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進一步提高本市勞動者隊伍素質,適應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力推進本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本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基本信息
決定全文
(滬府發〔2003〕7號)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進一步提高本市勞動者隊伍素質,適應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現就大力推進本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作出如下決定:
一、充分認識職業教育在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職業教育是人力資源開發、“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重要舉措,是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切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職業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技術技能型實用人才和普通勞動者,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從總體上說,上海目前勞動者隊伍的整體素質仍然偏低,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事業中仍處於比較薄弱的環節,職業教育發展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從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把職業教育作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建立學習型城市的重要基礎,把職業教育放在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二、明確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一)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體制創新、制度創新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服務,為促進就業與再就業服務,為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服務,為加快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服務。“十五”期間,上海要率先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實用人才培養與勞動就業,初等、中等、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職前教育與職後培訓並舉,學校和企業雙向介入,結構合理、功能多樣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地為經濟和社會發展輸送新型的高技能勞動者和技術套用性人才。
(二)堅持提高職業教育質量,保持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的合理比例,積極發展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探索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培訓。要以國際化提高人才培養的競爭力與適應性,以信息化帶動職業教育的現代化,以市場化推進辦學體制的多元化,以法治化推動職業教育規範化,從而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城市形態變化的需要,使職業教育成為上海的一大特色,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世界。
(三)要大力推進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建設,大中型企業要率先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圍繞城鄉一體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的郊區工作目標,市區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要積極向市郊輻射,完善以鄉鎮成人學校為基礎的農村職業培訓網路,積極發展農村地區職業教育。樹立服務全國、服務西部地區的思想,採取切實措施,積極支持和幫助西部地區的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工作。
(四)搞好職業學校調整,推動各級各類職業培訓。“十五”期間,中等職業學校調整到100所左右,獨立設定的高等職業學校達到20所,重點建設100個高質量的培訓中心,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培訓高素質勞動者。“十五”期間,共培養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40萬名,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20萬名;每年培訓在職人員250萬人次,培訓農村勞動力100萬人次。
三、實施職業教育八大工程,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
一是就業與創業能力培訓工程。對失業人員、從業人員以及新生勞動力加強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工作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加快技術工人的培養,從中青年技術工人中培養一批高級技術工人、技師和高級技師。各類職業學校要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畢業生就業機制,加強職業指導,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積極開展創業教育,為學生創業提供市場信息、專業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務;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小城鎮和農村就業。職業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開展面向失業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培訓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二是高技能緊缺人才培養工程。抓緊培養經濟建設急需的具有較高技能水平的勞動者。開展高技能緊缺人才的需求調查,研究制定高技能緊缺人才崗位素質要求,推進高技能緊缺人才的培養工作,加快培養一批數控工具機維修操作工、軟體藍領、高級護理等具有智慧型化勞動特點的高技能緊缺人才,努力培養一批能夠“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的高技能人才。到“十五”期末,本市企業中的中、高級技術工人的文化層次普遍達到中等職業教育水平,高級技術工人中有30%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高級技術工人占技術工人的比例達到15%左右,青年高級技術工人成為高級技術工人的骨幹力量,並且在技術工人隊伍中出現一批智慧型型、專家型人才。職業學校要與行業、企業合作培養高技能緊缺人才,調整現有專業方向,擴大招收生產第一線的在職職工,拓寬從業人員繼續接受職業教育的途徑。試辦技師學院。
三是科教興農富民培訓工程。圍繞種源農業、設施農業、創匯農業、生態農業等四大優勢農業的創建和農業結構最佳化,依託各級農業學校、培訓機構、鄉鎮成人學校和農業技術推廣站(所),以實施“燎原計畫”為抓手,全面開展綠色證書教育、致富新技術培訓、跨世紀青年科技培訓和現代農業經營、行銷崗位等培訓,培養一批精通技術、善於經營、懂得管理的新型農業勞動者。“十五”期末,郊區綠色證書獲得者達到14萬人,每8戶就有一名勞動力獲得綠色證書。根據農業勞動力現狀和農村發展前景,加強林果、旅遊、食品、餐飲、行銷、服裝、物業、家政等崗位培訓,幫助郊區富餘勞動力實現轉行和創業。
四是外來務工人員培訓工程。外來務工人員是本市勞動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各級職業學校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專業特色,按照“實際、實效、實用”的原則,面向外來務工人員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在招生上,以求學者持有的國中、高中畢(結)業證書為依據,取消年齡限制,簡化入學手續,實行註冊入學,一年多次招生;在收費上,既要考慮教育和培訓的成本,也要考慮外來務工人員的實際承受能力,可通過助學金或酌情減免收費等形式,對經濟困難的農民工予以資助。各行業、企業要從生產工作需要出發,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學習文化知識、技術技能、法律常識等,提高他們的素質。
五是終身培訓體系構建工程。依託各類教育培訓機構,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構建全民終身培訓體系,是提升上海人力資源素質的戰略性工程。各區縣要整合本地區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資源,創辦綜合性、社區性的高等職業學校或社區學院、社區學校。職業學校要全面推行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全日制與部分時間制相結合、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努力辦成面向全社會的、開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訓中心,滿足求學者升學、就業準備、更新知識、增強技能的多種需要。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百校通”網路工程,構建若干箇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學校聯合運行的遠程教育網,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整合,搞好多媒體職業教育軟體的規劃與開發,建立職業教育資源庫,適應全民終身學習的需要。
六是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和現代企業教育培訓中心建設工程。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中心,全面提高員工素質為目標,把教育培訓與生產、經營、管理、服務與科技進步緊密結合起來,建立與現代企業法人制度相適應的自主的管理體制、與現代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需要相適應的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提供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培訓服務。市教育、勞動保障、人事等有關部門要為企業開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提供寬鬆的外部環境,行業主管部門要推進本行業的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和現代企業培訓中心的建設,並納入對企業領導的任期考核目標。企業要重視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和現代企業培訓中心的建設,企業監事會、職代會應加強對企業教育的監督。重點推動100個企業建設現代企業教育制度和企業培訓中心的工作。
七是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工程。職業學校要努力進行教學改革,使學歷教育與資格證書制度相銜接。職業學校畢業生申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中級及以下職業技能鑑定時,只需進行操作技能考核。現代化標誌性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示範性高等職業學校開設的主體專業,經市勞動保障部門、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教育部門認定,其畢業生參加理論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並取得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者,可視同為職業技能鑑定合格,發給相應的中級職業資格證書。此項工作先在部分職業學校試點,取得經驗後再逐步推開。經市人事部門、教育部門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職業學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直接申請參加專業技術從業資格考試,並免試部分科目。加快實施大學生技能鑑定制度,探索綜合職業能力鑑定體系,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上海新增勞動力素質。
嚴格把住勞動就業關,提高勞動者素質。對從業人員,逐步實施持證(職業資格證書)上崗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與國際接軌的職業資格體系,創造國內外人才公平競爭的環境。
八是職業學校重點建設工程。加快建設10所示範性高等職業學校,其中3至4所高等職業學校達到全國一流水平。根據上海產業特點,建設80個示範性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和60個示範性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形成職業教育品牌,帶動全市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建設。啟動新一輪職業學校課程改革,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在完成10個公共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再建10個公共實訓基地。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結合郊區城鎮規劃,以推進鄉鎮成人學校標準化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農村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網路。
四、推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推動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一)建立和完善政府統籌、多方參與、分級管理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建立上海市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職業教育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聯席會議由市教育、勞動保障、人事、財政、計畫、經濟、建設、商業、農業等相關部門以及部分行業、企業參與。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教育部門,負責日常工作。各區縣政府也要建立相應的聯席會議制度。
市教育部門負責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巨觀管理;市勞動保障、市人事等職能部門在職責範圍內,承擔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責任。
(二)進一步明確和發揮區縣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的責任。區縣政府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規劃和措施,統籌本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在市教育部門巨觀管理下,各區縣、行業分別管理所屬的中等職業學校。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由其所在地的區縣管理。高等職業教育由市教育部門統一規劃和管理。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所屬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管理,逐步強化行業組織對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管理職能。
(三)形成政府主導、依託行業和企業、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新格局。各級政府要在發展職業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市教育部門要搞好重點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建設。各區縣要按規定標準重點建設一所示範性的現代化中等職業學校。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要從落實“科教興市”的戰略高度,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為企業後備職工和在職人員提供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教育。支持行業、企業採用多種方式,對所屬職業學校進行機制改革。鼓勵組建職業教育集團,原經費渠道保持不變,增強企業、行業舉辦職業院校的綜合競爭力。
鼓勵和支持民辦職業教育的發展。非營利的民辦職業學校享受舉辦社會公益事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和其他單位可通過出租閒置的國有、集體資產等,對民辦職業學校給予扶持。民辦職業學校與公辦職業學校地位平等,民辦職業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享受與公辦職業學校教師和學生同等的權利和義務。借鑑民辦學校的辦學模式和運作機制,探索公辦職業學校轉制的形式和途徑,使公辦和民辦職業教育共同發展。
職業教育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先領域。要通過引進國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積極舉辦中外合作職業教育,擴大職業教育的對外開放。鼓勵有條件的職業學校主動參與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競爭。以職業護理、烹飪、服裝、園藝、模具等專業為重點,拓展海外職業教育市場和就業市場。充分發揮上海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的輻射效應,鼓勵職業學校與外省市職業學校合作辦學和開展交流,加大職業學校為全國服務的力度。
擴大職業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增強其自主辦學和自主發展的能力。中等職業學校逐步實行學生登記入學制度,在核定的學生規模內,自主確定招生辦法,自主確定招生人數。中等職業學校原則上自主設定國家和本市頒布的專業目錄內的專業,設定其它專業實行向教育部門備案的制度。對部分優質高等職業學校,逐步下放專業設定權。
五、發揮行業與企業作用,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
(一)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行業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指導和協調,制定、實施行業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規劃,會同教育部門推進本行業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支持重點職業學校的建設,推動相關政策、規定的落實。支持行業組織、企業開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並將其列入對企業領導任期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
行業組織受行業主管部門委託,開展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制定行業職業教育和培訓規劃,指導、協調行業職業教育、職工培訓和職業技能鑑定,參與、指導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專業建設、課程與教材建設、師資培養、招生及畢業生就業等工作,單獨或聯合舉辦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
(二)行業、企業要努力辦好所屬的職業學校,強化教育培訓中心的功能,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要保持現有的經費渠道和額度,並力爭逐年增長。在整合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支持行業和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單獨或與高等學校聯合舉辦職業技術學院(特別是技師學院)和高質量的培訓中心。中小企業要依託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進行職業培訓。企業要在兼職教師、實習場所和設備等方面為職業學校提供服務,加強校企合作。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制定企業職工教育規劃,健全職工教育制度,並配備專職人員從事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建立專兼職師資隊伍。要加強對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轉崗職工和中青年職工的教育培訓,加大高級技術工人、高級技師的培養力度,加快形成職工在崗和輪崗培訓的制度,實行培訓、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辦法。
(三)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用人單位招收職工,屬於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控制的職業(工種)的,必須從取得相應學歷證書或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並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屬於一般職業(工種)的,必須從取得相應的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從事個體工商經營的,也必須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時,必須註明職業資格要求。職業中介機構在介紹勞動者應聘就業準入相關職業(工種)時,要從具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進行推薦;在受理用工登記等備案手續時,要查驗相關人員的職業資格證書。對已經從事就業準入職業(工種)而未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在崗人員,用人單位要組織培訓或督促其參加有關培訓,達到相應的職業資格要求。
加快制定本市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與就業準入制度的規章。市勞動保障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告本市實施職業資格證書的職業,加大對就業準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察力度。對違反規定、隨意招收未經職業教育或培訓人員就業的,要及時給予處罰並責令糾正。
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緊密結合
(一)緊緊圍繞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這一宗旨,進行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要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注重文化基礎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突出職業能力教育,強調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就業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培養一大批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
(二)堅持面向社會,適應市場,強化職業教育特色。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靈活設定專業和課程,積極發展面向本市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的專業和培訓項目,加大調整傳統專業的力度,用信息化提升專業水平,用國際化規範專業標準,用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銜接專業學習,增強專業的實用性。加強實驗實習場地、設備的建設,保證實踐教學時間。加快開發和編寫反映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和教材。加強職業學校與企業、行業的聯繫,建立職業學校與勞動力市場密切聯繫的機制。
(三)適應終身培訓需求,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教育培訓項目和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實行靈活的學制和辦學模式,推行學分制等彈性學習制度,為學生半工半讀、分階段完成學業創造條件。推進招生制度改革,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允許高等職業院校實行計畫外招生,由學校單獨進行測試,自主錄取;允許中等職業學校採取多次錄取、多次招生的方式,自主錄取學生。
(四)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繼續開展師德教育,倡導嚴謹治學、敬業愛生、為人師表、樂於獻身的精神。鼓勵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水平。“十五”期間,中等職業學校的文化專業課教師和實驗實訓教師分別達到本科與專科學歷水平,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和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數分別占教師總數的20%以上;高等職業學校的專任教師達到本科畢業水平,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者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0%以上,每個專業點至少配備1-2名高水平的專業帶頭人,具備“雙師型”資格的兼職教師占學校專業教師總數的30%以上。有計畫地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和考察,鼓勵和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專、兼職教師,逐步推行職業學校兼職教師培訓和資格認證制度。
(五)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加強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溝通與銜接,為職業學校畢業生繼續深造提供多種渠道。擴大高等職業學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比例,實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的擇優推薦制度。專科層次職業教育主要由獨立設定的職業技術學院和成人高等學校舉辦,普通高校二級學院逐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探索以培養技術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專科起點本科教育模式,試行高等職業教育專科段與本科段連讀模式,擴大高職專科畢業生進入高職本科層次學習的比例。完善以招收國中畢業生為主的中、高職貫通辦學模式。繼續開展綜合高中試點。
七、建立多渠道籌資機制,增加職業教育經費投入
(一)建立和完善有關部門、學校主管單位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市政府根據本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確定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依法督促各類職業學校主辦者足額撥付教育經費。各級政府要確保用於職業教育的財政性經費逐年增長。城市教育費附加中的22%用於中等職業教育,主要用於職業學校實驗實習設備的更新和辦學條件的改善。各級政府在安排使用農村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推廣經費時,要安排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培訓經費;安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時,要安排一部分農村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的建設經費。
(二)各類企業要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並承擔相應的費用。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素質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要確保此項經費專款專用,用於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費用不得低於50%。企業技術改造和項目引進都要按規定比例安排資金,用於職工技術培訓。企業要向職代會報告並定期公布職工培訓經費的使用情況,接受財務主管部門和企業職代會的檢查監督,並將其作為政務公開的內容加以公布。對不按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經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企業,市和區縣政府收取其應當承擔的職業教育經費,用於全市或本區縣的職業教育。
(三)充分利用金融、稅收及社會捐助等手段,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認真執行國家對教育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職業學校辦好實習基地、發展校辦產業和開展社會服務。同時,支持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按照國家規定,設立職業教育獎學金,獎勵和資助成績優秀和經濟困難的學生。鼓勵社會各界及公民個人對職業教育提供資助和捐贈,企業和個人通過政府部門或社會中介機構對職業教育的資助和捐贈,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全額扣除。工商、稅務部門要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的優惠政策,適當減免有關稅費,支持職業學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市政府在金融機構發放助學貸款上,給予高等職業學校學生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同等的貼息待遇。
(四)加強職業教育經費管理。教育、勞動保障等部門要會同財政、物價部門合理確定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學費標準,並向社會公布。對職業學校按規定收取的學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市、區縣財政部門要確保足額退還職業學校,不得用於沖抵財政撥款,學校的主辦單位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嚴禁向職業學校亂收費。要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和審計制度,提高職業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
八、進一步形成合力,確保職業教育持續發展
(一)切實加強領導。各級政府要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和政策研究,健全和充實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機構,為職業教育巨觀決策和職業學校改革與發展服務。
(二)繼續依法治教、依法辦學、依法管理。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抓緊按法定程式修訂《上海市職業教育條例》,制定有關發展與規範本市民辦職業教育、中外合作舉辦職業教育等規章制度。把職業教育納入對區縣政府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督導檢查。加快勞動就業準入的法制建設,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加大執法力度。制定和完善職業學校設定標準、教學標準、專業與課程建設標準。積極探索發揮市場作用與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評估方式,加強對職業學校辦學和管理的評估。
(三)營造有利於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社會氛圍。大力宣傳職業教育和高素質勞動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風尚。企業要根據經濟效益情況,逐步提高生產、服務一線高素質勞動者特別是高級技工和技師的經濟收入。積極開展各種職業技能、技術競賽活動,表彰職業教育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調動和保護社會各方面興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使全社會進一步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二○○三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