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瀋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瀋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要聚焦點在於:瀋陽市現在及未來的發展和改善民生等重要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瀋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 外文名:Chinese People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Standing Committee of Shenyang City Committee work report on the fourteenth
  • 時間:2014年1月7日
  • 地點:瀋陽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
  • 報告人:姜  宏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本屆政協的開局之年。在中共瀋陽市委的領導下,市政協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組織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履行政協職能,為推進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年來,常委會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全市發展與振興的大局中謀劃和開展政協工作,緊緊圍繞全市“穩增長、辦全運、惠民生”等重點工作履職建言,在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會聚專家學者促進規劃綱要的完善;在貫徹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中,力促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助推城市環境質量的改善;在商貿中心城市建設中,推進大型商業街區提升集聚輻射功能;在開展行政審批工作和公共運輸建設民主評議中,發揮政協民主監督作用;在成功舉辦全運會中,營造文明、安全、有序的和諧氛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分別參加市政協專題常委會議、專題主席會議,聽取和採納委員的意見建議,對市政協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給予有力支持,創造了良好環境。
(一)主動協商建言,凝聚共識促進發展。一年來,市政協積極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聚焦事關瀋陽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問題,開展協商議政,促進科學發展。
推進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市政協圍繞貫徹“創新驅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組織部分民主黨派,與區縣(市)政協聯動,開展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環境建設、創新投入、健全企業研發機構、產學研協同創新、技術服務平台建設、人才培養使用等六個方面的專題調研。深入企業摸清實情,多方座談分析癥結,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市委主要領導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市政協為推進瀋陽製造、瀋陽創造、打造“大國重器”,發揮了人才智力優勢。市委將《關於促進提高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瀋陽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調研報告》轉發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作為科學決策、推動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
推進我市生態文明建設。針對“環境與生態”這個既關乎瀋陽發展,又回應民眾熱切期盼的問題,市政協多方聯合、上下聯動,與部分民主黨派和區縣政協組成五個課題組,重點對水系、大氣、農村環境、城市衛生及林業生態開展調研論證,進行前瞻性研究、動態性分析,提出加強環境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最佳化產業和能源消費結構、實施環境治理重點工程、增進區域協同合作等可操作的意見建議,助推“碧水”、“藍天”、“青山”工程建設,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建設宜居城市。
推進重點提案的辦理和落實。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專題主席擴大會議,組織提案方、承辦方和市民代表先見面、後視察、再協商,實地視察我市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等重點提案的辦理情況,在視察中交換意見,在協商中增進共識,有效提升督辦質量,推動政協提案在促發展、惠民生中發揮作用。
(二)積極議政獻策,服務振興施展作為。市政協緊扣全市中心工作,積極選擇全局性、前瞻性課題 開展專題調研,為推動發展和服務振興議政建言,貢獻才智。
關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隨著瀋陽經濟區地位的確立,進一步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成為瀋陽推動城市發展進入上升周期的必然選擇。市委審時度勢,確定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市政協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圍繞制定和完善《瀋陽市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規劃綱要》,組織二十餘名省市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深入座談,建言立論,提出高起點制定戰略規劃、推動核心產業最佳化升級、提升城市集聚輻射功能、擴大對外交流等百餘條建議,彰顯政協匯聚多方智力謀大事的優勢。
促進商貿中心城市建設。市政協持續跟蹤推進我市服務業發展,針對提升大型商業街區集聚輻射功能,促進商貿中心城市建設這一重要議題,組織部分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城區政協深入調研、充分論證,形成40篇調研報告和專題建議共24萬字。重點從增強規劃指導、發展新興業態、推動產業互動發展、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提升管理水平等五個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吸納政協調研成果,採取有力措施完善商業街區功能。
助推全運會的成功舉辦。市政協緊緊圍繞“辦全運”這一重點工作,組織省市政協委員到全運會場館建設現場專題視察,圍繞“節儉辦全運、安全辦全運”,提出加強全運期間清真食品管理、搞好全運場館後續綜合利用、借全運會契機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等意見建議,積極營造文明、安全、有序的和諧氛圍。
推進泗水科技新城建設。泗水科技新城是瀋陽向東、向北發展的一個前沿地區。市政協組織委員和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調研,圍繞完善泗水科技新城發展目標和規劃,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提出40多條前瞻性、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推進環境優美、產業高端、舒適宜居、功能完善的科技新城建設。
(三)深化民主監督,促進政風行風轉變。一年來,市政協拓寬渠道、完善機制,促進黨政部門改進工作,在全市監督工作體系中發揮政協民主監督作用。
圍繞深化行政體制改革中的審批工作開展民主評議。市政協會同部分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區縣(市)政協,對市區兩級行政審批工作機制、項目設定、隊伍建設、設施建設進行深入調研。組織委員對市區兩級審批大廳進行20餘次明察暗訪,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削減審批項目、簡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完善配套設施等建議。市政府領導和33個具有審批監管及審批許可權的市直部門領導到政協參加會議,認真聽取評議意見。市政府將評議組提出的19個建議分解到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全市行政審批工作更好地便企利民。
圍繞民眾普遍關注的公共運輸建設開展民主評議。組織委員、部分民主黨派和專家學者,到公交場所、交通樞紐及維修車間實地視察,分別召開不同群體座談會、在市民中進行問卷調查,針對我市公共運輸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剖析、座談聽證、專項評議,提出整合資源、統籌規劃、加大投入等建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充分採納,推動我市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加快打造“公交都市”。
圍繞政風行風建設發揮民主監督員作用。選派232名委員擔任33個政府部門和“兩院”系統的民主監督員。建立了配套工作制度,舉辦民主監督員培訓班,支持民主監督員反映社會各階層民眾呼聲,提出批評和建議,強化民主監督效力。
(四)豐富履職活動,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市政協積極拓展和完善履職載體,堅持聚力謀發展、著力惠民生、協力促和諧,使廣大委員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從整體上得到有效發揮。
積極搭建委員履職服務平台。強化委員服務、權益保護、履職管理工作。修訂《關於加強與委員聯繫的意見》等制度,為激發委員履職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供制度保障。組織委員培訓、市情通報、委員大視察等主題活動,為委員知情明政、履行職能創造條件。
開展專題視察和界別活動。各專門委員會組織委員開展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農產品出口、文化遺產保護、生態旅遊、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民族團結進步進社區等30餘項內容豐富的調研視察活動。加強與海內外人士的聯絡聯誼,組織港澳委員學習培訓、來沈考察,通報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發揮港澳委員在瀋陽對外開放、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聯誼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重視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參政議政作用。組織專題調研,安排民主黨派、工商聯在政協重要會議上作30餘次專題發言,督辦黨派團體提案70餘件,積極營造民主協商、合作共事的濃厚氛圍。
採用多種形式反映社情民意。定期組織委員走進廣播電台直播間,參加“委員線上”節目,接聽熱線電話,為民眾排憂解難。定期召開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座談會,反映民眾的呼聲。通過《社情民意專報》先後將簡化民眾辦事程式、保障城市居民供暖、注重食品安全、延長部分公車線路等數百條意見建議報送黨政領導,推進解決人民民眾普遍關心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問題。
開展惠及民生的履職活動。多次組織委員對完善城市醫保運營及付費方式改革、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流動人口管理、宗教教職人員參加社會保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民眾關心的問題,組織專題調研和視察。積極開展地方法規立法前協商,為促進社會和諧發揮了積極作用。
向貧困群體和災區奉獻厚愛真情。廣大委員積極深入社區、村鎮為困難民眾送溫暖。在撫順發生洪災之際,多名政協委員趕赴災區送去價值百萬元的衣物、食品和學習用品,表達委員救災解難的真摯愛心。
一年來,廣大政協委員肩負重託,不辱使命,共提出735件提案;提交326篇大會發言、調查報告、專題建議和社情民意信息;參加各項履職活動5000多人次,充分發揮了政協履職中的主體作用、界別民眾中的代表作用,在人民民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五)加強自身建設,激發政協工作活力。一年來,市政協加強理論學習,暢通聯繫渠道,大力推進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履職水平。
堅持把理論學習放在首位。組織委員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專題報告、座談研討和編髮學習參考資料等富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緊緊圍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實現“中國夢”,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中共瀋陽市委統一部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深入基層調研、召開座談會、面對面談心、發徵求意見信函,廣泛聽取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區縣(市)政協和各界民眾的意見,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從思想上和作風上保證政協黨組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
加強人民政協理論研究。圍繞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組織重點課題立項招標,形成18個研究成果,徵集論文近百篇,積極申報協商民主軟科學課題,與省政協聯合召開健全協商民主制度專題座談會,推進人民政協理論創新、工作創新。
加強政協宣傳和文史工作。進一步辦好瀋陽日報《政協園地》專版、《瀋陽政協》期刊和政協網站,密切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在中央、省市級媒體共發稿613篇,通過多種渠道擴大政協的社會影響。舉辦全市政協新聞宣傳和文史工作培訓班。徵集《瀋陽地名》等專題史料120萬字,出版《瀋陽知青》等書籍。
加強對區縣(市)政協聯繫和指導。不斷完善專題調研聯動機制,合力提高市區兩級政協的建言質量。邀請區縣(市)政協主席參加市政協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和重要活動,探討研究政協工作,推動全市政協工作共同發展。
政協機關建設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建設,加強機關幹部的教育、培訓、選拔和交流工作。轉變作風,強化服務,增強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的自覺性,營造勤奮工作、主動學習、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氛圍,為政協履行職能提供有力保障。
圍繞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廣泛組織委員針對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兩化”融合步伐、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促進瀋陽東北地區金融中心建設、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促進科技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問題開展對口協商議政。
圍繞大力發展服務業,充分利用我市作為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的契機,積極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強市建設,重點針對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專題常委會議進行協商建言。
(三)積極為改善民生反映社情民意。鞏固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切實把維護民眾根本利益作為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協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抓民生、聚民心的工作。
圍繞城市建設與管理,開展對我市地下排水管網設施建設、改善城市排水情況專題調研。在此基礎上,召開專題主席會議進行協商討論。開展改善空氣品質、城市環境及城市垃圾處理等方面專題調研,把推進城市環境治理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議題持續關注。
圍繞就業、保障、教育、醫療等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廣泛反映民眾的要求和期盼,並提出意見和建議。針對我市就業和社會保障平台建設、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設、外來流動人口均等化服務、加強醫藥市場監管等問題,建利民之言,謀惠民之策。
發揮政協聯繫廣泛、上通下達的優勢,進一步暢通傾聽民聲的渠道,堅持和完善聯繫界別制度和定期聽取委員反映社情民意制度,深入了解人民民眾的願望、意見和訴求,積極推進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始終如一地關注社會困難群體,積極幫助民眾排憂解難,促進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民眾。
積極協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促進民族團結進步進社區和少數民族經濟發展工作;不斷增進宗教團結和睦,積極反映宗教界人士的意見和要求,促進宗教界人士在社會公益事業中發揮作用。
(四)積極為委員發揮主體作用創造條件。以拓展委員界別活動為重點,擴大委員參加政協經常性工作的覆蓋面,讓各界別委員在政協履職活動中各盡所能、各顯其才。
不斷拓展委員知情明政渠道。加強委員對瀋陽市情的了解,堅持定期通報制度,舉辦政協“知政講壇”,邀請黨政部門負責人介紹情況,擴大委員對全市重大決策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建議權。
紮實做好政協提案工作。堅持以提高提案質量為核心,通過開展“提案質量年”活動,引導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提出更具科學性、可行性的提案。要在增強提案辦理實效上下功夫,創新督辦方式,推進提案辦理聯動,完善提案辦理協商工作機制。
認真做好政協海外聯誼和外事工作。積極擴大對外交往,探索海外僑胞參加政協活動的新渠道;繼續做好市政協組團出訪和海外團組來訪接待工作;關注我市外貿出口企業發展情況,積極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活躍政協專門委員會工作。探索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新方法和新途徑,豐富委員活動內容。繼續推進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的工作。認真做好委員學習培訓工作,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
以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為契機,開展主題系列活動。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理論研究,為政協履行職能奠定理論基礎。增強政協新聞宣傳的廣度和深度,繼續做好與新聞媒體聯辦的“政協園地”專版和“委員線上”節目,擴大政協工作影響。積極推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遼瀋地區特色文化研究;認真做好“委員故事”等文史資料徵集編輯工作。
進一步加強政協組織間的經常聯繫和工作聯動,共同開展重要調研、視察活動。協助全國政協、省政協做好委員屬地管理工作,發揮駐沈全國政協委員和省政協委員在瀋陽工作大局中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