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塔

三座塔

三座塔(蒙古名:古爾板蘇巴爾漢),清代承德府朝陽縣歷史地名,是清代朝陽縣縣治所在地。其前身是元代興中州

據《塔子溝紀略》記載,清朝初年,蒙漢移民在元代興中州城廢墟上興建城鋪,因當時城內尚存古塔三座(即後世的朝陽北塔朝陽南塔朝陽東塔),遂稱之為“三座塔”。蒙古語稱“三”為“古爾班”,“塔”為“蘇巴爾罕”,故又名“古爾班蘇巴爾罕”,亦或寫作“古爾板蘇巴爾漢”。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設三座塔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三座塔廳為朝陽縣,隸屬承德府管轄。光緒三十年(1904年)設朝陽府,治朝陽縣。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地方機構,三座塔部員署,三座塔巡檢署,地理環境,三座塔城,周邊山嶺,主要河流,歷史文化,古蹟,寺廟,

歷史沿革

三座塔本遼代興中府、元代興中州。三灑斷騙座塔城原址現為遼寧省朝陽市老城區一帶。
三座塔舊城始建於前燕慕容皝時期,稱龍城(現存三燕龍城遺址,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魏設營州。隋為柳城郡。唐為營州柳城。遼修葺柳城設霸州,後升為興中府。元代降為興中州。明朝洪武年間設營州後屯衛於興中城。
明朝永樂元年,營州衛及百姓內遷,興中城遂廢。其地併入蒙古兀良哈部。
清朝初年,興中城廢墟陸續遷來蒙漢人民。喇嘛綽爾濟卜地建佑順寺於城內。當時古城已荒廢二百年餘年,新遷居民不知其名,因城內尚存古塔三座,遂稱之為三座塔城。
清乾隆五年(1740年)屬塔子溝廳,設三座塔部員署、巡檢署。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設三座塔廳,隸屬承德府管轄。巴阿槓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啟置為朝陽縣,治三座塔。
光緒三十年(1904年)設朝陽府,治朝陽縣。
民國三年(1914年)復改為朝陽縣

地方機構

三座塔部員署

駐札土默特辦事部員,向來未有衙署,自乾隆十三年,七旗王子始捐貲建署。先是部員岱通擇於三座塔南門外,離城五里中山營子西北空地,建造衙署一座,已經告竣。後部員邁拉遜蒞任,以其離城窵遠,諸事未便,遂改建於城東塔之左,仍系七旗捐建。
其衙署房式,頭門三間,東西班房各二間。儀門三間,東西科房各三間。凶巴腿幾大堂三間,東西庫房各一間。二堂三間,東西耳房各一間,東西廂房各三間。馬房三間。廚房四間。更房一間。於乾隆十六年七月興工十七年八月告竣,現今整齊。

三座塔巡檢署

巡檢設於乾隆十八年六月初一日,駐札三座塔,管理土默特兩旗事務。其衙署地基在三座塔城內,民人眾集之所撥地建造於乾隆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巡檢於世寧奉調抵任,貝子部員將城東及西城牆內空地兩處,令其選擇,於世寧因西城空地平坦,與民人聚集之處相近,勘定建署。
其地基四至,東至道,南至道,西至城牆,北至地壟。計長七十弓,寬六十九弓,中建衙署。而東西兩旁餘地,即令攢役人等自建房屋棲止辦公。乾隆十九年五月十三日,領帑銀五百兩,於六月初八日興工,八月十八日告竣。
其房式則頭門一間,儀門一座,大堂三間,住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二間,攢典科房二間,班房一間,共銷銀五百八十四兩零。嗣後巡檢於世寧,於住房之後捐建住房三間,將原住房改為二堂,又巡檢王縉蓋東廳房三間及廂房四間、過廳三間於署東牆之外以備公館,現今整齊。

地理環境

三座塔城

三座塔在土默特貝子旗境內,即契丹柳城興中府。左披鳳凰山,右披狼山,前履大凌河,紆迥相向,自西南而趨於東北,山環水繞於平原之中。
築土為城,高六丈,東長八百六十丈,西長八百三十五丈,南亘四百十一丈,北亘五百十丈,計地十四里。因雨沖水刷參差不整。
其塔則自契丹太平九年柳城人梁氏二僧所建,東塔倒壞僅存其基,南塔北塔尚存。其形勢,則商民八十餘家在南塔之北北塔之南群聚一隅,而新設部戒蘭員巡檢衙署皆建其地。今時寄寓耕種貿易者更倍於前矣。
本朝(指清朝)初年三座塔城內荊榛滿地,狼虎群游,自喇嘛綽爾濟卜地建寺於城內,於是漸有人煙。彼時三塔具在,遂呼為三座塔雲。
初不知其為興中府城也,迨後種地民人於東塔前掘得石牌一塊,兩面具有碑文,前系遼而後系元,首載興中名目並有柳城人之語,因以知今之三座塔即古之柳城興中府也。

周邊山嶺

  • 鳳凰山
三座塔城東有山,高峰插雲,自三座塔越大凌河而至山下二十里,南至華生章京營子三十里,北至長板營子南溝四十一里,東至登子溝五里,方圓計九十餘里。山之西南有止水塔一座,半騙宙盛山之中有大塔一座(即今雲接寺塔),山頂有小塔一座,小塔左右有兩高峰,建塔之峰其全翻鑽形少伏,數十里之外望其左右兩峰,如鳳兩翼中峰,微伏有塔聳起,如鳳昂首者然,因名為鳳凰山
三座塔
三座塔廳所在的清代直隸省
  • 狼山
狼山在三座塔西北,離城十里,東至他拉閣五里,北至鐵匠營子五里,西至黑山嘴十二里,山頂舊有半截塔,山坡有金時所建蓋三學寺地基一段,南北長十五丈,東西長十五尺,廟宇全無荊榛滿地,僅存大定七年舊碑而已。
  • 柏山
鳳凰山迤南五十里,有柏山郁盤峻極,迴環一十六峰,方圓四十餘里,詢之老人云曾聞此山有大柏樹數株,因以名山。其樹向被蒙古砍伐無存,山頂四面有舊築城基城垛,並炮台舊址,半山之中有廢房,牆垣規模宏廓,溪徑幽深,前存古井一圍,後存大遼興中府安德州創建靈岩寺石碑一塊,考之則於統八年所建,其碑文有峰台山四面隙地,及北連龍岫前仰郡城之句,以是知今之柏山即古之峰台,今之鳳凰山即古之龍岫也。
  • 玄羊山
三座塔南去一百二十里,為玄羊山。高峰插雲,深谷無際,訪之故老僉稱此山素多黑羊,因物命名,遂稱為玄羊山。樹木叢茂,虎豹成群,先是道人劉太華建庵一區,僅可棲身,日積月累遂增建為靈佑宮,殿宇廊廡規模宏壯,並有碑以紀其事。
  • 哈拉桃花圖
三座塔東北距城四十里平陽之中,有山壁立,自下而上五里余,圍圓則十六里,其山頂平坦處東西南北各長十丈中有古塔一座,人謂山端茅燥兵上有大鐵鍋一口,面寬丈許,側埋于山,鍋口半露形如新月,或隱或現出沒無常,又謂鍋在塔下,有塔覆壓,人不能見,蒙古以鍋為桃花,黑為哈拉,因山有黑鍋故名為哈拉桃花圖。及詢之附近蒙民,見之者為誰,僉曰無有此,不過眾人之神其說耳。塔傍有斷碑兩截,字多模糊,尚存有重修金山神廟數字,年月皆無可考,而山勢之巍然在望,宛若金山壁立於揚子江雲。
  • 青鸞嶺
三座塔西北八十里至黃金大壩,山路險峻,亂石嶙峋,嶺之東系土默特貝子旗所轄,嶺之西系敖漢王子地方。山頂有元順帝元統三年平治道塗碑記,上載青鸞嶺字樣,蒙古以嶺崎嶇遂名黃金大壩。
  • 黑山嘴
黑山嘴在三座塔之西,距城二十里。遠望山色似墨,因名黑山。半山之中有石洞,洞口寬四尺高六尺,內寬三丈長三丈,中有水泉南北寬三尺東西寬四尺,水深二尺。康熙年間,蒙民十餘里外,皆飲此水,寒暑殊無增減,及後洞上腐石剝落,人不敢入,至今水深如故。山嘴之下西北五里有土城舊基一座,東西長八十五丈,南北寬八十五丈五尺,四面皆有門基舊形,今為民人煙圃矣。

主要河流

  • 大凌河
大凌河發源於塔子溝正南土心塔二百二十里,共行一百一十里至牤牛營子,又行五十里至喀喇沁貝子府,又行七十里至三台小營,又自水泉子發源流十八里至塔子溝廳署南,又自喀喇沁貝子旗三官營子發源流十五里至塔子溝署南,二水會歸一處東流七十里至大城子,又行七十里至三台小營,三水會入一處流六十里入土默特貝子旗木頭城子,又行一百三十里至三座塔西,又行一百八十里至九關台門入義州邊界,其界距塔子溝四百四十里。
  • 小凌河
小凌河由塔子溝正南二百里牛糞洞子發源歸奉天錦縣入海。

歷史文化

古蹟

  • 興中州地基
三座塔巡檢建署之初,匠人掘地築牆得石碑半角,上載興中州在城西關住數字,是今日巡檢建署之地,即昔日興中州之住基也。
  • 太湖石
南塔(即今朝陽南塔)之前有四石壁立,人稱為太湖石,其小者一高五尺五寸,寬三尺九寸;一高五尺四寸,圍圓五尺三寸;一高四尺五寸,寬二尺三寸。其大者一高七尺,寬四尺五寸。孔竅玲瓏,頗為奇異。佑順寺住持將三小者皆移立於寺內大殿之前,獨此大者經數十人推挽之而不能動。乾隆十九年歲次甲戌秋冬間,巡檢新署告竣,巡檢於世寧知而祭告之,令十餘人頃刻移動,隨命壯夫數十人舁而立於署庭院中迄今巍然可觀。
  • 朝陽洞
洞在鳳凰山頂,其小者在塔之東南,自洞登塔幾及一里。洞口南向上寬六尺,下寬一丈二尺,圍圓五丈二尺,外高六尺,中高一丈,佛皆銅像,自小洞下趨不及一里,即朝陽洞洞口。向西南面寬二丈,進深一丈二尺,高一丈二尺。中有石佛臥石床上,身長九尺五寸,高二尺五寸,腰圍三尺五寸。相傳順治八年春三月,有蒙古四楞台吉帶炮手照力彬者在山行圍,見白鹿前奔追至山頂樹林中,僅見石洞而鹿無蹤,視洞中惟臥佛在,因與眾共商修整廟宇,於順治八年興工九年告竣。妝金飾彩佛像一新,召募僧人李大嘴在洞住持,洞本無名因其向陽遂名朝陽洞,今又名為明和尚洞,以僧人海明居之故也。洞中無水,下山三里許方有井路,險如削難於肩挑。康熙十一年大嘴之徒性語性喜以駝水牛驢無草場,懇於貝子,貝子捐與洞口後溝為牧地,至今尚仍其舊。
  • 麒麟山聞仙洞
麒麟山,即鳳凰山之北尾,離朝陽洞二十里。山勢至此伏而復起,山腰中有三石洞,坐東向西上。洞口寬五尺,深五尺,高六尺。內有混元祖師坐像,中洞面寬一丈三尺,進深一丈七尺,高九尺。下洞口寬七尺,深七尺,高六尺。皆無佛像,康熙年間僧人傅寶先於中洞搭蓋草房居止,並於中下兩洞中置佛像,嗣因洞口去大凌河三里,取水窵遠,復于山之下坡募建天仙廟三間,將中洞下洞佛像悉遷廟中,而上洞直立如壁故佛像未能移動。至麒麟山之名,則出僧人傅寶之口意,以為前山名鳳凰,後山自當名麒麟也,遂傳為麒麟山雲。先是傅寶居洞中,每黑夜常聞木魚聲,因名其洞為聞仙洞。傅寶俗姓茅氏,今又有改聞仙洞為茅和尚洞者。
  • 槐樹洞
洞在尺不袋溝山凹之上,東距錦州松嶺門八十三里,北距三座塔六十里。溝內先多棗樹,蒙古以棗為尺不嘎袋,遂名其溝為尺不嘎袋稿兒。民人譯為尺不袋溝。其洞高二丈,寬五尺,進深四丈,崆峒峻峭,四面玲瓏,中有石胎釋迦佛像,康熙五十六年僧人寂坤來居此洞,以洞前有槐樹數株,遂名槐樹洞(即今朝陽槐樹洞),洞頂有舊塔一座(即今槐樹洞石塔),洞下有水泉圍圓三尺,深五寸,自北流至東南里許之外入於地。  
  • 槐山洞
自槐樹洞南去二十五里有古槐山朝陽洞。洞口高八丈,東西長二十丈,進深五六丈不等,僧人濟和於雍正間流落口外無處棲止,以此洞為避風雨之處,初不知山與洞為何名也,但以山有古槐二株因名為古槐山洞,洞口朝陽,遂又名朝陽洞雲。迨數年始於洞西募建娘娘廟三間,而僧人仍在廟後洞中居止。

寺廟

  • 佑順寺
喇嘛綽爾濟向在京師白塔住持,其來三座塔建寺也,因患目疾奏請塞外靜養,先於土默特東烏里雅蘇台哈知根台吉營子居住賬房四五載。後至京告於八賴喇嘛,奏聞聖主,意欲口外建置廟宇,聖祖仁皇帝命其勘地以聞。維時綽爾濟即於哈拉河屯勒蘇台等處相度地台,俱不當意,有旦八僧思拉氣雲三座塔頗佳,因即勘定於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內聖祖仁皇帝行圍木蘭時,綽爾濟指地奏請奉旨允其請焉。於是綽爾濟將京中所有房地衣物變價出口鳩工庀材,因赴奉天覓工匠為管邊官員所阻,不準民人出邊。赴瀋陽懇於將軍亦未允行。綽爾濟即至京具奏得旨給與工匠,始得將工匠放出,於康熙三十八年興工至四十六年告竣。寺成之後聖祖仁皇帝賜名佑順(即今朝陽市佑順寺),今之住持素納俊八喇嘛即綽爾濟所傳之衣缽與其胞兄俊八素納喇嘛,共事其師最久,所以建寺始末知之甚詳,從前寺內有頭等大喇嘛一人,都忒格楞喇嘛十人,自雍正九年十月二十日奉旨寺中只準一大喇嘛給執照,今素納俊八喇嘛乃奉有執照之大喇嘛也。
  • 三座塔關帝廟
鋪民曾玉蕃、孟世威等三十餘人,籍隸山西。在塔貿易於乾隆九年間,立會捐資,建蓋關帝廟(即今朝陽關帝廟)於三座塔城內東塔之右。蓋以塔有三座,向系鼎峙之形。今東塔坍壞鼎足不完,因於塔基之旁立廟以補之也。是年建廟三間,乾隆十八年闔城鋪民公議,捐資添建馬神廟三間於東,財神廟三間於西,連亘九間,巍然煥然矣。今於乾隆二十一年鋪民曹三詔等,又於廟門外募建戲樓一座以供祭獻雲。
  • 天慶寺
臥佛寺之下去四里有石胎觀音立像,體高七尺寬二尺六寸。自遼以後廟宇傾頹。康熙十七年,性語性喜募化建蓋。越數十年,性喜之徒海澄又修葺之。其天慶寺之名,則於院中所存大遼壽昌五年建立倡和詩碑半截,中有天慶寺前一片石之句,因此知其為天慶寺也。
  • 報恩寺
康熙五十一年,性喜之徒海滄引其弟海明來山,將天慶寺東北大塔之南古剎舊基一段,與海明海明即於是年募化興工。先建大殿三楹,陸續又建後殿五楹,東西禪房山門前殿不數年而俱竣。因不忘海滄指引之恩,遂名為報恩寺雲。海明自康熙壬辰歲來居此山,至乾隆丙子歲計四十五年時,已六十九矣。
  • 華雲寺
朝陽洞之左報恩寺後有大塔一座(即今摩雲塔),常有賊人偷挖塔底。雍正十三年,海滄海明因無房舍棲止難以晝夜守護,又於塔前募建華雲寺一所,令其徒孫照吉居以護之,至今塔底得完全雲。
  • 常安寺
三座塔東距城四十里為牤牛營子,因蒙古名牤牛者,此遂以名其營。營內常安寺關帝廟一座,系康熙三十八年所建,內有新碑兩塊。

地理環境

三座塔城

三座塔在土默特貝子旗境內,即契丹柳城興中府。左披鳳凰山,右披狼山,前履大凌河,紆迥相向,自西南而趨於東北,山環水繞於平原之中。
築土為城,高六丈,東長八百六十丈,西長八百三十五丈,南亘四百十一丈,北亘五百十丈,計地十四里。因雨沖水刷參差不整。
其塔則自契丹太平九年柳城人梁氏二僧所建,東塔倒壞僅存其基,南塔北塔尚存。其形勢,則商民八十餘家在南塔之北北塔之南群聚一隅,而新設部員巡檢衙署皆建其地。今時寄寓耕種貿易者更倍於前矣。
本朝(指清朝)初年三座塔城內荊榛滿地,狼虎群游,自喇嘛綽爾濟卜地建寺於城內,於是漸有人煙。彼時三塔具在,遂呼為三座塔雲。
初不知其為興中府城也,迨後種地民人於東塔前掘得石牌一塊,兩面具有碑文,前系遼而後系元,首載興中名目並有柳城人之語,因以知今之三座塔即古之柳城興中府也。

周邊山嶺

  • 鳳凰山
三座塔城東有山,高峰插雲,自三座塔越大凌河而至山下二十里,南至華生章京營子三十里,北至長板營子南溝四十一里,東至登子溝五里,方圓計九十餘里。山之西南有止水塔一座,半山之中有大塔一座(即今雲接寺塔),山頂有小塔一座,小塔左右有兩高峰,建塔之峰其形少伏,數十里之外望其左右兩峰,如鳳兩翼中峰,微伏有塔聳起,如鳳昂首者然,因名為鳳凰山
三座塔
三座塔廳所在的清代直隸省
狼山在三座塔西北,離城十里,東至他拉閣五里,北至鐵匠營子五里,西至黑山嘴十二里,山頂舊有半截塔,山坡有金時所建蓋三學寺地基一段,南北長十五丈,東西長十五尺,廟宇全無荊榛滿地,僅存大定七年舊碑而已。
鳳凰山迤南五十里,有柏山郁盤峻極,迴環一十六峰,方圓四十餘里,詢之老人云曾聞此山有大柏樹數株,因以名山。其樹向被蒙古砍伐無存,山頂四面有舊築城基城垛,並炮台舊址,半山之中有廢房,牆垣規模宏廓,溪徑幽深,前存古井一圍,後存大遼興中府安德州創建靈岩寺石碑一塊,考之則於統八年所建,其碑文有峰台山四面隙地,及北連龍岫前仰郡城之句,以是知今之柏山即古之峰台,今之鳳凰山即古之龍岫也。
三座塔南去一百二十里,為玄羊山。高峰插雲,深谷無際,訪之故老僉稱此山素多黑羊,因物命名,遂稱為玄羊山。樹木叢茂,虎豹成群,先是道人劉太華建庵一區,僅可棲身,日積月累遂增建為靈佑宮,殿宇廊廡規模宏壯,並有碑以紀其事。
三座塔東北距城四十里平陽之中,有山壁立,自下而上五里余,圍圓則十六里,其山頂平坦處東西南北各長十丈中有古塔一座,人謂山上有大鐵鍋一口,面寬丈許,側埋于山,鍋口半露形如新月,或隱或現出沒無常,又謂鍋在塔下,有塔覆壓,人不能見,蒙古以鍋為桃花,黑為哈拉,因山有黑鍋故名為哈拉桃花圖。及詢之附近蒙民,見之者為誰,僉曰無有此,不過眾人之神其說耳。塔傍有斷碑兩截,字多模糊,尚存有重修金山神廟數字,年月皆無可考,而山勢之巍然在望,宛若金山壁立於揚子江雲。
三座塔西北八十里至黃金大壩,山路險峻,亂石嶙峋,嶺之東系土默特貝子旗所轄,嶺之西系敖漢王子地方。山頂有元順帝元統三年平治道塗碑記,上載青鸞嶺字樣,蒙古以嶺崎嶇遂名黃金大壩。
黑山嘴在三座塔之西,距城二十里。遠望山色似墨,因名黑山。半山之中有石洞,洞口寬四尺高六尺,內寬三丈長三丈,中有水泉南北寬三尺東西寬四尺,水深二尺。康熙年間,蒙民十餘里外,皆飲此水,寒暑殊無增減,及後洞上腐石剝落,人不敢入,至今水深如故。山嘴之下西北五里有土城舊基一座,東西長八十五丈,南北寬八十五丈五尺,四面皆有門基舊形,今為民人煙圃矣。

主要河流

大凌河發源於塔子溝正南土心塔二百二十里,共行一百一十里至牤牛營子,又行五十里至喀喇沁貝子府,又行七十里至三台小營,又自水泉子發源流十八里至塔子溝廳署南,又自喀喇沁貝子旗三官營子發源流十五里至塔子溝署南,二水會歸一處東流七十里至大城子,又行七十里至三台小營,三水會入一處流六十里入土默特貝子旗木頭城子,又行一百三十里至三座塔西,又行一百八十里至九關台門入義州邊界,其界距塔子溝四百四十里。
小凌河由塔子溝正南二百里牛糞洞子發源歸奉天錦縣入海。

歷史文化

古蹟

三座塔巡檢建署之初,匠人掘地築牆得石碑半角,上載興中州在城西關住數字,是今日巡檢建署之地,即昔日興中州之住基也。
南塔(即今朝陽南塔)之前有四石壁立,人稱為太湖石,其小者一高五尺五寸,寬三尺九寸;一高五尺四寸,圍圓五尺三寸;一高四尺五寸,寬二尺三寸。其大者一高七尺,寬四尺五寸。孔竅玲瓏,頗為奇異。佑順寺住持將三小者皆移立於寺內大殿之前,獨此大者經數十人推挽之而不能動。乾隆十九年歲次甲戌秋冬間,巡檢新署告竣,巡檢於世寧知而祭告之,令十餘人頃刻移動,隨命壯夫數十人舁而立於署庭院中迄今巍然可觀。
洞在鳳凰山頂,其小者在塔之東南,自洞登塔幾及一里。洞口南向上寬六尺,下寬一丈二尺,圍圓五丈二尺,外高六尺,中高一丈,佛皆銅像,自小洞下趨不及一里,即朝陽洞洞口。向西南面寬二丈,進深一丈二尺,高一丈二尺。中有石佛臥石床上,身長九尺五寸,高二尺五寸,腰圍三尺五寸。相傳順治八年春三月,有蒙古四楞台吉帶炮手照力彬者在山行圍,見白鹿前奔追至山頂樹林中,僅見石洞而鹿無蹤,視洞中惟臥佛在,因與眾共商修整廟宇,於順治八年興工九年告竣。妝金飾彩佛像一新,召募僧人李大嘴在洞住持,洞本無名因其向陽遂名朝陽洞,今又名為明和尚洞,以僧人海明居之故也。洞中無水,下山三里許方有井路,險如削難於肩挑。康熙十一年大嘴之徒性語性喜以駝水牛驢無草場,懇於貝子,貝子捐與洞口後溝為牧地,至今尚仍其舊。
麒麟山,即鳳凰山之北尾,離朝陽洞二十里。山勢至此伏而復起,山腰中有三石洞,坐東向西上。洞口寬五尺,深五尺,高六尺。內有混元祖師坐像,中洞面寬一丈三尺,進深一丈七尺,高九尺。下洞口寬七尺,深七尺,高六尺。皆無佛像,康熙年間僧人傅寶先於中洞搭蓋草房居止,並於中下兩洞中置佛像,嗣因洞口去大凌河三里,取水窵遠,復于山之下坡募建天仙廟三間,將中洞下洞佛像悉遷廟中,而上洞直立如壁故佛像未能移動。至麒麟山之名,則出僧人傅寶之口意,以為前山名鳳凰,後山自當名麒麟也,遂傳為麒麟山雲。先是傅寶居洞中,每黑夜常聞木魚聲,因名其洞為聞仙洞。傅寶俗姓茅氏,今又有改聞仙洞為茅和尚洞者。
洞在尺不袋溝山凹之上,東距錦州松嶺門八十三里,北距三座塔六十里。溝內先多棗樹,蒙古以棗為尺不嘎袋,遂名其溝為尺不嘎袋稿兒。民人譯為尺不袋溝。其洞高二丈,寬五尺,進深四丈,崆峒峻峭,四面玲瓏,中有石胎釋迦佛像,康熙五十六年僧人寂坤來居此洞,以洞前有槐樹數株,遂名槐樹洞(即今朝陽槐樹洞),洞頂有舊塔一座(即今槐樹洞石塔),洞下有水泉圍圓三尺,深五寸,自北流至東南里許之外入於地。  
自槐樹洞南去二十五里有古槐山朝陽洞。洞口高八丈,東西長二十丈,進深五六丈不等,僧人濟和於雍正間流落口外無處棲止,以此洞為避風雨之處,初不知山與洞為何名也,但以山有古槐二株因名為古槐山洞,洞口朝陽,遂又名朝陽洞雲。迨數年始於洞西募建娘娘廟三間,而僧人仍在廟後洞中居止。

寺廟

喇嘛綽爾濟向在京師白塔住持,其來三座塔建寺也,因患目疾奏請塞外靜養,先於土默特東烏里雅蘇台哈知根台吉營子居住賬房四五載。後至京告於八賴喇嘛,奏聞聖主,意欲口外建置廟宇,聖祖仁皇帝命其勘地以聞。維時綽爾濟即於哈拉河屯勒蘇台等處相度地台,俱不當意,有旦八僧思拉氣雲三座塔頗佳,因即勘定於康熙三十七年八月內聖祖仁皇帝行圍木蘭時,綽爾濟指地奏請奉旨允其請焉。於是綽爾濟將京中所有房地衣物變價出口鳩工庀材,因赴奉天覓工匠為管邊官員所阻,不準民人出邊。赴瀋陽懇於將軍亦未允行。綽爾濟即至京具奏得旨給與工匠,始得將工匠放出,於康熙三十八年興工至四十六年告竣。寺成之後聖祖仁皇帝賜名佑順(即今朝陽市佑順寺),今之住持素納俊八喇嘛即綽爾濟所傳之衣缽與其胞兄俊八素納喇嘛,共事其師最久,所以建寺始末知之甚詳,從前寺內有頭等大喇嘛一人,都忒格楞喇嘛十人,自雍正九年十月二十日奉旨寺中只準一大喇嘛給執照,今素納俊八喇嘛乃奉有執照之大喇嘛也。
鋪民曾玉蕃、孟世威等三十餘人,籍隸山西。在塔貿易於乾隆九年間,立會捐資,建蓋關帝廟(即今朝陽關帝廟)於三座塔城內東塔之右。蓋以塔有三座,向系鼎峙之形。今東塔坍壞鼎足不完,因於塔基之旁立廟以補之也。是年建廟三間,乾隆十八年闔城鋪民公議,捐資添建馬神廟三間於東,財神廟三間於西,連亘九間,巍然煥然矣。今於乾隆二十一年鋪民曹三詔等,又於廟門外募建戲樓一座以供祭獻雲。
臥佛寺之下去四里有石胎觀音立像,體高七尺寬二尺六寸。自遼以後廟宇傾頹。康熙十七年,性語性喜募化建蓋。越數十年,性喜之徒海澄又修葺之。其天慶寺之名,則於院中所存大遼壽昌五年建立倡和詩碑半截,中有天慶寺前一片石之句,因此知其為天慶寺也。
康熙五十一年,性喜之徒海滄引其弟海明來山,將天慶寺東北大塔之南古剎舊基一段,與海明海明即於是年募化興工。先建大殿三楹,陸續又建後殿五楹,東西禪房山門前殿不數年而俱竣。因不忘海滄指引之恩,遂名為報恩寺雲。海明自康熙壬辰歲來居此山,至乾隆丙子歲計四十五年時,已六十九矣。
朝陽洞之左報恩寺後有大塔一座(即今摩雲塔),常有賊人偷挖塔底。雍正十三年,海滄海明因無房舍棲止難以晝夜守護,又於塔前募建華雲寺一所,令其徒孫照吉居以護之,至今塔底得完全雲。
三座塔東距城四十里為牤牛營子,因蒙古名牤牛者,此遂以名其營。營內常安寺關帝廟一座,系康熙三十八年所建,內有新碑兩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