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常用漢語成語)

一鳴驚人(常用漢語成語)

一鳴驚人,讀音:yī míng jīng rén,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出自 《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已: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一鳴驚人
  • 外文名稱:Set the Thames a great coup
  • 創作年代東周
  • 作品出處:《韓非子·喻老》《史記 滑稽列傳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韓非
  • 讀音:yī míng jīng rén
  • 感情色彩:褒義詞
  • 成語繁體:一鳴驚人
  • 出自語句:雖無鳴,鳴必驚人
基本信息,成語辨析,出處,成語示例,外語翻譯,成語典故,春秋楚莊王的故事,戰國齊威王的故事,相關人物,成語後記,爭論,啟示,

基本信息

詞目】一鳴驚人
一鳴驚人的典故一鳴驚人的典故
讀音】yī míng jīng rén
注音】ㄧ ㄇㄧㄥˊ ㄐㄧㄥ ㄖㄣˊ
簡拼】ymjr
色彩褒義
結構】主謂式
用法】作主語謂語賓語、定語;也用於國家、集體
釋義】鳴,鳥叫。一聲鳴叫使人震驚。比喻平時很一般,突然做出驚人的事情。
歸類】詞語,成語
年代】東周
謎語】1.警鐘(打一成語)2.鬧鐘(打一成語)3.一鳴驚人(打一字)謎底:鴿4.最大的叫聲
歇後語】半夜裡放炮;楚莊王猜謎語
成語正音】一,不能讀作“yì”。
成語辨形】鳴,不能寫作“嗚”。
成語辨析】見“一舉成名”。

成語辨析

一舉成名和“一鳴驚人”;都含有“一下子就使大家全都知道”的意思。但一舉成名表示“出了名”;其途徑僅為“做某件事”;“一鳴驚人”表示“做出驚人之舉”;其途徑不限於做某件事;也可指說話等。
巴林石 一鳴驚人巴林石 一鳴驚人

出處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成語示例

1.《韓非子·喻老》: “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2.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3.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馮玉祥一鳴驚人,他來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4.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一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外語翻譯

英語】to amaze the world with a single brilliant feat; to become famous overnight; (Br) to set the world on fire; (Am) to zip across the horizon;surprise the people with one's first success2. blockbusting
日語】平凡(へいぼん)だと思(おも)われていた者(もの)が突然(とつぜん)目(め)ざましい成果(せいか)を上 (あ)げる
俄語】с первых же шагов потрясти своими успехами
德語】mit einem Erfolg die Welt überraschen
法語】se faire soudain remarquer <s'illustrer soudainement>

成語典故

春秋楚莊王的故事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1)蒞政三年,無令發(2),無政為也(3)。右司馬御座(4),而與王隱,(5)曰‘有鳥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飛不鳴,默然無聲(8),此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10);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11)。雖無飛,飛必沖天(12);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之(13),不穀知之矣(14)。’”處半年(15),乃自聽政(16),所廢者十(17),所起者九(18),誅大臣五(19),舉處士六(20),而邦大治(21)。舉兵誅齊(22),敗之徐州(23),勝晉於河雍(24),合諸侯於宋(25),遂霸天下(26)。 莊王不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見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聲。”(31)
楚莊王“雖無鳴,鳴必驚人”楚莊王“雖無鳴,鳴必驚人”

注釋
(1)楚莊王:(?~前591)春秋楚國國君,名叫熊旅,也作熊侶、熊呂。蒞: 統治;統領。政:政務。
(2)令:政令。發:發布;發號。
(3)政:政績。為,作為。也:“亦”表示同樣。(4)右司馬:按照古代左主政、右主兵的習慣,右司馬一般指負責軍事兵員管理的武官(時任楚國右司馬伍舉)。御座:君王座駕。
(5)而:“來”表示目的關係。隱:精深;微妙。
(6)止:停留;停駐。阜:阜山(一則說是普通的土山丘)。
(7)翅:扇動翅膀。
(8)默然:沉默。
(9)名:名字。
(10)將:打算。以:為了。長:生長。
(11)觀:觀察。則:態度;準則。
(12)必:必將;必會。
(13)子:你。釋之:放心。
(14)不穀:“我”古代諸侯謙虛的自稱。“谷”在簡化前應寫作"榖",指稻穀。稻穀可供人食用,引申為“美好”“善”。不穀即“不善”“不好”之意。《老子》第三十九章:“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
(15)處:經歷;經過。
(16)乃:於是;就。自:親自。聽:聽取。
(17)所廢:廢除的(措施)。
(18)起:興辦。
(19)誅:誅殺。
(20)舉:推舉;引薦;提拔。處士:隱士。
(21)而:“因而;所以”表因果關係。邦:國家。
(22)舉:率領;帶領。齊:春秋齊國。
(23)敗:擊敗;大敗;打敗。之:代詞,代指齊國。
(24)於:“在;位於”表示動作行為在何處發生、出現或進行。河雍:今河南孟州市。
(25)合:會合;集合。宋:春秋宋國。
(26)遂:“終於,到底”表示最後的結果。(這裡不能作“於是”或“順利地完成;成功”解釋)
(27)不為:不因為。小:小事。害善:妨礙好事。
(28)故:故此;所以。大名:好的名聲。
(29)蚤:指時間在先,和“遲”相對。見:通“現”。
(30)功:成績;勞績;功績。
(31)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原意“鑄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鐘)越晚成型,越好的音樂越寂靜無聲(或作“最好的音樂是沒有聲音”)。”文中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白話
韓非子·喻老》記載:“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不發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莊王不因為小事而妨礙好事,故此能有好的名聲;沒有過早顯露,故此能有好的功績。所以說:“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戰國齊威王的故事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于髡者(1),齊之贅婿也(2)。長不滿七尺(3),滑稽多辯(4),數使諸侯(5),未嘗屈辱(6)。齊威王之時,喜隱(7),好為淫樂長夜之飲(8),沉湎不治(9),委政卿大夫(10)。百官荒亂,諸侯並侵(11),國且危亡,在於旦暮(12),左右莫敢諫(13),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14),三年不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15),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16),賞一人,誅一人(17),奮兵而出(18)。諸侯震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一鳴驚人一鳴驚人
注釋
(1)淳于髡:人名,淳于,雙姓。者:這個人。
(2)贅婿:入贅的女婿
(3)長:身長;身高。不滿:不足;不夠。
(4)滑:狡猾,聰明。稽:通“機”機智;機靈。多:擅長。辨:辯解;辯論。
(5)數:多次;數次。使:出使。
(6)未嘗:未曾;從未出現過。
(7)隱:隱語;謎語,話裡有話。
(8)淫樂:過度享樂。
(9)沉湎:沉淪;沉浸。治:改正。
(10)委:委託;委派。
(11)並:同時。侵:入侵。
(12)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國家存亡,危在旦夕。
(13)莫:沒有。諫:進諫。
(14)止:停駐;停留。庭:庭院。
(15)則:舊。已:罷了;算了。
(16)乃:就。朝:召集;召見。
(17)誅:誅殺,誅滅。
(18)奮:發;派發。
白話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淳于髡這個人,是齊人的贅婿。身高不足七尺,聰明機智擅長辯論,多次出使諸侯國,從未受過屈辱。齊威王統治時,喜歡話裡有話,愛好過度享樂徹夜飲酒,沉淪不改,把政務委託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廢亂政,各諸侯國同時侵犯,國家存亡危在旦夕,齊王左右的人都不敢進諫。淳于髡用隱語對齊威王說:“國家裡有隻大鳥,停駐在大王的庭院裡,三年不飛又不鳴,大王知道這鳥是為什麼嗎?”齊威王說:“這隻鳥不飛就罷了,一飛直衝雲霄;不鳴就罷了,一鳴震驚國人。”於是就詔見各縣令七十二人,獎賞一人,誅殺一人,發兵出城,各國諸侯感到驚恐,都歸還齊國被侵占的土地。齊王的聲威持續了三十六年。”

相關人物

楚莊王(?—公元前591年),又稱荊莊王(出土戰國楚簡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稱霸中原,威名遠揚。
伍舉(?~?),春秋時期楚國人。因封於椒(今安徽省阜南縣焦陂鎮),又稱椒舉(出自《冊府元龜●卷七百三十三》)。曾任春秋楚莊王時期負責軍事兵員管理的武職右司馬。
齊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媯姓,田氏,名因齊,田齊桓公(與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齊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戰國時期齊國(田齊)第四代國君,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0年在位,原為齊侯,於周顯王十七年(齊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稱齊王。
淳于髡,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具體生卒時間不詳,然與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同時,略長於孟子,主要活動在齊威王和齊宣王之際。淳于髡以博學多才、善於辯論著稱,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

成語後記

爭論

本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對戰國齊國的記載,但最早的藍本為戰國韓非記載的春秋楚莊王的典故。這或許並不矛盾,可能齊威王也被問過這個隱語,然後想起楚莊王說過的話也頓然醒悟,脫口而答。

啟示

勸解要有藝術,不慢不急、不揉不剛,既要簡明扼要達到規勸的目的,又要讓對方自己考慮自身錯在哪裡。這就是語言的藝術。
而被勸者,要懷著理智的心態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規勸,不能死不認賬,黑白不分,虛心聽取別人意見,對自己不是壞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