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一編馬克思主義研究
第二編哲學
第三編經濟學
第四編法學
第五編政治學-國際政治學
第六編社會學
第七編歷史學
第八編文學
第九編語言學
第十編圖書館學-情報學-新學科-新聞傳播學
第十一編管理
第十二編人物
編纂審定驗收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學科發展
晚清,上海在全國最早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與科學共產主義或科學社會主義密切結合在一起。清光緒四年(1878年),在江南製造局翻譯館譯的《西國近事彙編》中,第一次使用“康密民人”、“康密民黨”的提法,這是“共產主義者”、“共產黨”二詞最早的音譯。
光緒二十四年夏,胡貽谷(也有稱胡頤谷的)譯英國柯卡普所著《社會主義史》一書以《泰西民法志》為書名,由英國傳教士威廉士創辦的上海廣學會出版。此書專辟《馬克思》一章,第一次在中文出版物中提到和介紹馬克思、恩格斯及其生平和思想,稱“馬克思是社會主義史中最著名和最具勢力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斯都被大家承認‘科學的和革命的’社會主義派的首領”。民國9年(1920年)10月,李季譯此書的增訂本,以《社會主義史》為書名,由上海新青年社出版。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2~5月),上海廣學會主辦的刊物《萬國公報》,發表英國傳教士李提摩泰節譯,中國人蔡爾康筆述的英國資產階級社會學家頡德所著《社會的進化》一書的前4章,書名為《大同學》,同年出版了單行本。書中多次提到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稱馬克思的學說為“安民新學”。
20世紀初,在中國留日學生中掀起了一股譯介日本社會主義著作的熱潮。當時上海的作新社、廣智書局、文明編譯局、商務印書館等機構在光緒二十九年翻譯出版的這類譯著就有10多種,其中,上海《翻譯世界》雜誌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2月)編譯了村井知至的《社會主義》。該書在中國是第一部系統介紹馬克思生平和學說的譯著。書中論述了剩餘價值學說。光緒三十年,趙必振譯福井準造的《近世社會主義》認為,“加陸馬陸科斯(即卡爾·馬克思)及其主義”與英、法社會主義思潮相比,有兩大特徵:其一它的深遠之學理,精密而研究之,以講究經濟之原則,而認信真理與正理;其二它不局限於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而“注重於世界”。該書稱馬克思為“一代偉人”,“為社會主義定立確固不拔之學說”。同年9月,中國達識社譯幸德秋水的《社會主義精髓》,根據《共產黨宣言》和《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對馬克思、恩格斯及其主要觀點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並指出實行社會主義的大革命實是科學的命令,歷史的要求,進化的理法。日本早期的社會主義思想和運動,對當時上海思想界產生過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人關於“生產力”、“生產關係”、“唯物史觀”、“階級鬥爭”、“剩餘價值”以及“社會主義”等概念,幾乎都是通過日本轉譯過來。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派在國內出版的刊物中,開始陸續譯介馬克思及其學說的著作。清宣統二年(1910年8月19日),上海《東方雜誌》第八卷第六號刊載錢智修的《社會主義與社會政策》一文,認為“近代社會主義之開山,鹹推德人楷爾·麥克”(即馬克思)。民國元年5~7月,上海出的《新世界》第一、三、五、六、八期上以《理論社會主義和實行社會主義》為題,連載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的第一、二節和第三節的一部分,這是國內最早譯載恩格斯的一本著作。同年6月,《新世界》第二期刊登蟄伸(朱執信)譯述,煮塵整理的《社會主義大家馬幾克(即馬克思)之學說》,文中全譯了《共產黨宣言》十項綱領,並有一節專門介紹“資本論之概略”。同年10月,孫中山在上海中國社會黨演說中,介紹了馬克思的功績,稱讚馬克思“垂三十年之久,著為《資本論》一書,闡發真理,不遺餘力,而無條理之學說,遂成為有系統之學理,研究社會主義者,鹹之所本”,並認為“馬氏之資本公有,其學說得社會主義之真髓”。
民國6年11月10日,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後的第三天,上海《民國日報》以要聞版頭條地位,在中國最早報導這一訊息。次年3月,《東方雜誌》第十五卷第三號上,刊載布施勝治撰寫的《述俄國過激派領袖李寧(列寧)》一文,第一次對列寧的生平事跡作了介紹。民國8年9月1日,由張東蓀、俞頌華主編的《解放與改造》創刊號上發表金侶琴譯列寧的《鮑爾雪維克之所要求與排斥》一文,這是國內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列寧著作中譯文。從此以後,上海的報刊雜誌陸續刊登大量列寧的文稿,並逐漸形成廣泛的列寧主義傳播。
民國9年在上海創刊的《少年世界》和《共產黨》月刊發表了許多文章,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前者大量介紹蘇俄的文章。第七期上譯載了列寧《偉大的創舉》中的一部分,標題為《李寧對於俄羅斯婦女解放的言論》。《共產黨》月刊第一號載有震寰譯的列寧《俄共(布)中央委員會的報告》,標題為《俄羅斯的新問題》。同年8月,陳望道根據原著的日文和英文本,翻譯了《共產黨宣言》,由上海新青年出版社出版。這是該書第一個鉛印的中文全譯本,也是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國出版的第一個單行本。書的封面上印有水紅色的馬克思半身像,像的上端從右至左模印著“社會主義研究小叢書第一種”,下面是“共產黨宣言”5個大字。第一版印刷1000本,很快銷售一空,同年9月再版。民國10年1月,考茨基著,惲代英譯的《階級鬥爭》一書,由新青年出版社出版,同年5月,《共產黨》月刊第4號,刊登列寧著、P生譯的《國家與革命》的部分內容。
在翻譯馬克思主義經典論著的同時,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撰寫文章宣傳和傳播馬克思主義。起馬克思主義傳播先驅者作用的李大釗,從民國7年開始在《新青年》等刊物陸續撰文熱情歌頌十月革命,讚揚布爾什維克的勝利,宣傳馬克思主義。他在《新青年》民國7年第五卷第六號上發表《布爾什維克的勝利》一文中認為,布爾什維主義,就是革命的社會主義,是20世紀世界革命的新信條。他說“布爾什維克的勝利,就是20世紀世界人類人心中共同覺悟的新精神的勝利。”“五四”運動以後,他在上海出版的《新青年》刊載《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論文,概括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階級鬥爭學說和經濟學說,並根據這些學說闡明舊社會制度的必然崩潰。由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民國8年3月號刊出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專號,以後,《新青年》大量刊登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論文。陳獨秀在刊載於民國8年第七卷第一號的《本志宣言》一文中認為,社會主義一定要代替資本主義。他說“社會主義要起來代替共和政治,也和當年共和政治代替封建制度一樣,按諸新陳代謝公例,都是不可逃底命運。”他還在《新青年》發表的《談政治》、《馬克思學說》等論文中,宣傳了馬克思的剩餘價值學說、唯物史觀、階級鬥爭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思想。
在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上海開展了兩場關於社會主義的大論戰。
民國8年2月,黃凌霜在《進化》月刊第二號上發表《評〈新潮雜誌〉所謂今日世界之新潮》一文,宣稱他“極端反對馬克思的集產社會主義”,奉勸國人信奉無政府主義。同年5月,黃凌霜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上發表《馬克思學說批評》,他以伯恩施坦和克魯泡特金的理論為依據,反對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在民國9年1月創刊的《奮鬥》雜誌黃凌霜又發表了《我們反對“布爾什維克”》等文章,揚言要革布爾什維克的命。同年4月,在《新潮》雜誌上還發表了《“無強權主義的根據”及“無強權的社會”略說》一文,系統地論述了克魯泡特金的理論,並根據這種理論,攻擊馬克思主義。面對無政府主義的挑釁,同年9月,陳獨秀在剛遷上海不久的《新青年》上發表《談政治》一文,對無政府主義進行批判,這篇文章成為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反擊無政府主義的信號。不久,《新青年》又陸續發表陳獨秀的《社會主義批評》、《下品的無政府黨》、《討論無政府主義》以及蔡和森的《馬克思學說與中國無產階級》等文章。《共產黨》月刊的《短言》及李達的《社會革命底商榷》、《無政府主義之解剖》等文章,對無政府主義的實質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在這場論戰中,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和無產階級專政問題上,批駁了無政府主義者不分政權性質,籠統地反對一切國家、強權的謬論。在自由問題上,批駁了無政府主義者從極端個人主義出發,主張個人絕對自由的謬論。在生產和分配的原則問題上,批駁了無政府主義者主張打破集中的大生產和在不具備一定的物質條件實行按勞分配的怪論。這場論戰持續了一年多。
民國9年11月6日,張東蓀在《時事新報》上發表《由內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訓》,認為中國“太窮”,缺乏實現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主張“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即“增加富力”、“開發實業”,而“開發實業之最能速成者莫若資本主義”。該文立即遭到了抨擊。翌日,《民國日報》副刊《覺悟》發表江春(李達)的《張東蓀現原形》和望道(陳望道)的《評東蓀君底“又一教訓”》,8日《覺悟》又發表力子(邵力子)的《再評東蓀君底“又一教訓”》,從而揭開論戰序幕。12月1日,《新青年》第八卷第十號開闢“關於社會主義的討論”專欄,集中轉載陳獨秀輯錄的討論社會主義的13篇文章。12月15日,張東蓀在上海《改造》第三卷第四號上,刊出全面闡述其反社會主義觀點的《現在與將來》;次年2月15日,梁啓超在《改造》第三卷第六號上發表《復張東蓀書論社會主義運動》,公布其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勞資協調的改良主義綱領。這期《改造》雜誌特辟“社會主義研究”專欄,刊出多篇文章。民國10年9月16日,張東蓀等人在《時事新報》副刊“社會主義研究”第一號上刊載《社會主義研究宣言》,指出“人類存在的根本方針,就是‘職能的民主主義’”,公開宣布“我們是基爾特社會主義者”。在一年多時間內,幾十種報刊發表了300多篇探討社會主義的文章。馬克思主義在論戰中,通過同各種社會思潮鬥爭,得到進一步傳播。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在上海建立自己的第一個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組織馬克思主義著作的編譯和出版工作。民國10年9月1日在《新青年》第九卷第二號上刊載的一項通告,公布了該社的出版計畫,準備出版“馬克思全書”15種,“列寧全書”14種,“康民尼斯特叢書”11種,其他理論書籍9種。11月,中共中央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局通告》中提出:“中央宣傳部在明年7月以前,必須出書(關於純粹的共產主義者)20種以上。”由於反動勢力的迫害和物質條件的限制,實際出版了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工錢勞動與資本》和《資本論初版序言》3種;還出版了列寧的《討論進行計畫書》、《勞農會之建設》、《勞農政府之成功與困難》等。民國14年2~3月,上海《民國日報》副刊連載了“麗英女士”(即柯柏年)譯的《空想的及科學的社會主義》。這是首次發表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全譯文。在20年代中期前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大多是節譯或摘譯本。
民國16年之後,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開始有較多的全譯本在上海翻譯出版。據不完全統計,當時翻譯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書信的單行本、專題文集達50多種。民國17年5月,上海創造社出版部出版由朱鏡我根據敦克爾的版本翻譯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上海泰康閣書局出版由黃思越根據日文翻譯的《社會主義發展史綱》。這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的兩種全譯單行本。民國18年6月,上海新生命書局首次出版李膺揚(即楊賢江)譯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全譯本。該書再版了7次。同年7月,上海中外研究會翻譯出版列寧的《國家與革命》全譯本。民國19年華興書局出版華崗重新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該書在國內出版的第二個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的最後一句話,原來的譯本譯為“萬國勞動者團結起來呵!”,華崗的這個譯本將其改譯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同年3月,華興書局又編輯《馬克思主義的基礎》小冊子,其中包括《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原理》、《僱傭勞動與資本》等6本馬克思、恩格斯論著。編者在序言中說:“這幾本著作在科學社會主義歷史發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材料。目前青年界對於一般社會科學正是熱烈研究的時候,相信對於一般青年讀者必定有很有力的幫助”。同年11月,上海江南書店出版吳黎平翻譯的《反杜林論》第一個中文全譯本。該書上海再版過幾次,後來又以“筆耕堂”的名義翻印出版。民國27年8~9月,上海讀者生活出版社出版郭大力、王亞南合譯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一、二、三卷,這是《資本論》在中國出版的第一個中文全譯本。
這一時期還出版了一些介紹和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讀物。如上海泰東書局從民國17年起出版過一套“馬克思研究叢書”,其中有《馬克思的經濟概念》、《馬克思的社會民族及國家概念》、《馬克思的國家發展過程》、《馬克思的階級鬥爭理論》、《馬克思的唯物歷史理論》等。從民國18年開始,上海一些書店先後出版了布哈林的《唯物史觀與社會學》,河上肇的《社會主義經濟學》、《資本論入門》,賴德勤的《社會主義及其運動史》,柯恩的《社會主義概論》,波多野鼎的《科學的社會主義》,久保田明光的《社會主義思想之史的解說》,沙德威爾的《歐戰後社會主義的新發展》等著作。這批讀物大部分不是原著譯文,但比較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內容,在當時有積極作用。
民國35年底,梅林著、羅稷南譯《馬克思傳》一書,由上海駱駝書店出版,次年5月,林超真譯《馬克思致顧克爾曼的信》,由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該書收集了馬克思在1862~1874年10年間寫給顧克爾曼的58封信。同月,邁耶爾著郭大力譯《恩格斯傳》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1949年9月,亞東圖書館出版林超真譯《馬克思恩格斯書信選》,收有馬克思恩格斯1846年到1895年的書信98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