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一市鎮前身官嶺鄉自1949年建國初,期間共經歷了八次演變,從1949年至1950年稱茂林鄉,屬一市區。l950年開始,撤消了舊的鄉建制,改稱官嶺鄉,屬一市區管轄。1956年2月小鄉並大鄉,由原來的官嶺以及三小鄉的部份自治村,嶺頭鄉(里朱、外朱、發洪坑、山上方),武岙鄉(牛台),前岙鄉合併為官嶺鄉,屬一市區。l958年10月實現人民公社合作化時,寧海、象山並縣,官嶺鄉改為生產單位。先稱 生產單位,後稱官嶺管理區,其中山下、新山、蘭頭、前岙、白岐 劃給南莊管理區,隸屬一市人民公社。1961年11月撤消了區級公社,由南莊管理區山下、新山、蘭頭、白岐、前岙劃回官嶺管理區,成立了官嶺公社,直至1968年10月,同時成立了官嶺公社委員會。1981年3月召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官嶺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5月開始實行政社分開,恢復官嶺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隨之改為行政村,並且建立村民委員會,均隸 屬一市區管轄。 1990年經省政府批准建立一市鎮。1992年5月撤擴並後旗門鄉劃歸一市鎮。
行政區劃
轄一市、山上方、周祥村、上陳莊、寺前、官塘周、曹家、里朱、外朱、里岙、外岙、孫家、箬岙、山下、牛台、白嶼、新山、前岙、纜頭、東岙王、東岙漁業、褚家、街下、山頭螺、蔣公祠、黃旗山、下洋陳、中央鄭、杜公染、山皇岙、西劉、新嶺腳、橫路山、牆裡林、上悵、西泮、董家、武岙李、武岙黃、行者山、跳頭呂、小河塘43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一市鎮以
駐地得名,由原官嶺鄉、旗門鄉合併而成。一市鎮位於寧海縣南部。鎮政府駐茂林路19號。一市鎮屬亞熱帶季風
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風向春夏季以東南風為主,天氣涼爽,冬秋季多為西北風。一市鎮由於西面環山,處於溫和之地,冬暖夏涼,氣候濕潤,有利於
農作物生長,有多種經營的良好條件。
人口
全鎮總人口15630人(2017年)。
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一市鎮黨委、政府堅持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一市實際,務實奮進,開拓進取,使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作為寧海縣農業大鎮,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以農業為基礎的思想,按照“圍繞主導產品抓落實,依靠科技促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抓好山海資源的深度開發。截止2004年底,全鎮海水養殖面積達3.6萬畝,其中內塘養殖面積1.2萬畝,外海灘涂養殖面積2.4萬畝,水產品總量18000餘噸,總價值突破2億元,海洋大鎮創建已初具規模。同時,全鎮以枇杷、柑橘、血李、黃花梨為主導的萬畝小水果基地已初步建成,其中全縣十大主導農產品之一的枇杷累計種植面積已突破5000畝,投產達1500餘畝近10萬公斤。為形成一市枇杷的產業化優勢,2000年以來鎮黨委、政府在開發上倡導規模化經營之路,在苗種培育上以形成白砂為主,多種品種共存的局面,在市場流通上統一打出“白荔枝”品牌;另外,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還對一市“天馬名茶”、“箬岙酒”等特產外包裝不斷加以改進設計,並引導技術改造,拓展了銷售渠道。工業上,一市鎮充分克服地理環境等嚴重製約因素,按照“不求所在,但求所有”、“不求所有,但求發展”的工業發展思路,突出“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兩個重點,台商企業樂斯博電子、冠威健身器、金海灣機械相繼落戶一市,二棉、衛漢生物等骨幹企業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已逐步向實力型、潛力型企業靠攏。工業發展勢頭良好。
一市鎮海水養殖面積達3.6萬畝,其中內塘養殖面積1.2萬畝,外海灘涂養殖面積2.4萬畝,水產品總量18000餘噸,總價值突破2億元,海洋大鎮創建已初具
規模。
一市鎮以
枇杷、柑橘、血李、
黃花梨為主導的萬畝小水果基地已初步建成,其中寧海縣十大主導
農產品之一的枇杷累計種植面積已突破5000畝,投產達1500餘畝近10萬公斤。為形成一市枇杷的產業化優勢,一市鎮黨委、政府在開發上倡導規模化經營之路,在苗種培育上以形成
白砂為主,多種
品種共存的局面,在市場流通上統一打出“白荔枝”
品牌;在保證
品質的前提下,還對一市“天馬名茶”、“箬岙酒”等特產外包裝不斷加以改進。台商企業樂斯博電子、冠威健身器、金海灣機械相繼落戶一市鎮,二棉、衛信生物等骨幹企業不斷加大技改投入,已逐步向實力型、潛力型
企業靠攏。一市鎮工業發展勢頭良好。
一市鎮因地制宜,積極引導農民做好水產養殖文章,並投入較大的精力和物力幫助養殖戶引進新
品種和新
技術,一市鎮水產養殖新品種新增近10種,水產養殖收入達2億多元,進一步促進了一市鎮
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一市鎮對蝦內塘養殖面積約1萬畝,基本上以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主,放養密度高,少的每畝2萬多隻,多的每畝達5萬隻。一市鎮十分適宜南美白
對蝦生長,對蝦平均體長9至10厘米,每80隻可達1公斤。一市鎮對蝦產量將達到3000噸,產值達6000萬元。
一市鎮對持續高溫、放養密度大、進排水困難等原因,造成對蝦缺氧現象進行專題商討,採取了應急
對策,號召廣大養殖戶合理交叉用電,增購增氧泵,有序管理進排水。聯村
幹部深入第一線,摸清情況,做實工作,全力打好對蝦防缺氧這一仗,確保對蝦養殖增產增收。寧海縣一市鎮出台三大舉措,紮實推進海洋經濟升級增效。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海洋
經濟新模式。加大與大專院校和科技部門的產學研合作,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培育低投入高產出的養殖模式,全面推進有機化養殖。
二是加強
基地建設,發展特色養殖。一市港經過近兩年的內塘改造後,已發展成近5000畝的對蝦養殖基地。東岙旗門塘經過基礎設施改造,已建設成為有機青蟹的養殖基地。這些基地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
效益。
三是加強合作社建設,形成規模效益。一市鎮已成立10多家水產專業
合作社,充分發揮了合作社在產、購、銷方面的優勢,加大土地流轉,降低養殖
成本,拓寬銷售渠道,促進
海洋經濟朝集約化方向發展。
社會事業
一市鎮下屬部門單位齊全,
醫院、
派出所、郵電、郵政、信用社等都有派出機構,同時擁有一所
中學、兩所完小
一市鎮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充分重視廣大農民的意見,並將其貫穿到具體的建設過程中去,讓農民自己作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一市鎮有眾多的山村,大部分村集體經濟比較薄弱。一市鎮新農村建設成了一項需要精打細算的、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一市鎮黨委、政府在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的同時,也把發動農村
民眾自身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來參與新農村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新山村的村班子帶領民眾在一市鎮率先搞起
塘田改蝦塘,在其中嘗到了甜頭並找到了一條強村富民的好路子。村集體從蝦塘承包款中掘到了
第一桶金,村民則依靠海水養殖告別了傳統的種植模式,效益遞增10倍以上,徹底告別了貧困。新山村85%以上的村民從事海水養殖。新山村投資70多萬元建起了
國家級星火
科技項目“新山白枇杷生產基地”,產出
白枇杷約2萬餘斤,市場銷售火爆,為集體經濟創收40餘萬元,同時還吸收了村裡的婦女、老人等閒散勞動力,每年支付管理工資10多萬元。村班子還大膽採用聯戶擔保方式引進水產養殖資金,解決村民資金困難,成為
一市鎮首批信用村。在黨支部的牽頭下,20餘戶村民集資500萬元,赴江蘇響水新建水產養殖基地3500畝,掀起了新山人新一輪致富的熱潮。
村民富裕了,生活滋潤了,新山到處是別墅,老百姓家家有摩托,戶戶有大件。村里富裕了,各項公共事業也上去了。新山村先後投入500多萬元,進行村內主要道路路面硬化,拆除露天糞坑、興建衛生公廁、實施舊村拆遷、接通自來水、改造老蝦塘、建造了集辦公娛樂於一體的新型綜合大樓。富裕的新山村,處處洋溢著和諧新風尚。現在的新山村形成了“少有教、學有獎、老有養、病有保”的保障體系。新山村無因貧失學,無論
黨員還是民眾凡考取高等院校、函授黨校,村里都有配套獎勵;年滿60周歲的老人每月還能領到養老金;五保戶、困難戶得到妥善安置照顧;村里承擔村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全部費用。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開展,新山村為村民蓋起了一幢幢嶄新的小洋房,文化中心、活動中心等也一應俱全,整個村莊建設看上去井井有條。
風景名勝
靈泉寺
靈泉寺舊稱摘星庵,在
寧海縣城南11公里一市新嶺頭
海拔300米的山上。寺院東北角有靈泉,井深不到1公尺,井水常年不竭,足夠飲用,故名。宋鹹淳年間(1265—2374),絕崖居士汪垠結庵。宋德佑元年(1275)重修殿宇。後興廢無考。民國35年(1946)重修大殿。盛期擁有
僧人99人,還有數目可觀的塘田、山林、田園。土改後,寺產架空,
寺院衰落。1956年寺院裡辦過林校;林校停辦,又辦集體畜牧場。
靈泉古井保存完整,立有
石碑。原有的大殿和廂房作簡易修整,並新建東廂房。寺前地域寬廣,景致頗佳。步出
靈泉寺後門,沿著山路,過一山塘水庫,就是靈泉
公墓。墓地坐北朝南,三面環山,四周松竹,前有泉水,是塊風水寶地。墓地依山建築,猶如階梯,墓穴小巧玲瓏,每穴占地約1平方米,墓碑墓面是大理石。公路可直通墓地。
靈泉寺東邊相距2里處,是山上方村。傳說,明永樂年間(1403—1424),方孝孺遭罹滅族之禍,其家大佳何溪上方被毀,方克浩之妻鄭氏腹中懷胎,借揣飯蒸掩飾逃出村外,匿居於此。生有一子,改姓為鄭,蔑作為生。人們得知山有方姓隱居,遂起村名為山藏方,後人簡寫為山上方。到清
康熙30年(1691)鄭姓復改為方。此後,繁衍後代,村里又建方氏宗祠。
方氏宗祠也很有特色。內有雞籠頂戲台,石板明堂,兩側是供村人看戲的兩樓
廂房,大廳安置方孝孺和方氏
祖宗牌位。與眾不同的是大殿後樓,有四根特大的露頭椽,象徵方氏總有出頭的日子。
特產美食
“寧海白”
枇杷系
寧海縣科技人員歷經十五年選育出的大果優質白砂新品種,產地在寧海縣
一市鎮。該枇杷具有果大,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酸甜適口,香氣濃郁,皮薄且易剝離,種子少且小,可食率高,樹勢中庸,分枝力和抗逆性強,豐產等特點,品質綜合指標居
中國領先水平。進一步通過SSR和AFLP分子標記的
DNA指紋研究表明,本品種與其它
品種相比存在明顯的遺傳差異。“寧海白”枇杷採用全光霧苗床、容器實生苗繁育技術,苗木生長快,質量高,出圃快,出圃率高,快繁苗木一級苗率(苗粗≥1.0Cm,高≥40Cm)90%以上。其特級、一級果單果重標準比
國家標準相應指標高出10克。“寧海白”枇杷採用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使產量達800公斤/畝以上,單果重達54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可食率74%以上。
一市鎮積極向有關部門申報國家級白枇杷產業基地,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到位。“寧海白”枇杷的推介和銷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市場價格遠超同類產品,等級品供不應求,一些
賓館甚至隔年預訂。
北京、上海、
杭州等大城市的批發商和超市也紛紛來電要求訂購。建國、九龍、望海、新山等“寧海白”枇杷生產基地,每株平均收入都突破了百元大關。“寧海白”枇杷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山林土地
經營權的有效流轉,使一市鎮土地資源利用率和勞動力就業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一部分行政村通過山林發包和建成新的枇杷基地,開闢了新的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來源,進一步推動了基礎設施和
村莊的環境建設。
一市鎮將堅持走“寧海白”枇杷
規模化、產業化和精品化的發展道路。一市鎮通過科技示範帶頭、專業合作社牽頭、政府政策扶持等多種形式,整合資源,最佳化管理,使“寧海白”枇杷的質量和數量都得到穩步的增長。一市鎮建立和扶持專業的購銷隊伍和運輸、加工企業,加強“寧海白”枇杷品牌的創建力度,將“寧海白”枇杷推向更廣闊的
市場。