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版畫

中國傳統版畫

文曲坐唱,原名“唱調訥”、“唱曲子”,是一種以文詞小曲而定名的曲藝形式。源於明清俗曲和民歌小調,深受廣大聽眾歡迎。經過幾百年間藝人口傳心授,與黃梅方言和民間舞蹈、說唱藝術的不斷結合,在民間廣泛流傳,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傳統版畫
  • 原名:唱調訥、唱曲子
  • 簡介:以文詞小曲而定名的曲藝形式
  • 源於:明清俗曲和民歌小調
形式,介紹,價值,文曲曲目,

形式

它源於明清俗曲和民歌小調,形成於湖北黃梅縣洲灘地區,流行於鄂、川、湘、贛、皖、蘇等省的長江流域部分市、縣,深受廣大聽眾歡迎。它在黃梅縣雖然已經發展成為戲曲,但作為曲藝的坐唱形式,建國後仍繼續流傳。

介紹

文曲坐唱,源遠流長,它屬於民間小唱的範圍。宋人耐得翁《都城記勝》說:“唱叫小唱,謂執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唱。”文曲坐唱,源於明清俗曲和民歌小調,而明清俗曲,則是繼承和發展了宋元以來的小唱或小曲的傳統。歷史
明清以至民國年間統治者,對小曲一概否定,嚴厲禁演。但有正義感的文人,對它卻實事求是地進行了評價。
明清俗曲在黃梅縣的流行和文曲坐唱的形成,與黃梅縣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多災的歷史狀況有密切關係。有資料可查: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8年)至民國三十七年,黃梅縣發生大的自然災害有103次,特大洪水15次。在這樣頻繁的災害面前,廣大災民就紛紛學唱小曲和採茶戲,作為逃荒乞討的謀生手段。即使在沒有發生特大的自然災害的年月,廣大民眾在從事農業、運輸業、手工業勞動過程中,也都喜歡唱小曲助興,解除疲勞;一些唱得較好的男女農民,在暑熱之夜乘涼時,或逢年過節、玩燈賽會也參加清唱,或跟著“採蓮船”、“竹馬”、“蚌殼精”、“推車燈”、“踩高蹺”、“打連廂”等民間藝術結合演唱。黃梅文曲坐唱流行區域極為廣泛,到建國前,湖北省的黃梅、廣濟(武穴)、蘄春、大冶、陽新;江西省的九江、瑞昌、德安、永修、都昌、武寧、修水、波陽、星子、湖口、彭澤、景德鎮;安徽省的宿松、望江、懷寧、安慶、東至、貴池等地,尚有職業藝人或盲藝人賣唱活動。文曲坐唱與四川、江西清音、廣西文場、蘇北清曲、蘇南灘黃、漢灘小曲等曲種,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價值

文曲坐唱,經過幾百年間藝人口傳心授,與黃梅方言和民間舞蹈、說唱藝術的不斷結合,在民間廣泛流傳,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洋溢著泥土的芳香,深受人民民眾的.

文曲曲目

體例有段子、摺子、本子三種。其曲目除大部分段子來自明清俗曲外,一些整本和有特點的摺子,屬於文曲正統的只有10餘本,大多數曲目來自漢劇、黃梅戲。
文曲坐唱的音樂豐富多彩,柔和優美,清雅動聽。其音樂主要有聲腔曲調、絲弦伴奏兩大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