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坑村(廣東省豐順縣潘田鎮松柏下轄村)

下坑村(廣東省豐順縣潘田鎮松柏下轄村)

下坑村,原稱為下磜(zhài)坑。今屬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潘田鎮松柏村。下磜坑村為松柏下轄的一個自然村。面積為4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1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坑村
  • 外文名:XiaKengCun
  • 地名含儀:村邊有條小溪環繞名為磜居下坑
  • 歷史人文:清朝隸屬於豐順縣潘田社
  • 原名:下磜坑
  • 人口:1100餘人
村名來歷,歷史沿革,姓氏人口,歷史變遷,經濟作物,特色民俗,歷史人文,村內文化,陶瓷技藝,習武習俗,歷史事件,

村名來歷

下坑村,位於潘田鎮西北部,距離潘田鎮政府約2公里,相鄰自然村有北連上坑村、南鄰上江村。東西兩面是山嶺,村該始建於明末清初,由原潘田鎮流坑村遷入聚居而形成。因居住的地域有兩個自然坑道,村子位置在下段坑道處而取名(下磜坑),後習慣簡稱為下坑村。該村位於背面山麓腳下,最高的山嶺是主人頭嶺,海拔約450米。村邊有一條小溪環繞,名為磜居下坑,自西向東流往松柏橋頭坑溪段。
【地理位置】
下坑村,位於潘田鎮西北部,距離潘田鎮政府約2公里,相鄰自然村有北連上坑村、南鄰上江村。村含各小屋為:上老屋、下屋、上新屋、唐口園、溪角塘、橋頭坑、外新屋、圳之背、瓦窯窟。
下坑村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清朝隸屬於豐順縣潘田社。民國時期,隸屬於豐順縣潘田鄉。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隸屬於豐順縣黃金區。1958年隸屬於揭陽縣。1961年隸屬於豐順縣潘田公社。1986年隸屬於潘田鎮松柏行政村。

姓氏人口

世居村民主要姓氏為劉姓,根據《劉氏族譜》(1994年)記載,清朝由興寧經過潘田流坑村遷移至錫坑坪村,後再遷入本地,其後代在下坑村繁衍生息。至清末,發展至500餘人。至2018年共有1100多人。其中有部份遷居珠三角、深圳、珠海、廣州、韶關、惠州、梅州周邊等地定居。
下坑村後裔遷至多處開枝散葉,潘田鎮華亭召福田、中心彎弓壩、新南七斗尾,茶背閃橋、葉坑等地。另據村中老譜記載,遷四川敘府及其他地方居住。
2015年底,有戶籍人口930人,約151戶,其中:男性540人,女性390人;80歲以上20多人,18歲以下180人,2018年最年長者年齡92歲,村中記錄最長壽老人為103歲(已故)。常住人口750人,留守兒童38人。生活主要依靠農業收入的有650人,常年在外務工有180人。有港澳台同胞32人;華人華僑58人,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國;歸僑1人。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歷史變遷

該村交通便利,文娛設施齊全,村道與省道S334線相接。1980年通電,1990年通電話,2004年通水,2008年通網際網路。2009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20世紀80年代末,在下坑村委,全體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全村集資,自行建造多個蓄水池,從遠處數公里外(嶺背峯)山林中的山泉水引出。至此村民家家戶戶都喝上了自來水。從而告別了幾百年傳承下來從井裡擔水飲用的習俗。其後,由上級政府主導再次更換水管,重新建造蓄水池,更換水源,以滿足全村人的用水需要。

經濟作物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番薯,兼種花生玉米、潮州柑、青棗烤菸生薑等經濟作物,飼養等禽畜。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務工工資性收入和商業經營收入等。傳統食物有糍粑、蘿蔔粄、芋頭粄、米粉等。

特色民俗

下坑村特色民俗主要是客家民俗,時令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民俗有婚嫁喪俗、嬰兒滿月壽慶、新遷等;每一樣民俗都是各有特色,豐富多彩。
婚嫁,娶親時,新郎開車隊去新娘家迎接新娘,新娘要按吉時入門。一般新郎都會提早前去接新娘,因為新娘的姐妹們都要這時為難新郎,進行各種刁難,例如給紅包、給伴郎們喝酒、出題考驗他們,直至她們玩高興了,時間差不多了,才會讓新郎進屋接新娘。新娘入門時由男家選一位“命好”的女長輩“牽新娘”入屋,新娘入屋後不久就要端茶敬長輩,從男方父母開始,然後按疏遠輩分輪下去,長輩喝了茶就要給相應的端茶錢作為見面禮。等端茶結束後,雙方的親戚長輩就可以入席舉杯慶賀了。新娘要等三朝以後,才可以回娘家。這也是一種特色民俗。
新遷,俗稱“搬新屋”。新居建好後,擇吉搬入時要舉行一定的儀式,同時宴請親朋好友。親友可以送鏡畫、中堂、喜炮等禮品;女主人外家則送籮、米篩、簸箕、戽斗等。搬新屋多在挑選吉時舉行,以取越搬越亮的好兆頭。屆時,主事人全家穿新衣,拜祖先,打鞭炮,慶祝“搬新屋”,這樣搬進新房後生活才會越來越紅火。
清明節。清明節那天,當地人有吃“艾粄”的習俗,用苧麻、雞屎藤、田艾的葉搗爛和米粉做成。清明節也有掃墓的,本地人稱之為“掛紙”,掃墓時,除草添土,掛紙焚錢,用三牲敬先人,祭拜結束後燃放禮炮、爆竹。
中秋節,俗稱八月半。親朋互贈月餅,家中買魚肉、殺雞鴨,或炒粉面,全家歡聚。入夜,備花生、柚子、月餅,在庭中賞月。孩子們到野地里用土磚、石頭、瓦片等砌成空心窯,放進碎柴草,點火燃燒.火煙沖天,拍掌歡呼。

歷史人文

有一座“劉氏祠堂”,兩堂三橫,始建於明末清初,重建於1950年,土木磚瓦結構,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仍作為宗祠使用。
下坑老祠堂下坑老祠堂
老祠堂匾額:彭城堂,楹聯:彭城世德,祿閣宗風。
下屋祠堂稱:式谷堂,上堂楹聯:長處泊山河秀毓靈鐘富貴勿忘先祖德,敬承新歲月風和日暖千秋永享太平春。下堂楹聯:長治久安萬代兒孫沾祖德,敬宗睦族一堂孝裔振家聲。
另村中有水口廟1座,建於清朝康熙年間,民國年間重修。村民在每年大年三十日及清明節前後會前往拜奉神靈。
劉氏族譜編寫於1994年,現於族中珍藏。劉氏家訓:“教育後人、和睦鄉鄰”。村中制定有環境衛生村規民約。
隨著人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如今下坑村內村民大部分已遷出橋頭坑(下坑新村)居住。
橋頭坑橋頭坑

村內文化

2014年,多名外出熱心鄉賢、村內熱心人士倡議籌建活動中心,並由劉建華、劉秀停、劉鬱林、劉兵源等主持成立十多人的籌建小組,籌資建造文化活動中心。得到村內及社會各屆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籌集資金約80多萬元,於2017年冬建成了占地約2000平方的活動中心,有接待室、會議室、保管室、化妝室、文化舞台、文化長廊、籃球場等設施。音響器材、鑼鼓等一批娛樂齊全。活動中心內建成的文化長廊,記載了下坑村的發展歷史和熱心公益事業村民芳名。活動中心建成後多次舉行了鎮、村的各項娛樂活動。
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

陶瓷技藝

20世紀70年代,下坑村辦有缸廠一座,主要是純手工製作陶瓷瓦缸、煙窗管、水缸等陶瓷。至80年代未缸廠廢棄,至2014年改建為村文化活動中心。

習武習俗

舊時不太平的年代,下坑村民素有傳統的習武習俗 。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可以防身。因為當時生活條件非常艱苦,村中青壯年為了養家餬口中,常要外出各地謀生,如過湯坑,落留隍通常要走山路,夜路。為確保人身安全,都會習武防身。

歷史事件

民國十八年,國民黨反動派對革命蘇區的進行圍剿,全村房屋被燒光,致使全村人流離在外,三年後,村人陸續回村內重建家園。
村中重視教育,解放前就成立了國小堂,1970年有國小一二三班就讀,1990年進行教育合併至松柏國小就讀。
主要人物有:
1、劉玉甫,1891-1927年,於1923年參加赤衛隊,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因革命低潮,1927年秋因叛徒出賣被害。
2、劉秋澄,1902-1947年,於1939年成立豐順蘇維埃政府,任第十三區,區委書記,後被國民黨下令追捕,逃至南洋。
3、劉月盛,1888-1927年,屬赤衛隊成員,於1930年在茶背戰役中犧牲。
烈士:劉澄源、劉貞祥、劉及還。
英雄人物:劉秋澄、劉熾常、劉和鐵、劉及青。
老紅軍:劉及濃等。
村落榮譽:革命老蘇區二級。
4、劉鬱林(1963.1— )珠海市漢鼎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5、劉志輝(1973.8— )2017年12月被評為國中英語高級教師(韶關市武江區西河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