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上海體育事業發展的決定

體育事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發〔2002〕8號)精神,增強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現就加快上海體育事業發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作出關於加快上海體育事業發展的決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上海體育事業發展的決定
  • 發布單位: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
  • 指向對象:體育事業
  • 檔案號:中發〔2002〕8號
體育事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發〔2002〕8號)精神,增強上海城市綜合競爭力,現就加快上海體育事業發展作出如下決定:
一、把加快體育事業發展擺到重要位置
(一)體育事業發展水平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發展體育事業有利於增強人民的身體素質,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建立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造就體魄強健的高素質勞動者;有利於振奮民族精神,培養人們頑強拼搏、勇攀高峰、團結協作、敢於競爭的精神品質;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擴大內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就業和經濟成長。
(二)增強加快體育事業發展的緊迫感。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不斷進步,本市民眾體育蓬勃發展,市民體質普遍增強;競技體育成績突出,在國內外大賽上屢創佳績;體育競賽空前活躍,場館設施明顯改善:體育產業增長迅速,體育法制建設步伐加快,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有力地推動了上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但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相比,上海體育事業發展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還不能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體育運動的普及程度不高,部分人群的體質與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人均體育場地和體育消費水平相對偏低;體現上海形象的優勢和特色體育項目不多,競技體育後備力量比較薄弱;體育產業的規模和水平有待擴大和提高。
(三)上海體育事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通。隨著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的舉辦,上海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民眾體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上海體育事業發展將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為此,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全面提高市民整體素質,充分發揮體育在本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和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建設。
二、本市體育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為出發點,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務保障體系和提升競技運動水平為主要任務,堅持體育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體、科教興體;積極實施民眾體育優先發展、競技體育加快發展、區縣體育共同發展戰略;以2008年我國舉辦奧運會為契機,集聚優勢,開拓創新,推動民眾體育普及化、競技體育集約化、體育產業多元化、體育設施現代化、體育管理科學化進程,為推進上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二)主要目標。將上海建成亞洲一流體育中心城市是本市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建成亞洲一流體育中心城市,必須具有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突出的競技體育成績和良好的市民健身鍛鍊環境,並具有匯聚、輻射、擴散和示範功能。根據本市體育發展的基礎和社會發展水平,要逐步在體育健身指導、體育人才培育、體育科教信息、國際體育活動、體育商務運作等方面對亞洲地區產生輻射作用,加快體育事業發展的步伐。
建設亞洲一流體育中心城市將分階段實施,有重點推進。從現在起至2005年,重點是民眾體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經常性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45%以上,全民健身服務保障體系初具規模;競技體育實力增強,湧現一批世界冠軍和優秀選手;承辦國際大賽的能力全面提高;體育產業規模比2000年翻一番.從2005年至2010年,重點是體育健身成為市民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市民體質達到發達城市中上水平;競技體育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逐步構建體育理念先進、全民健身普及、競技體育領先、體育科技創新、場地設施完善、體育產業發達、體育法規健全的世界知名體育城市。
三、完善全民健身服務保障體系,推動民眾體青向縱深發展
(一)把提高市民身體素質作為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的大事切實抓好。各級政府要將實施全民健身計畫納入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和目標管理體系,組織並推廣具有傳統優勢和特色的體育活動。各級黨政機關要帶頭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大力組織開展青少年體育、職工體育、農民體育、老年人體育、殘疾人體育、少數民族體育以及本行業的體育活動,大力推進一人一項體育活動的"人人運動計畫",定期舉辦各種類型的運動會和體育健身比賽,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占領民眾業餘文化生活陣地。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指導、協調、管理和監督。加大對智障人士體育運動的支持力度,努力把將於2007年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二屆夏季特殊奧運會辦成最出色的一屆特殊奧運會。
(二)構建民眾性健身服務體系。要按照親民、便民、利民的原則,努力構建涵蓋健身組織、健身設施、健身指導、宣傳教育、競賽活動、體質測定等六大服務體系,做到管理有序、服務有方、保障有力。健全全民健身組織網路,發揮各部門的組織協調作用、各類體育社團的紐帶作用和社區、鄉鎮、學校、連隊的陣地作用;加快社區健身苑(點)建設,方便市民就地就近參加體育活動;逐步建設培訓基地,加強對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提高指導、服務和管理能力。體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等部門要密切合作,共同做好體質監測、疾病預防、健身指導、康復治療等工作,並定期公布市民體質狀況。
(三)加大社區體育發展力度。社區體育管理要作為街道辦事處和鄉鎮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街道和鄉鎮要進一步健全體育指導服務機構,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加強對健身指導、組織活動、體質監測、健身苑(點)和社區體育團隊的服務和管理。要將社區體育融入社會服務中,作為文明社區、文明小區評選的重要條
件,完善考核和獎勵辦法。重視和加強社區體育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保證居住區配套體育設施的建設。嚴格執行本市關於居住小區體育用地定額指標規定,建好體育活動中心。農村要積極開展具有區域特色、鄉土特點和民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街道和鄉鎮要積極組織、引導市民參加經常性的民眾體育活動,做好反封建迷信、反邪教侵害的工作,倡導科學健身,不斷掀起全民健身活動的高潮。
四、貫徹實施奧運戰略,努力提高競技體育競爭實力
(一)全面實施競技體育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本市競技運動水平。要著眼於國家利益,以奧運會為最高目標,以全運會為基本任務,實施奧運帶全運、全運促奧運的戰略;著眼於發展代表國際大都市形象的運動強項,鞏固優勢項目,加強潛優項目,突破弱勢項目;著眼於持續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全面提升上海在國內、國際體壇上的競爭實力。認真做好上海承辦2008年奧運會部分足球賽事的籌備工作。
(二)確保競技體育持續發展。要按照統籌規劃、選好苗子、突出重點、科學訓練、精心培育、系統保障的原則,造就一支高水平的運動隊伍。鞏固並適度擴大運動隊規模,最佳化優秀運動隊結構。堅持和完善舉市體制,充分調動市和區縣以及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形成集全市力量攀登世界競技體育高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拓寬競技體育辦隊渠道,促進市隊區辦、市隊校辦、市隊企辦,鼓勵社會以及個人資助、興辦業餘訓練和體育俱樂部,形成多方協作、多元支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新格局。努力提高市民喜愛和有社會影響的球類等集體項目的競技水平。
(三)加強各級各類運動訓練基地建設。要高度重視奧運人才的培養,加速建設和重點扶持國際、亞洲和國家級體育人才培訓基地,實現重點項目優秀後備人才群體培養的突破。各區縣政府要增加業餘訓練投入,建好後備人才基地,辦好業餘體育學校,抓好本地區優勢運動項目。市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區縣體育王作的指導,保證後備人才訓練、輸送渠道的暢通。鼓勵中心城區和郊區聯合培養人才,最佳化區域化的人才培養環境。鼓勵與體育人才資源豐富的省區市進行合作,拓展人才培養渠道。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支持以開展青少年業餘訓練為主的體育運動學校,提高其辦學質量。
(四)加強優秀運動隊建設。堅持深入持久地開展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體育運動人才。堅持"三從一大"科學訓練原則,堅決反對訓練、比賽中的一切不軌行為,堅決反對通過使用違禁藥物、行賄受賄騙取體育榮譽,維護體育的公正性和上海的聲譽。提高運動隊伍的科學文化素質,完善優秀運動員升學深造的途徑。鼓勵體育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充分開發人才資源。建立健全優秀運動員選拔招生制度、就業轉崗培訓制度、運動員傷殘保險制度、傷病醫療特殊補助制度和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優惠政策。建立健全競爭、激勵和制約機制,加強教練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的培養和使用,開展評選上海市"十佳"運動員、"十佳"教練員活動,營造優秀體育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社會環境。同時,也要切實提高本市裁判員隊伍的素質和公正執法的水平。
五、儂靠科學技術,加速培養體育人才
(一)依靠科學技術,努力提高體育的科技含量。要加強民眾體育科技工作,積極開展科學健身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競技體育科技工作以備戰奧運會的科研攻關和科技服務為重點,不斷提高科學訓練水平。要把體育科研納入全市科研工作計畫,增加對體育科研經費的投入。科技、教育、衛生等部門要組織力量,開展重點體育科研項目的協作攻關,創建市體育科研中心,形成本市及國家體育科研基地。積極扶持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強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上海體育信息技術服務體系,構建上海體育科教信息平台。培養和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不斷提高體育科技創新能力。
(二)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方針,保證體育課程的開設,保證體育教學質量,保證課餘體育活動時間,使青少年掌握基本體育技能,並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鍊的良好習慣。最佳化體教結合機制,積極探索培養高素質運動人才的途徑。要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增加體育經費投入。加大體育在學校評估中的權重。進一步規範體育特長生招生的辦法和標準,並逐步擴大體育加分項目。加強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有條
件的大專院校要建立高水平運動隊,不斷提高體育運動水平。
(三)發揮體育運動院校在培養高水平後備人才方面的作用。要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體育教育資源,發揮院校自身優勢,最佳化專業結構,調整教學內容,提高辦學規格,構建體育人才高地。
六、創新體育管理體制,轉換體青運行機制
(一)深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要借鑑國外成功的體育管理經驗,逐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符合現代體育運動發展規律的體育管理體制。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體育方針、制定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制定體育行業政策、加強監督管理和組織協調上來;建立政府管與社會辦相結合、業餘與職業相銜接、重點培育與全面普及相協調的組織體系。同時,要規範體育統計工作,建立健全體育評價體系。
(二)深入推進競賽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政府管理、社會辦賽、市場運作的機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市運會體制,加大市運會的奧運戰略和輸送人才的導向作用,調動各方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水平運動人才的積極性。積極申辦和努力辦好國際、洲際大型體育比賽,探索並逐步形成國際知名的上海傳統體育賽事,鼓勵並積極扶持非奧運項目。
(三)深化體育運行機制改革。改革和完善訓練單位的運行機制,建立目標責任制。探索非經營的公益性體育設施委託專業管理公司進行運作的機制。逐步理順單項運動協會、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體育俱樂部的關係,加強行業自律,逐步實行協會實體化。政府和體育行政管理部門通過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各協會進行管理,行使建議權;指導權、監督權和審計權。建立和完善各類體育中介、專業協會和體育經紀人制度及誠信制度。
七、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完善體育經濟政策
(一)大力支持和發展體育產業。各級政府主要承擔公益性體育和有影響的競技體育項目的發展任務,對體育領域內除公共服務外的內容逐步實行市場化運作。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事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營利性機構與非營利性機構分開的原則,發揮市場在體育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創造有利於加快體育產業發展的環境。鼓勵社會和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體育市場的競爭,壯大體育產業規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強體育產業促進經濟成長的能力。
(二)完善和落實體育經濟政策。完善加快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推進體育事業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投資主體、投資渠道多元化的體育發展投融資機制,廣開門路籌集發展資金。發展體育資本市場,探索建立體育產業的發展基金。促進體育企業的聯合,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的發展。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體育產業經營管理經驗,推動體育企業兼併重組,做強做大體育企業集團。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國際體育組織、地區總部和體育企業集團落戶上海或在上海技資。
(三)積極培育和依法管理體育市場。要制定體育經營活動的從業條
件和服務規範。健全市場中介組織,建立自律性運行機制。扶持企事業單位興辦面向社會的體育服務經營實體和有商業價值、市場需求的運動項目,積極探索規範的職業化運動道路。著手建立體育人才、技術、資金、信息、勞務等要素市場。盤活體育存量資產,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注重開發體育領域內的無形資產,加強無形資產的管理。認真做好體育彩票的發行、銷售和使用管理工作。依照國際慣例,合理開發體育電視資源。加強對體育市場和商業性體育賽事的管理,加強對贊助活動的管理和監督,保證贊助費用的合理使用。
(四)鼓勵對體育事業的捐贈。對社會力量贊助體育賽事、公益性體育設施建設和體育活動的,要將其納入公益性捐贈範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通過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或國家機關對公益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場所(包括新建)的捐贈,可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準予全額扣除。按國家規定設立的公益性青少年體育活動場所免徵企業所得稅;為安置體育事業單位富餘人員而新辦的勞動服務企業,經認定,可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等優惠政策。
八、加強組織領導,切實保障體育事業發展
(一)進一步加強對體育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體育工作,把體育事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財政預算和政府任期考核目標。每年定期聽取體育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部署本地區、本部門的體育工作。要綜合評估體育工作,實行量化考核。區縣體育行政管理部門主要領導的調整、選配,要徵求市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意見。要充分發揮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和社會各界辦體育的積極性。要加強體育宣傳報導工作,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營造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二)增加對體育事業的投入。各級政府每年要依法將體育事業經費、體育基本建設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技資計畫,並隨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體育事業技入,確保體育事業經費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逐步增加,堅決杜絕任意削減和擠占體育經費的現象。要積極扶持郊區體育的發展,促進區域體育協調發展。
(三)加快體育設施建設,強化體育設施管理。要制定本市大型體育設施布局規劃及相應的建設標準,並將有關規劃列入城鎮總體規劃,做到統一安排、合理布局、逐步建設;要按標準配套建設中小型體育設施,並在城市建設發展中予以保證。計畫、土地、建設、規劃、體育等部門要對體育設施項目的審批及建設給予重視和支持。要依照本市對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的規定,加強公益性體育設施的建設。新建政府投資的公益性體育設施,由各級政府以劃撥方式提供用地,及時辦理土地使用手續,並在規費上予以照顧。新建、改建居住區必須配套建設相應的體育設施,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入使用。城市公共綠地以及一般公園要適當配備相應的健身設施。要逐步建設和完善一批與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適應、能承辦國際比賽的功能完備的體育場館和設施,形成市、區(縣)、街道(鄉鎮)和居(村)委的四級體育設施體系。要依法加強對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占用公共體育用地和體育設施的,必須經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和規劃部門批准。公共體育設施要面向社會開放,並加強管理,提高利用效益,成為健康、科學、文明的視窗o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體育設施也要努力實現社會共享。
(四)加強體育法制建設。加快體育配套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符合上海特點的體育法規體系。各級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建立健全體育市場管理機構和行政檢查監督隊伍,維護體育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工商、公安、稅務、衛生等部門要進一步依法做好體育市場的管理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