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圍村(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圍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下轄村,位於觀湖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向西村、大興村、中心村、河南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村南面有樟坑徑河流過。作為深圳客家人聚居的村落之一,上圍村歷史可追溯至三四百年前。作為深圳客家人聚居的村落之一,上圍村歷史可追溯至三四百年前。從原本凋敝破敗的城中村到集藝術化改造、環境治理於一體的生態藝術基地,短短几年時間裡,上圍老村走出了一條城中村“活化”的新路:結緣藝術,實現村落重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
  • 地理位置:觀湖街道東部
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開村始祖陳振能與妻曾氏,子陳俊儒、俊仕、俊科由長樂橫陂(今五華縣小都柵徑里),遷居松元廈開基立業。清朝末期,因人口發展較快,松元廈村被分為7個小村,其中之一即為上圍村。客家人建房以圍屋相稱,該村相對其他村落地勢較高,又居樟坑徑河上游,故取名上圍村。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觀瀾鄉;1958 年,屬紅色公社;1959年,屬觀瀾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公社;1981年,屬深圳市寶安縣觀瀾公社;1983年,屬寶安縣觀瀾區松元鄉;1986年,屬觀瀾鎮;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觀瀾鎮;2004年,屬觀瀾街道松元廈社區;2011年,屬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松元廈社區;2015年,屬龍華新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2015年末,戶籍人口187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98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8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約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63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2人,主要分布在英國、美國等國。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花生、豆類、薯類等農作物為主,養殖雞、鴨、豬等為輔。現村集體經營以房屋出租、物業管理、商業經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清明艾粄、冬至蘿蔔粄、月子黃酒雞、春節燜鵝等。五和大道、上圍路經過該村。20世紀60年代通電,80年代通自來水,80年代末通電話,90年代末通網際網路,21世紀初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與其他村共用松元廈社區的文體設施。
上圍村現存客家民居約20座,建於20世紀50—70年代,總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舊民居建築材料一般為磚、石、木和三合土,內用木樑承重,為一進三開間或一進兩開間,多數為兩面坡的瓦房,也有兩層的小樓,樓房為平頂。這些民居保存基本完好,現仍有人居住。
上圍村為松元廈陳振能立村之地,陳氏宗祠建在該村。陳氏宗祠始建於清朝,1927 年第一次重修,2015年第二次重修,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宗祠一開間三進,均刻有木雕對聯,祠堂大門由南洋楠木整塊製成。大理石牆面均保存完好。現仍作宗祠使用。觀瀾中學創辦於1914年,是深圳市3所百年老校之一。當時設址松元廈私塾"永修齋",並定名為"永修國小";1923年,經村民共同商議,在大布頭山邊興建新校舍,為彰祖德,正式改稱"振能學校"。觀瀾周邊乃至東莞鳳崗、樟木頭的求學青年慕名而至,學生達200多人,成為寶安縣最負盛名的學校;1931年,振能學校更名為振能代用中心國民學校,此名稱一直沿用到1949年底;1946年9月,在振能國小的基礎上,振能中學正式誕生。1948—1949年是振能學校鼎盛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振能學校收歸國有,把振能中學獨立出來,更名為寶安縣第三中學,後因位於深圳鎮的寶安第二中學更名為深圳中學,原振能中學又從寶安第三中學改名為寶安縣第二中學,1959年擴建並再次改名為觀瀾中學。
上圍村有添丁點燈和"姜醋湯"民俗。
該村有舞麒麟活動。陳德華(後名"生雞義")前往少林學藝,學成返鄉後,組建松元廈麒麟武術隊。麒麟隊先後培養出齊口沙、陳漢青、陳錦輝、陳官意等技藝傳人,第六代傳人陳佛生已78歲高齡。松元廈社區重組松元廈麒麟隊,現有隊員20多人,在各地表演數十場。
每年春分為振祖拜山日,該村陳振能後代祭祖;農曆九月二十為振能祖誕,有文藝表演。活動結束後均聚餐吃大盆菜,祖誕時有舞麒麟表演。
松元廈村有"雷打門樓河改道"的傳說。
另有"棄置年貨買詩書"傳說。某年,臨近過年時,,陳振能用車推著一隻肥豬去集市賣,準備用賣豬的錢為全家置辦年貨。剛進一家布店,就聽到有售書之聲。原來,有一戶官宦人家裝了一車舊書在售賣。陳振能如獲至寶,毅然以置辦年貨的錢買了一車書。至今傳為美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