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

《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是為進一步加強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特殊教育工作,深化特殊教育內涵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的通知》和《上海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上海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制訂的行動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
  • 發文字號:滬府辦〔2022〕35號
  • 發布時間:2022年9月26日
  • 發布單位: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發布通知,內容全文,

發布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市教委等八部門制訂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市教委、市委編辦、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殘聯制訂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9月26日

內容全文

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畫(2022—2024年)
為進一步加強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特殊教育工作,深化特殊教育內涵建設,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教育部等部門“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的通知》和《上海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上海市殘疾人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制訂本行動計畫。
一、目標任務
到2024年,特殊教育體系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入園率持續增長,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入學率保持高水平,高中教育階段殘疾青少年入學率達到75%,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識別和培養機制;融合教育管理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實施普特聯動,為在普通學校就讀的殘疾兒童提供適切的教育教學和相關專業服務;醫教結合長效機制進一步最佳化,落實各學段殘疾兒童青少年“一人一案”,提升醫教結合專業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遵循特殊教育規律,完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體系,建立健全多元化、全流程的殘疾學生綜合評價體系;特殊教育保障進一步加強,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專職特教教師和資源教室配備率均達到100%,中國小(幼稚園)主要教學用房100%配置無障礙廁所(廁位),開展特殊教育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主要教學樓均設定無障礙電梯。全面推進本市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讓每一個特殊兒童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二、主要措施
(一)完善特殊教育體系
1.加強學前特殊教育點建設。進一步提高殘疾兒童入園率,將發育遲緩兒童納入學前特殊教育服務範圍。積極推進學前融合教育,支持普通幼稚園接收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整合學前教育專業力量,對特殊幼兒提供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2.最佳化義務教育辦學結構。全面推進融合教育,優先採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或特教班就讀的方式,保障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按需增設、合理布局特殊教育學校(班),優先選擇辦學條件較好的普通學校開設特教班,根據殘疾學生人數,按照年齡段合理設班,確保殘疾學生就近就便優先入學。
3.完善高中階段特殊教育辦學體系。繼續辦好盲、聾高中階段特殊教育學校和特殊中職學校(班),最佳化特殊中職學校專業設定,提高殘疾學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支持普通高中、普通中職學校接納殘疾學生隨班就讀,並提供必要的支持服務。
4.促進高等特殊教育發展。進一步擴展招收殘疾學生的普通高校及專業,推動普通高校通過單考單招方式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最佳化殘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服務。
5.健全殘疾人終身學習體系。支持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採取融合教育與獨立編班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上線下等途徑,開展殘疾人繼續教育。加強上海開放大學殘疾人教育學院建設。依託各社區學校,開展殘疾人文化教育。
(二)深化特殊教育課程改革
1.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開足開齊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國家課程,從本校學生實際出發,精準制定並實施課程與教學計畫。加大力度,推廣使用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
2.提高隨班就讀課程適宜性和教學有效性。制定實施普通中國小隨班就讀課程實施指導意見。將隨班就讀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畫,採取適宜融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提供合適的教具、學具、輔具和助教等專業支持服務。
3.規範送教上門課程與教學。明確送教上門課程實施要求,充分利用殘聯、衛生健康部門和街鎮等各方資源,合理安排教育、康復、保健等內容,實施定人、定點、定時、定內容的個性化送教服務。加強親職教育指導,增進家校合作,提高送教上門質量。
4.推進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實施。進一步落實《上海市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指南》,形成園本化課程實施方案,積極推進以普特融合為導向、個別化教育為核心的課程實施方式。
5.完善高中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建設。制定實施盲、聾校高中各學科教學基本要求,修訂特殊中職學校(班)課程方案,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資源,協同實施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注重職業技能和生活能力培養,促進特殊學生從學校到社會的銜接融合。
6.加強高等特殊教育課程建設。各有關高校要根據不同類別殘疾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不斷提高殘疾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適應性。
7.最佳化特殊教育評價機制。制定義務教育階段輔讀學校學生綜合能力評價指標,完善隨班就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最佳化特殊教育高中階段入學評估。持續推動各類特殊教育評價工具運用。
8.健全融合教研機制。充分發揮市、區教研部門作用,統籌協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各學科力量,建立融合教研工作制度,形成區域聯動、普特融合的常態化機制。各類開展特殊教育的學校(園)強化校(園)本教研,積極探索適合殘疾學生的教育教學。
(三)深化醫教結合
1.落實長效工作機制。強化政府主導作用,夯實教育、衛生健康、民政、殘聯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醫教結合管理機制,深化教育機構與醫療機構、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康復機構的合作,提升早期預防和發現、入學評估、教育康復保健服務、社區關愛、轉銜安置等全過程管理水平。
2.完善“一人一案”建設。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階段的每一個殘疾兒童青少年建立數位化的“一人一案”,將康復、保健服務方案納入殘疾兒童青少年個別化教育計畫,各類評估結果作為制定和調整個別化教育計畫的重要依據。
3.推進個別化保健服務。明確殘疾兒童個別化保健服務要求,健全工作制度,落實學校工作職責。加強對相關疾病的觀察與護理、飲食與運動、輔助器具的使用與維護、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工作的管理,提升保健服務質量。
(四)健全支持網路
1.強化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功能。進一步發揮視障、聽障、自閉症兒童教育指導中心以及各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的作用,將學前、高中階段融合教育納入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工作範圍,持續提升管理、指導、培訓、研究與服務的能力。鼓勵各區依託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建立片區融合教育資源中心。
2.深化特殊學生教育評估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評估內容、方法與技術,最佳化殘疾兒童評估過程性管理。依託專家團隊,加強對各區評估工作的專業指導。繼續開展前瞻性與重難點問題研究,提升特殊教育評估整體水平。
3.提升特殊教育資源中心服務能級。依託高水平師範院校,推動建設國家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發揮高校專業資源優勢,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加大對各級各類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的專業指導力度。
4.最佳化信息平台效能。升級特殊教育信息通報系統,完善系統套用功能。通過教育、衛生健康、殘聯繫統的數據對接,實現殘疾兒童基礎數據的自動採集整合。推進特殊兒童發展性評估工具、學業評估工具數位化建設,建立殘疾學生電子化成長記錄冊。
5.加強專業資源建設。充分運用備課軟體、網路教研、線上教學等數位化方式,建設與新課程新教材配套的教學資源,拓展融合教育課程實施資源,開發學前特殊教育和特殊中職教育課程資源。
(五)配齊配足師資
1.強化培養培訓。適當擴大普通高校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規模,推動高校師範類專業將特殊教育課程內容列為必修課,並提高課程比例。擴大特教教師崗位培訓規模,加大融合教育通識培訓力度,將特殊教育內容納入見習教師規範化培訓、教師繼續教育課程和中國小幼稚園校(園)長培訓內容,並計入學分。通過分級分類專題培訓、骨幹培養項目和名師名校長工程,加快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養,重點提升普通學校專職特教教師、巡迴指導教師、特教班教師和相關教輔人員專業水平與實踐能力。
2.落實師資配備。嚴格按照本市特殊教育師資配備標準,配足配齊各類特教教師。特殊教育學校應配備校醫,並根據需要,配備專職康復教師,有隨班就讀學生的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學校應配備專職特教教師,隨班就讀學生數量較多的學校應適當增加專職特教教師配備人數。各級各類特教班應根據班額合理配備專任教師,幼稚園應同時配備保育員,普通中國小和中職學校特教班可參照執行。各級各類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應按照規定,配備專職巡迴指導教師。鼓勵有條件的區根據開展融合教育的普通幼稚園、中國小和中職學校的數量,增配專兼職巡迴指導教師。各區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社工、康復師、助教等教輔人員。
3.提高教師待遇。全面落實特殊教育教師待遇,對承擔特殊學生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的教師,在績效工資分配時予以適當傾斜,在教師職務評聘、評優評先、表彰獎勵中予以傾斜。最佳化特殊教育教師、保育員和其他相關教輔人員職業晉升通道,積極改善特殊教育教師工作環境。
(六)健全管理機制
1.健全學前特殊教育管理。強化各區對學前特殊教育的管理,落實區教育部門以及教科研部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的職責。加強對幼兒入園、評估鑑定、綜合干預等各環節的管理,規範學前特教班(點)的專業建設和運行管理。
2.完善融合教育管理。制定加強融合教育管理檔案,壓實普通學校(幼稚園)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加強隨班就讀、特教班日常管理,為殘疾兒童提供分層支持服務。推動特殊教育學校納入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加強校際資源共享整合。開展融合教育實踐創新區、實踐創新校建設。
3.規範送教上門管理。制定送教上門管理制度,科學認定服務對象,規範服務形式和內容。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推動送教與送醫相結合、上門送教與遠程教育相結合、學校資源與社區力量相結合。
4.加強特殊中職學校(班)管理。進一步理順特殊中職學校(班)管理機制,合理設定適合市場需求和殘疾學生特點的專業。支持特殊中職學校(班)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充分利用普通職業教育和相關社會資源,為殘疾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服務。積極發揮各級殘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作用,鼓勵採用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等方式,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拓展學生融入社會的渠道。
5.加強殘疾人高等特殊教育管理。各高校要將特殊教育納入學校整體管理,完善管理機制,明晰管理部門和職能。鼓勵高校建立殘疾學生支持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進一步加強高校殘疾畢業生就業服務。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將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納入區域教育事業發展整體規劃,切實解決區域特殊教育事業發展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特殊教育發展水平。健全多方協調聯動的特殊教育推進機制,市教委負責統籌管理和指導特殊教育工作;市委編辦負責做好特殊教育人員力量相關保障工作;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將特殊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相關規劃;市民政局負責協助做好福利機構內孤殘兒童特殊教育工作;市財政局負責為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經費保障;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完善和落實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方面對特殊教育教師的支持政策;市衛生健康委負責指導有關醫療衛生機構加強與學校合作,提高殘疾學生評估鑑定、醫療康復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市殘聯負責協助做好殘疾兒童青少年的入學安置、康復、畢業就業安置等服務。各級教育督導機構要將特殊教育發展情況納入教育綜合督政範圍和對各級各類學校督導內容。教育部門要將特殊教育工作情況納入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年度績效考核內容。
(二)增加經費投入
要將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納入各級財政教育經費預算,繼續對殘疾兒童實施從學前到高中階段免費教育,落實各級各類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日常工作經費,確保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達到每生每年不低於1萬元。全面落實從學前到高等教育階段殘疾學生資助政策,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優先獲得資助。
(三)強化資源保障
修訂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裝備配備指南,最佳化資源教室空間布局,針對性地配備教具、學具、輔具和信息技術等資源。加快無障礙環境建設,重點推進無障礙廁所(廁位)改造、無障礙電梯加裝及建設,積極創設無障礙信息溝通環境和人文關懷環境。編制特殊教育學校公共安全教育讀本,試點建設學校公共安全教育體驗場所,制定特殊教育學校學生逃生演練規程。推進特殊教育數位化轉型,加強各類特殊教育套用場景建設,積極推動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建設。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廣泛宣傳特殊教育政策和典型經驗,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特殊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氛圍。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中共上海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財政局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
2022年9月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