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直隸(今河北)省北部。清初,這裡還只是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叫熱河上營,康熙42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承德府
- 地區:承德
- 朝代:清
- 時間:1723年
位於直隸(今河北)省北部。清初,這裡還只是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落,叫熱河上營,康熙42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避暑山莊。
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雍正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恩澤”之義,置承德直隸州。乾隆七年,恢復為承德廳,乾隆四十三年改為承德府,此時,承德府共一州五縣...
《承德府志》由道光年間當時的承德府知府海忠主持編纂,此書從1826年(道光六年)開始編寫,到1887年(光緒十三年)經當時的知府廷傑和教授李世寅修訂才正式出了書,前...
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位於東經115°54′-119°15′,北緯40°11′-42°40′處於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線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省內與秦、 唐兩個...
隆化縣,是全國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英勇獻身的地方,位於承德市中部,七老圖山脈西側。北和東北與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相鄰,南接雙灤區、...
龍鳳洞位於河北承德中關鎮玲瓏峰山腰間,據承德府志記載,清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乾隆皇帝前往木蘭圍場狩獵途中,住在中關行宮,遙望前方不遠處,高聳一峰,玲瓏秀麗,...
朝陽洞是“承德十大景”之一,距承德市區20公里,位於河北承德市承德縣倉子鄉境內。據清代志書《承德府志》記載,朝陽洞“在府治東稍南三十七里。石竇嵌空,橫貫...
承德市第八中學是承德市區內三所高中之一,是雙橋區唯一的一所高中。原校址為熱河文廟,是中國三大孔廟之一。承德市第八中學的歷史可追溯到1779年的承德府學,承德...
東阿嚕科爾沁,西承德府,南喀喇沁及敖漢,北巴林及克什克騰。主 相關記載 元太元太祖弟諤楚因,稱烏真諾顏。其裔蒙克察罕諾顏。有子二:長巴顏岱洪果爾諾顏,號所...
熱河省,簡稱熱,省會承德市,是民國時期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是關外東北四省之一。民國三年(1914年)1月設定熱河特別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9月明令改制為省。1955...
《熱河志》是由中央政府組織編寫的。出書前已設承德府,卻不用承德府題名。紀曉嵐等人在按語中解釋:“此志以熱河名者、神皋奧區,鑾輿歲蒞,蒐狩朝覲,中外就瞻...
熱河城隍廟是古代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宗教信仰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在承德市西大街文廟西路北。清...
熱河都統署在承德東省府街。初建時是清熱河總管衙門,乾隆三年(1738年)改總都統為副都統,嘉慶十五年(1810年)升為都統,皆屬其處。熱河都統轄承德府及內蒙古...
興隆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最南端,燕山山脈東段,古長城北側。介於北緯40°11′—41°42′,東經117°12′—118°15′之間。總面積3123...
吾之族高祖父者,諱國賢,字寶廷,滿洲族,生於戊子鼠年即公元1888年,時屬清德宗光緒十四年承德府豐寧縣郭家屯巡檢司人,生於世居大林溝,長於舊屯老宅邸“豆房...
庫提要《欽定熱河志》清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熱河即古武列水,避暑山莊在焉。舊設熱河道,領四廳。今置承德府,領平泉一州,灤平、豐寧、赤峰、建昌、朝陽五縣...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6°32′~118°14′,北緯41°35′~42°40′,東、西、北三面分別與內蒙古的...
據《承德府志》記載,金代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建利州精嚴禪寺圓蓋和尚塔,銘文為北京路轉運度支判官趙秉文所撰:“松漠之北,利州之東,無縫塔樣,八面玲瓏。”故...
舊屯鄉即舊屯滿族鄉,舊屯滿族鄉人民政府地址設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評為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的承德。舊屯滿族鄉(Joint-Town)為灤河中上遊歷史文化古村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