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是1949年5月以原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為基礎組建的兵團,歸中央軍委鐵道部領導,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兼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鐵道部副部長呂正操兼任副司令員。1953年9月撤銷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番號。

建制沿革,編制序列,

建制沿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山海關內各解放區抽調部隊挺進東北。為維護和保證鐵路交通的安全,各部隊先後組建武裝護路部隊。1946年6月,東北民主聯軍在哈爾濱成立鐵道司令部,蘇進任司令員,統一領導護路部隊,並將3400餘人的護路部隊整編為7個團。12月,鐵道司令部改稱護路軍司令部。1948年7月,以護路軍為基礎,補入部分二線部隊和鐵路技術幹部、工人,在哈爾濱組成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承店兵斷(又稱鐵路修復工程局),下轄4個支隊,執行以搶修為主的鐵路保障任務。黃逸峰任局長暨鐵道縱隊首長,蘇進任第一副局長兼參謀長(8月由李壽閥廈寒軒接任),探市凶煉何偉任第二副局長兼政治部主漏店任,武可久任第三副局長兼總工程師。鐵道縱隊組成後,迅速溝通了哈長、吉長、瀋吉、新義等主要鐵路幹線的運輸聯繫,並及時搶修了北格凶灑寧鐵路(今北京―瀋陽),有力地支援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隨後,集中主要兵力搶修津浦鐵路(天津―浦口)北段和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南段,為支援渡江作戰作出了貢獻。1949年5月16日,鐵道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直屬中央軍委。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兼任鐵道兵團司悼殃紙令員,呂正操兼任副司令員,李壽軒任參謀長,王鶴峰任政治部主任。下轄5個支隊、1個工程處和1個機械築路工程總隊。為配合進軍江南和解放西北,鐵道兵團各支隊兵分五路,擔負隴海(西段)、粵漢、湘桂、平漢(北段)、同蒲(北段)等幹線的搶修任務,保證了解放全國大陸的鐵路運輸。1950年上半年,鐵道兵團的任務重點是擔負京漢、粵漢、隴海和同蒲北段等鐵路、橋樑的復舊工程。在此期間,還多次編組裝甲列車,出巡粵漢、湘桂、京綏等線,執行護路、剿匪任務,保證運輸安全。7月,鐵道兵團縮編為3個師、2個團,繼續擔負鐵路、橋樑的復舊工程和湘桂、隴海等線的續建、改建任務。
韓戰爆發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於1950年9月轉隸中央軍委直接領導。10月9日,鐵道兵團奉命進入朝鮮,執行抗美援朝鐵路搶修任務。1951年1月,鐵道兵團轉隸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領導。1952年8月,正式列為中央軍委序列。1953年9月,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鐵道兵團與志願軍6個鐵道工程師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同時撤銷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的番號。

編制序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組建時由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兼任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鐵道部副部長呂正操兼任兵團副司令員,鐵道縱隊參謀長李壽軒任兵團參謀長,鐵道部政治部主任王鶴峰兼任兵團政治部主任。1950年8月,鐵道棄希烏兵團將一、二、三、四、六支隊和第一工程處、機械築路總隊、汽車大隊、長辛店南廠及兵團直屬機關3.8萬餘人,縮編為3個師、1個直屬橋樑團、1個直屬汽車團及兵團直屬機關等共2.57萬餘人。原一支隊編為第一師,任命劉克為師長,郭延林為政治委員;二支隊編為第二師,任命劉震寰為師長,馬鳳舞為政治委員;四支隊和三支隊二十七線路大隊編為第三師,任命龍桂林為師長,徐斌為政治委員;三支隊直屬隊、第三橋樑大隊及二十三線路大隊一部編為直屬橋樑團;汽車大隊編為汽車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