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馬定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
- 作者:馬定波
- 出版社:正中書局
- 統一書號:6644-4
《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馬定波
《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馬定波...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實性,可以理解為心本來具有、不可變易的性質、實體,或心未被煩惱妄念遮蔽的本來面目,禪宗謂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心性是中國化大乘佛學尤其是禪學的核心,探清心性在早期印度佛學...
《北宋五子心性論與佛教心性論關係研究》是2016年0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耿靜波。內容簡介 作為宋明理學奠基者,北宋五子擔負著回應佛道挑戰、復興儒學、確立儒家正統的歷史使命;同時,面對儒學心性論的自身缺陷,其又不...
《唐代禪宗心性思想〈中華佛學研究論叢38.〉》是2004年法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一。內容介紹 書回歸古今完整禪宗原始文獻,並廣泛博採現代中、日、台、港禪宗研究成果,對惠能、荷澤宗(神會)、保唐宗(無住)、洪州宗(馬祖...
1.研究方法 2.研究目標 三 心、性與心性思想 1.心 2.性 3.心性思想 第一章 禪宗心性思想的文化資源 一 印度佛教心性思想 1.性淨塵染與心識緣起 2.心本不淨與性本清淨 3.如來藏性與眾生即佛 二 先秦儒家心性思想 1...
書中對中國哲學史中各個學派的心性論及其發展演變,相互關係進行了細緻的研究,指出儒、道、佛三家雖然都講性,但儒家注重道德理性,道家注重個體自由,佛家注重精神解脫。三家都講心,但儒家強調社會群體意識,佛、道則強調個體的超越...
第五章 佛教對方以智心性論的影響及其思想之歸宗 第一節 佛教對方以智心性論的影響 一、“且行異類,托之冥權”——方以智逃儒歸釋的原因 二、“從而三之”的思維模式與天台宗“三諦圓融”三、“拈《華嚴》之華(花)”——華嚴...
《敦煌回鶻寫本說心性經研究》是2014年7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里木·玉蘇甫。內容簡介 《說心性經》紙質細薄,用細長筆尖的木筆寫出來的,字型為回鶻文草體,但清晰可讀。本著作是在對國外學者對該文獻已有的...
17.心性本體與道性道體:中國佛教心性論與道教心性論的影響,《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18.天台宗性具善惡觀論析,《人文雜誌》,2004.3。19.論佛教的中國化與佛教制度的中國化,《安徽大學學報》2004.4.20.《近代中國對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