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塔(建築)

中國古塔(建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古塔,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古塔為祖國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譽為中國古代傑出的高層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塔
  • 建築功能:傳承文化,拜佛
  • 分類方法:按性質和外形來分為2類
  • 性質類型:喇嘛塔、寶篋印塔、金剛寶座塔等
  • 外形類型:樓閣式塔、密檐式塔、造像塔等
塔的定義,古塔概論,古塔的源流,古塔的構造,古塔的用途,古塔的制度,歷史發展,東漢三國塔,兩晉南北朝塔,隋塔,唐塔,五代十國塔,宋塔,遼塔,金塔,元塔,明清塔,建築材料,土塔,木塔,磚塔,石塔,琉璃塔,銅塔和鐵塔,金塔和銀塔,造型分類,亭閣式,樓閣式,金剛寶塔座,密檐式,覆缽式,經幢式幢式塔,異型塔花塔,著名古塔,

塔的定義

塔,源於古印度興建的年代,一說佛陀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孤獨長者就已開始,建造用以供養佛陀的頭髮、指甲來表達人們對佛陀的崇敬。一說是佛陀湟磐後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譯“施坡”(Stupa)巴利文音譯“塔婆”(Thupo),別音“兜婆”或稱“浮屠”漢文意譯為“聚”、“高顯”“方墳”、“圓冢”、“靈廟”等,另有“舍 利塔”“七寶塔”等異稱。

古塔概論

古塔的源流

“塔”不是中國固有的建築形式,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建築類型。佛教源於印度,塔也是從印度傳來的。
塔是用來保存埋葬舍利的建築物。舍利是梵文(古印度文)的音譯,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後,弟子們將其火化,得到許多五光十色、晶瑩剔透且擊打不碎的珠子,稱為舍利子。以後,凡是德高望重的僧人圓寂後的骨齒遺骸,也稱為舍利。由此可見,舍利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神聖之物,特別是早期釋迦牟尼的舍利,更是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對象。為了表達對佛的虔誠信仰,信徒們爭相供奉,於是保存舍利的建築物“塔”就應運而生。
中國佛塔源於印度的窣堵坡(Stupa),翻譯成中文最常見的是“浮屠”,後來中國人創造出“塔”這個字,借用梵文“布達”(Buddha,佛陀的意思)的音韻,加上中文的偏旁部首“土”組合而成,表示埋藏佛的土冢。
印度的塔有兩種:一是埋藏舍利的窣堵坡,屬於墳冢的性質;二是舉行禮佛儀式的“支提”(Chaitya),類似廟宇形式。
印度最古老的窣堵坡是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桑契(Sanchi)大塔。桑契大塔內部磚造,外表覆以紅色砂石片,自下而上,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台基、覆缽、寶匣和剎桿。台基和覆缽平面都是圓形。台基高4.3米,直徑36.6米。覆缽是半球體,高12.8米,直徑32米。寶匣(梵語為Harmika)為方形,四角正方位,是奉藏舍利的地方。寶匣之上建剎桿,桿上飾以相輪(梵語Chhatra,傘的意思),相輪的數目自一至三、四、五、七、九不等。

古塔的構造

堵坡本是半圓形土冢,但傳到中國之後,結合各種建築形式大放異彩。中國塔主要有三個部分:一是地宮用於埋葬舍利,採用中國陵墓地宮、墓穴的方式。地宮內主要安放的東西是一個石函,內中層層函匣相套,最裡面一層就是放佛舍利之處。二是塔身,用於供奉佛像,登臨等用途,是塔的主體部分;三是塔剎,中國匠師將窣堵坡尊崇抬高置於塔頂,就變成塔剎。我們可以從現存南北朝時期的敦煌壁畫中看到最早中國塔的形象。除此之外,早期著名的中國塔還有東漢永平十一年的洛陽白馬寺浮圖(《魏書·釋老志》公元68年),中平五年至出平四年(188-193年)徐州浮圖祠(《三國志·劉繇傳》),以及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洛陽永寧寺浮圖(《洛陽伽藍記》)等等,都是樓閣式的高塔。
法門寺八重寶函是用來裝舍利的器具,是唐懿宗賜贈的,函內盛放著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層是一個檀香木函,裡面套裝著三個銀寶函、兩個金寶函、一個玉石寶函和一座單檐四門純金塔,但因最外層為檀香木銀棱(錄皿)頂寶函出土時已殘朽,故只見七重。層層相套的寶函其質地分別為金、銀、玉、木,每層寶函外均用銀鎖鎖上,並以絲帶或絹袱包裹,金塔基的銀柱就是套放供奉舍利的地方。寶函和金塔,做工精細、造型優美,精雕細琢,世所罕見。

古塔的用途

古塔在用途上,有了許多發展和變化,超越單純佛塔的限制,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登高望遠,當塔還是窣堵坡墳冢的時候,不論從對佛的尊崇上講,還是就其圓形覆缽的形式上說,都不宜攀登。印度塔與中國樓閣相結合,產生了這種最為廣泛的用途。南北朝時文學家庾信寫有《和從駕登雲居寺塔》的五言詩。唐宋以後,登塔之風更盛,西安大雁塔的“雁塔題名”,成了文人學子追求嚮往的美事。
二是瞭望敵情,塔不但高大而且隱蔽,還可以住歇,作為觀察敵情,防禦射擊都能發揮極大的優越性。例如河北定縣的料敵塔,定縣是北宋與遼交界的定州,北宋將領們決定在城內開元寺建造舍利寶塔,甚至直接取名料敵塔。工匠們也將塔的高度修到當時的極限84米,這也是我國現存最高的古塔。當人們登上塔頂,極目四望,冀中平原的山水形勢盡收眼底,一目了然,寶塔的軍事作用昭然若揭。
三是導航引渡,由於古塔高聳挺立,很遠就能看到,所以許多古塔成為港口碼頭的重要標誌。福建福州馬尾港的羅星塔在世界地圖上早被列為重要的航海標誌之一。福建泉州的姑嫂塔、六勝塔都是航海的標誌。安徽安慶的迎江塔屹立於長江轉折處,“點燃八百燈龕火,指引千帆夜競航”就是描述迎江塔的詩句。
四是裝點河山,美化風景。許多古塔成為一座城市,一個地區的象徵。例如延安寶塔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標誌,蘇州虎丘塔是江南秀麗的名片等等。古塔已經成為許多風景名勝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塔的制度

佛塔和寺院密不可分。早期佛教徒崇拜塔,將塔作為對佛的崇拜,也就是說,塔即是佛。魏、唐至宋之間,塔在寺院中的位置發生許多變化,從中可以看出對塔崇拜重視的程度,根據考察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
中心塔院制度:一間寺院建造一座塔,不建大殿,以塔為主,周圍群房,將塔作為主要崇拜物。例如河南嵩岳寺就是一個方形塔院。
前塔後殿制度:寺院以軸線對稱布局,山門內為塔院,塔院內建塔,塔後見佛殿等建築,這種布局將塔作為主要崇拜對象,如山西洪洞廣勝寺。
前殿後塔制度:寺院以佛殿為主,塔建在佛殿之後,退居次要位置。這種做法通常是宋代和宋以後的布局方式。例如,遼寧錦州廣濟寺。
寺院雙塔制度:唐宋兩代寺院常建雙塔,位於寺院大門前,或大殿前,一東一西,雙塔造型基本相同。例如,福建泉州開元寺雙塔,遼寧北鎮崇興寺雙塔,雲南昆明大德寺雙塔。
塔殿並列制度:在寺院中,佛塔與佛殿並列布置。這種布置說明塔和殿同為佛,同為崇奉的對象,同樣重要。山門之內,東殿西塔,相互對峙。因為西方是日落之處,萬物的終結,佛的世界,涅槃的歸宿。塔殿並置布局始於南北朝,盛行於唐代,宋遼時期繼承並發展。例如,例如陝西周至大秦寺,日本法隆寺。

歷史發展

東漢三國塔

佛教於東漢大規模傳入中國以後,與盛行的神仙崇拜相結合,也許在當時的民眾看來,西域佛陀與本土仙人差別不大,從而將其置於高樓之上便在情理之中。東漢末年,在江淮之間,開始建造佛塔。初平四年(193年),丹陽人笮融擅自截留三郡錢糧,在下邳城南建造浮屠寺,寺內佛像外塗黃金,披錦彩袈裟。寺中塔九層八角,每層皆有飛檐,每面鑲有銅境,塔頂亦有一面銅鏡朝天,稱為“九鏡塔”。塔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誦讀佛經。每到浴佛會時,參觀拜佛的百姓多達萬人。笮融在下邳所建佛塔,成為我國早期佛塔的典型,影響直至唐初。
《吳志·劉繇傳》:“笮融者,丹陽人。初聚眾數百,往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廣陵、丹陽運漕……乃大起浮屠圖寺,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垂銅槃九重,下為重樓,閣道可容三千餘人。悉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束觀及就食者萬人。”
吳赤烏十年(247),康僧會至吳都建鄴(南京)弘揚佛教時,吳王孫權信其教而創建初寺,並建阿育王塔,據傳系阿育王八萬四千塔之一。寺在建鄴城聚寶門外,為江南最早建立的寺院。
明萬曆《金陵梵剎志》:“在都城外南城,地離聚寶門一里許,即古之長乾里。吳赤烏間,康僧會致舍利,吳大帝神其事,置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實江南塔寺之始。後孫皓毀廢。”

兩晉南北朝塔

280年,晉武帝滅吳統一中國,但門閥政體加劇社會矛盾,動搖王室基礎。八王之亂和其它外患,導致胡人南侵,西晉滅亡。317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為晉元帝,東晉建立。東晉與北方的十六國並存,史稱東晉十六國。420年,劉裕廢晉安帝,建立劉宋,進入南北朝時期。南朝(420-589年)包含宋、齊、梁、陳四朝;北朝(439-589年)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在不安寧的環境中,佛教得到很大發展,鑿石窟建寺塔,盛極一時。
東晉在吳國建初寺的基礎上,建造長乾寺。《金陵梵剎志》:“晉太康間,劉薩柯掘得舍利於長乾里。晉簡文帝鹹安間(371-372年),敕造三層長乾塔。梁武帝大同間,詔修長乾塔,南唐時廢。”宋釋道生題長乾塔詩:“舍利無端應念來,浮圖平地擁崔嵬。當年不假金鎚力,爭得光明耀九垓。”出土“梁長乾寺如來舍利塔磚”,銘刻“大同三年歲在丁己十月十五日敕造長乾寺如來舍利塔磚陳慶之造”。據載,梁武帝時建康佛寺超過500座,與同期北魏洛陽的盛況不相上下。晚唐杜牧詩《江南春》:“千里葷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迄今所知,這一時期佛塔僅長乾塔一座。事實究竟怎樣,有待深入探討。不難推測,佛寺如此眾多,佛塔應該不會很少。
北朝佛教更盛,從平城(今大同)到洛陽各地,都曾大量建造佛寺、佛塔。北朝期間以北魏最繁盛,在北魏一百多年間,寺塔林立。

隋塔

隋代立國僅37年(581-618年),但由於皇帝喜奢華,大興土木,故建造了大量的宮殿、寺塔等。佛教盛行,隋文帝楊堅為其母祝壽,分三次在全國各州建塔約100多座。據劉敦楨先生研究,所建都為木塔,由於兵火均未保存下來。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山東歷城四門塔是隋塔唯一實物。不過,大量建塔碑文可資佐證,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卷十九中,有文帝“立舍利塔詔”。

唐塔

唐代廣泛吸收外來文化,佛教得到很大發展,所建佛寺及佛塔數量甚多,分布地域也很廣。現存唐塔有幾個集中地:一是中原一帶,以河南嵩山為主;二是關中一帶;三是山西一帶;四是雲南大理下關一帶,存有南詔塔八、九座;五是北京房山一帶。近年在吉林發現一座渤海國的塔。唐塔的現存總數,大約百餘座。
唐塔平面以方形為主,少見六角、八角或圓形,其原因在於延續早期塔對木結構房屋的模仿。磚塔外觀主要有兩種,一為樓閣式,一為密檐式,形體都很高大,青磚砌築,灰漿採用黃土泥。內部結構多呈空筒狀,各層設定木扶梯,年久腐爛,或遭火災後,內部成為一個空筒。
唐代大型塔中多為磚塔,常不設基座,塔身拔地而起,門洞分券形和方形兩種。密檐塔的第一層較高,二層以上逐步縮減,輪廓優美。塔身一般不做雕刻,很少使用斗拱。檐下多用菱角牙子疊澀,檐上多用反疊澀。塔門僅開在第一層,其餘各層很少。
塔剎北方一般用磚、石,造型粗壯;關中及南方塔剎則多用金屬製作,極其細緻。雲南昆明、大理附近的塔剎高大,四角還有金雞作裝飾,未見於他處。
唐代小型塔中多為石質墓塔,便於在塔身雕刻,如在門側雕刻四大天王、力士或飛天等。山西原平縣城外的唐代方形石塔,塔剎部位雕刻城牆、城樓、角樓、高閣,具有史料價值且十分壯麗。
南詔時值唐貞觀至天復年間,歷時250餘年,是以烏蠻為主體,包括白蠻等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全盛時轄有雲南全部、四川南部、貴州西部等地。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被貴族鄭買嗣所滅。當時佛教盛行,大量建寺造塔,但存留至今者只有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石鐘山石窟,在雲南劍川縣,保留至今十分完整。第二部分為磚塔,南詔吸取中原文化,並請中原匠師參與建造,故其式樣與中原地區的塔相同。

五代十國塔

唐以後,自907至960年的半個多世紀,為五代。這一時期戰爭頻繁,佛寺佛塔的建造較少。但在南方的閩和吳越兩地,由於王氏和錢氏政權實行保境安民,發展經濟,崇信佛教的偏安策略,出現過若干座著名的寺塔,閩如福州于山白塔、福州烏石山烏塔等。吳越如蘇州虎丘雲岩寺塔、杭州鳳凰山梵天寺塔、西湖雷峰塔、靈隱寺雙塔、臨安功臣山塔、黃岩靈岩寺塔、義烏雙林寺鐵塔等。此外,其他著名的佛塔還有南京棲霞寺舍利塔、山西平順大雲院塔等等。
五代十國塔的平面從方形過渡到六角形及八角形,雕飾漸漸複雜,極力模仿木構建築。內部結構,由空筒式逐步向迴廊式、壁內折上式過渡。樓閣式塔顯著增多。
福州于山白塔,唐天佑元年(904)閩王王審知為超渡父母亡靈而建,相傳挖塔基發現一顆明珠,定名“報恩定光多寶塔”。高七層41米,平面八角形,內以磚砌,外用木構,頂有相輪塔剎,塔壁及門面繪有金佛像。
福州烏石山烏塔,與于山白塔遙遙相對,原名“崇妙保聖堅牢塔”。永隆三年(941),王審知第七子王延曦在唐“淨光塔”舊址上重建九層塔,到七層時王延曦被臣屬所殺,工程遂告結束。塔為八角七層,通高三十五米,每層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四十六尊。
虎丘雲岩寺塔建於後周顯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959-961),曾多次被焚,屢加修葺。磚結構閣樓式,平面八角形,共七層,通高47.7米,由下而上逐層收縮,輪廓微呈弧形。塔身有平座、腰檐、柱額、斗栱及門窗等結構,八面的正中都開闢有壺門。
南京棲霞寺舍利塔始建於隋,原為五層方形木塔,南唐(937~975)重建為實心的密檐式石塔,五級八面。自下而上分為塔座、塔身和塔剎3部分,通高18米,全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塔座自下而上為基座、須彌座和仰蓮座。
山西平順的七寶塔在大雲寺前,建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平面八角形,二層總高6米,通體青石雕鑿,基座束腰處有伎樂人,多呈胡人面孔,有的吹奏,有的舞蹈;塔身雕鑿精麗,有金銅力士、蛟龍盤柱等。

宋塔

從960年始,宋歷時三百餘年。宋初經濟繁榮,佛教發展。佛塔建造達到高峰。宋代佛塔中少數兼作其他用途,如瞭望、標誌、引航等。唐及唐以前的寺院以塔為中心,所以塔在殿前,或自成塔院。宋代寺院則以殿為中心,所以塔在殿後,或在殿旁,形成塔和殿並列的格局,如陝西周至大秦寺。建在寺院東南角的塔主要起標誌作用,如山西交城玄中寺塔、浙江天台國清塔,從很遠就可望見。唐塔平面多為方形,宋塔平面多為八邊形,這種塔占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少數塔為六邊形,也有方形平面的塔,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四川等地。宋塔中常採用磚木混合結構,玲瓏輕快,但弱點是木構件腐爛之後,難於維修。
宋塔類型可以分成兩類:一是體量較大的樓閣式塔,占全部宋塔的80%以上,其中又可分為帶外廊與不帶外廊兩種,顯著特點是都能登臨。宋代建造的樓閣式塔較多,是對早期建築的模仿,凡宮殿、衙署、學宮、寺院、廟宇、陵墓,乃至大型住宅里,樓閣都是建築群的重要成分。另一類是體量較小的實心塔,包括造像塔、寶篋印塔、無縫塔三種。還有一部分塔外觀為樓閣式,實為實體的雕刻。例如,瑞安觀音寺石塔,建於熙寧元年(l068),塔身六角形,直徑2.1米,原有七層,現剩六層,高約8.2米。
宋代樓閣式塔的一個特點是,在磚石塔身上模仿木結構樣式,有分間、柱額、梁枋、斗拱、平座、挑檐、門窗等。宋塔上常見平座,但北宋時挑出甚短,只是一種示意;南宋時則出挑較遠,如上海龍華塔。宋塔各層都有門窗,多數塔將門窗在各層錯開,上下不在一條線上,塔身比較堅固;有的將上下各層門窗置於一條線上,遇到地震時,易於遭到破壞。南方宋塔的門楣、窗楣尚存古制,呈圭角形或三卷瓣形;北方宋塔的門窗洞口則呈券形。
宋塔的建築材料,有木、磚、石、銅、鐵和琉璃等。木塔僅東京開寶寺塔以及臨安梵天寺塔,現已不存。磚塔數量最多,至今大部分完整保存。石塔只在福建、四川等省有些實例,如泉州開元寺雙塔、邛崍高興寺石塔。琉璃塔中大型的如河南開封佑國寺塔,塔身貼滿琉璃。
宋塔結構除沿用隋唐的空筒式外,創造了新型的壁內折上式。這種結構方式將塔身、樓層、塔梯三部分結合在一起,使橫向與縱向構成一個整體,大大增強了磚塔的結構強度。

遼塔

世紀,契丹族崛起,占據北方大部平原地區。947年,耶律德光建立大遼國。遼代吸取中原的建築文化,京城、宮殿、廟宇、佛寺等,都仿照漢族樣式。都城定於上京,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縣境內,後又陸續建設東京遼陽府(今遼陽市);南京幽州府,開泰元年(1012)改稱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西京大同府(今大同市);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遼代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不但在五京城內大量建造寺塔,也在各州城建造。
上京城佛寺大部被毀,僅南塔與北塔留存下來。東京區包括今遼陽、鐵嶺一帶留至今的塔,有瀋陽塔灣白塔與遼陽白塔(前幾年被拆除)。中京區包括義州、成州、相州,尚存大塔寺、小塔寺、相州精嚴寺塔,塔營子塔,十家子塔,紅帽子塔等。錦州區包括今錦西、興城、綏中、海城周圍地區,有錦州大廣濟寺塔、綏中塔子溝塔、興城大塔、錦西安昌峴塔、海城金塔和銀塔等。西京區包括今大同、應州、靈丘等地區,有大同上華嚴寺、下華嚴寺,應州釋迦寺,靈丘覺山寺等。薊州區包括今昌黎、豐潤兩地,其觀音寺和天官寺均建有塔。南京區及今北京地區,如天寧寺、雲居寺。雲居寺內原有南北兩座塔,南塔已毀。北塔平面八角,高20米左右,將樓閣式與喇嘛塔相結合,是一種成功的創造。琢州區包括今新城、淶源、易縣幾地,尚存太寧寺塔、普壽寺塔等。
遼代寺院規模不等,有的建塔,有的不建塔。在有塔的寺院內部,都將塔建在中軸線上,或大殿前面,或山門之內,完全依照唐代布局。從寺與塔並存的山西靈邱覺山寺、遼寧朝陽鳳凰山雲接寺、內蒙古喀喇沁左旗精嚴寺、河北薊縣觀音寺、遼寧錦州大廣濟寺等,都可發現這一特點。
遼代磚塔多密檐式,第一層塔身特別高(4-6米),這段約占全塔的1/5,逼真模仿木結構。內部多為實心結構,因為北方地區一年之中寒冷時間長,且多風沙,不適合登臨眺望。遼塔基本形制相同,平面多為八角形,有繁複的基座。此外遼塔也有少量樓閣式塔,如河北涿州一部分塔、西京區萬部華嚴經塔、上京區慶州白塔,都是模仿唐塔的結果。
遼塔台基大都扁而平,距離地面砌出70-80厘米高度,平直無雕刻,例如遼寧錦西塔子溝小塔與上京南塔。少數將台基做成很大的側腳,如遼寧義縣嘉福寺塔,有的將台基砌得寬大,比基座寬出甚多。遼塔的門以券形為多,不同於唐宋塔多開方形門洞。券門內常施佛像,使之具有佛龕作用。
遼塔中比較重要的都層層做斗拱,徹底模仿木構建築。用磚製做的斗拱,有砍磨與燒制定型兩種方式。塔身大多雕刻佛像、傘蓋、飛天,以及建築形象如塔、經幢、城樓、角樓、飛橋、城門、城牆等。

金塔

公元1115至1234年,在我國東北,金取遼而代之。上京會寧府在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又設六京分管各區域。金代皇室也崇信佛教,故寺塔在其統治區內得到較大發展。金代寺院中多數建有佛塔,但保留到今的不多,大致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仿唐塔,以洛陽白馬寺塔、河南陝州寶輪寺塔等較具代表性。方形平面、內部空筒、外部密檐,輪廓優美。檐下做菱角牙子磚,以疊澀磚層增加弧度。塔身無雕刻。各層施門窗,上下相對。第二種仿遼塔,為數較多,如遼陽白塔、遼寧開原石塔寺塔、北京昌平銀山大延聖寺塔、吉林農安塔等。第三種為金剛寶座塔,如正定大廣惠寺塔,此塔是中心一座大塔,角部四個小塔,造型奇特。我國現存這種類型的塔,僅此一座金代,其餘皆為元明清遺物。第四種為幢式塔,一般體型小、多系石材建造,如北京潭柘寺塔林中幾座石基塔。
總之,金代塔除仿唐、仿遼兩大類外,其餘沒有統一風格,也不成體系。造成此種情況之原因是,金代尚未發展就滅亡了。

元塔

從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建國,到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歷時近100年。元代推行喇嘛教,建寺造塔甚多,大部分是藏傳寺塔。北京妙應寺白塔,是一座大型喇嘛塔,建於至元八年(1271)。這座塔的設計有尼泊爾人阿尼哥參與。
昆明官渡鎮妙湛寺,建於元泰宣四年(1327),原有東西雙塔。道光十三年(1833)大地震,西塔傾記,僅餘東塔。密檐實心方形磚塔,十三層,高17.5米。第一層塔身特別高,第二層以上疊澀出檐。東南西北各闢一窗洞,上下在一條直線上。塔頂以相輪作剎,四角各立金雞一隻,尚存唐代風格。
元代的漢式佛塔均仿照中原地區的標準建造,建成樓閣式或密檐式,數量不多,也無特殊創造。

明清塔

明清兩代經濟文化一度發達,建塔超過千座。帝王們信佛又信風水,故建造佛塔以外,還建造風水塔。制磚業發達,故磚塔甚多,僅南方有一些磚木或磚石混合塔。明塔中百分之八十為樓閣式,平面以八邊為主,也有方形和六邊形。大型塔多為八邊,多十三層,每層有塔室。樓梯多為壁內折上式。層層有檐,頂為金屬剎。塔的構造繼承宋代,將樓梯、樓層、外壁三者結合,空筒結構很少,都有台基和基座。門窗洞口,南方開圭形或壼門形,北方開券形。明清塔中還有阿育王式、喇嘛式、金剛寶座式,種類齊全,但總體質量不如宋代。

建築材料

土塔

夯土方式在早期建築史頗為常見,它取材方便,建造簡單,成本低廉。但是由於塔的體量一般都高大而細長,夯土本身的力學性質並不適合,特別在土質鬆軟降水豐沛的地區很難保存。現存土塔集中於我國西北黃土資源豐富、降水量較少的地區,主要形制為體形粗壯的覆缽式塔。
克孜爾尕哈土塔在庫車縣城西10公里處,建於東漢末年,東西底邊長6米,南北寬5米,上建瞭望樓,殘高16米,實為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好的烽燧遺址。高昌土塔建於東晉鹹和二年(327),在吐魯番市以東約40公里的高昌故城佛寺內;以土坯為結構結構,殘高三級(原七級)12米,多角形,塔基為方形,基上為圓形塔座,以承托高大的塔身;每級都有短檐,下有斗拱;傳說玄奘當年曾住此寺。

木塔

木材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運用,木塔也是中土起源最早的塔,史載三國時“上累金盤,下為重樓”的塔就是將窣堵坡置於重樓頂端。早期木塔借鑑了很多房屋建築的技術,從斗拱、椽、枋、梁、柱等承重結構到門窗欄桿等,二者之間都非常相似。
由於建造技術的限制,最初常用夯土築起塔心,作為木塔垂直的依託,各層的水平木作均直接或間接地與塔心相連。隨著技術的提高,夯土的塔心被木柱所取代,這極大擴充了塔內空間。但要找到足夠高大筆直的木材作為中柱極其困難,塔高也就被中柱的高度所限制。
遼清寧二年(1056)建造的山西應縣木塔,是技術上的又一次突破。其內沒有中柱,而是由各層塔身周圍的兩圈木柱將塔的荷載層層向下傳遞,這種獨特的力學設計比中柱式結構更合理,使得應縣木塔歷經千年而屹立不倒,成為現存最古老的木塔。

磚塔

磚塔在各類塔中數量最多,這是由磚的材料性質所決定的,磚由粘土燒制,其在結構上的耐久性和穩定性與石材接近,遠勝於夯土和木材,又具有易於施工的特點,可以相對輕易地砌出各種造型並進行各式雕刻。明清兩代,制磚工業迅速發展,各類磚塔大量湧現,以至於難以見到其他材料建造的高塔了。
雖然磚的性質非常適合,但是由於木材在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主流地位,磚塔外觀大多模仿木構,斗拱樑柱枋椽額一應俱全,這樣的做法美則美矣,卻不能充分發揮磚材本身的優勢,實際上已經成為築塔技術的一種限制。在塔的內部,多採用亂砌法,即磚在塔心隨意堆積,但是為了保證結構堅固和美觀,塔身表面的磚塊則須有序砌築,一般採用長身砌或長身丁頭砌兩種技法。
塔磚之間的粘合材料也是對磚塔穩定性產生很大影響的因素,唐代磚塔多以粘性稍差的黃泥為灰漿,宋遼以後在黃泥漿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殼,使其粘合力有所增加。從明代開始,砌塔全部使用石灰漿,使得明、清塔的穩定性有極大提高。以磚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尤其是磚塔之間的縫隙多,特別在南方極易生長植物,無論雜草還是樹木,根系深入塔身後都會逐漸破壞塔的結構,甚至最終導致塔的坍塌。
杭州西湖南岸的雷峰塔,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吳越國王錢俶所建,南宋慶元年間重修,八面五級,磚砌塔身,外建木構樓廊。清末民初,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等特異功能而屢遭盜挖,1924年9月25日轟然倒塌。
薊縣盤山定光佛舍利塔,花崗石須彌座之上,是三層磚雕仰覆蓮花和磚砌塔身。在天成寺大殿西側,遼天慶元年(1111)建,八角密檐式,高22.63米。塔基為通體飾淡黃色,與天成寺、翠屏峰交相輝映。
福建晉江海安鎮安平橋頭白塔,磚砌樓閣式,南宋紹興八年(1138)建。高22米,六面五級,塔檐疊澀出挑,各層角作倚柱,塔身中空,有梯可達塔頂。

石塔

中國傳統建築,素來對石料的使用有所抑制,但由於石材的性質非常適合建造紀念性的高塔,因而石塔為數不少。石塔中的小型塔居多,常見有經幢式塔、寶篋印塔、多寶塔、覆缽式塔以及縮小的密檐塔和樓閣式塔。體量高大的石塔很少,其建造無疑需要較高的技巧。這些石塔有的採用巨石建造,更多則是使用小塊石,依照磚塔的裝配方式砌築,外觀上多仿照木構。由於石材和木材在材料性質上有著很大的差異,前者極耐壓而不耐拉,後者則耐壓和耐拉的能力相近,因而仿木構的石塔不能充分發揮石材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發展。
今存少數採用巨石建造的高大石塔,主要分布於福建沿海。泉州開元寺東西塔,相距約200米。西塔名仁壽,南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易為石塔,八面五級樓閣式,高44.06米。東塔名鎮國,南宋嘉熙二年(1238)易為石塔,八面五級樓閣式,高48.24米。三清山風雷塔,宋建,在上饒三清山龍虎殿北的懸崖上,以懸崖上的巨石為基,塔底、塔身、塔頂三段分別用花崗石砌成,高2米,五面六級,塔頂為攢尖式。靈隱寺雙石塔,在杭州靈隱寺大雄寶殿前,北宋建隆元年(960)建,相距42米,都為八面九級樓閣式,高約12米。

琉璃塔

琉璃塔就是在磚表面貼琉璃的塔,從本質上講,也是磚塔的一種。因為琉璃僅在塔的表面,內部仍用磚砌築。在中國古代,琉璃是一種受到嚴格控制的建築材料,只有獲得官方特許才能使用,因此琉璃塔的數量非常少。現存的琉璃塔大多是敕建寶塔:有的通體用琉璃貼面包裹;有的僅在特定部位如轉角、塔檐等處貼附;有的則用琉璃燒制出浮雕造像貼在塔面。琉璃色彩多樣,表面覆蓋著一層光亮緻密的釉層,因而可以很好地抵抗日曬、風吹、雨淋等風化作用,很好地保護建築物。
廣勝寺飛虹塔,在山西洪洞縣,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八角十三級樓閣式,通高47米。由下至上逐層收縮,形如錐體。塔身鑲黃、綠、藍三色琉璃燒制的屋宇、神龕、斗拱、蓮瓣、角柱、欄桿、花罩及盤龍、人物、鳥獸和各種花卉圖案,絢麗多姿,金碧輝煌。底層塔心室內有華麗的琉璃藻井。
開封祐國寺塔,北宋皇祐元年(1049)建。因用似鐵色的褐色琉璃磚砌成,俗稱“鐵塔”。高56.88米,八面十三級,底層每面闊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塔身遍砌花紋磚,上有飛天、麒麟、菩薩、樂伎、獅子等50餘種圖案,造型優美,神態生動。
頤和園多寶琉璃塔,在北京頤和園萬壽山後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為皇太后六十壽辰而建。高16米,為八面不等邊七級樓閣式與密檐式相結合的塔。整座塔身用黃、綠、青、藍、紫五色琉璃磚鑲嵌而成。是北京現存琉璃塔中,造型最優美、顏色最豐富的一座。
香山琉璃塔,在北京海淀區。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禪進京,乾隆為他建造了“宗鏡大昭之廟”,此塔就建在廟內。高30餘米,八面七級樓閣式,外形似密檐式,檐部外挑,檐端共掛有56個銅鈴,風吹時齊響。各層有窗,牆面用琉璃磚鑲貼。

銅塔和鐵塔

金屬材質的塔為數很少,體量也很小,大多是作為工藝品而存在的,常見的制塔金屬有:鐵、銅、銀、金等。金屬塔大多整體鑄造成型,由於工藝本身的限制,大型的金屬塔非常少,有限的幾座大塔也是用鑄造部件組裝而成的。因為金屬材料的熱膨脹係數普遍比木、磚、石等傳統材質高,而且多存在鏽蝕問題,所以金屬材料不是砌築高塔的優良材料。
作為建築物的金屬塔興起於五代十國時期,宋明兩朝鑄造過一定數量的鐵塔。作為工藝品的金屬塔就相對較多了,它們大多以金銀等貴重金屬製成,造型精美細膩。
玉泉寺陵金鐵塔,原名“佛牙舍利寶塔”,我國現存最高的鐵塔,在湖北當陽縣玉泉寺前,宋嘉祐六年(1061)用生鐵鑄造;高約17.9米,重53.3噸;八面十三級,分段冶鑄,逐層疊裝,不加焊接,形體挺拔纖瘦。
甘露寺鐵塔,又稱魏公塔,在鎮江市甘露寺旁。唐建石塔,宋元豐年間改鑄鐵塔,高九級。明萬曆十年(1582)被風吹倒,重修為高13米,八面七級樓閣式。每層四門八窗,塔身鑄有各種精美花紋。清光緒年間,經風暴襲擊,僅存塔座及一二層,後安裝復原。
顯通寺銅塔,在五台山顯通寺大殿前,原有5座,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鑄成,取名“多寶如意寶塔”,形制相同,高8米,十三級。須彌座上鑄有精緻的小殿、小塔、佛像等。塔身內置佛像,外鐫經文,有四大金剛托塔。抗戰期間被日軍盜走3座。2003年,港人捐資重鑄3座。
報國寺華嚴銅經塔,在峨眉山報國寺內。紫銅鑄造,上刻《華嚴經》全文,故名。明代鑄,通高7米,八角對稱,分三段十四級,下段為粗壯的覆缽體,塔身中間有大塔檐,將雙重樓閣劃分為兩段,上、下各七級。

金塔和銀塔

我國古塔中有一部分以金、銀等材料製作,稱作金塔與銀塔,是我國塔中特有的一部分。黃金與白銀都是貴重金屬,一般寺院製作不起,經濟條件好的寺院,也只能做成小型的,作為貴重的裝飾品,擺放在佛像前。
金塔與銀塔的式樣,一部分是樓閣式或密檐式,十三層;也有的做成喇嘛塔式樣。這些塔對於研究當時的雕刻、冶煉等技術,有重要參考價值。
西藏、青海佛寺中有些塔被稱為大金塔,其實只以黃金來製作塔的塔剎部分,儘管如此,也相當豪華。在我國,有些塔被稱為金塔、銀塔,實際則是磚塔,例如遼寧海城有磚塔,稱為金塔、銀塔;另有安徽無為縣城北有一大磚塔,也被稱為“黃金塔”。

造型分類

亭閣式

亭閣式塔可以看作單層的樓閣式塔,外觀如同中國式亭閣頂上加上印度式塔剎。平面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等。早期的亭閣式塔為木結構,後來被磚結構所取代。最初塔內設神龕,供奉佛像或墓主人雕像,後逐漸發展為僧人墓塔。著名的有山東歷城四門塔、長清靈岩寺慧崇塔、三藏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師塔、安邑泛舟禪師塔、明惠大師塔,河南登封會善寺淨藏禪師塔、安陽修定寺塔等等。
亭閣式塔結構簡單,易於建造。《洛陽伽藍記》記載帝王修塔的同時,也談平民建塔。白馬寺一條中記載,(公元75年)“明帝崩,起祇洹於陵上。自此以後,百姓冢上或作浮圖焉。”祇洹就是寺廟,這裡是祭祠的意思,冢上浮圖就是這種小型的亭閣式塔。
在雲岡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亭閣式塔大多是方形的,中國式亭子加上塔剎。敦煌壁畫中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亭閣式塔,是木構圓形、六角形或方形的亭子加上相輪塔剎。圖中的敦煌壁畫是圓亭塔,北魏時期的作品,描述釋迦摩尼捨身飼虎的故事,在圓形穹窿塔身上加五重相輪,剎桿冠以摩尼寶珠,這座塔保留了較多外來風格。

樓閣式

樓閣式塔來源於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樓閣。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適應中國的習慣,以樓閣形式作為禮佛的紀念性建築物。樓閣式塔可供奉佛像,還兼有登高望遠甚至軍事瞭望的功用,如北京良鄉的昊天塔。
樓閣式塔的造型特徵是下有台基、基座,上有木結構或磚石仿木結構的多層塔身,梁、枋、柱、斗拱等構件一應俱全。平面以正方、八邊或六邊形為多,塔頂呈攢尖狀,塔剎部件以覆缽好相輪為主,但形制多樣。有的樓閣式塔在第一層 有外廊(“副階”),加強了上部的穩定性,也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被雨水沖刷,提高了塔的壽命。
樓閣式塔是中國塔的發展主流,多見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北方相對少些。著名的如山西應縣木塔、西安大雁塔、開封鐵塔、定州料敵塔、福建泉州開元寺雙石塔等。

金剛寶塔座

金剛寶座式塔起源於印度,象徵對密宗金剛界佛祖的禮拜。佛經說,金剛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主佛,金剛寶座代表神壇,五座塔分別代表五方佛。
最早的金剛寶座塔是印度比哈爾南部的菩提迦耶大塔,相傳這裡是釋迦牟尼成道處,大約五世紀建造寺塔,屢毀屢建。今存為十九世紀重建的金剛寶座式塔,主塔高約50米,四角有四個與大塔相似的小塔。
中國最早的金剛寶座塔造型出現於敦煌北周石窟的壁畫,以及山西朔縣崇福寺北魏石刻。現存最早的建築實物是明代北京真覺寺塔。著名的還有北京碧雲寺、北京西黃寺清淨化域塔、呼和浩特慈燈寺舍利塔、湖北襄陽的“多寶佛塔”等。

密檐式

密檐式塔從樓閣式塔發展而來。木造樓閣式塔在轉化成磚石塔的過程中,向兩個方向發展,一是磚石仿木構樓閣式塔,一是密檐塔。密檐塔的特徵是:
首先,第一層塔身比例特別大,是全部塔身的重點,裝飾豐富。大多飾以佛龕、佛像、門窗、斗拱等等,佛教內容與藝術手法都集中於此。其次,一層塔身以上,塔檐緊密相連,層層重疊,各層之間距離短小,沒有門窗柱子等樓閣結構。早期還設小窗,以後逐漸消失。如需要採光通風,在檐與檐之間開小空洞,但與內部樓層沒關係。最後,大部分密檐塔不能登臨。早期密檐塔縱有樓梯,也不為登塔眺望之用。遼金時期的密檐塔多為實心,完全不能登臨。
早期的密檐塔較簡單,塔身裝飾簡潔,出檐用疊澀。因為磚石的抗彎、抗剪能力很差,所以出短檐,檐下沒有仿製的斗拱、檁椽、瓦壟等構件。著名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小雁塔、雲南大理千尋塔等等。遼金時期的密檐塔得到極大發展,在華北、東北地區形成特殊風格:實心高塔,塔底增加高大的須彌座,一層塔身裝飾豐富,各層密檐增加斗拱、椽子、瓦壟等仿木構件。密檐塔達到一個繁複華麗的高峰,這種塔在北方一直延續到明代以後仍不斷建造。著名的有北京天寧寺塔、通縣燃燈塔、河北昌黎源影塔、正定臨濟寺青塔、遼寧錦州廣濟寺塔等等。

覆缽式

窣堵波傳到中國,與樓閣亭子相結合,創造出帶有中國風格的塔,原來的形象反倒淡化了。元代,窣堵波再度從尼泊爾傳入內地,並與藏傳佛教相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古塔形式,稱作覆缽式塔,或者喇嘛塔。
覆缽式塔的基本結構由四部分組成,從下到上分別是基座、塔身、相輪和塔剎。基座有方形、八角形、多邊形,少見圓形;塔身也稱塔肚子或覆缽,顧名思義如倒扣的缽體,覆缽基本保持了墳冢的摸樣;塔脖子又稱相輪,最多可以有十三層,所以也叫“十三天”;塔剎由傘蓋和寶剎組成。
覆缽式塔從北魏雲岡石窟浮雕和敦煌壁畫中可以見到。但在元以後才大量興建,現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喇嘛塔是北京妙應寺白塔,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並主持修建。明清時期,喇嘛塔繼續發展,成為高僧、和尚、喇嘛圓寂之後墓塔的主要形式,俗稱和尚墳。著名的喇嘛塔還有五台山塔院寺白塔、北京北海瓊島白塔、揚州瘦西湖蓮性寺白塔等等。有些金剛寶座塔和過街塔上部的小塔也採用這種形式。

經幢式幢式塔

經幢式塔是模仿佛教寶幢的塔。“幢”本是寺院中八邊形的柱狀法器,上下垂絲帛並繡有佛經或佛名,後為經久耐用改造為石質,幢身鐫刻《佛經尊聖陀羅尼經》或施主姓名。經幢式塔於唐代興起,遼代盛行,延續到清代,其中有的為經塔,有的為墓塔。
公元七世紀後半期隨著密宗東來,佛教建築出現一種新類型––經幢,中唐以後,淨土宗也建造經幢,數量漸多;其中奉彌勒佛為主的僅在殿前建經幢一個,奉阿彌陀或藥師的則以兩個或四個經幢分立於殿前。這時經幢的形狀不但逐漸採用多層形式,還以須彌座與仰蓮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趨華麗。經過五代到北宋,經幢的發展達到最高峰。現存宋朝諸幢中,以河北趙縣經幢的體形最大,而且形象華麗,雕刻精美,是典型代表作品。

異型塔花塔

花塔的基本特徵是,在塔身上半部裝飾各種繁複的花飾,看上去好像一個巨大的花束,因此稱為花塔。裝飾的內容由簡而繁,豐富多彩,有巨大的蓮瓣,有密布的佛龕,有雕刻的各種佛像、菩薩、天王力士、神人、動物形象等等,用來表現佛教中的蓮花藏世界。有些花塔原來還塗上各種色彩,富麗堂皇。
從現存花塔實物中考查,早期花塔從裝飾單層亭閣式塔的頂部和樓閣式、密檐式塔的塔身發展而成的。山西五台佛光寺的唐代解脫禪師墓塔,頂上裝飾重疊的大型蓮瓣,可說開花塔之先聲。宋、遼、金時期,真正形成花塔這種類型。全國現存花塔有十多處,著名的有北京房山萬佛堂花塔、河北正定廣惠寺花塔、曲陽修德花塔等。元代以後花塔逐漸絕跡,猶如曇花一現。
北京房山雲居寺北塔,又稱“羅漢塔”,高30.46米。遼天慶年間(1111–1120)建。融樓閣式和覆缽式為一體的舍利塔,磚構。下部為八角須彌座,上建兩層樓閣,頂部置覆缽和十三天。

著名古塔

西安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內,矗立著古樸雄偉的大雁塔。它是西安現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視為古城的象徵。大雁塔,全稱“慈恩寺大雁塔”,樓閣式磚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建築藝術風格。
中國古塔(建築)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高64.517米,底層邊長25米,塔身呈方形角錐體,坐落在底面積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磚台上,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外部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螺旋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莊嚴古樸,造型簡潔穩重,比例協調適度,是唐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唐代許多著名詩人登臨大雁塔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高標跨蒼穹,烈風無時休”;章八元的“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空中”等。尤其是岑參的《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鹼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自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呼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淨理了可悟,騰因夙所宗;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詩人氣勢磅礴的描寫與富於哲理的感嘆,常常在人們登塔時引起共鳴。
小雁塔
小雁塔坐落在陝西省西安市南約1公里的薦福寺內。
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的標誌,因為規模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
小雁塔小雁塔
薦福寺原來建於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為高宗薦福而建造寺院,初名獻福寺,天授元年(690年)改名為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著名的寺院。
唐代名僧義淨於高宗鹹亨二年(671年)由洛陽出發,經廣州取海道到達印度,經歷三十餘個國 家,歷時25年回國,帶回梵文經書400多部。神龍二年(706年)義淨在薦福寺翻譯佛經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 有很高的價值。現在薦福寺內僅存有建於唐景龍元年(707年)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築,初建時為十五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 檐,南北面各闢一門;塔身從下往上逐層內收,形成秀麗舒暢的外輪廓線;塔的門框用青石砌成,門楣上用線刻法雕刻出供養天人圖和蔓草花紋的圖案,雕刻極其精 美,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 塔的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有木構式的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明清兩代時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現在僅存十三層。由於小雁塔的造型秀 麗美觀,各地的磚石結構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雲南、四川等地區的唐、宋時期的密檐塔雖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與小雁塔的繼承關係。
今天寺內還保存有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巨大鐵鐘,鐘聲宏亮,“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靈光塔
靈光寺1988年0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光寺靈光寺
靈光塔位於長白鎮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海拔869米,北約200米有一山峰,稱一覽峰,高聳的一覽峰成為靈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約2華里,鴨綠江由東向西流,塔高出鴨綠江水面約百餘米。鴨綠江和塔山之間為東西長約4華里,南北寬約2華里的盆地,原名塔甸,現變為街區和農田。長白臨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經西延伸。登上塔山遠眺,長白鎮市街和對岸朝鮮惠山市容盡收眼底。1988年1月13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靈光塔為唐代渤海時期(698年~926年)所築。是我國東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一座古塔,也是唐渤海國遺存的一件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頂上。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樓閣式磚塔。底層檐下四面皆有紋飾花磚。第二層至第五層四面正中均有方形直欞窗。其形制與西安興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風格。
靈光塔塔身高約13米,塔基為等邊四邊形,塔高五層,青磚結構。塔峰光平素樸。雖歷經滄桑變遷,萬物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動。寶塔居高臨下,鴨綠江在其腳下日夜不息的流過,凡是到過長白縣的中外遊人,游塔山、觀古塔、俯瞰一江兩國風光,在塔前留影紀念,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該塔對研究渤海時期的文化和建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本名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因其全部為木構,遂通稱為應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我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造型雄偉,結構嚴謹,塔內的木結構柱樑斗拱,縱橫參差,不用一釘。應縣木塔建於遼清二年(1056年),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當時是寺中的一個主要建築。木塔修建在一個石砌高台上。台高4米餘,上層台基和月台角石上雕有伏獅,風格古樸,是遼代遺物。台基上建木構塔身,外觀五層,內部一到四層,每層有暗層,實為九層。總高67.31米。塔的底層平面呈八角形,直徑30.27米,為古塔中直徑最大的。底層重檐,並有附階,塔的第一層南面辟門,迎面有一高約10米的釋迦像,頂部有精美華麗的藻井。內槽牆壁上有6幅如來佛像。門洞兩壁繪有金剛、天王等壁畫,門額壁板上所繪的三幅女供養人像尤為精美。在第一層的西南面有木製樓梯。自第二層以上,八面凌空,豁然開朗,門戶洞開,塔內外景色通連。每層塔外,均有寬廣的平座和欄桿。九百年來,木塔曾經受了多次強烈地震的考驗,屹然不動,未受到任何損害。說明它的抗震力很強,反映了我國古代木構建築的成就。是我國現存木構建築之最,也是現存世界古代木構建築之最高者。
應縣木塔應縣木塔
蘇州虎丘塔
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後毀。現存的虎丘塔建於後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現高47.5米,塔身全為磚砌,重6000多噸。據記載,由於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畝塔。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蘇州虎丘塔蘇州虎丘塔
山西五台山大白塔
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中心寺院群,大白塔建於元德五年(1301年),是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修建。
據《山西省佛教名勝》記載,五台山佛教中心區台懷鎮,有一座高聳入雲潔白渾圓的巨大佛塔——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象徵,被譽為“清涼第一勝境”。大白塔所處的寺院叫塔院寺,寺以塔名,頗為得體。
山西五台山大白塔山西五台山大白塔
大白塔位於殿闍之間,雄偉挺拔,直指藍天,有氣蓋山河,一覽五台之慨。古人稱譽此塔,“厥高入雲;神燈夜燭,清涼第一勝境也”。塔基為正方形,環周83.3:米,通高75.3米。寶塔通體潔白,塔身狀如藻瓶,從底到頂,由粗而細,又由細而粗,再由粗而細,粗細相間,方圓搭配,造型優美。塔頂之上,蓋銅板八塊,形成圓形,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地位安置,圓盤上面是風磨銅寶瓶。圓盤周長23米多,銅頂高5米多,從銅頂到銅盤邊緣由銅鏈來固定,望去似北方的草帽,南方的斗簽。圓盤邊緣,還吊裝36塊銅質垂檐,每塊長2米餘,寬近1米。各垂檐下端,又掛風鈴3個,連同塔腰風鈴在內,共有252個。每逢風和日麗,雲過塔移,鳥雀圍翔,風吹鈴響,悠然成韻,別有一番幽雅情趣。明代鎮澄法師曾有詩讚曰:“浮圖何縹渺,卓出梵王宮。遠帶青山色,孤標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寶擇振天風。自是藏靈久,神邦萬古崇”。大白塔的下層,建有塔殿三間,塔周身築有木柵欄,欄內有可容兩人對行的轉道。附塔轉繞,人越顯其小。大白塔是中國建塔史上的一項傳大成就,是中國塔式建築中少見的珍品或孤例,是研究高層建築如何經歷地震和風雨雷電侵襲而不衰的實物資料。
山西五台縣佛光寺祖師塔
佛光寺祖師塔在山西省五台縣東北32公里佛光山佛光寺內。塔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 年),是創建佛光寺的初祖禪師的墓塔, 磚結構,平面六角形,二層,高約8 米, 式樣古樸。塔身由青磚砌築而成,表面塗 以白色,以示清淨純潔。下層內部系六角 形小室,西面開券門。上層實心,西面作 圓券假門,西南、西北作假直欞窗,下層 塔身平素無裝飾,門的券面用蓮瓣形或火 焰形作裝飾。塔身上部微出迭澀一層,澀 面砌出斗拱,每面九枚,其上又出迭澀一 層,上層密列蓮瓣三層,蓮瓣上又出迭澀 六層,構成第一層檐部,下層檐的背上, 用反迭澀仿木製胡狀的形式,每角立瓶形 的角柱,每面作壺門四間,剔透凌空與內部塔體脫離。束腰上下收分甚緊束腰上澀之上,又出仰蓮瓣三重,以承托上層塔身。上層塔身的六個角上都立倚柱,柱頭柱腳,柱中都用仰蓮花捆束著,富有印度 風格。西面假券門券面也作火焰形,近券 頂處並用施紋裝飾,券下兩扇假門左扇微 起錯縫,仿佛開著一些,這層塔身表面用 土朱畫作一部分結構作裝飾。西北直欞窗 以上,在柱頭間畫額兩層,額內畫五個短槨,額以上畫人字形的寂間鋪作。上層塔身以上六角柱上,作出角梁頭的形狀,梁頭之間出澀一層,其上出三層蓮瓣,成為上檐。塔頂的磚剎,用仰覆蓮作座,其上又安仰蓮一層仰蓮上安六瓣的覆缽,其上 又出蓮瓣兩重,以承托最上之寶珠。塔的形制是國內僅見的孤例,也是全國僅存的兩座北魏石塔之一。
山西五台縣佛光寺祖師塔山西五台縣佛光寺祖師塔
安徽安慶振風塔
安慶振風塔在迎江寺內,原名萬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後取名“振風”,有“以振文風”之意。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是長江沿岸著名古塔之一。素有“過了安慶不看塔”之譽。 樓閣式磚石結構,高7層,分168階盤旋而上。每層八角,名懸銅鈴,風起叮噹作響;名層塔門多變化,遊人往往迷入難出。內有浮雕佛像600多座,碑刻51塊,外有石欄環衛。登塔眺望,巍巍龍山,浩浩長江,全市景色,一覽無遺。“塔影橫江”為“安慶八景”之一。造型和工藝技巧,具有明顯時代特色,極為壯觀,是我國長江中下游江岸上著名古塔,俗稱“萬里長江第一塔”。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慶振風塔安慶振風塔
寧夏銀川海寶塔
海寶塔在銀川市北,俗稱北塔,常被作為銀川的象徵。塔原名黑寶塔,清康熙《重修海寶塔記》上說,因十六國時期夏國大單于赫連勃勃曾重修此塔,於是便有了“赫寶塔”的訛傳。訛寶、黑寶、海寶三個名稱音都相近,很有可能是“赫”字訛傳的。海寶塔屬於仿樓閣式磚塔,原塔十三級,高聳入雲,自七層而上,從塔外盤旋凌空而上。重修以後,一是把原來七層以上在塔外凌空盤旋而上結構改變了,其次是把塔的層數減少了兩層,成為連天盤在內的十一級塔。現在的塔就是九級,連塔座在內共十一級,通高53.9米。塔建在每邊長19.7米、高5.7米的磚台上。塔後有天橋通向韋陀殿和臥佛殿。塔的平面為十字折角形,每面正中突出一部分。在高層樓閣式塔中,這種形式尚不他見。第一層塔的入口有小抱廈,進抱廈入卷門,迎面有羅漢龕,龕的兩旁有磚梯可上登。每層正中辟卷門,兩側置假龕。卷門和假龕上,挑出菱形角牙子三層。自第二層開始,每邊挑出疊澀三層,正好作為卷門和假龕的底邊。塔身內部也呈十字形,中央為一方形塔室,每層寬度逐收15—20厘米。塔剎也與眾不同,用綠色琉璃磚砌成的桃形四角攢尖頂,並無相輪、華蓋、寶珠等部分。這種形制,非常罕見。
寧夏銀川海寶塔寧夏銀川海寶塔
杭州雷鋒塔
雷鋒塔,位於淨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鬱。其山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
杭州雷峰塔杭州雷峰塔
雷鋒塔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復重建的景點。地處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舊有一座八面五層的磚塔,系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叔為慶賀妃子黃氏得子而建,俗稱黃妃塔. 因塔在西關外,也叫西關磚塔. ,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後人又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2002年,重修雷峰塔,恢復了雷峰夕照之聖景。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中國古代佛塔建築。在雲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里的崇聖寺遺址前。寺院毀於清末民初,唯三塔屹立在蒼山洱海之間,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別建於南詔(649~902)和大理(937~1253)時期。文獻記載,自宋以來,大理地區地震頻繁,直接影響到三塔的達30次以上,塔身塔剎遭到破壞,明清兩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狀仍保持原來的面貌,是雲南省最早建築物之一。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
主塔居中,又名千尋塔,為密檐式磚塔,平面正方形,面寬9.85米,十六層密檐,通高69.13米。下有台基兩層,上層磚砌須彌座高2.07米,東面正中有一石照壁,鐫刻“久鎮山川”4字,下層台基高1.2~1.5米,四周圍以青石欄板和望柱。塔身為環築厚壁式結構,內壁垂直,上下貫通,內部設有木質樓板、樓梯,疊澀式塔檐。第1層高13.45米,約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開有券門,第2層高3米以上,各層高度逐漸遞減。均東西兩面開券龕,內置石雕佛像1尊,南北兩面開小窗。各層每面的兩邊各砌單層小方塔,外觀呈弧線輪廓,與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為中國典型的唐代磚塔。塔剎由剎座、相輪、寶蓋、寶珠等組成。
南北兩座塔均為10層,8層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塗白灰皮。底層高度相對減低,2層以上塔層高度大體相近,外輪廓線近似錐形。第4、6、8層還有模仿樓閣式建築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狀各異的塔形龕,塔檐上施以仰蓮和團蓮。造型玲瓏娟秀,與千尋塔比,顯然具有不同風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三塔得到了較好的保護。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78~1981年對三塔進行維修加固,復原塔剎,安裝避雷設施,修復塔內簡易木質樓梯,開清理了清代封閉的東側塔門。出土塔藏文物680餘件,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大理時期文物中最豐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種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銅鑄造的為主,也有金、銀、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種類。其中一尊金質觀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與著名的南詔《中興國史圖卷》所繪“聖像”相同,相傳為最早傳入大理地區的佛教造像之一。還發現布地墨書寫經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從中原傳入的瓷器、銅鏡、印章等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