希望確保現有員工數量在隨後的三個月內不發生變化,但也有2%的受訪者預計公司內部會計和金融類的職員在第二季度會被裁員。
羅伯特-哈夫國際主席兼CEO Max Messm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一方面,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除非確實發現經濟有顯著回暖的跡象,否則企業將選擇保持現有員工數量,不會選擇增加招聘;另一方面,人才市場上眾多經驗豐富的求職者也為正在開展招聘工作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餘地。”
然而,即使失業率居高不下,財務高管們仍不斷抱怨難以找到適合於某一職能部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25%的受訪CFO認為,財會崗位的人才最難尋覓,而19%的受訪者表示,對他們而言,招募金融類的人才是最大的挑戰。
來自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德克薩斯州的CFO們希望二季度能迎來招聘的高峰。11%的受訪者計畫增加員工的數量,而7%的受訪者預測將精簡人員,兩者相減,有淨4%的CFO將額外招募全職的會計和金融類員工。
就不同的行業來看, 在專業服務領域,有6%的CFO將在二季度加大招聘,而4%的CFO計畫裁員。同樣的,金融、保險及房地產領域預計增加招聘和裁員的受訪CFO比例相抵,也有淨2%的CFO計畫擴大員工的數量。
美國:法務會計需求激增
據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近日(2008年10月)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各方對於能夠提供法務會計服務的註冊會計師的需求在去年出現了加速增長的勢頭。
在參與調查的AICPA法務和評估服務部的5400名成員中,有6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法務會計業務在去年有所增長。
在上述表示法務需求有所增長的受訪者中,有67%的人將“計算經濟損失”列為引起增長的首要原因,緊跟其後的是“婚姻糾紛”(56%)和“財報欺詐的調查”(54%)。
應對策略
一是股權重組,增資擴股;二是壞賬打包,切割剝離;三是注入資金,解決流動性。首先,政府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進行重組,增資擴股。比如美國把“兩房”國有化,把私有企業變成了國有控股的企業。其次,把銀行的壞賬剝離,打包放在一邊,銀行復甦後贖回資金,如果銀行倒閉了,由政府埋單,將壞賬清零。第三,當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老百姓擠兌時,注入資金,增加現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擔保,增強社會信心;或者政府出面擔保,讓其他銀行拆借。
三基本點
新一代的經濟思維須在三個基本維度上創新,第一,必須建立最基本的社會福利框架,廢除泛福利化體制;第二,必須在完善的、獨立透明的法治基礎之上建立政府對金融市場的有效監管體制;第三,必須大力推進生產領域的市場化,鼓勵實業投資。第四,經濟體系周期性調整結構行業運行進展。
金融危機
經濟學家和專欄作家約翰·凱本周將發出警示:世界正在陷入新一輪金融危機。
在發表了對英國股市具有開拓性的見解將近一年之後,這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教授本周將在一次主題演講中指出“歐元區確實可能正在陷入(新一輪危機)”。
這位教授兼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花了一年的時間為他發表於去年7月的4萬字報告收集材料。他表示這種悲觀立場的原因就是,金融服務業所圍繞的交易活動有不穩定的傾向。“我們已經接連經歷危機,最顯著的例子就是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新興市場的債務危機、新經濟泡沫、信貸膨脹和崩潰、以及歐元區危機。”
“本質上來看,這些都是交易危機,整個體系都以交易利潤為中心,而交易利潤基本上就是向未來的借款。當這些資金需要償還的時候,就會導致危機。”
凱教授將在羅素投資6月5日在倫敦舉辦的年度養老金大會上發表講話,他的演講還將探索未來十年金融服務業可能的演變。
“我開始思索,從經濟價值的角度來看,公共股市的使命是不是已經結束。我認為它們已經沒有必要存在。”
“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賭博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與這些公司的實際活動聯繫緊密。只要人們了解事實,這也沒有什麼,”他說,“這就像在賽馬中下賭注,實際上對馬的表現沒有影響,也應該沒有影響。”
他還將說明,由於人們追求由行情推動的利潤,一些類別的資產出現了泡沫。“資產價格被抬高到荒唐的水平,但同時人們都賺得盆滿缽滿,接著市場便進入調整。”
凱教授表示,他將對歐元的崩潰押下“適度的個人賭注”。
然而,還有一線希望就在於英國。他認為,英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改革,比如將銀行的零售和投資業務分開,從而保護儲戶免受市場崩潰的損失。
“英國以外只有瑞銀(UBS)採取了改革。總的來說,我對經濟體系的前景依然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