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三分治七分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人類的許多慢性病,實際是營養不良性疾病,如果不首先解決營養不良的問題,那么一切藥物治療都是徒勞的;由於太醫劉純明確警示“
病是自家生”,這個太醫“黑名單”對於人們正確飲食、對病人安全用藥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所以,《三分治七分養》成為當前民眾實踐和享受中西醫結合的最好幫手,讓廣大民眾擺脫了醫盲的困境,把自己的命運,把看病治療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編輯推薦
義大利學者
利瑪竇在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居住,寫了《基督教遠征中國史》,漢
譯名為《利瑪竇中國札記》,向西歐介紹了明朝狀況;他發現中國人非常博學,“醫學,自然科學、數學、天文學都十分精通”。請注意,首先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中國醫學。
美國學者
席文教授在《中國醫藥科學歷史》書中說:古代中國社會的醫療系統主要集中在
上層社會,而草根階層很難找到正規的醫生;他強調現今世界非常看重宮廷醫生,針灸只是中醫的一個小部分,這是因為宮廷醫生非常注重養生學,還包括了性事的衛生學。
劉氏家族是中國金朝醫學家
劉完素的後裔,也是明朝永樂太醫劉純的後裔,更是中國少見的歷史悠久的太醫家族。劉純奉旨以囚試醫,根據《黃帝內經》經過66年的實踐創立了“養生之道”、“三分治七分養”、“
病是自家生”、“是藥三分毒”等理論與臨床方法,至今是全世界華人的口頭語,也是中醫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的官府醫道。
作者說,為不讓我們中國人被庸醫殺死,為了不讓我們中國人被有毒食物毒死,為了不讓我們中國人被
毒藥害死,為了讓我們中國人能夠正確使用中西醫,為了讓我們中國人能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為了讓我們中國人不絕種,為了讓我們中國人有了好身體再去創業,為了讓我們中國人能夠
安居樂業,這就是我們寫書的目的。
作者簡介
劉弘章,字金星,生於1946年。中國劉姓河間支
劉完素家族第33代族長,明朝永樂太醫劉純的第24代承襲人。畢業於
北京醫學院醫療系,一生行醫。現任斯里蘭卡劉家藥行香港辦事處有限公司總監。撰寫了本書的大部分。
圖書目錄
中醫治療慢性病的重大成果——寫在《三分治七分養》(全新修訂版)面世之際(代序)
一、序幕:永樂皇后死於癌引出以囚試醫來
二、求生必須有胃氣胃氣涉及兩道理
三、抗病能力哪裡來肉湯果汁受崇拜
四、肥胖嗜睡肌無力亂吃補藥沒道理
“肌無力證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療
(1)粘液性水腫
(2)重症肌無力
(3)多睡症
五、陽痿不育性淡漠微小血栓是病魔
“陽痿不育證候群”典型病例的治療
(1)性淡漠
(2)陽痿
(3)肥胖性生殖無能症
(4)多內分泌腺功能減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