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湧上圍村

東湧上圍村,位於南澳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9.5千米。東南有東涌大圍村。始建於清朝。因村子位於東涌社區比較靠山上的位置,當地人稱該村為“上圍”而取名東湧上圍村。因交通不便,村民從20世紀70年代起逐漸搬遷至新村,現舊村已經廢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湧上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涌社區
  • 地理位置:南澳街道東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大鵬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大鵬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大鵬公社;1983年7月,屬大鵬區;1986年10月,屬南澳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南澳鎮;2004年,屬南澳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涌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曹姓、鄭姓、劉姓、張姓、嚴姓、黃姓、鐘姓等。第一大姓為曹姓,第二大姓為鄭姓,第三大姓為劉姓,均從福建遷此。2015年末,戶籍人口65人,其中男性31人,女性34人;最年長者79歲(男);實際在村人口約3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大鵬話。
傳統經營以半漁農業為主,輔以砍柴、種植果樹等。農業主要種植番薯、花生等,出海捕魚一般在東涌海域進行,以此地盛產的石斑魚、烏頭魚為主,此外還有鮑魚、龍蝦、紫菜、海膽等。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到香港務工,20世紀60一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香港。改革開放後,商貿交易開始興旺,村中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2009年,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2015年,公司收入28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1985年通電,198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7年通電話,2003年通網際網路,2016年通自來水。
舊村附近有許多竹林,過去村民就地取材,編織竹帽。竹帽頗有特色,因帽子上部形似避雷針,因此也被稱為“避雷針”。既可遮陽又可擋雨,經久耐用,深受當地人喜愛,當年許多遠在大鵬的村民都專程到此購買。如今這項手藝已幾近失傳。
代表性人物:
林木養(1922一1946),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護航大隊戰上。1942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1946年在東涌戰鬥中犧牲。
黃金順(1925一1946),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戰士。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1946年在深圳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