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語,漢語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詞語解釋: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鳴:動詞,鳥叫。成語為褒義詞

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本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對戰國齊國的記載,但最早的藍本為戰國韓非記載的春秋楚莊王的典故。這或許並不矛盾,可能齊威王也被問過這個隱語,然後想起楚莊王說過的話也頓然醒悟,脫口而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史記·滑稽列傳》
  • 文學體裁:紀傳體
  • 作者:司馬遷
成語資料,成語出處,成語典故,相關人物,

成語資料

【漢語文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漢語拼音】bù míng zé yǐ,yī míng jīng rén
白鷺飛翔白鷺飛翔
【英文翻譯】Should one desire to sing,one would amaze the world with his first song.
【詞語解釋】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字詞解釋】鳴:動詞,鳥叫。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

成語出處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成語典故

滑稽列傳……淳于髡 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導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震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甌簍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說,置酒後宮,招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而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juàn) 韝(gōu)蘜跽,侍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睹,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chì)不禁,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參。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
白話
孔子說:“六經對於治理國家來講,作用是相同的。《禮》是用來規範人的生活方式的,《樂》是用來促進人們和諧團結的,《書》是用來記述往古事跡和典章制度的,《詩》是用來抒情達意的,《易》是用來窺探天地萬物的神奇變化的,《春秋》是用來通曉微言大義、衡量是非曲直的。”太史公說:“世上的道理廣闊無垠,難道不偉大么!言談話語果能稍稍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紛擾的。”
淳于髡是齊國的一個入贅女婿。身高不足七尺,為人滑稽,能言善辯,屢次出使諸侯之國,從未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好說隱語,又好徹夜宴飲,逸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齊王身邊近臣沒有一個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隻鳥是怎么一回事嗎?”齊威王說:“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衝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禦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占的土地歸還齊國。齊國的聲威竟維持長達三十六年。這些話全記載在《田完世家》里。
齊威王八年(前371),楚國派遣大軍侵犯齊境。齊王派淳于髡出使趙國請求救兵,送(趙國)黃金百斤,駟馬車十輛。淳于髡仰頭朝天大聲地笑,將系帽子的帶子都笑斷了。威王說:“先生是嫌禮物太少么?”淳于髡說:“怎么敢嫌少!”威王說:“那你笑,難道有什麼說辭嗎?”淳于髡說:“今天我從東邊來時,看到路旁有個祈禱田神的人,拿著一個豬蹄、一杯酒,祈禱說:‘狹小的高地上收穫的穀物盛滿竹籠,低田裡收穫的莊稼裝滿車輛;五穀繁茂豐熟,五穀豐盛堆積滿倉。’我看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東西太多,所以笑他。”於是齊威王就把禮物增加到黃金千鎰、白璧十對、駟馬車百輛。淳于髡告辭起行,來到趙國。趙王撥給他十萬精兵、一千輛裹有皮革的戰車。楚國聽到這個訊息,連夜退兵而去。
齊威王非常高興,在後宮設定酒肴,召見淳于髡,賜他酒喝。問他說:“先生能夠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說:“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說:“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這個道理說給我聽聽嗎?”淳于髡說:“大王當面賞酒給我,執法官站在旁邊,御史站在背後,我心驚膽戰,低頭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貴的客人來家,我捲起袖子,躬著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時賞我殘酒,屢次舉杯敬酒應酬,喝不到兩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間交遊,好久不曾見面,忽然間相見了,高興地講述以往情事,傾吐衷腸,大約喝五六斗就醉了。至於鄉里之間的聚會,男女雜坐,彼此敬酒,沒有時間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壺一類的遊戲,呼朋喚友,相邀成對,握手言歡不受處罰,眉目傳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環,背後有丟掉的髮簪,在這種時候,我最開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過兩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殘餘的酒併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雜在一起,杯盤雜亂不堪,堂屋裡的蠟燭已經熄滅,主人單留住我,而把別的客人送走,綾羅短襖的衣襟已經解開,略略聞到陣陣香味,這時我心裡最為高興,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說,酒喝得過多就容易出亂子,歡樂到極點就會發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這番話是說,無論什麼事情不可走向極端,到了極端就會衰敗。淳于髡以此來婉轉地勸說齊威王。威王說:“好。”於是,威王就停止了徹夜歡飲之事,並任用淳于髡為接待諸侯賓客的賓禮官。齊王宗室設定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1)蒞政三年,無令發(2),無政為也(3)。右司馬御座(4),而與王隱,(5)曰‘有鳥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飛不鳴,默然無聲(8),此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10);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11)。雖無飛,飛必沖天(12);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13),不穀知之矣(14)。’”處半年(15),乃自聽政(16),所廢者十(17),所起者九(18),誅大臣五(19),舉處士六(20),而邦大治(21)。舉兵誅齊(22),敗之徐州(23),勝晉於河雍(24),合諸侯於宋(25),遂霸天下(26)。 莊王不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見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31)
注釋
(1)楚莊王:(?~前591)春秋楚國國君,名叫熊旅,也作熊侶、熊呂。蒞: 統治;統領。政:政務。
(2)令:政令。發:發布;發號。
(3)政:政績。為,作為。也:“亦”表示同樣。
(4)右司馬:按照古代左主政、右主兵的習慣,右司馬一般指負責軍事兵員管理的武官(時任楚國右司馬伍舉)。御座:君王座駕。
(5)而:“來”表示目的關係。隱:精深;微妙。
(6)止:停留;停駐。阜:阜山(一則說是普通的土山丘)。
(7)翅:扇動翅膀。
(8)默然:沉默。
(9)名:名字。
(10)將:是。為:為了。長:生長。
(11)觀:觀察。則:態度;準則。
(12)必:必將;必會。
(13)子:你。釋之:放心。
(14)不穀:“我”古代諸侯謙虛的自稱。
(15)處:經歷;經過。
(16)乃:於是;就。自:親自。聽:聽取。
(17)所:被。廢:廢除。
(18)起:興辦。
(19)誅:誅殺;誅滅;討伐。
(20)舉:推舉;引薦;提拔。處士:隱士。
(21)而:“因而;所以”表因果關係。邦:國家。
(22)舉:率領;帶領。齊:春秋齊國。
(23)敗:擊敗;大敗;打敗。之:在。
(24)於:“在;位於”表示動作行為在何處發生、出現或進行。河雍:今河南孟州市。
(25)合:會合;集合。宋:春秋宋國。
(26)遂:“終於,到底”表示最後的結果。(這裡不能作“於是”或“順利地完成;成功”解釋)
(27)不為:不因為。小:小事。害善:加害忠善的人。
(28)故:故此;所以。大名:好的名聲。
(29)蚤:指時間在先,和“遲”相對。見:通“顯”。
(30)功:成績;勞績;功績。
(31)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原意“鑄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鐘)越晚成型,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或作“最好的音樂是沒有聲音”)。”文中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白話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沒有發號一項政令,也沒有一樣政績上的作為。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話,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莊王不因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聲;沒有事先顯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績。所以說:“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相關人物

莊王(?—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的戰國楚簡文寫作臧王,漢族,姓羋,熊氏,名侶(一作呂、旅。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應該稱為熊侶而不是羋旅),諡號莊。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莊王自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的統一,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