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圍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橫崗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圍村,位於橫崗街道中部,距街道辦事處2.5千米。與馬竹村、南塘村、新光村相鄰。始建於清初,陳姓、何姓先祖由福建、廣東興寧等地遷移至此建村。因上圍村位於橫崗社區5個自然村的最東面,當地人以東方為大為上,故取名上圍村。該村坐落於梧桐山脈北面的丘陵地帶,村旁有觀音山(海拔108.6米)、水榕山;東有梧桐山河;南有牛始窩水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圍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橫崗社區
  • 地理位置:橫崗街道中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橫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橫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橫崗公社;1983年7月,屬橫崗區;1986年10月,屬橫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橫崗鎮;2004年,屬橫崗街道橫崗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何、呂、陳姓。第一大姓為何氏,清初從廣東興寧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呂姓,民國時期從佛山遷至此地。第三大姓為陳氏,清初從福建遷移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452人,其中男性234人,女性218人:80歲以上21人,最年長者95歲(女);實際在村人口30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13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26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75人,主要分布在法國、英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玉米、花生、小麥為主,兼種植薯類、甘蔗;各戶養豬、雞、鴨,經營小商品等。改革開放以後,生產經營方式發生重大改變。現村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經營、商貿業服務、廠房出租和管理為主。村民部分務工,部分出租房屋,部分經商、創業。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商業經營。傳統節慶食品有糕板、年糕、米花、蘿蔔粄、艾粄、五味粽子等。特色農產品有石硤龍眼、儲良龍眼、糯米糍荔枝、增城掛綠荔枝。特色工藝品有涼帽、涼鞋、竹籃、竹籮筐。龍崗大道、惠鹽中路、富康路、大康路、松柏路經過該村。20世紀50年代末通電,1957年通電話,60年代末通自來水,1996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通網際網路。村內有1所學校、1所幼稚園。2015年,橫崗中心學校設9個年級,54個班,在校學生2430人、教職工200人;金苗苗幼稚園,在園幼兒246人、教職工35人。建有上圍村籃球場、橫崗社區公園、全民健身路徑、上圍新村小區花園、村民活動中心、上圍村黨群活動中心以及上圍村圖書室。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已無存。村中現存何氏宗祠,為客家民居風格,始建於清末民初,重修於80年代,坐東南朝西北,占地面積150平方米,磚牆,由前後堂、廊房、天井組成,正門匾額刻有“何氏宗祠”四字,船形脊。至今保存完好。
上圍小墟鎮見證了上圍村一段繁榮的歷史。清代,何姓、陳姓先祖遷至上圍村之後,在這裡開基立業,慢慢建起了一棟又一棟客家民宅。由於地處龍崗至鹽田的必經之地,從惠州和龍崗法往鹽田的過往行人常在此停留休息,有些還會將各地的土特產、海鮮帶到這裡進行交易,有要去香港、南洋的人也在這裡臨時休整。慢慢地,形成了一個小墟市。民國時期,上圍小墟鎮進一步發展起來,有大小商鋪、攤檔100多間,四方商賈雲集,周邊村民到此趕集者頗多,當時一片繁榮景象。
每年正月初一、中秋節,何姓後人在宗祠祭拜祖先。家中添男丁時,要在宗祠上燈祭拜。
該村有福祥宮,始建於清末,供奉佛祖、玉皇大帝、觀音菩薩。每年正月初一、農曆二月十九、四月初八、九月十九、十月二十八,村民到福祥宮祭拜。抗戰時期福祥宮被毀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重修,“文化大革命”時期用作敬老院,1998年恢復寺廟用途並重新翻修。2003年4月30日,村民捐資拆除重建。重建後的福祥宮仍保留原來的建築風格,為圍合式建築,建築材料以鋼筋水泥為主,屋頂用玻璃瓦。在重修時,將原有的碑刻、石條、石柱、瓦片全部深埋於寺廟地基中。
1997年10月,上圍村建成龍崗區第一個花園式別墅小區上圍新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