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宰相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丞相制
- 起源時期:春秋時期
- 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
- 首個優秀宰相:管仲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宰相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
丞相,中國古代官名。三國以後是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即百官之長。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職不同,因為出土文物秦國東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
明朝政治制度比以往歷代都更完備,其中異於歷代而影響最大的,當首推丞相制的廢除與內閣制的設立。歷史上多有相權對於皇權的威脅,明代丞相制的被永遠廢棄,是皇權...
另設樞密使、御史台、宣政院分掌軍事、監察和宗教事務;明朝廢丞相,權分六部;永樂朝設內閣,實行“票擬”;清朝設軍機處,丞相制殘餘蕩然無存,反映出皇權已達到...
這是中國古代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2)建立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①職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機構中,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兼理監察事務,太尉...
(五)秘密建儲制度下的隱性儲權/130 四、從明朝內閣到清朝軍機處的發展演變/143 (一)廢除丞相制度與內閣制度的確立/144 (二)閣權增長與相權的部分回歸/...
宰相地位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
丞相作為官稱,始於秦國,後來也被他國採用。由於春秋戰國時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實行,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對政治制度進行改革時,便確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使之...
1380年2月17日,也就是明洪武十三年正月十一,朱元璋借清除丞相胡惟庸之機,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將中書省和丞相的權力分屬給六部古代官位等級太師 指兩種官職,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