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結合曹植生活的歷史文化語境,對曹植的生平事跡和文學創作的文化生態進行了探索和研究,論述了曹植文學創作的階段性特點,研究了曹植辭賦、詩歌、散文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成就,論述了曹植文學創作的俗化傾向,分析了曹植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曹植所處的歷史文化環境 第二章 爭嫡問題的再探討 第三章 曹植的學術淵源 第四章 曹植的文學繼承 第五章 建安文學的流變與曹植的地位 第六章 曹植創作的階段性 | 第七章 曹植辭賦論 第八章 曹植詩歌論 第九章 曹植散文論 第十章 曹植文學創作的俗化傾向 第十一章 曹植與建安風骨 第十二章 曹植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影響 |
創作背景
建安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為輝煌的階段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20世紀初國門打開以後,人們用新觀念、新視角、新方法研究建安文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受時代的局限和不同時期社會思潮的干擾,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曹植作為“建安之傑”、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存在的問題尤其突出。粗看起來,研究曹植作品的文章非常多,但多集中在詩歌和辭賦方面,對其數量龐大的散文卻少有涉及,綜合研究曹植文學成就的專著更少。20世紀80年代
鐘優民的《曹植新探》問世以後,30餘年中未有綜合研究曹植文學成就的專著出版。鑒於這種情況,邢培順在廣泛汲取學界先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了專著《曹植文學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漢末建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和文學大轉折的時代,因而,作為“建安之傑”的曹植,其思想人格和文學創作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和過渡性質,這體現在諸多方面。首先,從哲學觀來看,他的哲學思想深受
王充“氣自然論”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如他的《
說疫氣》,在解釋建安二十二年大瘟疫產生的原因時,便認為這是陰陽二氣失衡所致。而王充的“氣自然論”正是由漢人的“氣化宇宙論”向魏晉人的“道本體論”轉變的橋樑,魏晉玄學正是從這裡導出。曹植的人生觀基本上是繼承儒家的思想,渴望濟世安民,立功當時,揚名後世,以追求生命的不朽,但他又具有強烈的生命意識,具有濃厚的享樂觀念和個性放縱。其次,從文藝觀來看,他的文藝觀念和美學思想具有明顯的兩面性。他十分重視文學在國家政治和百姓教化中的作用,他的《畫贊序》便明確表達了這樣的觀念,但他又積極強調文學張揚個性、書寫性情的作用。既強調雅正,又重視藻采和技巧。最後,從文學創作實踐來看,曹植在繼承前人文學創作成就的基礎上,對當時的文學創作領域進行全面的改造,充分顯示了文學自覺的實績。
在辭賦創作上,曹植豐富了辭賦的表現內容,深化了辭賦的思想和情感深度,在創作技巧上將東漢中期以來不斷興盛的抒情小賦發展到空前的高度。在詩歌創作上,他不但創作了大量被稱為“雅體”的傳統四言詩,而且改造了本為“街陌謠謳”的樂府詩,尤其大力創作和發展了當時被稱為“流調”的五言詩。他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內容,後世詩歌創作的題材類型,大都能在曹植的詩歌中找到源頭,而他有些體類的詩歌創作,已經達到了成熟的境地,如遊仙詩、宴遊詩、贈答詩等。曹植豐富和提高了詩歌創作的表達技巧,為後世詩人開闢了門徑,指明了方向。曹植的散文創作尤見功力,當時出現的各種散文體裁他都有創作,不僅如此,他還對傳統散文體裁進行徹底的改造,將用於政治活動的實用文體如章、表,用於禮儀性活動的程式化文體如頌、
誄,改造為靈活抒寫個人情志的文學作品,並大大提高了它們的文學性,使之成為真正的“美文”。曹植在文學創作上多開創之功,但少成熟之績,譬如他成就最大的詩歌創作,就基本上仍停留在比興寄託以言志的階段上,而尚未達到營造意境以抒情的藝術境界,因而他收束漢音,開啟魏響,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文運轉關的關鍵人物,但不久他的“文章之聖”的地位就被
杜甫所取代。曹植文學創作上的兩面性,正是他思想觀念和情感心態兩面性的反映,而正是他內心深處這種既守持傳統又張揚個性的矛盾衝突,構成了他文學創作“慷慨悲涼”風格的深層原因。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邢培順,山東濰坊人,濱州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濱州學院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理事,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