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歌的互文性研究》是201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焦亞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典詩歌的互文性研究
- 作者:焦亞東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ISBN:9787542664853
《中國古典詩歌的互文性研究》是201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焦亞東。
《中國古典詩歌的互文性研究》是2018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焦亞東。內容簡介《中國古典詩歌的互文性研究》以互文性理論為視角,立足中西文論的對話關係,在生成原因、外部表現、內在機制、闡釋策略等多個層面考察中國古典...
《中國詩學(第二十五輯)》是2018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伯偉、蔣寅。內容簡介 《中國詩學》第25輯收錄《輯補校訂25首》等文獻學論文,《編年體例的闡釋學價值》詩論論文,《中國中古早期詩歌中的互文性》等詩歌史論文,《與中國早期詩觀發展的三個階段》等詩學史論文,《陶淵明母題在韓國的傳承...
陳子昂與初唐五言詩古、律體調的界分——兼論明清詩論中的“唐無五古”說 葛曉音 中古詩學—文章學論綱 趙昌平 《明妃曲》之唱和與創造性思維——以宋詩題詠畫圖妍媸、紅顏禍福為例 張高評 擬與避:古典詩歌文本的互文性問題 蔣寅 傅增湘與《雅言》——傳統詩歌的繼承事業 稻畑耕一郎 一首詩的身世——...
過度修辭:李賀詩歌的藝術精神 第三編 在中國發現批評史——清代詩學研究與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傳統的再認識 以高行卑:中國古代文體互參中的體位定勢 中國古代文論對審美知覺的表達及其語言形式 情景交融與古典詩歌意象化表現範式的定型 古典詩學中“清”的概念 擬與避:古典詩歌文本的互文性問題 第四編 清代詩學與...
對《變形》和《格林童話》的互文性研究 譯者的文化身份對中國古典詩歌翻譯的影響——以韋利的翻譯為個案 比較視野中的《神曲》與《離騷》同樣的憤懣情結,不同的反叛聲音——《嚎叫》與《相信未來》之比較探析 詩歌經典重讀 解讀奧哈拉的“存在焦慮”——兼論“存在焦慮”作為一種文學創作驅動力 查爾斯·奧爾森的動力...
《斯奈德寒山詩英譯與詩歌創作的互文性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除緒論和結語外,共分四章。包括斯奈德寒山詩英譯與詩歌創作語境的互文性、斯奈德寒山詩英譯與詩歌創作的主題互文性、斯奈德寒山詩英譯與詩歌創作的結構互文性、斯奈德寒山詩譯本與詩歌創作的詩體互文性。
該書結合曹植生活的歷史文化語境,對曹植的生平事跡和文學創作的文化生態進行了探索和研究,論述了曹植文學創作的階段性特點,研究了曹植辭賦、詩歌、散文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成就,論述了曹植文學創作的俗化傾向,分析了曹植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建安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輝煌的階段之一,也是...
第二十一章 與李賀共飲——洛夫與古典詩學 一、題詠古代詩人:對詩人詩藝的追摹、理解與詮釋 二、對古典詩歌語言形式、意象意境的借鑑 三、跨文體改寫與互文性寫作 四、故國情思與倫理精神 五、理論認識上的自覺 第二十二章 中國的中國詩人——鄭愁予與古典詩學 一、女性色彩與嫵媚風韻 二、浪子的家國記憶 三...
第十七章 抒情之外的另一傳統——古典詩學的敘事性戲劇化手法與新詩名家 第十八章 主情、主知與主趣——唐詩、宋詩、元曲路徑與新詩名家 第十九章 原型形式的遠程調控——古典詩學的語言形式與新詩名家 第二十章 擬作、效體與互文性——古典詩歌名篇與新詩名篇 第二十一章 月亮的背面——古典詩學對新詩名家的...
代前言 加強古今演變研究,拓展新的學科空間 上編 古今詩歌傳承論 第一章 中國鄉愁詩歌的傳統主題與現代寫作 第二章 時間生命主題的古今抒情內涵 第三章 意象化:中國詩歌的基本表現手法 第四章 意境:中國詩歌美學的核心命題 第五章 古典詩學與新詩名家傳承關係的三種樣態 第六章 用典、擬作與互文性:在古今東西...
羅美晨、朱媛的《克里斯蒂娃的符號學和互文性研究》(2015)詳細介紹和闡釋了克里斯蒂娃的符號學研究及其所提出的互文性概念,並對克里斯蒂娃的學術地位與影響作了評價。張良林、洪慶福的《莫里斯美學符號學思想探析》(2015)挖掘了美國符號學家莫里斯美學符號學思想,並總結出其對建設符號學美學的作用:“從符號學角度...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批評學、比較詩學,近年來致力於錢锺書文學批評與西方現代文論的對話關係研究,同時對中國古典詩歌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特徵亦多有關注。出版圖書 承擔課程 目前承擔的本科生課程有《文學理論》、《西方現代批評方法》、《錢锺書研究》等,碩士生課程有《語言哲學與現代批評》、《外國文學...
《作為詩歌比喻的漢語——從謝閣蘭的〈碑〉到馬瑟的〈漢語課〉》,載《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第2期。《馬爾羅:比較的目光》,收入《馬爾羅與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巴爾特的互文觀》,載《法國研究》2008年第1期。- 《怎樣言說他者——談於連教授對中國古典文論概念的梳理和闡釋》,載《跨文話對話》...
2.《〈世說新語〉之文獻學研究》(重點引進人才資助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科研啟動基金,2007年8月14日—2009年6月30日 出版圖書 個人著作 2012 1.《春蠶與止酒——互文性視域下的陶淵明詩》(學術專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版,362千字 2.《竹林軒學術隨筆》(學術論文集)南京:鳳凰...
2008年出版編著How to Read Chinese Poetry: A Guided Anthology (Columbia, 2008) (《如何讀中國詩歌:導讀集》),此書對先秦至明清的重要詩歌作品做了文本細讀(中文原文加英譯),並推薦閱讀策略,強調詩歌韻律與聲音的重要性,還提供了跨越題材與朝代的互文對話。每章均由專門研究某一特定時期或詩體的學者撰寫...
14、《神話的本體反思──關於希臘神話與華夏神話審美形態悖立的比較研究》楊乃喬,《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5期,12000字;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5、《中華民族最高文化血緣先祖的追尋》楊乃喬,《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12000字。16、《中國八、九十年代的學院派詩歌...
(十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李白詩歌全集英譯及譯本對比研究,編號:17AZD040(未結項)主要論文 [105]趙彥春,連蓉. 韻不絕,詩乃存——“以詩譯詩、以韻譯韻”方為正道[J].外語學刊, 2021(02):7-12.[104]趙彥春,鄺旖雯. 詩歌中互文性符號的翻譯——以《蜀道難》英譯為例[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劉克莊六言詩初探》,《中國詩學》第11輯(20000 字)。《劉克莊的梅花詩與梅花詞》,《新國學》第六輯(10000 字)。《〈全宋詩〉指瑕四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2期(8000 字)。《重印修訂標點本〈楚辭補註〉錯訛舉隅》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4期(5000 字)。《互文性闡釋:〈楚辭補...
[21] 《艱難的文本旅行——哲學文本個案調查》,6000字,在中國第三屆多語翻譯理論研討會上宣讀, 獲大會論文一等獎, 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2年10月18日,《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增刊。[22] 《翻譯經典與文學翻譯》,載《中國翻譯》,2002年第4期。[23] 《互文性與詩歌翻譯》,載《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文本性/互文性:生產性文學批評的文本形態 文藝研究2022.5.詩學模式/闡釋學模式:生產性文學批評的解讀方法 學術月刊2022.9.20世紀以來生產性文學批評的發展歷程與理論問題 文藝爭鳴2022.9.2021 細讀/粗讀:生產性文學批評的閱讀狀況 文學評論2021.2.回到文學經典/服務當下現實:生產性文學批評的功能取向 北...
15,佛教中觀論與中國古代美學---《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16,走向文化研究的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社會科學家》1998年第6期。《文摘報》(《光明日報》主辦)1999年7月11日摘要。17,當代西方文論中的互文性理論---《外國文學研究》1999年第1期。18,和合:中國古代詩性智慧之根---《湛江師範...
《跨文化視域下回目英譯的互文性研究》,跨文化交際國際研討會,上海師範大學·上海,2012年12月。《章回目錄英譯的譯者風格研究——基於三個英文全譯本的語料庫統計與分析》,上海市研究生論壇,獲“優秀論文一等獎”,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2012年6月。《詩歌翻譯的認知意象編碼》、《社會語用距離與翻譯中的禮貌...
12.論《四六叢話》的學術價值與駢文思想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3期轉載。13.李白應有三個自號 《閱讀與寫作》 1996年第6期。14.論宋代四六話的興起 《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15.論中國古典詩歌對日本俳句的影響 《廣西社會科學...
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以“引經據典”為中心 中國文學批評中的互文性——從《易經》到《文心雕龍》異域情調之美 從差異之美到認知危機——試析謝閣蘭的《論異國情調》西方的愛情與東方的友情——阿瑟·韋利和夏目漱石眼中的詩歌題材傾向 如何賞讀一首中國古詩——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自我認同觀 比較詩學:誰是“第...
81、《簡評〈文藝活動的審美維度〉評介》,(《中國文學年鑑》2002年卷)82、《簡評〈藝術的哲學思考〉》,(《中國文學年鑑》2002年卷)83、《簡評〈胡經之文叢〉》,(《中國文學年鑑》2002年卷)84、《簡評〈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中國文學年鑑》2002年卷)85、《“中國20世紀文藝學學術史”討論...
互文性理論鑒照下的中國詩學用典問題 003 現代性視野中的駢文與律詩的語言形式 017 胡適的語文觀與三十年代的反撥 033 商籟新聲 —論現代漢詩的十四行體 051 苦功通神 —杜甫與瓦雷里、艾略特詩的創作論之契合 070 第二輯 085 一種天教歌唱的鳥 —徐志摩片論 087 帝國的鏗鏘 —從吉卜林到聞一多 102 眼之...
該書里的這類詩歌還因此產生了互文性,也就是說,能讓讀者的閱讀發現和文本發現形成互為現實的關聯關係,這回歸到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審美,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文本理解形成感性思維。需要讀懂的是,詩人的親情與鄉愁類詩作並不是單指自己,應該延伸到了當下明示或暗指的生命感悟。吳重生的詩歌行走,是生命體驗對...
他對經典瞭然於胸,將之咀嚼和消化之後,分解為基礎的詩歌語言,作為下意識或無意識的互文性寫作。這種不露痕跡卻盡顯風流的寫法往往於無聲處搔中讀者閱讀經驗的癢處,在一瞬間開闢了過去與現在、現世與經典之間聯絡的通道。而這種通道並不是堆砌炫技式的,而是在他的詩歌語言體系之中自有其作用與價值的。這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