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上圍村始建於清朝,由鐘氏、曾氏祖先率領族人遷入此地,在此開基立村,繁衍生息。上圍村的村名來歷與當地的地理位置有關,因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三面環山,像個盆地,村落位於山腳下,村前有樟坑徑河經過,村落位於河流的上游源頭,而取名上圍村。
該村姓氏眾多,有陳、廖、房、林、鐘、曾、劉等姓氏。陳姓為村中大姓,陳姓由江西遷徙到五華,再由五華遷移此地,在此繁衍生息,開枝散葉。第二大姓為廖姓,從河南遷移至廣東梅縣,再從梅縣遷至東莞小塘,最後從東莞小塘遷移至本地。第三大姓為房姓,從大埔銀江遷移至廣東東莞鳳崗排沙圍,再從東莞鳳崗排沙圍遷移至本地。
歷史沿革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上圍村屬新安縣官富司;
民國時期,屬寶安縣第6區(1924—1932年)、第4區(193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寶安縣觀瀾鄉;
1954年,屬寶安縣第三區;
1958年,屬寶安縣紅色人民公社;
1959年,改稱寶安縣觀瀾人民公社;
1961年,屬寶安縣布吉區觀瀾公社;
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公社;
1983年,屬寶安縣觀瀾區;
1986年,屬寶安縣觀瀾鎮;
1993年,屬寶安區觀瀾鎮;
2004年,屬寶安區觀瀾街道辦事處樟坑徑社區。
2016年10月,屬龍華區觀瀾街道辦事處樟坑徑社區。
人口民族
2015年末,有戶籍人口515人,其中:男性248人,女性267人;80歲以上15人,最年長者年齡94歲,女性;海外留學1人。實際在村戶籍人口514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2萬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約500人;華人華僑人數不詳,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美國、英國、蘇米蘭等國家。歸僑約30人。
社會經濟
經濟發展
1978年改革開放前,該村傳統經營以種植業為主,養殖業為輔。20世紀80年代後,村里開始建工廠,村民由此開始當工人、開商店、辦企業。2004年農村城市化,成立“深圳市上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時村里主要經營商業、房屋租賃業,年收入約100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有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社會事業
村內文體設施有籃球場、健身房、登山公園、上圍公園、樟坑徑老年活動中心、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內設社區圖書室(藏書約1萬冊)。幼稚園有樟坑徑幼稚園,在園幼兒295人,教職工40人。
上圍村以前只有一條新樟路進出,現有五和大道、坂南路、上圍路經過該村,交通十分便利。200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1985年通自來水,1970年通電,1976年通電話,1999年通網路。
歷史文化
上圍村現存約100座
客家民居和5座炮樓及1座門樓。客家民居多建於清末民初,也有建於20世紀50—70年代。舊民居一般為一進三開間,也有一進兩開間。牆體以磚石和三合土夯築,表麵粉刷灰沙。門窗和牆體四角均用麻石立柱。房頂為兩面坡,青瓦覆蓋。現大部份保存較完整,少數有些破敗。
村里遺存5座土木結構的炮樓,是典型的深圳炮樓,又名寶安型炮樓。這類型的炮樓是我國僅存的最集中、最大量的炮樓建築。
陳氏炮樓位於上圍路南1巷,始建於1935年,由上圍村村民陳兆倫所建。炮樓牆體為白灰砂,主樓高約18米,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建有副樓8間。房氏門樓(新慶世居門樓)始建於清朝, 1990年重修,門樓頂保留始建時留下的雕花裝飾,門樓正中匾額刻有“新慶世居”四個大字。現炮樓和門樓均保存完好。
該村現存宗祠為房氏宗祠,始建於清朝,1998年重修,占地面積約40平方米,祠堂大門刻有對聯“慶事篤天倫,餘思傅翼驥”。族譜有《房氏族譜》 ,房氏家族於2008年由國器堂萬寶宮系纂修;有《陳氏族譜》手抄本,纂修者和纂修時間均不詳,主要記載宗族姓氏來源等內容。房氏家族每年正月十五在上圍村吃團年飯;每年清明節在東莞排沙圍祭拜祖先,祭祖完後
上圍村從清朝時期開始流行添丁點燈的習俗。每年正月十二開燈,通常是上一年添男丁的家庭中,由兩人把油燈點上並掛在自家正堂上,以雞、豬肉等拜祭祖宗,並宴請親朋好友。傳統技藝有舞麒麟,流行於19世紀初。
著名人物
陳安良教授(1908-1998),在法醫方面,其《頭髮分型》博士論文使中國人第一次知名於世界法醫學界;其1964年的專著《法醫檢驗學》是建國後我國的第一本專業書籍。在疾病控制方面,他為廣東省消滅日本吸血蟲病和急性腸道傳染病等進行了大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