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節

中和節

中和節,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是農曆二月初二,不過當時的日期是在農曆二月初一,隨著歷史的演化,改為二月初二。相傳“中和節”是唐代設立的節日,始於唐德宗貞元四年(788)。由於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也是民間祭社(土地神)的“社日節”,所以中國民間常常將“中和節”與“龍抬頭”等節日混為一個節日。

“中和節”主要興盛於唐代。中和節的習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⒈進書獻種上春服,⒉節日宴會,⒊賜尺賜衣,⒋獻生子。2011年05月23日,中和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和節
  • 英文名:Zhonghe Festival (Dragon Raising its Head)
  • 節日時間農曆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
  • 節日起源:祈禱豐收
  • 節日活動:進書獻種上春服、節日宴會、賜尺賜衣、獻生子等
  • 節日飲食:春酒
  • 節日意義:增加宴樂的機會,重農、勸農
  • 設定時間:唐代
  • 申報單位:中國文化部
  • 遺產編號:Ⅹ-123
  • 批准時間:2011年05月23日
  • 遺產類別:民俗
節日由來,節日習俗,節日認識,德宗朝,雲丘山中和節,相關資料,有關詩詞,現實意義,

節日由來

農曆二月一日為中和節,興於長安,始於貞元之初,首倡者是唐德宗李适。在平息了朱泚、李希烈叛亂之後,唐德宗改元“貞元”。他認為,三月有“上巳節”,九月有“重陽節”,而二月正是天氣由寒轉暖、萬物復甦、農事開始之際,卻沒有一個節日,實在說不過去,於是就徵求宰相李泌的意見。
李泌為京兆(今西安)人,歷仕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威望很高,他覺得德宗所說頗有道理,為此他建議:廢除以往正月晦日(正月最後一天)為節的舊例,改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為“中和節”;這一天,皇帝要賜宴群臣,並賜給他們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獻農書,表示務本;民間要用青色的袋子裝著穀物及瓜果種粒,互相贈送親友;村社居民要釀製宜春酒來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禱豐收等等。
德宗聽了十分高興,完全採納了李泌的意見,立即頒布了一道詔令,以貞元五年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同時規定,每年此日給官員們放假一天。唐代宴會總少不了賦詩樂舞,中和節宴亦復如此。德宗李适喜歡作詩,在中和節曲江宴會上,皇帝賜御製詩,百官奉和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節日習俗

中和節的習俗來源於李泌的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進書獻種上春服
中和節有“百官進農書,司農獻穜稑(音“同路”,指先種後熟的穀類和後種先熟的穀類。比如貞元六年中和節,百僚進獻了《兆人本業》三卷,司農進獻了黍、粟各一斗。《兆人本業》是武則天時期頒行的一部官修農書,內容包括農俗農事及四時種蒔之法等,供指導農民生產之用。在農務方興的二月,百官進農書、獻種子,無疑具有勸農重本的象徵意義,這很為具有農本思想的官員文人所稱讚。柳宗元就在他的《進農書狀》中進行了高度評價,將它視為“勤勞率下,超邁古先”之舉。貞元十九年甚至以“中和節百辟獻農書賦”作為科舉考試的題目,選拔人才,足見這一活動在德宗朝受到何等重視。此外,中和節還有大臣進獻春服,藉以表達對皇帝的忠誠和關心。
(二)節日宴會
君臣宴樂是中和節里一項重要內容。實際上,設定中和節的最初動機就是增加節日宴樂的機會。當時不僅規定“內外官司休假一日”,而且賜錢給官員,讓他們集會為樂。唐德宗自己也經常在中和節宴會群臣,並作詩抒情言志。《全唐詩》收錄唐德宗的詩共15首,其中4首與中和節有關。貞元五年的中和節是第一個中和節,節日裡唐德宗大宴群臣,並且作詩抒懷,大臣們則紛紛作詩奉和。唐德宗還下詔將詩作的寫本賞賜給當時在容州的戴叔倫,這樣的恩寵讓天下人都羨慕不已。宴會上往往有樂舞助興,王建《宮詞》詩云“殿前明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即為明證。
宴會不僅僅在都城舉行,地方上也十分興盛。梁肅的《中和節奉陪杜尚書宴集序》就記載了揚州一帶的中和節宴會。當時參加的人員達百餘人,“火旗在門,雷鼓在庭”,聲勢浩大。宴會之上,既有美酒佳肴,又有各種雜技,所謂“球蹈、盤舞、橦懸、索走之捷,飛丸、拔距、扛鼎、逾刃之奇,迭作於庭內”,歌舞管弦當然也少不了,“急管參差、長袖裊娜之美,陽春白雪、流徵清角之妙,更奏於堂上”。與會人員觥籌交錯,頻頻舉杯,自朝至暮,直喝到酩酊大醉。不過,官方的中和節宴在德宗皇帝駕崩不久便取消了,成為曾經親歷盛況者對往事的追憶。呂溫有詩云:“同事先皇立玉墀,中和舊節又支離。今朝各自看花處,萬里遙知掩淚時。”表達了撫今追往、盛景不在的惋惜之情。
(三)賜尺賜衣
“裁度”,即“請皇帝賜大臣戚里尺”,也是中和節活動的重要內容。貞元八年,宏詞科還曾以“中和節詔賜公卿尺”作為科舉考試的試題,當年參與考試的陸復禮、李觀、裴度都留下了佳作。
中和節賜尺,是有傳統依據的發明創造。早在漢代成書的《禮記·月令》中就有記載,度、量、衡講究公平準確,仲春二月是晝夜長短基本相等的時節,適合校準度量衡。中唐以前,也有中尚署令每年二月二日進獻“鏤牙尺”和“木畫紫檀尺”的規定。中和節賜給大臣尺子,可以說是對這一傳統的變通性套用。尺的用途是測量長短,與測量多少的量、測量輕重的衡,都是日常生活的必備之物。掌握著確定、校正度量衡的權力,就意味著掌握著治人治世的權力。皇帝將經過校正的尺度頒賜給大臣,其實是對這種權力的一種象徵性分配,而且含有對臣下公平、正當行使權力的期待,可以激勵臣子對君主的效忠之心。除了尺子,皇帝還會賜給大臣衣服。得到皇帝的賞賜,大臣通常會上表以示謝忱,呂頌就寫有《謝賜春衣及牙尺表》,令狐楚也寫有《謝敕書賜春衣並尺表》,它們都成為皇帝賜衣賜尺的證明。
(四)獻生子
李泌不僅設計了皇帝大臣在中和節的活動,而且也想到了普通百姓。當時人們就用青色口袋裝上各種各樣的糧食、瓜果種子,互相贈送。

節日認識

記載
據《唐書·李泌傳》記載,唐中葉以前,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二月沒有節日。唐德宗時,李泌上書,廢正月晦,以二月一為中和節,以示務本。德宗十分贊同,並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唐德宗貞元五年“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這一天,官員休假一天,民間則以青布口袋盛百穀果實,互相贈送,號稱“獻生子”。當時的京城還以江米製成糕,叫“太陽糕”,用來祭祀太陽。
唐德宗唐德宗
太陽糕太陽糕
中國古代祭太陽神,有三個時間: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老北京人說農曆二月初一中和節是太陽的生日,到這一天百姓要祭太陽。各自在家中祭祀設香案,也有的還擺上太陽星君和神馬。還要請“太陽糕”來作為供品,碼放於盤中置於供桌中央,以此來報答太陽神的恩澤。按照男不拜月女不祭日的說法,由男性家長率男性家眷面向東方太陽膜拜。在這天祭祀太陽,是唐德宗鼓勵農桑,祈禱豐收之舉。明朝時期,每到這一天,皇帝都要舉行隆重的“御耕”儀式,親自扶一下犁以示重視農業,並象徵性地賜給農夫百穀;在民間,親朋好友則暢飲中和酒,祭日神,並互贈刀尺,勉勵耕作。這些反映了古代社會中,人們乞求豐收歲稔的願望。
民間是農曆二月初一吃太陽糕的風氣最盛於清初。常人春先生所著《老北京的年節》一書中說“據說明朝之後,庶民為紀念末代皇帝崇禎,假託祭祀太陽真君而設的,依次來寄託清兵入關之後,廣大漢民的故國之思。”據說清代宮門口外有一家專做年糕的小店,喚做“袁記齋”。這便是大名鼎鼎的“年糕袁”的前身。現已耄耋之年的“年糕袁”傳人袁仲山,自小便在那裡跟著大人學做年糕。那時候,京城走街串巷的年糕小販一大清早便聚集在這裡批購太陽糕,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中和節民間祭日、春分皇帝祭日的做法一直延續至明清。因中和節第二天就是“二月二”,後世便有人把二者混為一談了。
“二月朔,唐宋謂之中和節。後雖不舉,而民間猶以青囊五穀瓜果之種相遺,謂之獻生子。”
中華全國風俗志中華全國風俗志
——《中華全國風俗志》
“京師於是日(二月朔)以江米為糕,上印金烏圓光,用以祀日,繞街遍巷,叫而賣之,曰太陽雞糕。”
——《帝京歲時紀勝·中和節》
“二月初一,市人以米麵團成小餅,五枚一層,上貫以十餘小雞,謂之太陽糕。”
——《燕京歲時記·太陽糕》
太陽糕
陰曆二月初一是傳統的中和節,所謂“中和”指不偏不倚,儒家認為喜怒哀樂的情感未曾發時叫“中”,若情感發出來,但沒有偏頗,很中肯,叫“和”。人的道德修養能夠達到中和,就是進入一種和諧的境界,天地萬物各得其所,相安無事。
吳自牧夢粱錄》載,中和節這一天“民間以青囊盛百穀、瓜、果種子,相問饋,號為獻生子。里閭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豐年。百官進農書,以示務本。”古代術數家用青囊裝物寄予一種美好的意願,人們互相贈送優良瓜果種子,用以預祝一年中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我清晰地記得小時候每逢中和節這天,天不亮時京城沿街就響起了吆喝聲:“太陽糕噯,太陽糕!”這個人的叫賣聲過去不久,又有一個小販高喊:“太陽糕噯,太陽糕!”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民間很早以前就傳說,二月初一是太陽星君的生日,京城舊俗於當日日出時在院內設香案供太陽糕三五碗,並焚香向東遙拜。據《清稗類鈔》記載,太陽糕是“以米麵團成小餅,五枚一層,上貫以寸余小雞。”民國時期,糕的開頭有所改變,為二寸大小的長方塊,內包豆沙餡。糕上的小雞原樣保留,還塗上了色彩,使小雞更加逼真。糕上的小雞大約是脫模於傳說中太陽中的一隻三足烏鳥,緣於上古的神話。因此,無論糕形怎么樣,小雞不能變,它是太陽的象徵。清代宮門口外有一家小店叫“袁記齋”,最早創製了“太陽糕”。“太陽糕”原為“小雞糕”,是打上小雞戳記的一種普通糕點。這糕點進了宮,慈禧太后嘗到認為不錯,雞打鳴,太陽升,吉祥,遂將糕名改作“太陽糕”。家家百姓二月初一吃太陽糕,是為了求吉利。
帝京歲時紀帝京歲時紀
中和節始於唐,德宗曾下詔說:“四序月,勾萌畢達,天地和同,俾其昭酥,宜助暢茂,自今宜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從這裡看不出中和節的最初制定與上古關天太陽的神話有什麼淵源。
不過,《山海經·海外北經》中有一則神話,與太陽有關:“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與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為什麼這么一位夸父英雄卻沒有成為節日的紀念,而一隻“三足烏”化身的小雞,人們不僅為它塑像,還描上了美麗的色彩了呢?這原因是被另一則傳說所取代。漢代王充《論衡·說日》:“日中有三足烏。”在《淮南子》中說:“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九個太陽被射落了,只剩一個太陽,那裡面的三足烏成為了精靈,後來人們把三足烏當成了日中神禽。

德宗朝

通過文獻資料,可知中和節在德宗朝的盛況。其主要活動有:
1、節日宴樂
宴樂是中和節的重要內容。其實,設定中和節的最初動機就在於增加宴樂的機會。儘管決策時增加了中和節重農、勸農的內涵,儘管唐德宗也說過“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的話,“與眾宴樂、誠洽當時”的想法還是居於重要位置,由此不僅規定“內外官司休假一日”,並以中和節代替正月晦日成為三令節之一,賜錢給官員集會為樂。從現存資料看,除特殊情況外,唐德宗都要在中和節宴會群臣。
貞元五年,初置中和節。御製詩,朝臣奉和,詔寫本賜戴叔倫於容州,天下榮之。
(六年)二月戊辰朔,百僚會宴於曲江亭,上賦《中和節群臣賜宴》七韻。
(九年)二月庚戌朔。……是日中和節,宰相宴於曲江亭,諸司隨便,自是分宴焉。
(十三年)二月丁巳,賜宰臣、兩省供奉官宴於曲江。
(十四年)二月壬子朔。戊午,上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
(十七年)二月癸巳朔,賜群臣宴於曲江亭,上賦《中和節賜宴曲江詩》六韻賜之。
(十八年)二月戊子朔,賜群臣宴於馬璘之山池。
(十九年)二月壬午朔,賜宴馬璘山池。[18]
由此可知中和節宴會的政策規定在很大程度上被遵行。
唐代宴會總少不了賦詩樂舞,中和節宴亦復如此。唐德宗本人就是賦詩活動的積極推動者。至少貞元五年、六年、十四年、十七年的節宴上,都留下了他抒情言志的詩篇。大臣亦有和詩。《全唐詩》中就收有李泌的《奉和聖制中和節曲江宴百僚》和權德輿的《奉和聖制中春麟德殿會百寮觀新樂》、《奉和聖制中和節賜百官宴集因示所懷》等。[19]宴會樂舞,同樣盛行。李泌《奉和聖制中和節曲江宴百僚》詩云“金石何鏗鏘,簪纓亦紛綸”[20],王建詩云“殿前明日中和節,連夜瓊林散舞衣”[21],都能讓人想像到宴會樂舞的盛況。而中和節建構十周年的中和節[22],“上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初奏《破陣樂》,遍奏《九部樂》,及宮中歌舞妓十數人列於庭。先是上制《中和樂舞曲》,是日奏之,日晏方罷。……上又賦《中春麟德殿宴群臣詩》八韻,群臣頒賜有差。”[23]對這次樂舞場面,德宗《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描寫道:“前庭列鐘鼓,廣殿延群臣。八卦隨舞意,五音轉曲新。顧非鹹池奏,庶協南風熏。”樂舞場面尤為盛大。
宴會不僅在都城舉行,地方上也有。梁肅《中和節奉陪杜尚書宴集序》就記錄了揚州一帶的節日宴會:“火旗在門,雷鼓在庭。合樂既成,大庖既盈。左右無聲,旨酒斯行。乃陳獻酬之事,乃酣無算之飲。於是群戲坌入,絲竹雜遝,球蹈、盤舞、橦懸、索走之捷,飛丸、拔距、扛鼎、逾刃之奇,迭作於庭內。急管參差、長袖裊娜之美,陽春白雪、流徵清角之妙,更奏於堂上。風和景遲,既樂且儀。”[24]宴會上既有美酒佳肴,又有樂舞百戲,參與者觥籌交錯,頻頻舉杯,自朝至暮,直喝到酩酊大醉。
2、進書獻種
“中和節日令百官進農書,司農獻穜稑之種”,是國家的政策規定。貞元六年中和節,“百僚進《兆人本業》[27]三卷,司農獻黍粟各一斗”,正是對上述政策規定的實施。中和節進農書的做法頗受時人看重,貞元十九年甚至以《中和節百辟獻農書賦(以嘉節初吉修是農政為韻)》為題,選拔人才。科舉考試以此為題,亦反映了此舉在德宗朝的盛行。
3、賞賜
(1)賜錢
德宗曾於貞元四年九月下令,以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為三令節,任文武百官選勝地追賞為樂,並賜與數量不等的金錢,規定“每節宰相及常參官共賜錢五百貫文,翰林學士一百貫文,左右神威、神策等軍每廂共賜錢五百貫文,金吾、英武、威遠諸衛將軍共賜錢二百貫文,客省奏事共賜錢一百貫文,委度支每節前五日支付,永為常式。”[28]次年,“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中和節取代正月晦日為三令節之一,賜錢之舉也便改移了日期。貞元八年正月又頒布詔書,對在京宗室賜錢的數目做出新規定:“在京宗室,每年三節宜集百官列宴會,若大選集,賜錢一百千,非大選集,錢三分減一。”同時規定:“三節宴集,先已賜諸衛將軍錢,其率已下可賜錢百千。”政府賜錢,為舉辦宴會提供了資金來源,這也是中和節宴所以熱鬧繁盛的重要原因。
(2)賜尺
“裁度”,即“請皇帝賜大臣戚里尺”,也是德宗朝中和節的重要內容。貞元八年,宏詞科還以《中和節詔賜公卿尺》作為科舉考試的試題,當年參與考試的陸復禮、李觀、裴度等人都留下了佳作。從陸復禮的“皇恩貞百度,寶尺賜群公”、李觀的“具寮頒玉尺,成器幸良工”、裴度的“陽和行慶賜,尺度及群公”等詩句中均可見當時賜尺行為的存在。
(3)賜詩及春衣
關於賜詩,最著名的當屬對戴叔倫賜賞。《唐國史補》記載:“貞元五年,初置中和節。御製詩,朝臣奉和,詔寫本賜戴叔倫於容州,天下榮之。”[29]另外,王緯有《謝賜中和節御製詩序表》,記載曾受賜“皇太子所寫御製中和節詩序”。[30]
據《唐會要》,中和節政策規定中有關春服的內容是“王公戚里上春服”,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有皇帝對臣下的賜予。呂頌有《謝賜春衣及牙尺表》,令狐楚有《謝敕書賜春衣並尺表》,均可為證。
4、節日放假
中和節放假一天,在唐德宗時期是有明文規定的。正是有了這一天假期,官員們選勝地宴賞才有時間保證。
綜上所述,唐德宗時期制定了全民過中和節的政策並進行了實施,從而將官方創設的一個節日楔入了時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時人的生活節奏。

雲丘山中和節

鄉寧雲丘山中和文化是保留至今最古老、最原始、最系統的文化。他歷史悠久,從唐代唐德宗貞元五年(公元789年)開始--------至今有1221年。 雲丘山中和文化的內涵主要有三個元素、四個祈求。即:三個元素是:生殖崇拜是中和文化之根,天人合一是中和文化之魂,和諧發展是中和文化之光。四個祈求是: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祈求神靈庇佑,國泰民安:祈求美好姻緣,如意婚配;祈求子孫綿綿,後繼有人。以中和為用的特色文化,是中華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
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大道,貴和持中。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自然和諧,天道的大化流行,萬物各得其正保持完滿和諧,萬物就能發展。中和符合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宇宙濁清並包的自然大道。在這個時空點上中和文化應運而生,給宇宙萬事萬物共存發展指明方向。是宇宙文化珍寶。
它包含三層含義:一、是中和文化誕生於中華,也是中華最古老的一種文化,中華佛道儒三家從開始互相排斥到最後三教中和,共同構成中華文化的一個渾然整體,誰也取代不了誰。即儒家主“中庸”,釋家“中觀”,道家“中和”三教和一,萬善同歸。二、是指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中和。它不是簡單的中和。首先解決了各種文化矛盾問題。以中為度,以萬事萬物存在之理為理念,承認各種文化的存在,不排斥。其次,在以中的前提下,承認不同事物之矛盾,差異,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一於一個相互依存的相和體中,並在不同事物相和的過程中,吸取各個事物的優長而克其短,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展。中和文化是開放性文化,是發展性文化。三、是廣義講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宇宙文化。是地球文化,外星球文化,超高級生命等中和文化。承認外星球文化,超高級生命文化並與之中和宇宙大道。是未來宇宙中和合文化的基礎,中,和,合一個層次比一個層次高。在這個時空點上只能推出中和文化便於芸芸眾生接受。
中和節
文化遺產
雲丘山中和文化內涵豐富,對於構建當今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2011年05月2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雲丘山中和節以民俗類名列其中。
雲丘山中和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雲丘山中和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日盛況
雲丘山中和節從農曆二月一日開始,四面八方的鄉民便摩肩接踵上雲丘山朝山拜頂,他們舉旗幡、擎燈籠、扭秧歌、唱山曲、抬駕樓、打花鼓到雲丘山的土地廟及各個廟宇里迎神賽會,祭祀拜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朝山的青年男女持鞭桿、擎花籃、拜神塔、朝牝門、摸娃娃、吃棗花、祈求生產、生育繁衍。雲丘山中和節,是人們迎接播種的節日,是老百姓放縱情懷的狂歡節。千年的節日、千年的廟會、千年的活動是天與地自然的和諧、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是陰與陽的和諧、更是人與人的和諧。

相關資料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九個皇帝。貞元四年(788)的某一天,唐德宗提出想在二月創置一個節日,問大臣們日子選在哪天比較合適。根據史書記載,唐德宗發出個倡議的原因是,從前每到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朝廷百官都有大型的宴會活動,但是上巳節往往和寒食節(清明節前一二日)在時間上重合,當時寒食節放假,且假期長,這就影響了公會。因此他認為可以在二月創造一個節以舉行公會活動。皇帝發出倡議,大臣李泌就開始設計。不久,一份詔書就頒布出來。根據這份詔書,一個創造的節日正式誕生了。它定在二月初一,名為“中和”,與上巳節、重陽節一起成為朝廷認定的三個節日,屆時公務人員可以休假一天。稍後,李泌又為中和節設計了一些活動,包括裁度、官員給皇帝進獻農書、獻生子、釀宜春酒、以祭句芒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等。這些也得到德宗的認可,並著於法令,頒布實施。
據《唐書·李泌傳》記載,唐中葉以前,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節,二月沒有節日。唐德宗時,李泌上書,廢正月晦,以二月一為中和節,以示務本。德宗十分贊同,並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合稱三令節。
這些記載表明,中和節是從唐德宗時期確認的。但是,中和節有些活動內容卻非自唐代始,如周朝就有春分時去東郊祭日,秋分時去西郊祭月太陽糕來源也較早,一直沿用到隋唐。唐德宗時,從春分活動中吸取了祭日的內容,充實了中和節,於是中和節與春分混而難分。
(一) 太陽神
太陽神,又稱日神。這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一,在內蒙古陰山岩畫雲南滄源岩畫中就有拜日神的形象。道教興起後,多稱祭祀太陽星君日神。中國古代祭太陽神,有三個時間:二月初一、三月十九和十一月十九。
關於太陽的傳說有很多,大汶口陶尊上已有日月形象。傳說最早時有十個太陽,經過后羿射日,才變成一個太陽。又傳說太陽是一個男子,月亮是一個女子。從漢代畫像石上看,太陽中居住三足烏,後來把太陽神人格化了,變成男人形象,甚至有妻。於是有太陽神、太陰神之分。傳說他們分居於日宮、月宮之中,主宰天下大事。這些傳說雖然是遠古時代人們的創造,但其中也反映了他們的實際感受。人們日出而作,有了溫暖,可以種植莊稼,入夜和陰天太陽又消失了。諸如此類變化,使人們產生聯想,最後創造出太陽神。至於太陽中的玉雞傳說,可能是把日出與雞鳴聯繫起來,認為太陽和雞是伴侶,一旦雞鳴,太陽升起,人們就起床了,開始了一天的耕耘。
祭太陽時,要供奉太陽糕,這種糕以江米粉製成,上面印有太陽和烏鴉圖案,有的糕上塑有小雞。民間也以吃太陽糕為美食。
日神崇拜
據記載,中和節是在唐朝臣李泌的提議下興起的。他提倡設立這個節日的理由是為了祭勾芒神,也就是祭日神。傳說,中和節是太陽的生日,尉遲樞《南梵新聞》記載說:“李泌謂以二月一日為中和節,人家以青囊盛百穀果實,更相饋遺,務極新巧,宮中亦然,謂之獻生子。”可見獻生子是中和節活動的主要特點。在唐朝帝王的倡導下,中和節達到了極盛,每年逢此日,人們都要加以慶祝並舉行祭祀活動。
中和節主要興盛於唐代,但以後各朝仍然把它當作一個節日看待,每逢這一天,皇帝都要舉行耕種儀式,象徵性地賜給人民百穀,以示勸民努力從事耕織之義。在民間,親友們也常聚集在一起喝中和酒,並祭祀勾芒神。人們往往還互贈刀、尺之類的禮物,勉勵努力勞作。
勾芒神
人們在“中和節”祭祀的是傳說中的“勾芒神”是一種主管樹木的神,《尚書大傳》曰:“東方之極,自碣石東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神勾芒司之。”東漢班固白虎通義》則說:“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龍。芒之為言萌也。”正是迎春 和萬物生長的象徵,明代楊慎《春雨》詩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清代“農歌”:“中和節慶龍抬頭,春祭勾芒祈豐收;白天耕田忙播種,夜裡切草餵牲口。”
尚書大傳尚書大傳
“中和節”是圍繞著春耕的,它是服務於農耕社會的重要農事節令。雖然這古老繁鎖的民俗事象今已逐步淡化,但作為農耕節令,將永留人間。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有關詩詞

作者:李适 朝代:唐
至化恆在宥,保和茲息人。推誠撫諸夏,與物長為春。 仲月風景暖,禁城花柳新。芳時協金奏,賜宴同群臣。 絲竹豈雲樂,忠賢惟所親。庶洽朝野意,曠然天地均。
作者:李适朝代:唐
東風變梅柳,萬匯生春光。中和紀月令,方與天地長。
耽樂豈予尚,懿茲時景良。庶遂亭育恩,同致寰海康。
君臣永終始,交泰符陰陽。曲沼水新碧,華林桃稍芳。
勝賞信多歡,戒之在無荒

現實意義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經指出:“貞元之時,朝廷政治方面,則以藩鎮暫能維持均勢,德宗方以文治粉飾其苟安之局。民間社會方面,則久經亂離,略得一喘息之會,故亦趨於嬉娛遊樂。”中和節正是在這種社會風氣中出現的,它創置的最初動機也在於“嬉娛遊樂”,不過,從設計的結果和實踐情況來看,中和節事實上已經偏離了最初的動機,成為一個圍繞春季特性、表達中和理想和重農傾向的節日。唐德宗有詩:“肇茲中和節,式慶天地春。歡酣朝野同,生德區宇均。”很好地概括了中和節的文化內涵。
中和節
將節日命名為“中和”,則顯示了我國傳統社會的中和理想。漢代大儒董仲舒認為“德莫大於和,而道莫正於中……”如果能用中和之道治理天下,國運就會長久;如果能用中和之道養生,那么壽命就會長久。今人周來祥先生則認為:“‘中和’(或和諧)在古代中國是一個貫徹始終的思想概念,從遠古到清末,源遠流長……在發展中,‘和’的內涵越來越深刻,越來越豐富……日益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範疇和主導精神。”中和作為一種天地、四時、萬物各守其正而又彼此和諧共處的理想狀態,是天下之德、之道,中和節承載了上自君王下迄百姓“致中和”的共同願望。
我國素來以農立國,將農業視為國家之根本,而無論是百僚進獻農書、司農進獻穜稑之種,還是百姓互贈百穀果實的“獻生子”,都具有勸農的象徵意義,並符合國家社會的長遠利益。
儘管中和節在後世不如唐德宗朝那樣興盛,但它餘韻流長,有著較大的影響力。諸如進春衣、進農書、獻生子等活動,乃至休假一日的規定,都在宋金時期為宮廷或民間所實踐並得以傳承,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從官方建構向民間傳統的轉變。直到近世,仍然有人將農曆二月一日稱為中和節,甚至有人認為二月二日龍抬頭節其實就是中和節。今天,在山西永濟,仍有中和節“背冰”習俗,山西鄉寧雲丘山則有中和文化節,2011年,中和節(永濟背冰、雲丘山中和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和節豐富的祭祀內涵,不僅可以調節人的內心和人際關係,而且在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發揮著獨特的溝通人神關係的作用。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中和節習俗已內化為當地老百姓的一種心理需要和感情依託形式,並在漫長的傳承過程中凝結了中國文化的文化特質、群體精神,具有和諧共建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